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股行为论文_彭叁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配股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收益,业绩,公告,股权结构,价差。

配股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彭叁波[1](2014)在《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对股价影响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金融市场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雨,一直在不断地完善、规范,为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投资和融资的集中地,它的完善将带动投资和融资行为的规范。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融资的手段存在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有配股、增发、债务融资方式。理论上,债务筹资要优于配股筹资,但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很难直接从银行或者债权人处获得资金,从而选择了比较容易的配股筹资,故而在本世纪初上市公司盛行配股融资。从1993年发展到现在,金融市场中配股仍是一种“热门”的融资方式。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配股行为影响股利的分配、产生资产的流失和大股东侵蚀小股东权益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得出配股行为对股价产生负面冲击的结论。但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配股融资行为逐渐规范化、严格化,2005年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配股行为是否对于股价还是产生负面影响,是广大投资者关心的焦点。因此探讨配股行为是否影响股价,呈现什么趋势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配股融资的股价公告效应研究的结果一致为负向作用。一些国内学者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为研究背景,发现股价公告效应有可能为正向作用,2005年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也完善了股权制度,这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国内外配股融资理论为基础,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配股融资问题的各种研究,实证分析配股行为的股价公告效应以及股价的影响因素。选取2003~2004和2006~2013年间的101家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事件研究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为:(1)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配股圈钱的问题,从而使得配股后的股价呈现出稳定甚至上涨的趋势。(2)除了配股行为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动,非流通股股东是否配股以及股市的走向也是影响个股股价变动的两个重要因素。与国内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存在以下见解:第一,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国内外配股融资理论为基础,从配股的动机着手,分析目前我国配股融资的现状,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于2003~2013之间进行配股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配股行为会对股价产生公告效应并且对于影响个股走向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二,增加研究对象。虽然国内有对股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成果,但研究对象还存在着遗漏,需要补充研究对象。考虑非流通股股东是否配股以及市场行情对于股价存在影响有着重要意义。第叁,得出新结论。配股融资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企业配股的目的是什么、募集的资金投资什么、股权分置改革对配股是否产生影响、配股的股价公告效用如何,这些对于企业的融资以及股权分置改革都有很现实的意义。得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以及配股的股价公告效应的新结论,值得借鉴。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样本数据遗漏以及未考虑到行业对于股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4-05-01)

彭叁波,章道云,周艳丽[2](2014)在《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配股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行为后果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配股的行为动机着手,分析我国配股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措施。(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4年08期)

李昭[3](2012)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的盈余管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进行严格的监管。本文从契约关系的角度,以上市公司"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个上市公司基于配股资格为动机的盈余管理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分析框架。在对盈余管理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进行分类和定义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盈余管理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存在着不对称的失衡关系,上市公司有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2年06期)

李静禅,李志刚[4](2011)在《“发行失败”制度对配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2000年至2010年实施配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发行失败"制度对配股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发行失败"制度抑制了大股东不参与认购的配股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配股的总体融资规模,但却符合本阶段中国资本市场股权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并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陈薇[5](2008)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在股权再融资之后长期业绩出现了下滑,被称为“新发行之谜”。而配股作为我国股票市场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1-2003年在沪、深两市成功实施配股的110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对公司业绩表现的影响。首先,对上市公司不同的配股次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检验了实施一次配股的上市公司与实施多次配股的上市公司配股前后的会计业绩、配股后的长期回报率业绩和业绩走势。其次,分析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不同的认购状态。非流通股股东一般多为上市公司有影响力和实际控制权的大股东,他们掌握着公司第一手的信息,因此可认为从非流通股股东参与配股的行为来把握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本文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不同的认购率和不同的认购方式下配股前后的会计业绩、配股后的长期回报率业绩和业绩走势进行了研究和检验。最后,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募集资金的使用状况。本文从配股募集资金使用是否变更以及配股募集资金是否使用于特定项目来比较检验不同配股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公司业绩间的差异。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促使上市公司更有计划、更谨慎、更合理的使用配股募集资金,同时建议依据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及其经济后果,鼓励上市公司积极的配股行为,限制消极的配股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融资行为。(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魏云竹[6](2008)在《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股(Secondary Equity offering, SEO),指的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所进行的后续股票发行筹资活动。公司上市后进行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向现有股东配股、向市场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债。在我国证券市场上,配股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一种主流再融资方式,配股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配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很多配股公司在进行配股时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造成市场普遍认为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圈钱”,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关于股权再融资(Secondary equity offering)的研究由来已久,Smith(1977)提出了着名的“发行之谜”(the rights offer puzzle),Loughran and Ritter(1995)提出了股权再融资的“长期业绩之谜”(the new issues puzzle)。大量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日本、欧洲和其他资本市场股权再融资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内学者对配股融资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提供资金供应以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呈现二元股权结构。在股份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不可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相对少的是可流通的公众股。非流通股股东在公司内部占有绝对控制权。本文是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分析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配股利益的分配,配股行为的扭曲、配股前后公司业绩变化,投资者收益情况等等。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1)我国上市公司实施配股行为过程中,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财富转移问题,配股行为原因分析等。(2)公司配股后业绩变化趋势。本文以在2004年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例,采用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业绩,发现业绩仍呈现下降趋势。(3)配股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的实证分析。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分组讨论配股前后共51天超额收益率情况。研究表明,牛市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为1.16%,熊市组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为-7.40%。股改前牛市组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为1.16%,股改后牛市组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为1.16%。证券监管的重要目标是保证资源配置到有效率的企业。从配股政策的演变来看,配股政策主要侧重于对过去业绩和未来投资的监管,但是由于过去业绩容易被操纵和未来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很难行之有效;而对大股东是否配股则是很容易进行监管,因此,可以重点规范大股东的配股行为。对于投资的意义,本文研究表明,在股改后的牛市行情里,具有较高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本文认为我国独特的二元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引发配股不规范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08-05-26)

蒙飞[7](2006)在《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对公司业绩表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999—2002年在深、沪两市成功实施配股的355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对公司业绩表现的影响。文章对不同配股行为特征的上市公司在配股前后的会计业绩、配股后的股票长期回报率业绩进行分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行为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配股中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配股次数、大股东认购行为、配股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进一步的回归检验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配股盈余管理行为、配股募集资金变更与公司配股后的会计业绩表现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着;上市公司的配股次数、大股东配股认购水平、配股募集资金投资于特定项目的资金占配股所募资金的比例与公司配股后的会计业绩表现显着正相关。 本文建议依据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鼓励上市公司积极的配股行为,约束其消极的配股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融资行为。(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6-05-01)

李卫[8](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与价格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特殊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股权人为的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普通股,其中只有普通股可以流通。而法人股的持有人绝大部分是国有经济主体,其实质是国家间接持股,因此国家股和法人股近似的共同构成了国有股主体,大约占到了总股权的60%--70%,在40%左右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持股超过50%。从股权集中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极高,而且大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相差悬殊,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达50.18%,而第二大股东平均持股只有10.11%,根本无法与第一大股东抗衡(董秀良,《经济纵横》,2001 )。在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下,第一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在选举董事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一现象也被实践所证实,根据一份上市公司治理的问卷调查显示,来自第一大股东的董事人员已达到董事会人员的50%(吴晓求主笔,《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2003 )。同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参会股权比例与非流通股基本呈正比关系,即公司的非流通股比例越大,参会的股权比例越高;反之,流通股比例越大,则参会股权比例越低,两者相关系数近于1(肖腾文,《财经科学》,2002 )。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基本放弃了对公司的表决权。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实际上处于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并最终侵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再融资被广大投资者视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市场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诟病不断。本文从配股这种最普遍的再融资方式出发,通过研究配股公告日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运用CAPM模型对市场组合收益率和贝塔值对配股公司的股价表现进行了验证,发现经典理论中的解释变量对股价的异常波动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考虑到经典理论的假设条件与我国股权分置的客观现实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希望引入一个反应股权分置状况的解释变量,结合CAPM中的两个变量能更好地对配股公司的股价反应做出合理的解(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6-04-01)

袁江英,赵健梅[9](2005)在《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的配股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配股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在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收益和成本的分析,发现各方都能从配股行为中获得现时或潜在的收益,这是上市公司偏爱配股融资的深层原因。本文也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理性化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杨高峰[10](2005)在《股市对配股行为的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股票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具有市场容量小、信息披露不充分、监管保守、涨停机制等特点,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仍是弱有效的,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国外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的配股反应情况。配股企业欲在股票市场实施配股,首先需要提出预案并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上报证(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05年09期)

配股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配股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行为后果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配股的行为动机着手,分析我国配股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股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彭叁波.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对股价影响实证研究[D].西华大学.2014

[2].彭叁波,章道云,周艳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

[3].李昭.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的盈余管理分析[J].南方论刊.2012

[4].李静禅,李志刚.“发行失败”制度对配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5].陈薇.我国A股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

[6].魏云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

[7].蒙飞.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对公司业绩表现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

[8].李卫.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行为与价格反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9].袁江英,赵健梅.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的配股行为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0].杨高峰.股市对配股行为的反应分析[J].特区经济.2005

论文知识图

一1大股东认购水平对应股价超额收益率图学术性、实务性文章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学术性、实务性文章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学术性、实务性文章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年109个公司的EVA和D-EVA(F...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一文报...

标签:;  ;  ;  ;  ;  ;  ;  

配股行为论文_彭叁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