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同化有机碳论文_徐心远,李伟英,周艳彦,张骏鹏,陈继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同化有机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饮用水,菌种,有机物,细胞,臭氧,铜绿,流式。

可同化有机碳论文文献综述

徐心远,李伟英,周艳彦,张骏鹏,陈继平[1](2019)在《可同化有机碳(AOC)检测方法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与异养菌总数(HPC)密切相关,高AOC含量会加速细菌的生长,由此引发水质劣变等问题。文中对比了平板涂布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纯菌接种与流式细胞术+土着菌接种检测AOC的方法,流式细胞术计数获得的P17、NOX和土着细菌标准曲线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729、0.957、0.921;平板涂布计数法的P17、NOX和土着细菌标准曲线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714、0.917、0.156。相较于平板涂布法,流式细胞术所测得的AOC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所测结果稳定,且可对水中的全部细菌进行计数,克服了传统平板涂布法仅可检测水中活的且可培养的细菌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使用土着细菌接种所表征的结果客观反映了水中细菌的存在状况。鉴于其计数快捷、可大批量检测、可区别计数、培养周期短,且误差小的特点,流式细胞术+土着菌接种检测AOC方法可为供水管理部门评判水质生物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李鑫,汪毅,马颖,丁志斌,陈晓[2](2018)在《可同化有机碳(AOC)产率系数测定优化及接种方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测定可同化有机碳(AOC)所需接种液中荧光假单胞杆菌P17及螺旋菌NOX的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两种细菌培养后其浓度与标准乙酸碳(Ac-C)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Ac-C浓度<75μg·L~(-1)时,标准乙酸碳溶液的浓度与细菌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当Ac-C浓度>75μg·L~(-1)时,两者的线性关系减弱;传统AOC检测方法选取[Ac-C]=100μg·L~(-1)作为产率对照在低浓度条件下是不准确的.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率系数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确定其适用范围(AOC-P17:0~75μg·L~(-1);AOC-NOX:0~75μg·L~(-1)),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该范围内AOC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AOC测定过程中3种接种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分别接种法误差较大;同时接种法在平板计数阶段两种细菌菌落之间存在掩盖现象,结果不稳定;先后接种法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较好地反映水中AOC的浓度.将优化后的产率系数测定方法应用于先后接种法并与传统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优化后的测定方法准确度更高.(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陈晓,汪毅,丁志斌,王秀春,李鑫[3](2018)在《可同化有机碳AOC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同化有机碳是反映水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其检测周期长、结果不精确,长期影响了该指标的广泛应用。从培养方式、计数方法、测试菌选择叁个关键方面对可同化有机碳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改进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可同化有机碳分类检测、快速检测、动态检测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董秉直,张佳丽,何畅[4](2016)在《臭氧氧化饮用水过程中可同化有机碳生成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臭氧化过程中,臭氧投加量、p H值和离子强度对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在1~5 mg·L~(-1)范围,AOC的生成量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高的臭氧投加量(9 mg·L~(-1))反而导致AOC生成量下降.p H越高(6~9),AOC的生成量也越高.AOC的生成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升高而下降.臭氧氧化强疏组分AOC的生成量最高,其次为弱疏,而极亲和中亲最低.研究发现,AOC的生成量与小分子有机物的SUVA有密切的关系,较低的SUVA产生较多的AOC.(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赵宗宇[5](2016)在《氯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含蓝藻水过程可同化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引起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多,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饮用水水生物稳定性。蓝藻生长过程会产生藻类有机物(AOM),包括胞外有机物(EOM)和胞内有机物(IOM)。本课题以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氯和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含蓝藻水,氧化过程中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的测量采用基于流式细胞仪开发的AOC新方法。课题主要研究了氯氧化含蓝藻水、EOM和IOM的过程,水质背景对氯氧化过程的影响,高锰酸钾氧化含EPS藻细胞溶液和无EPS藻细胞溶液的过程,探讨了氯和高锰酸钾氧化过程AOC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氯在氧化过程中可以快速降低藻细胞完整率,破坏藻细胞结构,造成IOM释放,增加AOC浓度,钾离子的释放对藻细胞破坏具有指示作用。氯氧化含藻标液引起AOC浓度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破坏藻细胞结构引起IOM释放,另一方面是将AOM氧化。(2)EOM含两个荧光基团,分别是可溶性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酸类物质。IOM具有四个荧光基团,分别代表可溶性生物代谢产物、芳香结构蛋白质、腐殖酸和富里酸类物质,富里酸类物质的出现可以表征IOM开始释放。氧化前IOM的AOC浓度较EOM高,IOM的释放会增加水中AOC浓度。(3)氯投量为1mg/L,氧化反应进行至300s,组成EOM和IOM的物质种类和浓度变化均不显着,因而氧化含藻标液过程中以IOM释放为主,AOC浓度先快速增加之后略有下降。氯投量为3mg/L时,氧化过程存在IOM释放、释放的IOM被氧化和被氧化的IOM再次氧化,因而在氧化含藻标液时,AOC浓度先快速增加之后又不断下降。氯投量和氧化时间增加,EOM对氧化形成AOC贡献作用都小。(4)氯在不同水质背景条件下氧化藻细胞,EOM浓度增大不影响氯氧化藻细胞的能力,IOM浓度增大则会抑制氯对藻细胞的破坏,原水、沉后水和滤后水浓度增大时,对氯破坏藻细胞的影响分别是:原水为抑制作用,沉后水不受影响,滤后水也是抑制作用,但作用能力小于原水。(5)高锰酸钾氧化含EPS藻细胞溶液与氧化无EPS藻细胞溶液相比,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数目持续减少,降低藻细胞完整率所需的氧化时间增长,形成AOC浓度较高,主要是由于氧化过程会形成具有吸附作用的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且EPS主要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氧化含或无EPS藻细胞溶液时,氧化时间分别取4h和2h,随投量增加,两者藻细胞完整率都降低,前者AOC浓度先增加后减少,后者持续增加。(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吴炜玮,陈嘉佩,董秉直[6](2016)在《氯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太湖水的分子量分布变化以及亲疏组分,考察氯反应生成AOC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弱疏组分的AOC生成量最大,其次为强疏,中亲和带负电亲水的生成量最少.氯主要与小分子的疏水性有机物反应,AOC的生成量最多.通过考察深度处理工艺的有机物分子量以及组分的变化,发现疏水性有机物呈逐渐下降而亲水性组分呈上升的趋势,表明氯化产生的AOC呈减少趋势.小分子的疏水性有机物是主要的氯化AOC的前体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周德柱,任春蓉[7](2015)在《饮用水中微生物与可同化有机碳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饮用水中微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根据饮用水中微生物、AOC、余氯叁者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校核了模型参数,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前期由于余氯的氧化作用,AOC随时间快速增加,后期AOC作为微生物生长的有机底物,被缓慢消耗;结合模型,可从理论上证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初始余氯投加量,使得终点时刻微生物的浓度恰好满足水质标准要求,这对于水厂运行成本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刘晓露,王敬琦,张柏林,何晓青[8](2014)在《可同化有机碳和余氯对饮用水中细菌活性的共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和游离余氯对细菌生长的共同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添加有大肠杆菌的管网水为试验对象,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次氯酸钠溶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了72 h内不同时间点可同化有机碳(AOC)质量浓度和活性细菌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AOC初始质量浓度为168.44μg/L的条件下,添加次氯酸钠后可同化有机碳质量浓度出现波动,是其他有机物氧化造成的;活细菌浓度在未添加余氯的情况下呈增长趋势,而在添加余氯的情况下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最终的活性细菌浓度与初始余氯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在添加适量余氯的情况下,细菌活性主要受到余氯的抑制作用,而AOC导致的细菌再生长能力相对较弱。(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危有达[9](2013)在《臭氧预氧化对藻细胞完整性的影响及可同化有机碳的形成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择一种最为常见的蓝藻—铜绿微囊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不同臭氧投量、碱度及水质背景对氧化含藻水过程可同化有机碳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臭氧氧化含藻水过程,可以短时间大幅增加水中AOC的含量,主要是臭氧氧化过程破坏藻细胞结构诱导胞内物释放,增加水中AOC的浓度。臭氧投量增加,加剧氧化过程藻细胞的破坏程度,释放了更多的胞内有机物到水中,AOC的浓度也提高;重碳酸盐能够捕获水中的羟基自由基,将体系中自由基的浓度降到最低,削弱了羟基自由基对藻细胞的破坏作用,IOM的释放受到抑制,AOC的形成也被削弱。含藻水在原水背景下经过臭氧氧化,形成较少的AOC,是由于原水本底成分比较复杂,消耗羟基自由基,削弱其氧化含藻水形成AOC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17)

梁涛[10](2009)在《可生物同化有机碳在给水处理单元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生物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简称AOC)是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中能被微生物转化成其自身菌体的部分。AOC可反映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即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支持异养菌生长的潜力。生物不稳定的饮用水将给管网和管网水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关于给水处理过程中AOC变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中AOC测定采用LeChevallier法,接种方式为荧光假单胞菌—P17菌株和螺旋菌—NOX菌株分别接种。绘制产率标准曲线,发现在高浓度(大于200μg·L~(-1)乙酸碳)时得到的P17产率系数小于低浓度的产率系数,高低浓度的产率系数分别为7.5×106和1.4×107cfu·mL~(-1)。NOX菌的产率曲线中高低浓度的产率系数保持一致,约为7.1×108cfu·mL~(-1)左右。通过江水超滤膜过滤进行AOC不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发现AOC主要以分子量小于1ku的有机物为主体,占AOC总量的43%。松花江原水AOC较高,而且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大。夏季最高可达2714μg·L~(-1);冬季最低为452μg·L~(-1)。以松花江水为水源水的S水厂常规给水处理各单元过程中,混凝单元对AOC去除率最高,春季和冬季的去除率达到30%左右,夏季和秋季可达到60~80%;过滤单元对AOC的去除不稳定;加氯消毒后AOC增加20%左右。整个常规给水处理工艺中,以AOC-NOX为代表的羧酸类物质只占AOC的10%左右,经消毒后这一比例才略有上升。常规给水处理工艺抗AOC冲击负荷较低,出厂水AOC随原水变化而波动,最低达到400μg·L~(-1),属于生物不稳定饮用水。AOC在管网内的消耗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消耗越快,总消耗量都在300μg·L~(-1)以上,说明管网内有可能存在细菌再繁殖问题。考察了不同水体、混凝剂、混凝剂投量、pH值和钙离子浓度等混凝条件下AOC变化规律和水质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江水混凝过程中硫酸铝在高投量下对AOC的去除率最高达24.5%,而相同投量下氯化铁混凝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5.9%。人工配水混凝在低投量下铝、铁混凝剂对AOC的去除率分别为71.8%和93.0%。氯化铁混凝剂在去除AOC和其它混凝效果方面均优于硫酸铝。在中性和弱酸性pH值条件下混凝AOC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6.1%,碱性条件下混凝AOC反而增加了29.1%。复合铝铁混凝剂对AOC的影响有限,增加Ca2+离子浓度可使AOC去除率从54.1%上升到80.4%。分别选取了高锰酸钾、臭氧和次氯酸钠叁种预氧化剂来研究AOC在预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叁种预氧化方法混凝后的AOC随预氧化剂投量增加而增长,AOC最高增长率分别为61.5%、86.9%和81.1%。叁种预氧化过程中混凝前AOC的增长率分别为23.6%、33.5%和17.7%。臭氧预氧化产物中AOC-NOX所代表的羧酸类物质较多,占AOC的40%;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氧化后水体中能被P17菌利用的基质增加。在叁种预氧化剂的预氧化中,AOC/TOC(有机物的生物可同化性)分别从8.2%增加到14.0%、16.7%和10.8%。高锰酸钾和臭氧预氧化过程中TOC的变化主要是由其中BDOC的变化而引起的;而次氯酸钠预氧化中TOC增长了5.2%,主要来自于AOC的增加。在叁种预氧化过程中,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NBDOC)都没有随氧化剂投量的增加而变化。臭氧和高锰酸钾都是在投量低于1.0mg·L~(-1)时的助凝效果较好,而次氯酸钠是在投量高于1.0mg·L~(-1)时有微弱助凝效果。选取了叁种不同载体—陶粒、硅胶和沸石负载TiO2,以考察AOC所代表的小分子物质在臭氧多相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臭氧催化氧化比单纯的臭氧氧化能更彻底地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陶粒、硅胶和沸石负载TiO2等叁种催化氧化条件下,将AOC从大约300μg·L~(-1)分别增加到674μg·L~(-1)、847μg·L~(-1)和882μg·L~(-1),AOC/TOC从初始的4.7%分别升高到30.5%、33.2%和46.0%,明显地提高了水中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增加臭氧投量,催化氧化可使小分子有机物部分被矿化,水中AOC下降13.0%。以AOC-NOX所代表的羧酸类物质在催化氧化过程中明显增加,占总AOC的90%以上,改变了AOC的组成比例。与未改性时相比,改性后TiO2催化氧化出水的AOC降低了17.9%,对催化剂的进一步改进可能使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可同化有机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测定可同化有机碳(AOC)所需接种液中荧光假单胞杆菌P17及螺旋菌NOX的浓度随培养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两种细菌培养后其浓度与标准乙酸碳(Ac-C)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Ac-C浓度<75μg·L~(-1)时,标准乙酸碳溶液的浓度与细菌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当Ac-C浓度>75μg·L~(-1)时,两者的线性关系减弱;传统AOC检测方法选取[Ac-C]=100μg·L~(-1)作为产率对照在低浓度条件下是不准确的.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率系数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确定其适用范围(AOC-P17:0~75μg·L~(-1);AOC-NOX:0~75μg·L~(-1)),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该范围内AOC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AOC测定过程中3种接种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分别接种法误差较大;同时接种法在平板计数阶段两种细菌菌落之间存在掩盖现象,结果不稳定;先后接种法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较好地反映水中AOC的浓度.将优化后的产率系数测定方法应用于先后接种法并与传统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优化后的测定方法准确度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同化有机碳论文参考文献

[1].徐心远,李伟英,周艳彦,张骏鹏,陈继平.可同化有机碳(AOC)检测方法的对比[J].净水技术.2019

[2].李鑫,汪毅,马颖,丁志斌,陈晓.可同化有机碳(AOC)产率系数测定优化及接种方法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3].陈晓,汪毅,丁志斌,王秀春,李鑫.可同化有机碳AOC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2018

[4].董秉直,张佳丽,何畅.臭氧氧化饮用水过程中可同化有机碳生成的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16

[5].赵宗宇.氯及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含蓝藻水过程可同化有机碳的变化规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6].吴炜玮,陈嘉佩,董秉直.氯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6

[7].周德柱,任春蓉.饮用水中微生物与可同化有机碳的动力学模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刘晓露,王敬琦,张柏林,何晓青.可同化有机碳和余氯对饮用水中细菌活性的共同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

[9].危有达.臭氧预氧化对藻细胞完整性的影响及可同化有机碳的形成规律[C].饮用水安全控制技术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委员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2013

[10].梁涛.可生物同化有机碳在给水处理单元过程中的变化规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A-E)不同浓度的高铁酸钾处理吲哚溶...砂滤池出水AOC浓度Fig.3EffluentAOCofs...臭氧投加量对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A组水样BRP与水中磷含量的关系A组水样AOCP17与水中磷含量的关系-17黄浦江原水色-质联机检测谱图

标签:;  ;  ;  ;  ;  ;  ;  

可同化有机碳论文_徐心远,李伟英,周艳彦,张骏鹏,陈继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