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论文-杨梦晨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论文-杨梦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取代苯甲酰基硫脲,氢键活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吡唑酮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杨梦晨[1](2019)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由于不对称催化的高对映选择性、绿色经济、易于实现工业化等优点,使其成为不对称合成诸多方法中最理想的方法,而Michael加成是增长碳链,合成含有多个官能团化合物最常用的反应。本文基于氢键活化的机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取代苯甲酰基硫脲类催化剂,并考察其对吡唑酮与硝基烯烃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并利用本实验室已有催化剂发展了当归内酯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反应。方法:(1)本文以金鸡纳碱、S-2-胺甲基吡咯烷、取代苯甲酰氯、N,N-二甲氨基环己二胺、硫氰化钾等为起始原料,经过Mitsunobu反应、Staudinger反应等得到未经报道的目标催化剂。(2)将目标催化剂用于吡唑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中,通过筛选反应溶剂、温度、催化剂上样量等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以期得到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目标化合物,并通过Hartree-Fock计算对其最佳催化剂进行验证。(3)将实验室已有催化剂用于当归内酯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中,通过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以期得到具有高ee值和dr值的目标化合物。结果:(1)设计合成了14个未经报道的取代苯甲酰基硫脲类催化剂,并通过HRMS、~1HNMR、~(13)CNMR、IR等确证结构。(2)催化剂2a-2h可高效催化吡唑酮与硝基烯烃类化合物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并得到了R(65~>99%ee)和S(77~>99%ee)两种构型。(3)通过实验和计算的方法,初步明确了取代基对苯甲酰基硫脲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4)催化剂4a可高效催化当归内酯与一系列取代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较理想的ee值(63%~95%)和dr值(93:7~>99:1)。结论:得到了14个结构新颖的基于氢键活化的取代苯甲酰基硫脲类催化剂;其中金鸡纳碱衍生的催化剂成功的催化了吡唑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并以较高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得到了S和R两种构型;具有给电子取代基的苯甲酰基硫脲催化剂与硝基烯烃形成的复合物具有较大的氢键键能,从而具有较优的催化性能;单硫代方酰胺类催化剂以较高的ee值和dr值成功催化了当归内酯和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反应。(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0)

谢芳,张振锋,章烨,张万斌[2](2019)在《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6,7-二氢-5H-吡咯并[1,2-a]咪唑的合成——介绍一个大学有机化学综合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个由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综合有机化学实验——一类手性双环咪唑类亲核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该合成实验以咪唑和丙烯醛为原料,在催化量的乙酸存在下,合成手性双环咪唑醇外消旋体。然后利用固定化酶Nov435对该外消旋体进行乙酰化动力学拆分获得光学纯双环咪唑醇酯及醇类化合物。最后通过测定熔点、旋光度、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光学纯双环咪唑醇酯及醇类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进行了测定。本实验涵盖了合成、结构表征和光学纯度测定等实验技能训练及动力学拆分及不对称催化酶促反应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本文来源于《大学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彩婷,沈英,陈建,黎杨,刘睿[3](2018)在《构建一种新型用于降解多种染料和有机小分子的Ag3PO4/CdWO4 p-n异质结光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高效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先进氧化工艺中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可完全破坏污染水源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农药、药物、染料、有机小分子等[1]。然而,传统半导体的低量子产率以及光生电荷载体的快速复合而限制其可见光光催化的应用[1-3]。银基光催化剂--Ag_3PO_4光催化剂,因其高量子产率,强光催化氧化能力及其水中分解有机染料的优异光氧化效率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然而,Ag3P04可稍微溶解于水溶液中,而降低其结构稳定(本文来源于《2018第二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9-15)

袁瑞婷[4](2018)在《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族聚酯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循环再生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是一类理想的环境友好材料,已发展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组织材料、工业和食品包装等领域。脂肪族聚酯多通过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来制备,制备过程中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化合物,催化活性高且廉价易得,但由于这类催化剂存在金属残留、细胞毒性等问题限制其广泛使用。因此,近年来无金属催化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在脂肪族聚酯的合成中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机非金属催化体系是无金属催化体系的一种,不仅反应条件温和、聚合物结构及分子量分布可控、而且还可解决聚合物中金属残留问题,其催化内酯开环聚合反应方式已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在有机非金属催化体系中,有一类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这类催化剂既可提高反应速率又能促进反应的选择性开环,是一类有效且具有研究价值的催化剂。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的研究了以1,4-丁二醇为引发剂,1,5,7-叁氮杂双环-[4.4.0]癸-5-烯(TBD)作为强碱性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双引发催化ε-己内酯(?-CL)的开环聚合反应,并研究了聚合反应的反应动力学。聚合反应显示数均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线性增加,为活性聚合反应,速率常数与单体浓度之间为一级反应,传播速率与TBD的浓度无关。速率常数与时间之间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Ea)为22.46 kJ?mol~(-1)。同时测定了TBD为催化剂,正丁醇为引发剂,催化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得到Ea的值为39.49 kJ?mol~(-1),表明二元醇引发聚合反应的活化能要低于一元醇。2)通过“grafting from”的方式,以TBD为催化剂,金纳米棒(AuNRs)表面巯基分子层的端羟基来引发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成功的制备了聚己内酯(PCL)修饰的金纳米棒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PCL在AuNRs表面受限结晶的行为,发现PCL主要形成两种形貌,一种为球形,一种为方形,其中方形结构是PCL在文献中没有出现过的新形貌。3)制备了8种(硫)脲/胺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了(硫)脲/胺类有机催化剂的结构变化及其对常见单体ROP效率的影响。从聚合结果可知,环己基桥连接的(硫)脲/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于线性烷基桥连接的(硫)脲/胺催化剂;胺类官能团的碱性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不同催化剂对不同单体的催化效果不同,在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体系中,尿素/胺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高于硫脲/胺催化体系,而在戊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体系中,硫脲/胺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高于尿素/胺催化体系;(硫)脲/胺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对戊内酯的催化活性较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过程中未发生酯交换反应。(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9)

刘蝶丽[5](2018)在《离子对负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反应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是现代有机化学不断深入发展的一个领域,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因其来源丰富、廉价易得、高效、稳定、适用性广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兴趣,近几年来成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具有很多优点,但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均相催化过程中热稳定性较低、催化剂分离和回收比较困难等,因此,为了克服小分子催化剂在均相催化过程中的不足,对有机小分子进行负载化成为了化学家们新的关注点。不同以往的共价键负载,本文通过非共价键即离子对的形式对有机小分子脯氨酸、辛克宁进行负载,并探讨其在不对称Aldol、Mannich及Michael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1.Merrifield树脂负载的多乙烯多胺/L-脯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Aldol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胺化Merrifield树脂,将合成的胺化树脂与脯氨酸一起用于醛与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系统地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errifield树脂负载的叁乙烯四胺/L-脯氨酸催化反应时,相应的产物获得了良好的对映选择性(ee:86%)和非对映选择性(dr:35:65),且在不降低产物ee值的情况下,该催化剂可以至少重复使用两次。2.Merrifield树脂负载的吡啶类/L-脯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Aldol、Mannich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备出Merrifield树脂负载吡啶类化合物,并将其连同脯氨酸一起用于Aldol反应中,结果显示,该非均相催化剂可作为一种高效、可回收的催化剂用于不对称Aldol反应中,相应的产物获得了54:46-18:82的dr值和高达92%的ee值。为了研究催化剂对不同反应的适用性,实验以Mannich反应为模型,探讨了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对Mannich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能。3.Merrifield树脂负载的叔胺类/L-脯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Aldol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以Merrifield树脂作为载体,与叔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的聚合物季铵盐类与脯氨酸催化剂一起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使脯氨酸既能催化反应,又能以离子对的形式对聚合物季铵根阳离子进行结合,实现有机小分子的负载化。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在微量水中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相应的产物获得了6:94的dr值以及高达98%的ee值,且该催化体系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4.聚合物阴离子负载辛克宁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不对称Michael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以聚苯乙烯磺酸、聚丙烯酸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作用,把辛克宁负载到聚阴离子型载体上,将制备出的催化剂用于环戊酮-2-乙酸乙酯与N-苄基马来酰亚胺的不对称Michael反应。结果显示:产物获得了良好的dr值,但是ee值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震宇[6](2018)在《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有机合成中,Michael加成是构建C-C键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苯甲酰基硫脲类催化剂和吡咯烷胺类催化剂,并考察了这些催化剂在吡唑酮与硝基烯烃不对称加成以及环己酮与硝基烯烃在水相中的不对称加成的作用。方法:(1)本文以S-2-胺甲基吡咯烷、氨基金鸡纳碱衍生物,反式N,N-二甲氨基环己二胺为原料,与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或酸酐反应得到目标催化剂。(2)将目标催化剂用于吡唑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中,经优化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且得到单一光学选择性的目标化合物。(3)将目标催化剂用于环己酮与硝基烯烃在水相中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经优化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且得到单一光学选择性的化合物。结果:(1)合成了个8个苯甲酰基硫脲类及吡咯烷胺类催化剂,并通过高分辨质谱,氢谱,碳谱,红外光谱鉴定结构,其中5个催化剂未见文献报道。(2)吡唑酮与一系列各种取代的硝基烯烃的反应经金鸡纳碱衍生的苯甲酰基硫脲催化剂催化可以选择性得到单一的S或R型的旋光异构体。其中S型旋光异构体可以得到85%-96%的收率,37%-92%ee值。R型旋光异构体可以得到85%-96%的收率,36%-89%ee值。(3)环己酮与一系列取代的硝基烯烃的加成反应经吡咯烷胺类催化剂催化可得到30%-92%的收率,93%-99%ee值,96:4-99:1 dr值。结论:设计合成了8个苯甲酰基硫脲及酰亚胺类催化剂。金鸡纳碱衍生的硫脲催化剂成功地用于催化吡唑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并可选择性的得到S或R型旋光异构体且可到较高的收率与较高的ee值;吡咯烷胺催化剂可在水相中催化环己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并可得到较高的收率、优异的ee值以及优异的dr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20)

罗世龙[7](2018)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库的建立及其在不对称硒基化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库的建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手性开环冠醚催化剂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二级醇的动力学拆分、不对称β-消除反应、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以及不对称Mannich等反应,并且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手性开环冠醚催化剂的应用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如在一些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有待提高。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硫脲或方酰胺结构的新型手性冠醚催化剂。另一方面,金鸡纳碱衍生化的硫脲与方酰胺催化剂也是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大家庭里重要的成员,这类催化剂具有易于合成,催化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好等优点。为了优化已报道的金鸡纳碱衍生化的硫脲与方酰胺催化剂,我们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金鸡纳碱衍生化的硫脲与方酰胺催化剂。第二部分: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不对称硒基化反应中的应用基于已建立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库,我们成功将催化剂应用于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硒基化反应。α,β-不饱和酮与硒代磺酸酯在奎宁衍生化的方酰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α-硒基化的羰基化合物,反应产物的ee值最高可达89%,产率最高可达87%,克级合成的反应也能顺利进行。该反应具有较广的底物普适性,无论是芳基取代、杂环取代,还是脂肪族取代的α,β-不饱和酮,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反应产物能有效转化为含有烯丙基结构的手性化合物,说明该方法在有机合成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别治幸[8](2017)在《基于有机小分子新型催化剂构建及其催化醇选择氧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醇选择性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官能团转化反应。传统的醇氧化方法所使用的氧化剂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无用副产物。氧气(空气)价格低廉,氧化后的副产物仅为水,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考虑,使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成为研究热点。但分子氧与醇难以直接反应,需要在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实现醇的氧气选择性氧化。因此,实现醇的氧气氧化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本文基于有机小分子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催化剂,并围绕其催化醇氧气氧化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借助有机小分子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和联吡啶,设计合成了兼有络合催化和氢转移功能的双功能配体Bpy-TEMPO,建立了 Bpy-TEMPO/CuI/NMI/air催化醇氧化体系。(1)在室温下,该催化氧化体系能够有效地催化空气将醇高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醛。以正辛醇作为探针底物,系统地考察了溶剂、铜盐、添加剂等各组分对催化正辛醇氧化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乙腈作为溶剂,温度室温,空气球,时间6 h,Bpy-TEMPO、碘化亚铜和N-甲基咪唑用量分别为5 mol%、5 mol%和10 mol%时,正辛醇的转化率为98%,正辛醛的收率为95%。(2)该催化体系对脂肪伯醇表现出高的化学选择性,在伯仲醇同时存在时,催化体系选择性氧化伯醇。(3)该催化体系用于底物克级规模实验时,同样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4)采用Uv-vis光谱研究了该体系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盐以Cu(Ⅰ)形式存在。假设了一个可能的反应途径,Cu(Ⅰ)(TEMPO-bpy)(NMI)能够活化氧气形成(Cu(Ⅱ)-O2--TEMPO-bpy)(NMI)用于醇氧化。针对在上述催化氧化体系中需要添加10 mol%N-甲基咪唑的特点,设计合成了新型双功能咪唑衍生的TEMPO催化剂。通过对比N-甲基咪唑上不同取代位置的TEMPO的催化活性,建立了 NMl-TEMPO/CuI/tBu-Bpy/air催化醇氧化体系,(1)以正辛醇作为探针底物,系统地考察了溶剂、铜盐、配体等因素对催化正辛醇氧化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乙腈作为溶剂,温度室温,空气球,时间6h,NMI-TEMPO1、碘化亚铜和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用量分别为5 mol%、5 mol%和5 mol%时,正辛醇的转化率为95%,正辛醛的收率为94%。(2)在优化条件下,该催化体系对脂肪伯醇表现出高的活性和选择性。(3)采用Uv-vis光谱研究了该体系的反应过程,结果也表明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盐以Cu(Ⅰ)形式存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钟家太[9](2017)在《钯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而传统化石燃料的持续消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以发展清洁、高效的能源是我们在21世纪急需解决的问题,燃料电池的出现为缓解该问题带来了希望。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有效的能量转换器可以把有机小分子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燃料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设备,其具有燃料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清洁环保、能量转换率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铂(Pt)以及铂的合金被认为是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首选材料。但是Pt的价格非常昂贵,这阻碍了此类催化剂的大规模生产,并且Pt基催化剂很容易被中间产物如CO和CH3COads毒化,因此阻碍了它的商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效率以及降低其成本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最近科学家发现钯(Pd)的催化活性也很好,并且Pd相对Pt在地球上储量更丰富以及相对较低的价格,所以现在Pd系催化剂成为了研究热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循环伏安电沉积法得到特殊形貌的Pd基催化剂,通过控制Pd金属的形貌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二是在Pd纳米粒子存在的条件下引入少量的Ni(OH)2,它的存在可以促进水分子的解离吸附,进而使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催化剂作用的中间产物的氧化去除;叁是利用Pd和Au两种金属的协同作用来提高催化剂的导电性、催化活性以及抗毒化能力。本工作主要综合上述叁点出发,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Pd基复合催化剂,详细研究了复合催化剂对乙醇和甲酸的电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我们用循环伏安电沉积法成功制得了还原石墨烯负载的Pd nano-leaves/RGO/GCE催化剂。SEM结果表明,电沉积在RGO/GCE表面上的Pd的形貌和树叶的形状非常相似,并且分布的非常均匀,特殊的表面结构增加了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的结果表明,相比于Pd nano-leaves/GCE 与商业 Pd/C/GCE 催化剂,Pd nano-leaves/RGO/GCE 催化剂对甲酸氧化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2)用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出Pd/Ni(OH)2催化剂,花状的Pd纳米粒子表现出的是一种叁维结构,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催化剂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Pd纳米粒子和Ni(OH)2分布的非常均匀,Ni(OH)2的存在可以促进水分子的解离吸附,进而使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催化剂作用的中间产物的氧化去除。Pd和Ni(OH)2的协同作用,使Pd/Ni(OH)2催化剂对乙醇表现出了非常卓越的催化活性。Pd/Ni(OH)2催化剂相较于商业Pd/C催化剂对乙醇表现出了更好的电催化活性以及更强的抗毒化能力。(3)首先成功合成了 Pd纳米立方块,用它作为核制备了不同比例的Au-decorated Pd异质结构的纳米催化剂,并且用TEM、EDS、XPS和XRD等对其进行结构和组成的分析。所有不同比例的Au-decorated Pd异质结构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都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测试。Pd纳米立方纳米催化剂在Au原子的修饰下,可以提高它的导电性、催化活性以及抗毒化能力。由于催化剂表面的Pd和Au原子的协同作用使Au-decorated Pd异质结构的纳米催化剂比单质的Pd纳米催化剂在催化活性方面有着较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袁佳妮[10](2017)在《两类新型氢键供体类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鸡纳生物碱类骨架具备多个手性中心、刚性的构型、特殊的电子效应以及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等特征,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备受关注,被誉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优势骨架”。本文基于金鸡纳生物碱分别构建了两类新型双功能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分别是金鸡纳-硫脲(脲)类和胍类催化剂,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的这两类手性催化剂均具有优秀的催化效果。主要研究内容摘要如下:1.以不同的金鸡纳生物碱、胺以及氨基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24个新型手性催化剂,包括12个手性硫脲催化剂,2个手性脲催化剂,以及10个手性胍催化剂。以L-酒石酸为原料合成4个新型手性催化剂,包括1个TADDOL-硫脲及3个手性胍催化剂。催化剂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LC-MS以及HRMS得到确证。2.将上述两类新型手性催化剂应用于反式硝基苯乙烯和双硫代丙二酸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实验结果显示,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的手性硫脲(脲)催化剂可以使该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高产率(最高达到95%)地得到具有优秀的对映体过量(最高达到99%ee)的Michael加成产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手性硫脲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过渡态以解释该转换中手性诱导的过程。3.同时本文将一系列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的手性胍以及TADDAL衍生的手性胍催化剂应用于该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在室温下该反应可以平稳进行。通过进行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的研究,筛选出了较优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以高产率(最高达到92%)和优良的对映体过量(最高达到99%ee)得到相对应的Michael加成反应产物。4.将手性胍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Henry反应,经过初步的反应条件筛选,可以得到45%的产率和81%的对映体过量值。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以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的这两类手性胍和手性硫脲催化剂可以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其中,手性硫脲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普适性。该催化不对称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底物范围广,为获得高对映选择性的γ-氨基酸衍生物提供了高效实用的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一个由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综合有机化学实验——一类手性双环咪唑类亲核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该合成实验以咪唑和丙烯醛为原料,在催化量的乙酸存在下,合成手性双环咪唑醇外消旋体。然后利用固定化酶Nov435对该外消旋体进行乙酰化动力学拆分获得光学纯双环咪唑醇酯及醇类化合物。最后通过测定熔点、旋光度、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光学纯双环咪唑醇酯及醇类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进行了测定。本实验涵盖了合成、结构表征和光学纯度测定等实验技能训练及动力学拆分及不对称催化酶促反应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杨梦晨.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9

[2].谢芳,张振锋,章烨,张万斌.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6,7-二氢-5H-吡咯并[1,2-a]咪唑的合成——介绍一个大学有机化学综合实验[J].大学化学.2019

[3].张彩婷,沈英,陈建,黎杨,刘睿.构建一种新型用于降解多种染料和有机小分子的Ag3PO4/CdWO4p-n异质结光催化剂[C].2018第二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4].袁瑞婷.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

[5].刘蝶丽.离子对负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不对称反应的催化性能[D].河南大学.2018

[6].王震宇.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8

[7].罗世龙.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库的建立及其在不对称硒基化反应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8

[8].别治幸.基于有机小分子新型催化剂构建及其催化醇选择氧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7

[9].钟家太.钯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10].袁佳妮.两类新型氢键供体类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7

标签:;  ;  ;  ;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论文-杨梦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