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红1晏红星2
(1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8000;2黄冈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湖北黄冈438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254-02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防风饮片的质量指标,探讨防风饮片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系,为医院临床用药的准确和生产企业投料的正确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防风项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实验。结果防风饮片所含主成分基本相似,但性状、浸出物以及主成分含量区别较大。结论建议根据防风饮片性状的不同制订相应的质量标准,完善用法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以保证临床应用的准确和有效。
【关键词】防风饮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防风为临床常用中药,功能解表祛风、胜湿、止痉,有解热、镇痛、镇静和抗惊厥、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防风饮片在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有两种,本文按其性状不同,分别称为防风样本Ⅰ、防风样本Ⅱ,并运用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方法对其质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实验材料
1.1仪器及试剂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P680泵,PDA-100检测器,TCC-100柱温箱,柱温30℃,ASI-100自动进样器,Dikma4.6×250mmC18柱,SartriusCP225D电子天平。甲醇为色谱纯,其他为分析纯。升麻素苷对照品(111522-200406)、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111523-200405)、防风对照药材(120947-200405)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进。
1.2样品来源防风样本Ⅰ(091201、091214、100105、100206、100401)、防风样本Ⅱ(091120、091205、091213、100209、100305)均为我所从药品批发、零售和医疗机构抽取。
2试验方法及结果[1]
2.1显微鉴别防风样本Ⅰ:横切面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防风样本Ⅱ:裂隙较少或无,可见较多糖的结晶。
2.2薄层色谱鉴别按中国药典项下的方法试验,以防风药材、升麻素苷、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对照,硅胶GF254为吸附剂,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结果:薄层色谱图中,升麻素苷、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斑点清晰,能较好分离,两种防风样本的斑点基本一致。
2.3检查水分、灰分测定分别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A水分测定法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对不同样品进行试验,结果防风样本Ⅰ的水分为8.0%~11.5%,样本Ⅱ为11.9%~19.8%;总灰分均在6.5%以下,酸不溶性灰分均在1.5%以下,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2.4浸出物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A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用乙醇作溶剂进行测定,结果防风样本Ⅰ为14.0%~35.6%,样本Ⅱ为19.5%~40.3%。
2.5含量测定升麻素苷及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该品种特征成分,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防风”项下的方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二者的总量不得少于0.24%。
2.5.1色谱条件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Dikma4.6×250mmC18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
2.5.2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法同中国药典防风项下。
2.5.3测定结果二种样本的液相色谱图基本一致,样品中主峰分离度较好,升麻素苷及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峰的理论板数分别为:4000和5000,系统适用性实验均符合要求,结果为0.34%~1.01%。
3讨论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近年来,各地发展种植业,大量栽培,样本Ⅱ实质上就是部分栽培品,为了更注重保证临床用药适宜有效,笔者建议对二者予以区别,在质量标准中增订栽培品的规格。
根据实验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和灰分检查项均在允许范围内,无明显差异,因此建议主要修订以下几项:①性状、显微鉴别。②水分,建议水分限度修订为15.0%。③浸出物,建议适当提高其限度。④含量测定,如果按调配的饮片重量计算,防风样本Ⅱ的实际含量是较低的,为确保疗效,建议适当修订。
防风样本Ⅱ体重质实,含水分、糖分[2]均较多,含量相对较少,按相等的用量调配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预期疗效,而且高效液相色谱图中,除检测峰外,其他峰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其成分可能有所变异。因此,建议进一步研究,结合临床和药理,分别制订更合理的用量数值,以达到提高疗效、治病救人的目的,同时,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药材基地,根据所生产产品的实际情况确立使用不同的药材或饮片,以确保药品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2010:140.
[2]王松柏,秦雪海等.防风多糖化学成分的研究[J].化学研究,2008,1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