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转运车。轮胎转运车,包括底座和上下导向移动装配在底座上的托架,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拐臂,拐臂具有后侧的主动臂、前侧的从动臂和铰接在底座上的拐点,拐臂的从动臂具有处于底座和托架底部之间的从动端,从动端设有托架形成滚动支撑配合的滚动配合件,滚动配合件能够与托架底部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当从动端绕拐点转动时,滚动配合件能够沿托架的底部滚动与托架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由于托架与底座上下导向移动配合,托架的支撑位置发生改变就会使托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发生改变,起到提升或降低托架的效果;利用拐臂形成杠杆机构对托架进行抬升,不需要设置传动装置,简化了转运车的整体结构。
主设计要求
1.轮胎转运车,包括底座和上下导向移动装配在底座上的托架,托架上设有卡装轮胎的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拐臂,所述拐臂具有后侧的主动臂、前侧的从动臂和铰接在底座上的拐点,所述拐臂以拐点为支点形成转动时主动臂和从动臂中的至少一个向上翘起的杠杆结构;所述拐臂的主动臂具有用于输入驱动力的主动端,所述拐臂的从动臂具有处于底座和托架底部之间的从动端,所述从动端设置有与托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滚动配合、且用于向上顶撑托架底部的滚动配合件,所述滚动配合件在从动端绕拐点转动时能够水平位移改变从动端顶撑托架底部的顶撑配合位置,而带动托架相对于底座在竖直方向导向移动。
设计方案
1.轮胎转运车,包括底座和上下导向移动装配在底座上的托架,托架上设有卡装轮胎的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拐臂,所述拐臂具有后侧的主动臂、前侧的从动臂和铰接在底座上的拐点,所述拐臂以拐点为支点形成转动时主动臂和从动臂中的至少一个向上翘起的杠杆结构;所述拐臂的主动臂具有用于输入驱动力的主动端,所述拐臂的从动臂具有处于底座和托架底部之间的从动端,所述从动端设置有与托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滚动配合、且用于向上顶撑托架底部的滚动配合件,所述滚动配合件在从动端绕拐点转动时能够水平位移改变从动端顶撑托架底部的顶撑配合位置,而带动托架相对于底座在竖直方向导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配合件为转动装配在从动臂的末端的滚轮或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的主动臂和从动臂于拐臂的拐点处相交形成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两个,两个拐臂的主动端通过左右延伸的连杆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托架的框架,框架包括多个围绕所述托架、从底座向上延伸的立柱,处于前后方向的两根立柱用于对托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限位,处于左右方向的两根立柱用于对托架在左右方向进行限位,托架上具有与立柱靠近托架的一侧的侧面形成上下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为L形,立柱相互垂直的两块侧板之间形成朝向托架的L形开口,所述托架具有与L形立柱靠近托架一侧的侧面相匹配的角钢,角钢形成所述导向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下部具有竖直延伸的悬伸部,悬伸部支撑放置在底座上,使托架与底座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从动端且供从动臂由后向前伸入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后侧于托架下部留有供从动臂前后贯穿的开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转运车。
背景技术
当前在对车辆进行装配时,通常是将轮胎整体组装完成后,将轮胎输送到安装位置与车辆进行安装,但是对于一些车辆的轮胎质量较大,特别是充气后的轮胎,重量进一步增加,搬运过程比较费力。此外在轮胎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轮胎进行抬升,使轮胎的安装孔正对安装位置,然后将轮胎紧固在相应的位置,通过人力抬升轮胎不容易对正,也容易发生晃动,不利于轮胎的安装。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4327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辆大型轮胎总成运输及安装的机械,实际上是带有升降装置的手推车,手推车包括底座和导向装配在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具有卡装轮胎的托架,手推车还包括提升升降机构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设置在液压油缸上方的链条滑轮,链条滑轮上设置有链条,链条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相连,液压缸连接有滑轮升降轴,滑轮升降轴穿过轴套直接顶推链条滑轮,带动升降机构上升,使轮胎到达安装位置,使用手推车搬运轮胎,节省了搬运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使用驱动装置提升放置在托架上的轮胎,使轮胎更加容易抬升到安装位置,提高轮胎的安装效率。
但是在上述手推车中,需要在手推车上设置液压油缸、链条以及链条滑轮,还需要设置相应的安装架,通过链条滑轮将液压油缸竖直方向的运动转换为托架竖直方向的运动,传动结构复杂,使得手推车的结构也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转运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推车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上下导向移动装配在底座上的托架,托架上设有卡装轮胎的卡口,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拐臂,所述拐臂具有后侧的主动臂、前侧的从动臂和铰接在底座上的拐点,所述拐臂以拐点为支点形成转动时主动臂和从动臂中的至少一个向上翘起的杠杆结构;所述拐臂的主动臂具有用于输入驱动力的主动端,所述拐臂的从动臂具有处于底座和托架底部之间的从动端,所述从动端设置有与托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滚动配合、且用于向上顶撑托架底部的滚动配合件,所述滚动配合件在从动端绕拐点转动时能够水平位移改变从动端顶撑托架底部的顶撑配合位置,而带动托架相对于底座在竖直方向导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拐臂的拐点铰接在底座上形成杠杆机构,拐臂的从动端处于托架和底座之间,从动端端部的滚动配合件能够顶撑托架,还能与托架形成滚动配合,由于托架是在上下方向与底座导向移动配合,当从动臂绕拐点转动时,滚动配合件能够沿托架的底部滚动与托架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改变了对托架的支撑配合位置,托架的支撑配合位置发生改变就会使托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发生改变,起到抬升或降低托架的效果;对拐臂的主动端施加加载力,能够直接带动从动端发生位移,通过杠杆机构抬升托架,使转运车的整体结构变得简单,不需要设置传动装置,简化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配合件为转动装配在从动臂的末端的滚轮或滚珠;滚轮或者滚珠支撑托架,当从动端绕拐点转动时,滚轮或滚珠能够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将滚轮与托架的滑动转换为滚轮或滚珠的滚动,能够使拐臂与托架更轻松的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拐臂的主动臂和从动臂于拐臂的拐点处相交形成钝角;拐臂的主动臂和从动臂形成钝角,便于对拐臂施加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拐臂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两个,两个拐臂的主动端通过左右延伸的连杆固定相连;设置两个拐臂能够对托架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避免在抬升托架时托架以支撑点为中心发生侧翻,将拐臂的主动端通过连杆相连,通过对连杆施加加载力能够同时控制两个拐臂,保证两个拐臂转动的同步性,连杆还能直接形成轮胎转运车的推手,使轮胎转运车的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托架的框架,框架包括多个围绕所述托架、从底座向上延伸的立柱,处于前后方向的两根立柱用于对托架在前后方向上进行限位,处于左右方向的两根立柱用于对托架在左右方向进行限位,托架上具有与立柱靠近托架的一侧的侧面形成上下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机构;在底座上设置立柱形成框架,对框架进行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限位,在托架上设置导向机构与框架的立柱形成导向配合,使托架只能相对框架在上下方向发生位移,实现底座与托架的上下导向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为L形,立柱相互垂直的两块侧板之间形成朝向托架的L形开口,所述托架具有与L形立柱靠近托架一侧的侧面相匹配的角钢,角钢形成所述导向机构;L形开口朝向托架,使托架的边角处能够卡在L形开口的位置,立柱的两块侧板能够对托架进行限位,托架上的角钢与立柱的侧面形成配合,使托架只能上下移动,也避免了托架发生侧翻。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的下部具有竖直延伸的悬伸部,悬伸部支撑放置在底座上,使托架与底座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从动端且供从动臂由后向前伸入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后侧于托架下部留有供从动臂前后贯穿的开口;在托架上设置悬伸部,使托架与底座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从动端与滚动配合件均处于容纳空间内,对托架进行支撑,同时结构也比较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转运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拐臂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轮胎转运车的实施例的简图;
其中:1-底座,2-托架,3-连杆,4-卡口,5-拐臂,6-车轮,7-缺口,8-铰接孔,9-角钢,10-侧板,11-拐点,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轮胎转运车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转运车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包括底部设有车轮6的底座1和导向装配在底座1上的托架2,托架2用于放置轮胎。底座1上设置有四根上下延伸立柱,四根立柱形成矩形的框架,立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L形,立柱的两块侧板之间形成的L形开口朝向框架的内部,立柱之间还设有起到加强框架稳定性的横梁和纵梁。
托架2导向装配在底座1的框架内,托架2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板状的基部,基部上设置有卡口4,轮胎的周向能够卡装在卡口4处,防止在运输轮胎时轮胎在基部上发生左右方向的晃动。框架的立柱能够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对托架2进行限位;防止托架2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本实施例中选用四根L形的立柱形成框架,对托架进行限位,每根L形的立柱都能对托架进行两个方向进行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选用三根L形的立柱围绕托架设置就可以实现对托架进行限位,或者设置更多数量的L形的立柱对托架进行限位;当然立柱的截面形状也可以采取其他形状,如结构简单的矩形、圆形,同样能够起到对立柱进行限位的作用,这时每根立柱只能对托架进行一个方向上的限位。
托架2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向上悬伸的角钢9,角钢9与L形立柱开口处的形状相匹配,使托架2只能沿框架竖直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托架的左右两侧设置向上延伸的侧板,侧板能够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与框架的立柱挡止配合,也能起到导向的作用。
托架2的基部的下方具有向下延伸的悬伸部,该悬伸部具体为基部的边缘处向下延伸的侧板10,基部前后两侧的悬伸部紧贴框架的侧壁,处于基部左右两侧的侧板10起到对托架2进行支撑的作用,同时还使托架2与底座1之间形成了容纳空间。
托架2上部的角钢9和托架2下部的侧板10共同形成了导向结构,由于滚轮12对托架2的支撑点处于托架2的下方,当滚轮12推动托架2上升时,导向机构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较小,导向机构也不容易损坏。
轮胎转运车还包括铰接在底座1上的拐臂5,拐臂5的结构如图5所示,拐臂5具有处于具有后侧的主动臂、前侧的从动臂和铰接在底座1上的拐点11,主动臂与从动臂之间在拐点11处相交形成钝角,拐臂5的主动臂具有用于输入驱动力的主动端,拐臂5的从动臂具有处于容纳空间内的从动端,容纳空间的后侧有供从动臂的从动端穿过的靠口;拐臂5的拐点11铰接在底座1上,使拐臂5形成以拐点11为支点的杠杆结构,当对主动端施加加载力时,从动端能够绕拐臂5的拐点11转动,使从动端能够向上翘起。
拐臂5的从动端设有支撑托架2的滚动配合件,本实施例中的滚动配合件为滚轮12,滚轮12安装在从动臂的末端,当从动端绕拐点11转动时,从动端的滚轮12能够与托架2底部发生相对移动,由于托架2竖直导向装配在框架内,因此滚轮12能够与托架2底部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改变了从动端对托架2的支撑位置,使托架2在竖直方向的发生位移。设置滚轮12使从动端与托架2之间的滑动转变为滚轮12的滚动,能够更容易的对托架2进行抬升;在其他实施例中,滚动配合件也可以是设置在从动端端部的球体,从动端具有容纳球体的球座。
滚轮12的转动轴线处于从动端的延伸方向,这样设置可以减少从动端与滚轮12的占用空间,可以将托架2设置的更低,便于将轮胎放置在托架2上。当然,滚轮的转动轴线处于从动端的上方,这时滚轮夹在从动端与托架之间,能够对托架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由于托架与底座之间只有拐臂的从动端和滚轮,也可以将托架和底座之间设置容纳从动端和滚轮的凹槽,采用这种方式将从动端和滚轮容纳在托架和底座之间。
本实施例中拐臂5在底座1的左右方向并列布置两个,设置两个拐臂5对托架2进行支撑能够对托架2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两个拐臂5的主动端通过连杆3连接,对连杆3施加加载力时两个拐臂5同时转动,保证两个拐臂5转动的同步性,连杆3还能直接形成轮胎转运车的推手,使轮胎转运车的结构更加简单。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拐臂,这时能够进一步简化轮胎转运车的结构,或者设置三个或者更多的拐臂,能够对托架起到更好的支撑;也可以额外设置一个移动轮胎转运车的推手,不将连杆作为轮胎转运车的推手。
拐臂5主动端距拐点11的距离大于从动端距支点的距离,这样保证了拐臂5主动端的力臂大于从动端的力臂,对主动端施加较小的加载力就能够将托架2抬起。
两个滚轮12支撑托架2的支撑点沿左右方向分布,因此在抬升托架2过程中托架2会以两个支撑点所在的直线为轴线发生前后方向的侧翻,本实施例中,托架2的基部前后两侧的悬伸部紧贴框架的侧壁,在基部前后两侧设置悬伸部能够使悬伸部与框架的侧壁发生干涉,防止托架2侧翻,使托架2只能在框架内竖直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悬伸部也可以是基部的四个角处向下延伸的角钢,只在四个角处设置角钢同样能够起到支撑托架的作用,也能够与框架内侧发生干涉。
如图3所示,底座1具有与托架2上的卡口4相对应的缺口7,当轮胎放置在托架2时,轮胎的最低处不与底座1相接触,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铰接孔8,用于安装拐臂5,安装孔的位置处于底座1前后两个车轮6之间,防止对主动端施加加载力时整个轮胎转运车发生侧翻。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转运车将拐臂铰接在底座上,使拐臂形成杠杆机构,当拐臂的主动端受到向下的加载力时能够带动滚轮与托架发生位移,从而抬升托架和轮胎,不需要设置传动装置,使整个轮胎转运车的结构变得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转运车在使用时,将轮胎搬运到托架的卡口上,轮胎卡在卡口内不能晃动,推动连杆将轮胎转运车移动到安装位置,调整轮胎的位置使轮胎上的安装孔正对车辆上相应的安装螺栓处,对连杆施加向下的加载力,拐臂的从动端带动滚轮与托架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由于滚轮绕拐点转动,且托架竖直导向配合在框架内,当滚轮相对托架移动时,托架只能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从而将轮胎抬升到预定高度对轮胎进行安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3229.0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41407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2B 3/02
专利分类号:B62B3/02;B62B5/00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魏武路南段东侧
发明人:李亚南;吕振伟;王红军
第一发明人:李亚南
当前权利人: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伟华
代理机构:41119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