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号配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号,交叉口,交通,算法,相位,人工智能,车道。
信号配时论文文献综述
孙锋,焦方通,马晓龙,张倩,赵菲[1](2019)在《交叉口逆向可变车道与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缓解交叉口在高峰时段由于左转流量过饱和诱发的交通拥堵问题,本研究以设置逆向可变车道的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对其车道动态开关与信号配时方案的协同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逆向可变车道设置前后交叉口通行能力及运行状态变化,提出了该类交叉口进口道左转车道组通行能力和饱和流量的计算方法,并确定了在保障安全前提下交叉口逆向可变车道与信号控制协同优化的目标;然后,以常规四路交叉口为例,结合交叉口的供需关系提出了过饱和状态下设置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的信号相位相序、周期、绿灯时长、绿灯提前启亮和清空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以信号周期、相位最小绿灯、提前启亮时间以及有效绿灯为约束条件,基于效率和安全为目标构建了逆向可变车道控制与信号参数的协同优化模型。在对设有逆向可变车道交叉口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确定了优化模型的终止条件并对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在逆向可变车道仅开启6~9个周期的情况下,交叉口的车均延误和左转最大排队长度较优化前分别下降12.10%和45.74%,而经历二次停车的数量下降最为明显,达到97.98%以上。(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叶含珺,安成川,夏井新[2](2019)在《典型T型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协调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长春市解放大路-新民大街交叉口为研究对象,研究T型交叉口交通组织、路口渠化和信号控制问题。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交通调查,对其现状不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标准重新设计交叉口渠化方案,然后综合考虑延误和通行能力,提出交叉口分时段定时控制优化方案。在VISSIM中搭建仿真路网,对比分析优化渠化方案和信号配时方案前后交通流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与采用原有渠化与配时方案相比,优化后的交叉口组织方式使交叉口总体车均延误最多降低了58.418%。(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1)
晁文杰[3](2019)在《基于NEMA相位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状况的日益复杂,对于十字交叉口,车流在交叉口处不再是单一的呈现流量对称的状态。本文针对非传统交叉口,即流量不对称的交叉口,引入NEMA相位概念。分析NEMA相位与传统相位的差异及其优异性,厘清NEMA相位与传统对称相位在概念上的混淆。针对NEMA相位与传统相位的适用性差异,基于传统相位的配时方法,建立了一个标准的、区别于传统相位的NEMA相位流率比分配与信号配时方法,并对合肥市繁华大道与莲花路交叉口应用NEMA相位进行信号配时设计与优化。通过实地调查得到数据,在VISSIM软件仿真中实现。通过对比仿真得到的优化前后数据,证明了NEMA相位能够显着的减少在流量非对称交叉口上的延误与排队长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配时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1)
黄霖霖,屈嘉宸,张梦瑶,林丽[4](2019)在《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在交通信号配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推荐算法找到最适合当前交通状况的配时方案。将交通状况作为用户,配时方案作为项目,延误时间等交通指标作为用户对项目的评级。通过基于内容的推荐技术和推荐系统中的k近邻算法,比对交通状况间的特性找到相似交通状况。分析选定的相似交通状况的历史数据,预测当前交通状况与各种配时方案的匹配程度为配时方案进行推荐和排序。在Paramics中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在减少延误时间方面优于经典的Webster方法。(本文来源于《物流工程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朱理婧[5](2019)在《基于人工智能的轨道交通信号配时自动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基于SCOOT、SCATS、UTOPIA的交通信号配时控制方法存在整体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轨道交通信号配时自动控制方法。在信号相位、信号周期、绿信比3个约束条件下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配时控制模型,并将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进行结合对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实现对轨道交通信号配时的自动控制。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本文方法的性能加权平均数值为8.5741,明显高于传统方法。说明与3种传统配时控制方法相比,基于人工智能的轨道交通信号配时自动控制方法性能更优,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诚,季文倩,谢衍[6](2019)在《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配时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叉口是路网的重要节点,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是提高其通行效率的有效措施。文中以焦作市塔南路与工业路信号交叉口为例,优化设计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并建立VISSIM 9. 0仿真模型,从交通效率和尾气排放量两方面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交通效率方面,优化后的交叉口车均延误降低了15. 26%,平均停车延误降低了18. 12%,车均排队长度减少了23. 45%,平均停车次数降低了2. 75%;在尾气排放量方面,污染物(CO、NOx、VOC)总排放量和油耗总量均减小了6. 79%,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物流工程与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张忠桥[7](2019)在《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道路平面交叉口拥堵的诱因,重点介绍了丁字交叉口信号周期内的通行情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了最小信号周期以及最优信号配时的求解方法,以期为从事交通控制和管理的工作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9期)
彭敏,单铮,于泉,姚宗含[8](2019)在《基于博弈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博弈理论的思想,提出基于博弈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案,力求解决交叉口信号的协调控制问题。从模型的角度,首先采用二人合作博弈,确定交叉口放行方向,再进行第二层博弈,采用二人非合作博弈,确定该方向上各信号灯放行时间。基于博弈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案优化了路段进口方向的交通压力,降低平均延误时间与停车延误时间。使用VISSIM5.3,对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与西大望路交叉口进行仿真,以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和停车延误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优化前与优化后信号配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车辆总平均延误时间与固停车延误时间分别优化了29.52%、34.17%,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交叉口的车辆行驶效率。(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8期)
乌兰娜仁,罗霞[9](2019)在《基于模糊控制的双交叉口相序可变信号配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提出了一种相序可变的干线双交叉口模糊协调控制方法。提出的模糊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候选相位选择控制器、绿灯相位观测控制器、相位切换控制器和两个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块共五个控制模块。相序可变的干线双交叉口模糊协调控制方法基于对当前上下游交叉口交通紧迫程度的判断,以及对未来交通状态演变的估计,采用相序可变的模糊控制方法实时、动态调整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利用MATLAB对VISSIM二次开发搭建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在单交叉口和双交叉口两个控制层面均优于传统定时控制方法,可以显着降低车辆平均延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9年07期)
袁佳慧,梁冬菊,陈苡柠[10](2019)在《基于VISSIM交叉路口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澳林广场交叉路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叉口合理信号配时是提高路网交通通行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该文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澳林广场交叉路口为例,研究了现有交通信号配时不合理性与该交叉路口交通拥堵问题的关系。结合交通流量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提出了3种不同的优化方案。利用VISSIM交通微观仿真软件,对3种方案的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排队长度等各指标进行了分析及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18期)
信号配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长春市解放大路-新民大街交叉口为研究对象,研究T型交叉口交通组织、路口渠化和信号控制问题。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交通调查,对其现状不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标准重新设计交叉口渠化方案,然后综合考虑延误和通行能力,提出交叉口分时段定时控制优化方案。在VISSIM中搭建仿真路网,对比分析优化渠化方案和信号配时方案前后交通流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与采用原有渠化与配时方案相比,优化后的交叉口组织方式使交叉口总体车均延误最多降低了58.41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号配时论文参考文献
[1].孙锋,焦方通,马晓龙,张倩,赵菲.交叉口逆向可变车道与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9
[2].叶含珺,安成川,夏井新.典型T型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协调优化[C].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2019
[3].晁文杰.基于NEMA相位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设计[C].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2019
[4].黄霖霖,屈嘉宸,张梦瑶,林丽.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在交通信号配时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
[5].朱理婧.基于人工智能的轨道交通信号配时自动控制方法研究[J].科技通报.2019
[6].张诚,季文倩,谢衍.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优化配时综合评价[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
[7].张忠桥.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8].彭敏,单铮,于泉,姚宗含.基于博弈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J].公路.2019
[9].乌兰娜仁,罗霞.基于模糊控制的双交叉口相序可变信号配时方法[J].综合运输.2019
[10].袁佳慧,梁冬菊,陈苡柠.基于VISSIM交叉路口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澳林广场交叉路口为例[J].科技资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