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典型湖泊水样氮磷含量随低温储存时间的变化

云南高原典型湖泊水样氮磷含量随低温储存时间的变化

论文摘要

总氮(TN)、总磷(TP)是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而实验分析中的总氮、总磷含量的测定结果受诸多因素(如水样储存方式、储存时间和氮磷赋存状态等)的影响,易造成分析数据的不稳定性。对于云南典型喀斯特地区湖泊水体氮磷含量分析而言,特别是在采样点距实验室距离远、样品数量多的情况下,不能按实验分析标准要求时间完成分析。该研究针对云南九大高原典型湖泊的特殊性和在大批量样品采集、远距离搬运、实验分析需要一定时间的实际情况,选择3个氮磷含量差异较大的抚仙湖、阳宗海和滇池为研究对象,对采样后样品在低温储存条件下随测定时间而发生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样品TN、TP和溶解态氮(DN)、溶解态磷(DP)含量的变化特征,以确定最佳的实验分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1)采样后即进行氮磷含量分析结果显示:3个湖泊水样氮磷含量差别明显,同时存在状态不相一致,滇池样品中氮磷含量最高,其TN含量为2.44 mg/L,DN含量为1.47 mg/L,占总氮的60%,TP含量为0.13 mg/L,DP含量为0.02 mg/L,占总磷的15%;阳宗海次之,其中TN含量为0.73 mg/L,DN含量为0.60 mg/L,占总氮的82%,TP含量为0.04 mg/L,DP含量为0.03 mg/L,占总磷的75%;抚仙湖最低,其中TN含量为0.32 mg/L,DN含量为0.28 mg/L,占总氮的90%,TP含量为0.02 mg/L,DP含量为0.01 mg/L,占总磷的50%;(2)样品在低温室(3℃~4℃)随着静置时间的增长,TN、TP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说明静置时间对其有影响;其中滇池和阳宗海水样总氮总磷含量降低幅度较大,而抚仙湖较小;(3)样品经过滤后,滇池阳和宗海的水样氮磷含量呈现降低趋势,而抚仙湖则无明显变化。样品储存时间、过滤处理对氮磷含量低的湖泊水样影响较小,对氮磷含量大的湖泊影响较大,尤其是颗粒态氮磷含量较高的样品。由于水样中氮磷存在多种形态,湖泊营养程度不同,在对水样进行氮磷含量测定时,应当考虑水样储存时间和氮磷赋存状态等因素。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样品采集、运输及储存
  •     1.3.2 时间间隔
  •     1.3.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总氮磷和溶解性总氮磷含量变化的对比
  •   3.2 不同时间间隔对氮磷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湖泊之间的氮磷含量变化比较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蔡萌,张虎才,常凤琴,李婷,胡京九,段立曾,张扬

    关键词: 总氮,总磷,对比分析,滇池,阳宗海,抚仙湖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高原湖泊生态与环境变化实验室

    基金: 云南省领军人才项目(2015HA024),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2010CI111)

    分类号: X524

    页码: 3029-3037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317K

    下载量: 18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云南高原典型湖泊水样氮磷含量随低温储存时间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