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德育,社会,环境,家风,家访,廉耻,差异性。
社会德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淑丽[1](2019)在《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一体化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德育教育需要校外德育进行补充和延伸,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进行。协调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及合作,协调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对学生实现德育一体化教育。(本文来源于《读写算》期刊2019年12期)
杨英兰[2](2018)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要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在帮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基于此本文针对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德育教育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8年33期)
马飞[3](2018)在《信息化社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信息运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信息传播最有影响的手段和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在德育教育方面产生的影响,我们需要予以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充分了解其内涵,有效利用其特点,使其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23期)
宋殿儒[4](2018)在《一把伞的社会德育》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一段时间,秋雨几乎天天光顾,街上的行人大都出门记着带伞。可因为这雨是下下停停,所以也总有出门大意不带伞的人。这样一来就有一些人经常遇到雨中无伞的尴尬。有一天接儿子回家,拿伞时,突然发现家里竟然多出好几把伞,问母亲这伞是从哪里来的?母亲则说,"都是我出门时忘了带伞,走在雨中好心人给的。"我问怎么不还人家?妈说:"他们都说,(本文来源于《慈善》期刊2018年03期)
张盟[5](2017)在《传统家风对现代社会德育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风是矗立在我国悠久文化历史根基上的集体认知思想,是能够使家族成员的精神气质、思想意识、品质信仰、道德观念、审美风格得以衍生传承的核心载体。家风起始于先秦、发展于魏晋、昌盛于唐宋、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淡漠于近现代,具有较长的发展历程与较浓厚的思想文化背景。“家风”一词被多次提及,但在2014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专题报道播出后被重新重视起来,学习传统家风的思想精髓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有必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传统家风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论述,对我国传统家风的发展过程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该部分主要对传统家风的形成初期、快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淡漠时期四个时期分别进行阐述,对我国家风常采用的教育途径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传统家风的蕴意进行了阐述。该部分从我国传统家风的道德自律蕴意、家庭文化蕴意、社会处世蕴意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传统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叁方面发展的特殊蕴意,这是传统家风的代代传承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主要从我国传统家风的积极借鉴意义和传统家风的不足表现进行系统分析。该部分主要阐明了我国传统家风的家庭教育意义、文化传播意义以及和谐家庭意义。同时,文章对传统家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家风进行去粗取精的学习,学习传统家风对公民道德建设、和睦家庭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明成满[6](2016)在《中国古代社会德育环境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重视社会德育环境建设,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社会德育环境思想。风俗环境是社会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风俗环境的形成与地理环境、道德教化、统治者的示范作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国家的治乱兴亡产生重要影响,知耻是形成良好风俗环境的核心。中国古代的这些思想启发我们应进一步树立大德育观,注重对学生进行廉耻观教育。(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6年06期)
邢巧蓉[7](2015)在《论提高“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实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把握好课堂,实施高效授课;教育者自身道德修养;教学理念和课堂授课方法的选择;德育效果的现实展现等四个方面对提高"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实效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5年33期)
马琴[8](2015)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优化社会德育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德育环境是中学生在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淀和巩固,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成型、定型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项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营造和优化中学生的社会德育环境,就成为当前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28期)
陈万发[9](2015)在《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德育资源共享》一文中研究指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育工作中,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社会的责任.面对新课程改革,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索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德育资源共享。(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21期)
刘静,马莉,王立涛[10](2015)在《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差异性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纵向德育体系的拓展,社会德育是大学德育的继续和发展,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就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但在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等方面又体现了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正确认识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的差异,做好大学和社会德育衔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缩短适应期,以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5年09期)
社会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要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在帮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基于此本文针对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德育教育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杨淑丽.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一体化的建议[J].读写算.2019
[2].杨英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8
[3].马飞.信息化社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4].宋殿儒.一把伞的社会德育[J].慈善.2018
[5].张盟.传统家风对现代社会德育的价值[D].河南农业大学.2017
[6].明成满.中国古代社会德育环境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教育评论.2016
[7].邢巧蓉.论提高“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实效[J].教师.2015
[8].马琴.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优化社会德育环境[J].科技视界.2015
[9].陈万发.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德育资源共享[J].课程教育研究.2015
[10].刘静,马莉,王立涛.大学德育与社会德育差异性比较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