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总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强度,指标,算法,含水层,库仑定律,疲劳。
总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沈鋆[1](2013)在《ASME Ⅷ-2中基于弹性总应力幅的疲劳评定方法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ASME压力容器规范提供了基于光滑试件疲劳曲线和弹性总应力幅进行疲劳评定的方法。该法沿用至今,但近几年在安全裕度、适用性等方面受到了一些争议。2007年颁布的新版ASMEⅧ-2中,该方法有了一些变动,如补充了附录3.C。文章试图对该法的最新进展予以阐述和剖析。(本文来源于《化工设备与管道》期刊2013年06期)
沈扬,葛冬冬,徐海东,张超波[2](2013)在《基于库仑定律的CU总应力切线和割线强度指标数理意义释义和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土体抗剪强度规律在破坏面上归结为库仑定律,并同种各向同性土的叁轴试验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唯一存在为立论基础展开分析,通过建立不排水条件的库仑强度定律与叁轴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破坏时超静孔压的联系,对CU试验总应力强度指标线性存在的数学基础和物理意义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由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库仑强度规律的线性特征,可证明破坏面上与法向应力相关的孔压系数Df为常数;而CU总应力强度包线之所以线性存在是由于斯开普敦孔压系数Af能与Df、黏聚力及破坏时的偏应力建立起特定的数量关系,并明确提出了该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同时利用CU试验所得参数,求解了CU总应力割线强度指标R,cR的值。割线强度指标的确定为已定滑动面的工程问题提供更为合理和可操作的强度计算方法,而若选用切线强度指标,强度值可能会有10%以上的高估,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S1期)
王静,唐仲华,邓青军,喻鹏[3](2012)在《地下水开采导致总应力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开采引起总应力的变化特征取决于所采地下水所处的层位。本文以抽取典型多层含水层系统不同层位的地下水为例,分别计算出了潜水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承压含水层中总应力的表达式,得出了抽取不同层位地下水总应力的变化规律,并且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分析不同层位的有效应力变化特征,最后结合有效应力与地面沉降量计算之间的关系式,归纳出抽取不同层位地下水时总应力的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抽取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仍处于承压状态下),总应力不随抽水发生变化;而抽取潜水层的地下水,总应力是变化的。本文最后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验证了抽取潜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总应力随着抽水时间逐渐减小,地面沉降量也会随着总应力的下降而减小。并且计算得出在600天的模拟时期内,总应力变化较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累积沉降量要小将近30%。(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2年05期)
陈娟[4](2011)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与总应力强度指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总应力强度指标计算的αf,并不是试样破坏时的真实破裂角,而仅是一个假想的破裂角,与之对应的平面是一个假想的剪切破坏面。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破坏时的真实破裂角,是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φ′计算的αf′。分析论证了在关于土的抗剪强度计算的相关公式中,有效应力强度指标与总应力强度指标不可混用,且公式中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应与有效应力相对应、总应力强度指标应与总应力相对应。(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1年02期)
郭小联,孔帅[5](2011)在《WRC107总应力强度计算的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道或容器的接管部位由于结构不连续存在较大的局部应力,且分析设计时不易求解,公报WRC107对此给出了一种计算方法,但用其分析接管结构的误差还不是很明确。针对支腿受轴向载荷的圆柱壳上总应力强度的求解,比较了WRC107和有限元计算的结果,研究了接管壁厚及参数β,γ对WRC107计算误差的影响。针对内压和支腿上轴向力共同作用下总应力强度的求解,采用HG20582—1998《钢质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即HG法)作为WRC107的补充,研究了其计算的误差。结果显示,接管厚度超过主管厚度2倍时,空心接管可与实心附件等效。WRC107的计算误差依赖参数β,γ,且与有限元结果相比,存在低估总应力强度的情况。以HG法为补充,WRC107可用于计算内压和支腿上轴向力引起的总应力强度。(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1年01期)
马少坤,黄茂松,范秋雁[6](2009)在《基于饱和土总应力强度指标的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工程中求解和测定吸力比较困难,特别在不排水条件下,吸力并非常量,从而难以确定。而饱和度相对容易确定,选择饱和度代替吸力,建立关于饱和度的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公式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提出不排水(等含水量)条件下的基于饱和土总应力强度指标的抗剪强度公式,克服了以往相关模型只适合于较小范围的缺陷,能够实现从非饱和土状态到饱和状态的平稳过渡,同时更能反映土体的工程特性;结合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及常含水量叁轴剪切试验成果,确定适用于云南红黏土的相关拟合参数;将所得抗剪强度公式应用于地基承载力分析中,得到地基承载力随饱和度的减少接近线性增加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王永明,尚波,王登银[7](2009)在《瀑布沟心墙坝有效应力算法和总应力算法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土体总应力算法和有效应力算法区别的基础上,结合瀑布沟粘土心墙坝实际工程,分别运用两种方法,计算模拟施工填筑以及蓄水过程,得出各个时期坝体典型断面上各部分的变形、应力.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算得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一致,只是由于有效应力算法考虑了土水相互作用以及孔隙压力消散的时间过程,以至于在各时期有效应力算法各变量极值均较总应力法为小.在大坝初次满蓄情况下,有效应力算法得出心墙上游面小主应力较竣工期有明显减小,而总应力法却不能反映这一典型现象,表明有效应力法更为符合实际,更能准确地判断心墙发生水力劈裂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罗嗣海,杨建永[8](2008)在《正常固结饱和土总应力强度指标的有效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从库伦定律和莫尔-库伦强度理论表达式探讨了抗剪强度与总应力呈线性关系应满足的应力条件;讨论了UU和CU剪对应的应力条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强度包线的存在性并推导了相应的总应力强度指标表达式,分析了破坏时破坏面上的有效应力.(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丁洲祥,龚晓南,朱合华,谢永利,刘保健[9](2006)在《大变形有效应力分析退化为总应力分析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方法在将有效应力分析向总应力分析退化时,一般采用将所有节点的孔压置为0的办法,这相当于对所有节点引入0压边界条件而影响了程序的通用性。将广义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引入大变形固结理论中,并推导了其增量有限元方程。提出将广义有效应力系数置为0的新方法,实现了大变形有效应力分析向总应力分析的退化。新方法概念清晰,操作简单,不需要修改边界条件,可增强大变形有效应力分析程序的通用性。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应用中可分别将广义有效应力系数置为1和0,对同一模型经过2次运算后,可对任意点在任意加荷条件下的固结沉降、最终沉降、固结度等指标进行准确评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6年12期)
颜治平,薛伟强[10](2005)在《广义k_0固结土的固结不排水剪总应力强度指标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室内叁轴剪切试验与天然土体的受力状态存在较大差异,从土的总应力强度指标与土的固结状态、初始固结状态、应力路径等之间的相关性出发,建立不同固结状态的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总应力强度指标理论公式,并找出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强度指标与室内常规叁轴试验强度指标间的换算公式,进而解决了室内常规叁轴试验在模拟天然土体的初始固结应力状态、加载路径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南公路工程》期刊2005年04期)
总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土体抗剪强度规律在破坏面上归结为库仑定律,并同种各向同性土的叁轴试验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唯一存在为立论基础展开分析,通过建立不排水条件的库仑强度定律与叁轴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破坏时超静孔压的联系,对CU试验总应力强度指标线性存在的数学基础和物理意义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由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库仑强度规律的线性特征,可证明破坏面上与法向应力相关的孔压系数Df为常数;而CU总应力强度包线之所以线性存在是由于斯开普敦孔压系数Af能与Df、黏聚力及破坏时的偏应力建立起特定的数量关系,并明确提出了该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同时利用CU试验所得参数,求解了CU总应力割线强度指标R,cR的值。割线强度指标的确定为已定滑动面的工程问题提供更为合理和可操作的强度计算方法,而若选用切线强度指标,强度值可能会有10%以上的高估,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总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沈鋆.ASMEⅧ-2中基于弹性总应力幅的疲劳评定方法进展[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3
[2].沈扬,葛冬冬,徐海东,张超波.基于库仑定律的CU总应力切线和割线强度指标数理意义释义和适用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
[3].王静,唐仲华,邓青军,喻鹏.地下水开采导致总应力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J].工程勘察.2012
[4].陈娟.有效应力强度指标与总应力强度指标的关系[J].岩土力学.2011
[5].郭小联,孔帅.WRC107总应力强度计算的适用性研究[J].压力容器.2011
[6].马少坤,黄茂松,范秋雁.基于饱和土总应力强度指标的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
[7].王永明,尚波,王登银.瀑布沟心墙坝有效应力算法和总应力算法的对比分析[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罗嗣海,杨建永.正常固结饱和土总应力强度指标的有效应力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丁洲祥,龚晓南,朱合华,谢永利,刘保健.大变形有效应力分析退化为总应力分析的新方法[J].岩土力学.2006
[10].颜治平,薛伟强.广义k_0固结土的固结不排水剪总应力强度指标的确定[J].中南公路工程.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