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黄地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鼠,金黄,高脂血症,黏膜,隔离器,积雪草,细胞因子。
金黄地鼠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羽,楼招欢,俞静静,颜美秋[1](2019)在《桑抹茶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由于血清中异常的脂质代谢,血清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过低而引发的脂质结构水平失衡的疾病。据全国调查数据显示,高TC血症发病率为4.9%,低HDL-C血症患病率为33.9%,高TG血症患病率为13.1%,自2010年起,我国的心血管病事件将因人群血清TC水平在往后20年期间增(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张紫文,李晨晨,潘瑞乐,孙乐,杨润梅[2](2019)在《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粗壮女贞总苷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调脂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粗壮女贞总苷(LRTPG)的调脂机制。方法从高脂血症模型组和LRTPG给药组金黄地鼠肝脏中提取总蛋白,进行label-free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出2 231个蛋白质,模型组与LRTPG组共54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93种蛋白上调,59种蛋白下调,397种蛋白只在模型组或者给药组中有定量值。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代谢、转运、氧化还原、磷酸化、信号转导、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表明,这些蛋白集中于氧化磷酸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PI3K-Akt、c AMP、c GMPPKG等多条信号通路。一些差异蛋白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包括CD36、PK、HSS、GCK、Apo A I、Acly、FABP5等。结论LRTPG调脂作用可能与CD36、PK、HSS、GCK、Apo A I、Acly、FABP5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嘉辉,耿冠男,苏鑫,马巍,王涛[3](2019)在《光动力疗法治疗金黄地鼠创伤性口腔溃疡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亚甲基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金黄地鼠创伤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金黄地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光敏剂组、激光组、光动力组。取直径5 mm的金属棒,加热后置于金黄地鼠颊粘膜上5 s,肉眼可见形成直径约为5 mm的溃疡模型;按分组给予不同处理后,在6小时、24小时、5天、7天,处死制备病理切片,经HE、MASSON染色定性观察中性粒细胞数量、再生上皮、成纤维细胞、新生血管和胶原纤维情况。结果:模型建立24小时后,肉眼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金黄地鼠口腔溃疡模型建立成功。在治疗24小时后,光动力治疗组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其他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治疗后第五天和第七天,新生的血管和胶原纤维情况光动力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和光敏剂组(P<0.01),也多于激光组(P<0.05),上皮再生情况激光组优于空白对照组和光敏剂组(P<0.01),光动力组上皮再生也优于空白对照组和光敏剂组(P<0.05)。成纤维细胞数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光动力疗法可加快口腔溃疡的愈合。(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4期)
仇永乐,耿熙雪,林丽霞,许彦枝,赵培[4](2019)在《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叙利亚金黄地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20只。利用0.5%二甲基苯并蒽丙酮溶液,建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法、光镜和电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模型组上皮黏膜在光镜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增生;模型组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规则,紧密相邻,表面呈蜂窝状;模型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不规则,间隙增宽,重迭松解。癌前病变区附近肉眼观察正常的黏膜组织,光镜下表现为上皮层单纯增生或角化层增厚,扫描电镜下表现为蜂窝状结构大量丧失,细胞外形趋于不规则。结论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基础为超微结构的改变,在早期诊疗过程中电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吴江立,安胜军,安然,常宏[5](2019)在《叁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降脂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采用金黄地鼠给予高脂饲料4周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血脂模型组,血塞通组,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金黄地鼠血清TC、TG、LDL-C含量显着升高,经过给药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TC、TG、LDL-C、MDA、NEFA含量显着下降,SOD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并未显着差异。肝脏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细胞肿胀、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经给药治疗后有所好转。结论:叁七总皂苷可降低高血脂地鼠的血脂水平,具有保肝功效,可能与其增强肌体抗脂质氧化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仇永乐,王文晶,刘远航,班建东,刘昕[6](2019)在《EZH2和PCNA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ZH2、PCNA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20只金黄地鼠建立颊囊黏膜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EZH2、PCNA的表达,并探讨EZH2与PCNA的关系。结果 EZH2、PCNA在癌前病变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EZH2和PCNA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EZH2、PCNA参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发展,PCNA的表达与EZH2显着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有助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北京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林辰曦,陈煜,陈凌,黄萍,余靓平[7](2019)在《积雪草苷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脂质调节及肝脏保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对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模型金黄地鼠血清及肝脏内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血脂调节功能和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积雪草苷低剂量(15 mg/kg)、中剂量(30 mg/kg)、高剂量(60 mg/kg)组及血脂康(250 mg/kg)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剂,正常组喂养正常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均给予4周。测量各组金黄地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肝脏组织TC、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选取各组同部位肝脏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并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TC/HDL-C、ALT、AST水平以及肝脏TC、TG水平升高(P<0.05,P<0.01),肝脏SOD、GSH-PX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TC、TG、LDL-C、TC/HDL-C水平以及肝脏TC、TG水平降低(P<0.01),肝脏SOD、GSH-PX水平升高(P<0.01),血脂康组与积雪草苷低、中剂量组的血清AST水平降低(P<0.01)。肝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各给药组肝脏脂肪性病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积雪草苷可减轻高脂血症模型金黄地鼠的脂肪性病变并缓解肝脏受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抗氧化作用、降低血脂及肝脂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夏爽,范方玲,甘露,夏放[8](2019)在《SPF金黄地鼠乳汁成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SPF金黄地鼠乳汁的主要成份,并与牛乳、人乳及婴儿配方奶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60只分娩后(1~10 d)的哺乳期雌鼠,将仔鼠隔离4小时以上,采用人工采集乳汁法收集雌鼠乳汁,并冷冻保存。隔天采集一次,每只雌鼠每次平均可采集2 mL乳汁。按照国家标准的方法进行乳汁成份检测。结果金黄地鼠乳汁水分含量86.9 g/100 g,粗蛋白6.95 g/100 g,粗脂肪2.4 g/100 g,乳糖2.61 g/100 g,灰分0.83 g/100 g,pH值6.61,水分与牛乳及人乳含量接近,蛋白质高于牛乳、人乳及婴儿配方奶,脂肪低于牛乳、人乳及婴儿配方奶,乳糖低于牛乳、人乳及婴儿配方奶。结论金黄地鼠乳汁的主要成份呈现高蛋白,低脂低糖的类型,可为无菌金黄地鼠的人工哺乳工作及配方乳的配制工作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唐晓丽,杨霖,杨依,张宇轩,陈潋月[9](2019)在《5-氟尿嘧啶联合机械划伤致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炎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5-氟尿嘧啶联合机械划伤致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炎的模型。方法雄性金黄地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分别在第1天和第2天腹腔注射60 mg/kg、40 mg/kg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第4天将金黄地鼠右侧颊囊外翻,用18号针头以线性划伤的方式形成口腔浅表划伤。对照组动物分别在第1天和第2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每天观察各组动物右侧颊囊宏观变化并拍照评分,同时记录体重和每只动物日平均进食量。分别在造模后第8天和第14天取血测定血清中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含量,取右侧颊囊组织进行HE染色并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金黄地鼠在造模后第3天右侧颊囊组织出现溃疡面且宏观评分最高,造模后8 d内动物日平均进食量明显减少且体重下降。造模后第8天和第14天金黄地鼠右侧颊囊组织结构存在损伤,呈现炎症反应,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颊囊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5-氟尿嘧啶联合机械划伤可以导致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炎的形成,在造模后8 d内炎症反应明显,第3天最明显,可用于口腔黏膜炎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范方玲,夏爽,张华琼,黄麟,夏放[10](2019)在《SPF金黄地鼠核心种群的微生物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SPF金黄地鼠微生物质量控制对保持动物种群的质量稳定性十分重要。介绍了SPF金黄地鼠核心种群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体会,以期为提高隔离器饲养条件下SPF金黄地鼠的种群质量稳定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金黄地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粗壮女贞总苷(LRTPG)的调脂机制。方法从高脂血症模型组和LRTPG给药组金黄地鼠肝脏中提取总蛋白,进行label-free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出2 231个蛋白质,模型组与LRTPG组共54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93种蛋白上调,59种蛋白下调,397种蛋白只在模型组或者给药组中有定量值。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代谢、转运、氧化还原、磷酸化、信号转导、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表明,这些蛋白集中于氧化磷酸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PI3K-Akt、c AMP、c GMPPKG等多条信号通路。一些差异蛋白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包括CD36、PK、HSS、GCK、Apo A I、Acly、FABP5等。结论LRTPG调脂作用可能与CD36、PK、HSS、GCK、Apo A I、Acly、FABP5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黄地鼠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佳羽,楼招欢,俞静静,颜美秋.桑抹茶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9
[2].张紫文,李晨晨,潘瑞乐,孙乐,杨润梅.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粗壮女贞总苷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调脂作用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
[3].张嘉辉,耿冠男,苏鑫,马巍,王涛.光动力疗法治疗金黄地鼠创伤性口腔溃疡的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4].仇永乐,耿熙雪,林丽霞,许彦枝,赵培.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
[5].吴江立,安胜军,安然,常宏.叁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降脂作用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
[6].仇永乐,王文晶,刘远航,班建东,刘昕.EZH2和PCNA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J].北京口腔医学.2019
[7].林辰曦,陈煜,陈凌,黄萍,余靓平.积雪草苷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脂质调节及肝脏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8].夏爽,范方玲,甘露,夏放.SPF金黄地鼠乳汁成份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
[9].唐晓丽,杨霖,杨依,张宇轩,陈潋月.5-氟尿嘧啶联合机械划伤致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炎模型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
[10].范方玲,夏爽,张华琼,黄麟,夏放.SPF金黄地鼠核心种群的微生物质量控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