导读:本文包含了藓类区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喀斯特,多样性,越南,广西,云南,自然保护区。
藓类区系论文文献综述
彭涛,李飞,梁盛,何琴琴,张廷跃[1](2018)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的标本采集及鉴定分析,该区共有藓类植物26科69属175种;灰藓科(Hypn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为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藓属(Fissidens)、羽藓属(Thuidium)、真藓属(Bryum)、灰藓属(Hypnum)、曲柄藓属(Campylopus)、美喙藓属(Eurhynchium)、毛口藓属(Trichostomum)为该区的优势属;该区区系成分复杂,可划分为16种类型,优势成分为东亚分布成分,占总种数的27.59%,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占17.82%,中国特有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占9.20%;生境类型以石生基质种类最多,占到了所有种类的90.86%,其次为土生基质,分布的种类占所有种类的52.00%,树生基质的藓类植物占有一定比例,为10.28%,腐殖质基质的藓类植物种类不多,仅占4.00%。(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2期)
罗臻[2](2018)在《四川省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与群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贡嘎山为大雪山的主峰,海拔达到7556m,也是四川最高的山峰。由于贡嘎山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其受海洋季风影响,再加上其本身的海拔高度,故其植被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具有较为优越的条件,其植被也有其相应的特性。为了分析和观察四川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及群落构成,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进行的叁次实地调查获取的1500份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实验室标本鉴定、分析,以(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11期)
从春蕾,刘天雷,孔祥远,张显强[3](2017)在《贵州普定喀斯特受损生态系统石生藓类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普定县喀斯特受损生态系统石生藓类为研究对象,对其区系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共有石生藓类植物8科24属54种,其中丛藓科和灰藓科为优势科,扭口藓属、真藓属、曲柄藓属、拟合睫藓属和细喙藓属为优势属;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在0.471~-0.297之间变化,均匀度指数在0.617~0.566之间不明显变化,受损区域藓类植物多度明显低于水土保持长期观测样方(E);有丛集型(53.8%)、交织型(26.9%)、平铺型(11.5%)和悬垂型(7.7%)4种生活型,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不同样方中的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存在差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7年02期)
蔡锦蓉,陈云辉,臧程,于晶,郭水良[4](2017)在《基于125个地区的中国藓类植物区系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收集了我国125个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资料,统计了种和属在这些地区的分布频度。以藓类种数超过100的73个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科所含的种数为指标,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和模糊均值聚类基础上的主坐标排序,对我国藓类植物区系的区域分化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分布频度增加,种和属数均呈指数式下降,绝大部分的种和属仅在极少数地区有记录。根据藓类植物的区系组成,73个地区可分成5组:第1组涉及华东、华中和西南的12个地区;第2组包括西北、华北为主的16个地区;第3组为人为干扰强烈的长叁角等15个地区;第4组包括以华南为主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的19个山地;第5组包括西北、东北和西南的11个温带或高海拔山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藓类区系报道在种类鉴定中可能存在比较普遍的误定现象,从而造成绝大部分种类局限于狭窄地理区域的假象。(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章博远,韦玉梅,李敏,魏倩倩,朱瑞良[5](2016)在《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2~2015年间采集自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的2 600余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和文献研究,分析了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点,并将中越边境地区与邻近地区和国家的藓类植物进行物种丰富度、属种相似性和区系谱的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共有藓类植物51科、155属、45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卷边麻锦藓[Taxithelium kerianum(Broth.)Broth.]为中国新记录种。(2)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共有优势科9科,优势属12属。(3)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以热带亚洲成分所占比例最高,达31.19%,其次为东亚成分(25.46%)和北温带广布成分(13.76%)。(4)与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属及种的相似性最高的分别是越南和中国贵州。(5)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与贵州、广东、福建及台湾的亲缘关系较近。(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章博远[6](2016)在《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区系及越南藓类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是指中国的云南和广西两省与越南交界的地区,本研究针对该地区藓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首次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该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境内为数不多的热带范围地区。本研究为中国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地理分布区的划分,探讨亚热带与热带苔藓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重要数据,同时对中越边境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积累资料。通过对该地区17个县市区的9次野外采集,共获得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标本2600余份,通过鉴定形成名录后,进行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并且选取中国境内的贵州、广东、海南、福建、台湾以及境外的缅甸、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的藓类植物区系与之进行物种丰富度、属种相似性、区系谱及SPSS聚类等的分析,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共有藓类植物51科、155属、452种(含种下单位)。发现1个中国新记录种:卷边麻锦藓[Taxithelium kerianum (Broth.) Broth.]。2.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共有优势科9科,共包含67属,251种,分别占该地区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3.23%和55.53%,其中蔓藓科种类最为丰富,共包含17属41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0.97%和9.07%,其次为青藓科(7属37种)和丛藓科(12属31种);有优势属12属,包含130种,占该地区藓类植物总种数的28.76%,而单种属达66属,占该地区总属数的42.58%,体现出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区系包含12种地理成分,其中热带亚洲成分所占比例最高,达31.19%,其次为东亚成分和北温带广布成分,分别占25.46%和13.76%,显示出该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兼具热带和温带特色。4.通过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的比较,发现该地区与越南属的相似性系数最高,与贵州种的相似性系数最高。SPSS软件聚类分析显示,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与贵州、福建、广东和台湾聚为一支,表明该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是热带和温带藓类植物区系相互交汇和影响的结果;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是亚热带植物区系向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地区。通过越南北部叁省苔藓植物的采集,共获得藓类植物标本600余份,鉴定隶属于41科,117属,240种(包括种下单位)。发现越南藓类新记录属10个,新记录种61种(包括一个亚种),明确了羽枝梳藓[Ctenidium pinnatum (Broth.& Paris) Broth.]在越南的分布,提供了新记录属所对应10个新记录种的墨线图。本文综合前人关于越南藓类植物的研究报道和本次发现的越南新记录属、种,形成越南藓类植物的最新名录,共包含61科,227属,816种(包括50个种下单位),其中有103种藓类植物目前仅在越南有分布记录。(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钟世梅,熊源新,刘良淑,崔再宁[7](2015)在《贵州斗篷山藓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斗篷山地区及贵州省苔藓植物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野外采集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斗篷山地区苔藓植物资源、物种结构和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斗篷山共有藓类植物39科97属24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粗齿卷柏藓(Racopilum spectabile)和瘤根真藓(Bryum bornholmense)为贵州省新纪录种。与贵州其他地区相比,斗篷山地区藓类植物相对较多。该地区优势科属的优势明显,优势科有曲尾藓科(Dicra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等,优势属有凤尾藓属(Fissidens)、棉藓属(Plagiothecium)和青藓属(Brachythecium)等,但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大。土生群落占优势,石生、水生和树生群落的数量相当。区系地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东亚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占据重要比例。(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张显强,谌金吾,孙敏[8](2015)在《贵州强度石漠化石生藓类区系分布及生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强度石漠化区域石生环境30个样点150个样方藓类植物进行调查,共记录石生藓类9科25属55种。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共17属,41种;优势属为曲柄藓属(Campyulopus)、净口藓属(Gymnostomum)、扭口藓属(Barbula)、真藓属(Bryum)、小石藓属(Weisia)、绢藓属(Entodon)6个属,共30种。区系分布由10个成分组成,其中以温带成分为主,兼以热带亚洲、中国特有和东亚成分。生活型以丛集型和交织型为主,共占总种数的96.4%,平铺型较少。由于喀斯特强度石漠化区域岩石大多为碳酸盐岩,干旱和土壤营养瘠薄环境导致群落类型以干燥石生苔藓群落占绝对的优势。因此,区域内耐旱的石生藓类得以较好生长和繁殖,逐渐在岩石表面积累了薄土层,进而改善了岩面局部的温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植物的殖居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游萍,张驰,商高飞[9](2014)在《轻度石漠化区域藓类植物的组成和区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毕节轻度石漠化区域藓类植物的采集鉴定,得到藓类植物共10科33属75种。通过对该区域藓类植物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藓类植物的优势科和属的优势性明显;该区域生长的藓类植物76%属于温带性质的,热带性质的只占24%。(本文来源于《毕节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王向川,高之奇,郭萍,王玛丽[10](2014)在《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陕西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采用野外采集和室内鉴定的方法。发现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15科41属92种(包括1变种、1变型),其中青藓科、丛藓科、真藓科、羽藓科以及绢藓科5个科为优势科;青藓属、扭口藓属、绢藓属、羽藓属、牛舌藓属、真藓属6个属为优势属,同时具有较多的科中仅1属和属中仅1种的类群。该保护区区系的地理成分中,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东亚成分第二,中国特有分布位于第叁。区系成分较为丰富,具备华北区藓类植物的典型特征,具有强烈的北温带性质,兼有多种成分。也体现出该区藓类植物区系南北过渡和东西交汇的特征。是陕西省境内一个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的地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藓类区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川贡嘎山为大雪山的主峰,海拔达到7556m,也是四川最高的山峰。由于贡嘎山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其受海洋季风影响,再加上其本身的海拔高度,故其植被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具有较为优越的条件,其植被也有其相应的特性。为了分析和观察四川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及群落构成,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进行的叁次实地调查获取的1500份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实验室标本鉴定、分析,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藓类区系论文参考文献
[1].彭涛,李飞,梁盛,何琴琴,张廷跃.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2].罗臻.四川省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与群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
[3].从春蕾,刘天雷,孔祥远,张显强.贵州普定喀斯特受损生态系统石生藓类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中国岩溶.2017
[4].蔡锦蓉,陈云辉,臧程,于晶,郭水良.基于125个地区的中国藓类植物区系的定量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
[5].章博远,韦玉梅,李敏,魏倩倩,朱瑞良.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6
[6].章博远.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区系及越南藓类物种多样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7].钟世梅,熊源新,刘良淑,崔再宁.贵州斗篷山藓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区系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5
[8].张显强,谌金吾,孙敏.贵州强度石漠化石生藓类区系分布及生态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15
[9].游萍,张驰,商高飞.轻度石漠化区域藓类植物的组成和区系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4
[10].王向川,高之奇,郭萍,王玛丽.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