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

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

一、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汪洋[1](2021)在《不同间冰期中国气候变化的石笋记录研究》文中提出亚洲季风区人口密集,其社会经济发展受夏季风强度变化影响强烈。亚洲夏季风在以往间冰期的演化特征,能为深入了解当前间冰期(Marine Isotope Stage1,MIS1)及预测未来亚洲夏季风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将从中国季风系统出发,基于已发表的中国间冰期石笋δ18O记录,对不同间冰期亚洲夏季风变化特征进行整体探讨,并综合学术界重要发现,得出以下结论:(1)对不同经纬度的中国石笋δ18O记录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整体分析,发现变化节奏相仿,说明石笋δ18O记录能够指示大空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有效性。为了验证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对石笋δ18O记录的影响,选取亚洲季风区12个洞穴13支石笋δ18O记录,通过Past3.0和Origin8.0软件依次做30a插值和归一化处理,将标准化的12支石笋δ18O记录平均合成东亚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δ18OEASM)和印度季风区石笋δ18O记录(δ18OISM)。δ18OEASM和δ18OISM在MIS1早期同步偏负,认为东亚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MIS1早期石笋δ18O记录共同响应于太阳辐射升高和冰盖逐渐消融的变化,支持石笋δ18O记录在亚轨道尺度指示亚洲夏季风整体强度变化的主流认识。此外,对印度和东亚季风区的三支高质量石笋在MIS1气候适宜期内(8-6ka BP)δ18O记录做去趋势和周期分析,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经验模态分解)结果显示这些记录都存在~12a、~30a、~60a、~110a、~200a、~530a、~1000a周期,与太阳活动变化周期相当,暗示了太阳活动外部驱动对亚洲季风的直接影响。(2)MIS1、MIS5e、MIS11c时段东亚季风区高分辨率石笋δ18O记录存在着以下相似周期:~30a、~60a、~140a、~280a、~600a、~1200a、~3000a。将各石笋δ18O记录代表不同时间尺度信号的本征模函数分量(IMF分量)按年代际、百年、千年尺度依次叠加,可分析亚洲夏季风在这些时间尺度变化的特征。结果显示,在年代际尺度上δ18OMIS1、δ18OMIS5e记录振荡幅度相似,都集中在±0.4‰附近,而δ18OMIS11c记录在±0.2‰附近,这表明MIS11c时期亚洲夏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更为稳定;在百年尺度上,δ18OMIS1、δ18OMIS11c记录保持疏密相间的振荡趋势,δ18OMIS5e记录的显着特征是振荡幅度逐渐减小;在千年尺度上,δ18OMIS5e振荡频率不同于δ18OMIS1、δ18OMIS11c的高频振荡。以上分析表明亚洲夏季风演化在百年-千年尺度上可能存在差异。将百年和千年尺度IMF分量叠加以探寻是否在其他间冰期出现类Bond事件,结果显示在MIS11c石笋δ18O记录中识别出17次偏正幅度均超过0.4‰(全新世Bond事件幅度)的夏季风减弱事件,而MIS5eδ18O记录的振荡幅度以及频率完全不同于MIS1和MIS11c,进一步证明MIS5e内类Bond事件并未发生。(3)MIS11c间冰期由于轨道参数与MIS1相像,被认为是研究MIS1气候未来演化的重要类比时段,学者们发现在MIS11c和MIS1后期都存在类似的夏季风异常事件,说明此两阶段季风演化节奏可能相仿。本文对MIS11时段的石笋记录进行周期分析,EMD结果显示存在~35a、~80a、~150a、~340a、~600a、~1200a、~2800a周期,与MIS1很多周期波动相似,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MIS11c和MIS1的相似性。石笋δ18O记录的对比结果和EMD结果,表明MIS11c时段夏季风演化历史可能为未来夏季风在数十年-千年尺度的演化提供借鉴,这意味着在自然条件下,未来亚洲夏季风可能与MIS11c相应时段类似,将进入强度减弱阶段。

杨彦峰[2](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地理格局演化有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因其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东亚季风、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共同控制这一区域的气候系统,使其形成复杂的气候地理格局。自新生代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剧烈的构造隆升,许多凹陷盆地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开始形成,这些盆地有着新生代以来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记录,这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去研究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气候演化过程。尖扎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的产物,在其境内发育有连续的晚中新世风成堆积物,偶尔出现短暂的湖泊、河流沉积,已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和环境磁学研究,是旋回地层学研究的良好载体。本文以尖扎盆地加让剖面~361m厚的晚中新世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旋回地层的轨道调谐,目的是建立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地层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提取尖扎盆地中蕴含影响古气候演化的地球轨道参数的主导周期,为进一步进行海陆对比和深入研究古气候环境演化提供基础数据。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加让剖面古气候替代指标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序列深度域的频谱分析表明:3~361m层段存在稳定的代表长偏心率周期的~26m沉积旋回,代表短偏心率周期的~6.7m沉积旋回、斜率周期的~3m和~2.5m沉积旋回以及岁差周期的~1.4m和~1.2m沉积旋回也有所体现,但相对较弱,并不稳定。基于识别出的沉积旋回,利用稳定的长偏心率405 ka周期对3~361m深度域的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序列进行天文调谐,结合加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建立了约11.758~5.890 Ma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经过天文调谐的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序列时间域与古地磁年代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我们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比较可靠。(2)在建立天文年代标尺的基础上,对加让剖面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和南海底栖有孔虫δ18O数据进行时间域的频谱分析显示,在~7.2 Ma存在明显的周期转变。在~7.2 Ma之前,~41 ka的斜率周期为主导周期,在~7.2 Ma之后,~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为主导周期。因此,我们认为亚洲内陆气候和东亚季风在7.2 Ma之前由~41 ka的斜率周期主导,在7.2 Ma之后受控于~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3)通过对尖扎盆地磁化率与西南太平洋底栖有孔虫δ18O、浮游有孔虫Mg/Ga、重建的古海表温度和东南大西洋底栖有孔虫δ18O以及全球δ18O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在~7.2 Ma之前,41 ka斜率周期通过调节南极冰盖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亚洲内陆气候和东亚季风演化;~7.2 Ma之后,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通过调节北极冰盖周期性的变化,来影响亚洲内陆气候和东亚季风演化。此外,尖扎盆地磁化率以及碳酸盐含量与秦安剖面磁化率对比分析,指示在~8.5~7.2 Ma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尖扎盆地古气候演化有显着的驱动作用。

程海,李瀚瑛,张旭,张海伟,易亮,蔡演军,胡永云,石正国,彭友兵,赵景耀,Gayatri Kathayat,Ashish Sinha[3](2020)在《欧-亚-非大陆季风:超级大陆与超级季风的雏形》文中指出欧洲-亚洲-非洲大陆聚集在一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约56%),整体上可以近似看作是超级大陆的"雏形";相应地,广泛分布的亚洲-非洲季风-干旱气候系统也可以近似为超级季风-干旱系统的"雏形"。对这一巨大气候体系的研究不仅本身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够为研究潘基亚超级大陆-超级季风系统及其演化提供现代或第四纪的"相似型"。晚更新世-全新世地质记录和气候模拟结果表明亚洲-非洲夏季风气候变化主要响应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南北半球季风变化在岁差尺度上的相位关系近于相反;西风环流影响下的中亚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在岁差尺度上与亚洲季风也接近同相位变化;亚洲-非洲季风-干旱气候系统的这些变化在岁差尺度上领先于全球冰量的变化。总体上,似乎可以提出这样一种假说:受到地球轨道偏心率幅度调谐的太阳辐射在岁差尺度的周期波动可能是季风-干旱气候在轨道尺度上的主导"韵律",包括潘基亚超级大陆季风气候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第四纪欧洲-亚洲-非洲"超级大陆"及其季风-干旱系统本质上与潘基亚超级大陆的季风-干旱系统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研究前者是理解后者(所谓将今论古)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解译深时"碎片"化的地质记录有实际意义。

张蕊[4](2020)在《塔里木盆地钻孔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轨道与亚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及周边气候环境的总格局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受季风环流影响的东南部湿润地区,受西风主控的内陆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地区,以及主要受西风带和印度夏季风共同影响的青藏高原地区。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洲季风控制的沉积记录和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带上;而受西风环流变化影响的中亚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全新世亚轨道尺度上。西风带连接着北大西洋以及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对中国西部特别是塔里木盆地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西北干旱区的一部分。水资源稀缺,植被有限,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且第四纪沉积物巨厚,是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区域。但塔里木盆地轨道尺度上的气候记录相对缺乏研究,特别是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地区,其第四纪沉积模式和古环境演化特征尚未明确,有待于进行年代学和古气候学的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凹陷的KT11钻孔800 m的岩芯进行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获取了自然伽马、磁化率、地化元素、总有机碳、粒度和孢粉等古气候替代指标数据,以及古地磁、光释光测年和ESR测年等数据,利用岩性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地球化学、古气候学和旋回地层学及古气候模拟,建立了该钻孔高精度的年代标尺,重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的轨道和亚轨道尺度上的古气候演变过程,探讨了其沉积演化的驱动机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ESR测年、磁性地层并结合天文调谐,建立了塔里木盆地KT11钻孔高精度的年代标尺,获得了800 m地质记录的持续沉积时间约为1.15 Myr。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凹陷KT11钻孔的800 m的地层主要是河流三角洲相并夹杂有风成相和湖相的多次旋回与组合。ESR测年数据、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800 m的钻孔的总持续沉积时间约为1.15 Myr。其中,0-541 m,为布容正极性柱;542.8-800 m是松山负极性柱:其中691.36-721 m是贾拉米洛Jaramillo正极性事件,B/M界线(0.78 Ma)的位置位于钻孔542-541 m。据此年代框架计算的该钻孔的沉积物的平均堆积速率约为70 cm/kyr。通过对该钻孔采样间距为1cm的高精度的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和采样间距为50 cm的磁化率(MS)和Rb/Sr数据序列进行天文旋回分析,频谱图均显示出明显的厚度约70 m,30 m和14m的沉积旋回,这与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的短偏心率(~100 kyr)、斜率(~41kyr)和岁差(~20 kyr)周期的比值约5:2:1相一致,基于古地磁年代框架计算的沉积速率,这些沉积旋回分别代表了约100 kyr的短偏心率周期,41 kyr的斜率周期和20 kyr的岁差周期。通过对GR、Rb/Sr和MS数据序列进行约70 m的高斯带通滤波,共识别出11.5个~100 kyr的短偏心率旋回,用该短偏心率对该钻孔的GR、Rb/Sr和MS数据序列进行天文调谐,建立KT11钻孔的天文年代标尺,结合古地磁样品的测试结果,获得了该钻孔800 m的沉积地层的堆积时间为1.15 Myr。OSL测年结果则表明钻孔60-15.5 m的沉积时间为40 kyr左右,平均沉积速率为65 cm/kyr。2、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凹陷KT11钻孔的古气候替代指标时间序列揭示了轨道周期变化驱动的气候变化是导致该区砂岩层和粘土层交互沉积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且记录了中更新世时候变化事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在喀什地区,地球轨道周期变化驱动的气候变化是导致砂岩层和粘土层交互沉积的主要驱动因素。在间冰期即100 kyr短偏心周期的高值时期,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河流径流量增强,导致更多的化学风化和增强的河流径流,提供了大量的相对粗粒度的沉积物堆积到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喀什凹陷;在冰期即~100 kyr短偏心周期的低值时期,由于气候的干冷,导致风化和河流径流量减弱,带来更细粒的沉积物堆积到喀什凹陷。而且,钻孔的GR和Rb/Sr数据序列都很好地记录了0.9到0.65 Ma中更新世革命转型(MPT)事件,其特征主要是驱动沉积演化的主导周期从41 kyr的斜率周期向100 kyr的短偏心率周期的转变。在0.65 Ma之后,平均TOC含量降低而Rb/Sr比值增加,这表明在MPT事件之后由于全球冰量的增加导致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凹陷的区域性干旱化增强。这种区域性气候变化与整个中亚地区观察到的干旱化的变化趋势同步。3、通过精细分析钻孔记录的76-9 ka的古气候变化,发现了6次H事件和记录中存在的500 y,1 kyr和2 kyr的太阳活动周期,其气候变化模式与中纬度东亚季风区的气候模式一致。结合塔里木盆地西部的KT11钻孔60-15.5 m河湖相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数据,获取了76-9 ka的高精度的时间序列。GR值和平均粒径序列表明当气候温暖时,冰山融雪较多,蒸发增强导致的水循环加强,此时的化学风化增强,湖相沉积物的粘土等细颗粒含量高时,GR值偏高;反之,当气候干冷,化学风化减弱,沉积较粗的颗粒,导致GR值降低。该结果表明温度引起的水循环变化对新疆地区千年尺度上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气候模式与中纬度季风亚洲区的模式一致。GR指标与当地日照量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并且其MTM频谱还显示四分之一岁差周期。此外,GR指标的变化指示了喀什凹陷60-18.5 m湖滨沉积相中记录了6次Heinrich事件,YD事件和D-O旋回,表明北大西洋的快速高频气候变化也对塔里木盆地西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发现在日照量振幅相对较弱的42-30 ka中,太阳活动周期500年,1000年和2000年的周期更加明显,进而推断该地区亚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也可能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4、LOVECLIM模拟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MIS 9、5、7时期温度较高,而MIS 5和MIS 15时期相对较湿,模型的结果与孢粉,MS以及GR指标的结果相吻合。通过LOVECLIM模型的古气候模拟,结果发现MIS 9、5、7间冰期时期较高的温度主要受温室气体驱动,而MIS 5和MIS 15间冰期时期相对较湿主要受日照量驱动,该结果与由阔叶/针叶以及乔木/非乔木反演的塔里木冷暖以及干湿的结果相吻合。其中磁化率指标(MS)在MIS 5和MIS 15时期含量最高,MISs 7和19含量较低,表明湿度对该地区的MS指标的影响较大。GR序列、粒度以及阔叶/针叶比值都反映了中布容事件,即在430 ka之后的间冰期时期里塔里木盆地的GR、B/N和平均粒径振幅比430 ka之前的间冰期的振幅要大,这也说明了GR和粒度指标对温度的响应明显。

苏庆达[5](2020)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亚洲季风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冷和特提斯海退缩的产物,然而这些因素如何促使亚洲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和亚洲季风的演化尚有诸多不清楚的地方。获取可靠的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古气候与环境演化记录不但有助于澄清这些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对于理解亚洲内陆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极为必要。前人利用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序列构建了晚新生代东亚气候与环境演化的基本框架。然而,由于气候代用指标的多解性和具有精确定年且高分辨率的长时间尺度古气候记录的缺乏,第四纪以前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构造和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及驱动机制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怀头他拉剖面和花土沟剖面开展古环境重建研究。上述剖面已经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化石相结合确定了年代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对上述剖面进行了古环境重建,旨在理解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亚洲季风和干旱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区分青藏高原的生长与两极冰盖的出现和发展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可能影响,查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同太阳辐射参数和地球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联系。围绕气候演化趋势与规律,本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利用柴达木盆地北部大红沟剖面河湖相沉积物总有机碳同位素恢复了柴达木盆地20-5 Ma的植被演变历史。发现柴达木盆地20-5 Ma生态系统以C3植物为主且晚中新世没有C4植物的大规模扩张,这与低海拔的黄土高原晚中新世C4植物扩张的观点不同。我们推测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没有发生C4植物扩张的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造成生长季温度较低,不利于C4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为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构造隆升提供了间接的生态学证据。(2)利用柴达木盆地怀头他拉剖面湖相沉积物重建了10-6 Ma期间降水的变化。发现8.5-7 Ma期间降水显着增加,气候显着变湿。黄土高原庄浪和秦安站点也记录了这一期气候湿润,表明这是一期区域性的变湿。考虑到黄土高原降水受东亚季风控制,我们把这期区域性的变湿归因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造成的东亚夏季风的增强。这一推论与上述生态学证据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晚中新世发生了构造隆升。(3)发现柴达木盆地在晚上新世3.3 Ma时快速变干而在第四纪开始时没有显着变干,这一观察在塔里木盆地也得到了验证。通过与高低纬气候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发现这期快速变干可能与印度尼西亚海道逐渐关闭引起的印度洋表水变冷关系密切,说明低纬海洋变化可能是影响中亚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4)晚中新世8.5-7 Ma期间东亚夏季风的演化主要受10万年偏心率周期的控制,与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演化模式类似。因为晚中新世期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只存在间歇性的冰盖,所以我们将季风显着10万年周期性变化归因于太阳辐射造成的南半球冰量变化或者大气CO2含量变化的驱动。这一研究把东亚夏季风以10万年为主导周期演化出现的时间提前了6个百万年,加深了对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变化和驱动机制的认识。(5)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3.6-3.1 Ma地层磁化率指示的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而石盐含量指示的蒸发的变化以10万年偏心率周期为主,表明不同气候过程对太阳辐射参数的响应存在差异,青藏高原东北缘降水对岁差驱动更为敏感,而蒸发对偏心率驱动更为敏感。这些工作为理解东亚季风演化与中亚干旱环境形成提供了新的数据,进一步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的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同时揭示出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与南极冰盖的变化可能对柴达木盆地气候环境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个机制以前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陆浩[6](2020)在《中纬度亚洲黄土记录的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四纪大冰期以来全球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气候转型。第一次是主要发生在0.9 Ma BP左右的中更新世转型(MPT)或者中更新世革命(MPR),以全球冰量增加,气候变化的主导周期由41 ka转变为100 ka为特点;第二次是发生在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12和MIS-11之间,大约430 ka BP的中布容事件(MBE)。这次事件以全球冰量进一步增加,大幅度的冰期-间冰期波动,全球范围内碳酸盐加剧溶解为特点。然而,与MBE之后的间冰期相比,有着低幅度冰量变化的MPT和MBE之间的时段,全球气候演化状况还并不清楚。中纬度亚洲内陆广泛分布着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这些序列记录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并使之能与深海氧同位素和极地冰芯记录相对比。在中国黄土高原,S5古土壤层(俗称红三条)发育着三层亚古土壤层(S5-1、S5-2、S5-3),异常高的磁化率显示S5-1古土壤层(对应着深海氧同位素(MIS)13,大约发生在500 ka BP左右,是古气候演化的特殊时期)经历了过去800 ka以来最强烈的风化成壤,有可能指示着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这似乎与深海氧同位素和南极冰芯记录的较冷的间冰期相矛盾。虽然,已有研究者提出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可以发生在相对冷的间冰期的观点,但仍需更多的证据支持。与此同时,S5-1古土壤发育强度的区域差异也可能存在。有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西部S5-1的土壤发育相对较弱,而S4(对应MIS-11)则发育强烈;明显区别于黄土高原中部和东部的黄土序列。这种差异是由大气环流格局导致还是由土壤长时间成壤导致?依然存在争论。相对于黄土高原,中亚黄土古气候的研究相对较少,该地区气候状况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很可能与季风区表现出不一样的土壤发育状况。因此,我们会产生疑问,MIS-13古气候状况是否存在空间差异?如果存在,那么产生这种差异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为了理解这些问题,本研究采集受东亚季风影响的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剖面和受西风影响的中亚塔吉克斯坦Darai Kalon(DK)两个剖面,并在全球收集已发表文献中涉及MIS-13或S5-1古土壤的多种类的指标记录为研究材料。利用轨道调谐方法获取年代序列,以磁学参数、粒度和色度等为古气候代用指标,并结合LOVECLIM气候模型去解释驱动机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调查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剖面S5-1古土壤含铁矿物的属性,结果展示S5-1古土壤的磁性增强是强于其它古土壤层,这种增强主要由于成壤产生的细粒亚铁磁性矿物所导致的。长时间的成壤并不是导致S5-1古土壤磁化率增加或者MIS-13土壤强烈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壤赤铁矿和针铁矿变化以及随磁性增强的比例,指示着S5-1古土壤发育在异常湿润的环境。(2)黄土高原收集的指标记录显示在黄土高原中东部和西部S5-1古土壤的发育强度是不同的。在黄土高原中部,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S5-1发育为最强的古土壤层。然而在黄土高原西部,S5-1发育较弱,而古土壤S4却发育最强。黄土记录的这种局地空间差异主要受控当时的大气环流控制。与MIS-11相比较,MIS-13期的东亚夏季风雨带并没有向黄土高原西部深入,而是更加偏北靠东。基于热带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记录,我们认为MIS-13东亚夏季风时间和空间的异常变化可能与一个强烈的拉尼娜(La Ni?a)或者类拉尼娜(La Ni?a-like)气候态有关。在如此的气候状况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变弱并向东北撤退,导致了中国北方中东部获得更多的降水,而西北内陆获得较少的降水量。(3)本研究使用了磁学指标、粒度和亮度等多个代用指标,研究中亚塔吉克斯坦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土壤发育状况,并探讨MIS-13古气候状况及其影响机制。磁学结果支持了气候是引起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因素,粗粒径(>25?m)含量可以被用来指示低空大气环流强度。磁学参数、亮度和粒度记录了弱发育的S5-1古土壤,指示当时气候以相对温暖、干旱的环境和弱的表面风状态为特征;以及强烈发育的S3(对应着MIS-9)古土壤,指示当时气候以相对温暖、湿润的环境和不稳定的表面风状态为特征。通过对比印度夏季指数,我们认为MIS-13较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也许造成了较低的南半球高纬度温度,并最终通过大气循环过程导致印度夏季风增强、扩展,相应的副热带高压和西风环流也向北扩展,而中亚塔吉克斯坦地区正好受到靠北的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气候长期炎热、干燥,才使得古土壤S5-1发育较弱。(4)结合模拟结果对比MIS-13与MIS-9中纬度中东亚的古环境状况发现,在太阳辐射和温室气体的联合影响下,黄土高原与中亚塔吉克斯坦湿度状况与我们指标记录较为一致。进一步对比全球其它区域陆地的地质记录发现,MIS-13相比其以后的间冰期:在北半球,除了亚洲季风区以外,以40?N为界限,40?N到20?N之间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大部分指标记录指示着干旱的环境,而40?N以北的区域几乎所有的地质记录指示着温暖、湿润的环境,20?N以南的热带地区又显示出温暖、湿润的环境。而南半球从中纬度副热带(40?S-20?S)和低纬度热带地区(20?S-0?)均显示MIS-13与以后的间冰期相比是相对干的时期。通过对比MIS-13和MIS-9两个时期不同海洋钻孔记录的SST最大值,却发现MIS-13相比MIS-9在不同区域SST状况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将气候模拟结果与全球地质记录相联系去解释产生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可能的驱动与反馈机制。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是由外部驱动因素和气候系统内部反馈共同造成的。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MIS-13北半球高纬度夏季能够获得比南半球高纬度夏季更多的太阳辐射,再加上较低的温室气体浓度容易造成冷的南半球和相对偏暖的北半球,即南北半球气候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可能会造成不同气候带的向北移动。由此而造成南半球陆地不同的地质记录指示了MIS-13较为干旱的环境。而在北半球由于赤道热带辐合带(ITCZ)的北移使得热带季风区普遍发育着强盛的夏季风。这种北移也会增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使得南半球更多的热量输送到北半球高纬度,进一步加剧了半球间的气候不对称。与此同时,也会引起热带东西太平洋海表温度(SST)产生异常,并产生一个强盛的类拉尼娜(La-Ni?a-like)气候态。这种强盛的La-Ni?a-like气候态会造成西太平洋副高(WPSH)位置和强度的异常。另一方面,这种外部驱动因素的配置,会引起北半球高低纬之间的径向温度梯度增大,由此造成中纬度西风环流增强、偏北,在北大西洋形成类似于正相位北大西洋涛动(NAO)的气候态。与此同时,正向相位的NAO可能会促进大西洋表层海水流的向北输送,从而进一步增强AMOC,增强的AMOC会进一步增强热带太平洋La-Ni?a-like的气候态。反过来,这种La-Ni?a-like的气候态通过大气遥相关又进一步促进正相位的NAO。正是这样一种正反馈机制造成了MIS-13中纬度亚洲古气候的空间差异。

王治祥[7](2019)在《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地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之前的西低东高转变成之后的西高东低。同时,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东亚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高原的存在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输送,使得喜马拉雅山南侧极度湿润,而北侧内陆常年干旱;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得硅酸盐矿物大量暴露于地表,在风化作用下消耗大气中的CO2,是新生代气候变冷的主要因素之一。地质记录表明,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可能定型于新生代三次重要的隆升和向外增长阶段,分别是55-35 Ma、30-20 Ma和15-8 Ma,这三次重要的高原增长深远地影响了亚洲古气候,其中最瞩目的是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的起源可能与青藏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有着直接的关系。东亚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演化历史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的环境和地貌变迁,因此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他们分别从湖泊沉积物、黄土、石笋、海洋沉积物等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对于东亚季风的演化过程及其关键时间节点的变化,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另外,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第四纪时期,且主要聚焦于黄土和石笋研究中,对于前第四纪时期以及湖泊沉积记录中的研究较为缺乏,这可能导致我们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缺少较为完整的认识。本论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天水盆地以及山西忻州钻孔YZ01和阳曲黄土剖面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对四个剖面的岩石地层学、古气候替代指标和旋回地层学的分析,探讨了15 Ma以来东亚夏季风在构造和轨道尺度上的演变过程。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天文年代标尺,发现中中新世中晚期(14-10 Ma)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古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周期控制,揭示出东亚夏季风在14-10 Ma期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510 m的剖面进行色度、磁化率和XRF岩石元素含量数据的采集以及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利用旋回地层学分析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认为所研究剖面的510 m层段的年代跨度为14.4 Ma到10 Ma时期。在阿什贡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石膏沉积,这指示了贵德盆地在14.4到10 Ma期间是一个封闭的盐湖沉积系统,佐证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统一的前陆盆地系统在早中新世就分割开来。湖盆面积从约11.4到10.5 Ma时期达到最大,这个时期对应于东亚夏季风强度最大值,说明夏季风降雨对湖泊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剖面上部370 m(140-510 m)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贵德盆地的湖泊演化主要受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调控。2)建立了天水盆地窑店剖面湖相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提出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北部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周期调控,并揭示出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与南极冰盖有着遥相关关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甘肃群约92.5 m(10.25-8 Ma)湖相沉积记录所采集的磁化率(MS)和Rb/Sr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合贵德盆地(14.4-10 Ma)和柴达木盆地(8.5-7 Ma)发表的旋回地层记录,结果显示在14-7 Ma期间,湖泊周期性扩张即湖平面的变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驱动,这显着不同于第四纪期间斜率主控的夏季风降雨。在中中新世中晚期,由于北极无冰或只存在间歇性的冰,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并不是主控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天水盆地湖相沉积记录中较强的100 kyr旋回与南极冰盖变化通过调控大气和大洋环流影响中国北方水循环有着因果关系,据此推测南极冰盖扩张与北半球气候之间存在强烈的遥相关,影响着中亚大部分大陆地区的古气候变化。3)建立了山西忻州盆地钻孔YZ01上新世以来的磁性地层与天文年代标尺,确定了三门峡的贯通时间约为2.5 Ma,揭示出汾渭盆地上新世以来的地貌演化历史。我们通过对汾渭地堑东北部忻定盆地的钻孔YZ01的岩芯进行取样,获得了钻孔磁化率与自然伽马(GR)数据。通过对钻孔古地磁采样,获得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结合GR数据的旋回地层学分析,确定了钻孔YZ01所钻取的岩芯的年代为上新世(约5.3 Ma)以来的沉积记录。YZ01钻孔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在2.5 Ma前后发生了显着的转变,由之前的泥炭/潮坪相沉积转变成了典型的河流相沉积,这指示了汾渭盆地由之前的闭合沉积环境转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沉积环境体系。我们认为这次转变可能主要是由于三门峡贯通导致的。这个时期的河流溯源侵蚀和切入原三门峡河谷可能是受第四纪气候转变、海平面下降以及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等共同作用导致。我们推测山西系舟山在约1.84 Ma时期有一次显着的隆升和扩张,响应了青藏高原向东挤出,这导致了忻定地区与南面的太原分开,形成一个古湖。在大约0.6 Ma之后,这个古湖发生了裂解,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格局。4)对上新世钻孔YZ01的磁化率与自然伽马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Ma期间的100 kyr周期信号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揭示出南极冰盖在3.5 Ma左右的扩张是导致北半球沉积记录信号转变的主因。通过对YZ01孔上新世地层磁化率(MS)和自然伽马(GR)数据序列的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 Ma期间,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转变,表现为磁化率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前后由强变弱,而GR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之后却明显增强。南极洲威尔克斯边缘IODP U1361孔的高分辨率(3-4 kyr分辨率)冰筏碎屑沉积显示在3.5 Ma左右100 kyr周期信号显着增强。因此,我们推测忻定盆地钻孔中展示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的强弱转换可能与南极冰盖扩张引起的东亚夏季风降雨模式的变化有关联。5)发现黄土高原东部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通过对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的黄土剖面所测得的磁化率数据和XRF元素含量数据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阳曲地区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显着的干旱化事件。第一次干旱化事件发生在约0.94 Ma时期,表现为Si、Fe和Rb/Sr比值显着减小而Ca含量明显增加,这次事件可能主要是与全球冰量增加特别是北半球冰盖扩张相关联。第二次事件发生在约0.31 Ma时期,这次事件可能是对区域环境转变的响应,可能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引起的降雨到达阳曲地区强度减小所致,但其发生的原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曾雅兰[8](2019)在《过去640ka亚洲季风变化的多尺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季风多尺度特征分析与驱动机制研究是近年来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亚洲季风系统是最典型的季风系统,在全球水汽和能量循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高精度定年的石笋δ18O记录现已扩展到640 ka,这为研究亚洲季风多尺度特征与驱动机制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EMD),文章分析了该序列的轨道和千年尺度的特征、贡献及其控制因素。在轨道尺度上,四个主要周期(11.6、23.3、42.4和95.5 ka)对石笋δ18O记录的贡献率为76.3%,其中,23.3 ka表征的岁差周期、42.4 ka表征的斜率周期和95.5 ka表征的偏心率周期贡献率之和为45.6%,说明地球轨道参数周期对季风变化的主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11.6ka半岁差周期的贡献率为30.7%,与岁差周期(31.1%)同等重要;交叉谱分析显示,显着的半岁差周期信号与南北半球30°太阳辐射极大值变化(BHI)的半岁差周期基本吻合,由此认为低纬降雨和温度变率对半球间低纬太阳辐射放大响应,进而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度变化。在千年尺度上,分别有5 ka和1-2 ka的显着周期,大致对应于经典的Bond和Dansgaard-Oeschger旋回。北大西洋Ca/Sr序列与ODP980 IRD序列的EMD分解结果同样获得了5ka和1-2ka的周期。并且,Ca/Sr序列和去除轨道因素的石笋Δδ18O记录的交叉谱分析显示,二者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呈现出强烈的相关性,特别是5ka周期稳定贯穿两个记录始终且信号明显,说明5 ka周期是中晚更新世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的特征周期,可能是全球冰盖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权[9](2019)在《湖北落水洞石笋记录对同位素11阶段与1阶段相似性的启示》文中指出依据米兰科维奇冰期理论,太阳辐射变化是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的主要驱动力。因此,要预测自然条件下当前间冰期何时结束,过去具有相似太阳辐射背景的间冰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深海氧同位素(MIS)11期(约420-360ka)与全新世(MIS1)及未来具有高度相似的太阳辐射特征,但两者类比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问题。目前提出的各种“相似型”方案大多基于轨道背景下的太阳辐射特征、冰消期倾斜率控制和区域性气候变化特征,导致了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不同认识。本研究拟采用中国洞穴记录为MIS11与MIS1对比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所用石笋样品采自中国湖北省咸丰县落水洞(29°44’N,109°7’E),洞穴所在区域受副热带季风气候控制。洞穴石笋记录具有分辨率高和可绝对定年等特点,获取跨越MIS11的石笋记录有利于加深对MIS11轨道-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认识。基于230Th定年和年代调谐(调谐至三宝洞记录),本研究建立了跨越中布容事件前后(MIS12-10)和末次冰期以来(MIS4-1)两个时段的石笋δ180和δ13C序列。洞穴的监测是解释石笋气候代用指标的基础。本文对湖北永兴洞(距离落水洞约300km)进行了为期3年的降水、洞穴水文过程和沉积的现场监测。观测数据显示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主要继承夏季降水δ18O信号,并反映了大尺度季风环流变化,因此可以作为亚洲季风强度指标。在年际-年代际尺度,石笋δ180值主要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控制。此外,落水洞石笋δ13C主要反映洞穴上覆土壤CO2产率,因此可以作为当地生态系统生物量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落水洞附近生物量轨道-千年尺度变化主要受北半球温度控制。这些结论为研究落水洞的石笋记录提供了扎实基础。落水洞记录显示MIS12-10存在一系列千年尺度季风突变事件,在MIS12中晚期可识别出4个弱季风事件,在MIS11-10可识别出7个弱季风事件。这些千年尺度事件在年代误差范围内与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变化一一对应,表明北高纬气候与亚洲季风气候的紧密联系。基于两极“跷跷板”(bipolar seesaw)机制以及亚洲季风与南半球气候的气候动力学联系,这些千年尺度事件可与南极冰芯记录的暖事件相联系。亚洲季风与两半球气候的联系表明石笋记录在同步南北半球突变事件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记录对比和频谱分析表明MIS11-10与末次冰期的千年尺度事件具有相似的频率。与末次冰消期(T-I)相比,倒五冰消期(T-V)不存在与BA-YD(B(?)lling/Aller(?)d-Younger Dryas)类似的事件组合。但是落水洞石笋δ13C指示的生物量变化在MIS11c与MIS1具有一致的轨道变化趋势,这一区域环境变化特征为两个间冰期的对比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晚全新世CO2浓度提高(工业革命前已达到280ppm)是否完全可归因于自然变化似乎是预测自然条件下当前间冰期长度的关键。模拟结果显示在280ppm的CO2浓度下,即使没有人类影响,当前间冰期也还将持续5万年。而如果“早期人类驱动假说”成立,自然条件下工业革命前的CO2只会稍高于240ppm,那么下一次冰期将会在几千年之内到来或已经到来。然而,完全处于自然条件下的MIS11冰期开始时CO2浓度却接近280ppm,这一结果可能表明CO2浓度并非是影响下次冰期到来的决定性因素。岁差与地轴倾斜率变化的特殊相位关系导致了一些间冰期(如MIS11c)跨越了两个太阳辐射峰值。在MIS11c期间,地轴倾斜率与太阳辐射呈现反相位关系,增强的温盐环流阻碍了冰期在第一个太阳辐射峰值结束后发生,从而延长了间冰期持续时间。由于当前间冰期太阳辐射与地轴倾斜率不存在类似关系,因此当前间冰期在自然条件下只会跨越1个太阳辐射峰值。此外,过去80万年里的间冰期长度从未超过1个地轴倾斜率周期,而冰期开始总是发生在地轴倾斜率减小期间,而我们目前即处于这一阶段。根据这些经验证据,自然条件下当前间冰期会在1万年内结束。千年尺度事件的两极“跷跷板”现象是冰期气候的重要特征,间冰期之后第一个“跷跷板”事件的发生可能暗示着气候已经进入冰期状态。发生于MIS11c之后的第一个弱季风事件(约392ka)振幅与末次冰期典型的“跷跷板”事件(Heinrich事件)振幅类似(约29‰),与之对应的南极暖事件振幅也与末次冰期相当。因此该事件可看作是MIS11c之后第一个两极“跷跷板”事件。在末次冰期,海平面下降提前第一个“跷跷板”事件约3ka,据此可以判断MIS11冰期开始时间大约为395ka。冰期气候条件下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发挥着千年尺度事件的“节拍器”作用,即7月65°N太阳辐射的上升支均会伴随着弱季风事件的发生。未来太阳辐射变化与MIS11太阳辐射变化非常相似,因此MIS11c之后第一个“跷跷板”事件对未来的冰期开始时间具有重要的暗示作用。本研究综合了太阳辐射、千年尺度事件和区域性气候等在MIS 11 c和MIS 1两个阶段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个新的对比两阶段的方案。该对比方案显示,自然条件下下一次冰期将在未来3ka左右到来。

郎君[10](2018)在《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全球各国的快速现代化建设,使得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常规能源的开发和供给已不能满足我国的高速发展进程,对全球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研究表明,页岩气是最有可能完成对常规油气资源接替的能源之一。但目前针对页岩气的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针对页岩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划分较困难,在以生物地层进行地层格架划分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层段中都有保存完好且有指示性的带化石,并且受井下取心资料的限制,大多数层段难以开展这方面工作,这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其次,页岩气的勘探成本高,不能盲目进行勘探开发,而我国针对富有机质页岩的演化和聚集规律的研究程度及对有利区的识别精度还未达到领先水平,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对页岩气有利区的预测及勘探工作将更加有利。近十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扬子区的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目标层位,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尤其是建立高精度的、连续的天文年代标尺以及后续的等时地层对比及三维地层格架的建立,这些都为今后的油气勘探有利层位的选择以及勘探方向部署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本次研究工作。依据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结合信号分析学、古生态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分析开展对滇黔北探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五峰组-龙马溪组的旋回地层研究工作。由天文轨道周期特有的比例关系为原型构建了一套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米氏周期识别方法,并选取工区内具代表性的3口井为研究对象,以GR曲线为原始数据通过预处理、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手段对目的层段展开旋回研究,并结合Y2井的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及地球划分分析测试结果综合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内选取的3 口井均识别出保存完好的米兰科维奇轨道周期记录,分别提取周期曲线得到Y1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61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32.25 m/Ma,Y2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10.1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5.28 m/Ma,Y3井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为9.92 Ma,沉积物平均堆积速率为26.6 m/Ma。目的层沉积持续时间与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对应层段时间近似,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应性。(2)本次分析处理的三口井中,每口井龙马溪组上段以岩性或沉积物颗粒大小进行岩性旋回划分后,得到的旋回个数均对等于该层段所识别的偏心率轨道长周期个数,每个周期期间沉积一套粗粒-细粒沉积岩,说明龙马溪上段地层的岩性韵律层受长偏心率轨道周期的影响与控制,该结论也再一次证实了本次研究手段的可适用性及精确性。(3)通过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并结合目的层有机碳含量分布关系及轨道周期曲线得出,当偏心率周期由小变大时,气候由暖期进入冰期,TOC显示低值,该时期目的层中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低;当偏心率周期由大变小时,冰期结束,地球气候系统进入大暖期,TOC呈现高值,且在此层段鉴定出的生物种属分异度较高;在晚奥陶-早志留世界线处,目的层表现为轨道偏心率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趋势,气候整体呈现出由暖期进入冰期再到暖期的规律,周期曲线的频繁波动也指明了在此期间气候的强烈频繁变换,也正因如此,在此期间大量生物发生集群绝灭事件,种属分异度低。(4)将轨道周期结合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及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得出,由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变化可知目的层沉积期间海平面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趋势,这与我们之前通过轨道偏心率得出的结论一致,偏心率有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导致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使得原始冰盖从消融到扩张再融化,对应海平面的变化;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曲线,能够清晰看出有机质聚集规律,暖期,TOC高值,海平面上升,有机碳同位素负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大到小的变化,该时期利于有机质聚集;冰期,TOC低值,海平面下降,有机碳同位素正漂,对应着轨道偏心率周期由小到大的变化,该时期不利于有机质聚集;通过对微量元素比值的频谱分析,也找寻到了米氏周期的存在,轨道周期的变化作为原始驱动力影响着有机质的富集,体现在沉积物、古氧化还原环境、地化指标等方面。

二、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间冰期中国气候变化的石笋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间冰期气候的研究意义
        1.1.2 80 万年以来的间冰期
        1.1.3 石笋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全球间冰期气候演化研究进展
        1.2.2 石笋氧同位素指示的气候变化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2.2 线性内插法
    2.3 归一化方法
第三章 MIS1 中国气候变化特征
    3.1 MIS1 气候适宜期
    3.2 MIS1 气候突变事件
第四章 MIS1—MIS11 间冰期中国石笋记录的演化特征
    4.1 间冰期中国石笋δ~(18)O记录轨道尺度特征
    4.2 间冰期中国石笋δ~(18)O记录千年尺度特征
        4.2.1 间冰期前夏季风减弱事件
        4.2.2 间冰期亚洲夏季风气候演化阶段性
    4.3 间冰期短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特征
第五章 MIS11c与 MIS1 气候类比分析
    5.1 MIS11c阶段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亚洲季风演化
    5.2 MIS11c与 MIS1 石笋记录对比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天文旋回理论
        1.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与在校期间的工作经历
        1.4.1 论文工作量统计
        1.4.2 在校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概况
        2.2.2 构造背景
    2.3 尖扎盆地演化历史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剖面概况
    3.2 沉积相的划分
    3.3 数据选择与处理
    3.4 地层年代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 地层旋回结果分析
    4.1 深度域的频谱分析
    4.2 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4.3 时间域的频谱分析
第五章 晚中新世尖扎盆地轨道尺度上的古气候变化
    5.1 尖扎盆地古环境演化驱动机制的探讨
        5.1.1 古环境演化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5.1.2 古环境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5.1.3 古环境演化对地球轨道驱动的响应
    5.2 晚中新世东亚季风主控周期的探讨
        5.2.1 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
        5.2.2 不同地球轨道参数周期对东亚季风的调控作用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之处与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欧-亚-非大陆季风:超级大陆与超级季风的雏形(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亚-非季风-干旱系统:超级大陆与超级季风-干旱系统的雏形
1 现代亚洲-非洲季风-干旱系统
2 亚洲-非洲季风-干旱系统轨道尺度变化的特征
3 亚洲-非洲季风-干旱系统轨道尺度变化的驱动因子
4 亚洲-非洲季风-干旱系统作为大陆演化与季风-干旱环境演变的重要“相似型”
5 结语

(4)塔里木盆地钻孔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轨道与亚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晚第四纪以来西风干旱区的研究进展
        1.2.2 第四纪以来塔里木盆地古气候的研究现状
        1.2.3 第四纪旋回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钻孔的地质概况
第三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3.1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1.1 数据预处理
        3.1.2 频谱分析
        3.1.3 天文调谐
    3.2 测年方法
        3.2.1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3.2.2 磁性地层年代
        3.2.3 光释光(OSL)测年
    3.3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测试和意义
        3.3.1 粒度的意义和测试
        3.3.2 磁化率(MS)指标
        3.3.3 自然伽马(GR)指标
        3.3.4 总有机碳(TOC)的意义和测试
        3.3.5 Rb/Sr指标
        3.3.6 孢粉指标
    3.4 LOVECLIM模型
        3.4.1 LOVECLIM模型简介
        3.4.2 LOVECLIM模型的应用
    3.5 小结
第4章 塔里木盆地KT11钻孔年代标尺的建立
    4.1 KT11钻孔古气候替代指标的结果分析
    4.2 KT11钻孔的绝对年代框架的建立
        4.2.1 ESR测年结果
        4.2.2 OSL测年结果
    4.3 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建立
    4.4 塔里木盆地KT11钻孔的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4.4.1 演化图谱和COCO分析
        4.4.2 数据的预处理
        4.4.3 频谱分析
        4.4.4 天文调谐
    4.5 小结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轨道与亚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
    5.1 塔里木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
        5.1.1 引言
        5.1.2 天文驱动的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的沉积演化
        5.1.3 KT11钻孔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5.1.4 KT11钻孔记录的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化事件
    5.2 塔里木盆地过去76KYR以来的气候变化
        5.2.1 引言
        5.2.2 KT11钻孔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GR和粒度变化的环境意义
        5.2.3 KT11钻孔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亚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
    5.3 小结
第六章 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的探讨
    6.1 引言
    6.2 KT11钻孔指标重建的西风区冰期-间冰期的古气候变化
        6.2.1 孢粉的分析结果
        6.2.2 喀什地区冰期-间冰期气候重建
    6.3 喀什地区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探讨
        6.3.1 气候总体变化特征
        6.3.2 暖湿的间冰期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洲季风的演化
        1.1.1 亚洲季风构造尺度的演化
        1.1.2 亚洲季风轨道尺度的演化
    1.2 亚洲内陆干旱化演化
        1.2.1 亚洲内陆干旱化构造尺度的演化
        1.2.1.1 粉尘沉降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1.2 粉尘源区干旱化演化历史
        1.2.2 亚洲内陆干旱化轨道尺度的演化
    1.3 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 构造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3.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
        1.3.1.2 青藏高原的隆升
        1.3.1.3 海陆分布格局
        1.3.2 轨道尺度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工作量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与地层概况
        2.1.3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古气候指标测试方法
        2.2.3 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和环境指标记录及意义
    3.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记录
        3.1.1 大红沟剖面总有机碳同位素记录
        3.1.2 怀头他拉剖面磁学指标和常规指标记录
        3.1.3 花土沟剖面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记录
    3.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指标意义
        3.2.1 柴达木盆地磁学参数指标的气候意义
        3.2.2 柴达木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3.2.3 柴达木盆地粒度指标的气候意义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1.1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植被演化历史
        4.1.2 柴达木盆地植被演化与晚中新世高原隆升的关系
    4.2 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4.2.1 晚中新世(~10-6Ma)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
        4.2.2 高原隆升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增强
    4.3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干旱化演化历史及驱动机制研究
        4.3.1 晚上新世-早更新世(~3.9-2.1Ma)中亚干湿演变历史
        4.3.2 印度洋表水变冷驱动晚上新世中亚气候快速变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轨道尺度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5.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轨道尺度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5.1.1 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显着10万年偏心率周期
        5.1.2 南极冰量变化驱动晚中新世东亚夏季风10万年周期性变化
    5.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河湖相地层轨道周期研究
        5.2.1 青藏高原东北缘蒸发和降水对地球轨道参数响应的异同
        5.2.2 柴达木盆地晚上新世地层非轨道周期
        5.2.3 天文调谐年代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纬度亚洲黄土记录的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简介
        1.1.1 中国典型黄土沉积与古气候研究进展
        1.1.2 中亚干旱区黄土与古气候研究进展
    1.2 间冰期MIS-13研究进展
        1.2.1 MIS-13轨道参数配置及温室气体浓度
        1.2.2 MIS-13海洋沉积物的研究
        1.2.3 MIS-13陆地沉积物的研究
        1.2.4 MIS-13两极冰盖的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土高原
        2.1.2 塔吉克斯坦
    2.2 研究剖面
        2.2.1 西峰剖面
        2.2.2 Darai Kalon剖面
    2.3 研究方法
        2.3.1 环境磁学原理
        2.3.2 土壤发育强度指标的测量
        2.3.3 代用指标的环境意义解释
        2.3.4 气候模拟
第三章 年代框架的建立与分析
    3.1 轨道调谐原理
    3.2 轨道调谐方法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3.2.1 目标曲线和初始年代标尺
        3.2.2 靶曲线
        3.2.3 轨道调谐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四章 黄土高原MIS-13古气候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4.1 黄土高原中部MIS-13土壤强烈发育的原因
        4.1.1 结果
        4.1.2 讨论
    4.2 黄土高原MIS-13古气候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
        4.2.1 代用指标记录的选取
        4.2.2 结果
        4.2.3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吉克斯坦MIS-13古气候状况及其影响机制
    5.1 塔吉克斯坦MIS-13古气候状况
        5.1.1 结果
        5.1.2 讨论
    5.2 塔吉克斯坦MIS-13古气候状况的影响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IS-13古气候状况区域对比
    6.1 全球地质记录的选取
    6.2 亚洲季风区与西风区对比
        6.2.1 对比研究
        6.2.2 模拟结果
    6.3 与其它区域的对比
        6.3.1 陆地其它区域对比
        6.3.2 海洋区域对比
    6.4 驱动与反馈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西峰和 Darai Kalon 剖面远眺及采样照片
附录Ⅱ:中文图表目录
AppendixⅢ:A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8Ma之前的东亚季风演变与青藏高原隆起之间的联系
        1.2.2 8Ma以来的东亚气候变迁与全球气候耦合关系
        1.2.3 新近纪以来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的研究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天文旋回理论
    2.2 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
    2.3 天然剩磁原理与剖面的古地磁样品测试
        2.3.1 天然剩磁原理简介
        2.3.2 贵德盆地阿什贡组古地磁样品测试
        2.3.3 山西忻州钻孔YZ01古地磁测试
    2.4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指示意义
        2.4.1 磁化率(MS)的数据
        2.4.2 颜色指标的古环境意义
        2.4.3 自然伽马(GR)
        2.4.4 XRF数据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
    3.1 序言
    3.2 研究区域概况
    3.3 研究结果
        3.3.1 沉积相结果
        3.3.2 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
        3.3.3 磁极性柱的建立与解释分析
        3.3.4 红度(a*)、磁化率(MS)和元素含量的变化
        3.3.5 频谱分析结果
    3.4 贵德盆地中新世中晚期的盆地演化及其沉积记录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3.4.1 贵德盆地的沉积环境
        3.4.2 贵德盆地中新世以来的盆地演化
        3.4.3 贵德古湖盆的充填演化对天文轨道周期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晚中新世偏心率旋回驱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演化及其对东亚季风演化的指示
    4.1 序言
    4.2 区域研究概况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4.1 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扩张的~100 kyr主控周期的探讨
        4.4.2 对夏季风强度不同的周期控制?
        4.4.3 中新世时期西风带来高的水汽通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忻州YZ01钻孔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上新世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
    5.1 序言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5.3 研究结果
        5.3.1 古地磁结果
        5.3.2 频谱分析结果
    5.4 YZ01钻孔岩芯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其对黄河起源的启示
    5.5 YZ01钻孔记录的东亚夏季风转变对南极冰盖扩张的响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黄土记录的两次重大干旱化事件
    6.1 引言
    6.2 研究区域和方法
    6.3 年代确定和元素变化
        6.3.1 年代确定
        6.3.2 元素变化
    6.4 讨论
        6.4.1 黄土高原东部1.2Ma以来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
        6.4.2 两次干旱化事件的驱动机制探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古气候替代指标之间的定量对比
    7.1 序言
    7.2 方法介绍
        7.2.1 多维标度法(MDS)
        7.2.2 多窗谱分析法(MTM)
    7.3 研究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8)过去640ka亚洲季风变化的多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半岁差周期研究进展
        1.2.2 千年尺度变化研究进展
        1.2.3 EMD方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成果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对比
    2.4 研究方法
第三章 EMD分解结果
    3.1 石笋δ~(18)O记录的EMD分解结果
    3.2 EMD分解结果可靠性检验
第四章 轨道尺度亚洲季风变化
    4.1 亚洲季风变化的轨道参数周期
    4.2 亚洲季风变化的半岁差周期
    4.3 轨道尺度周期的成因机制
第五章 千年尺度亚洲季风变化
    5.1 亚洲季风变化的5ka周期
    5.2 亚洲季风变化的1-2ka周期
    5.3 高低纬千年尺度的耦合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湖北落水洞石笋记录对同位素11阶段与1阶段相似性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进展与论文选题意义
        1.1.1 80万年以来的间冰期
        1.1.2 “11期之谜”与全新世相似型
    1.2 研究内容、方案及创新性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2.3 论文工作量
        1.2.4 创新性
第2章 石笋δ~(18)O解译—永兴洞观测视角
    2.1 洞穴观测的意义
    2.2 永兴洞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观测和同位素测试
        2.3.2 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
    2.4 分析结果
    2.5 石笋δ~(18)O解译
    2.6 小结
第3章 跨越MIS11的落水洞石笋记录
    3.1 落水洞概况
    3.2 样品与方法
    3.3 年龄模式与δ~(18)O、δ~(13)C序列
    3.4 记录的可靠性
    3.5 小结
第4章 来自同一洞穴末次冰期以来气候记录的启示
    4.1 末次冰期石笋δ~(13)C研究进展
        4.1.1 石笋δ~(13)C的影响因素
        4.1.1.1 土壤CO_2对石笋δ~(13)C的影响
        4.1.1.2 基岩对石笋δ~(13)C的影响
        4.1.1.3 洞穴内部环境对石笋δ~(13)C的影响
        4.1.2 石笋记录
        4.1.2.1 轨道尺度变化
        4.1.2.2 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变化
    4.2 年龄模式与δ~(18)O、δ~(13)C序列
    4.3 落水洞石笋δ~(13)C的解译
    4.4 末次冰期以来落水洞石笋δ~(18)O与δ~(13)C关系
    4.5 小结
第5章 MIS12-10季风演化规律及事件基本特征
    5.1 MIS12-10亚洲季风千年尺度变化的全球联系
    5.2 不同冰期旋回千年尺度事件对比
    5.3 陆地生态系统(石笋δ~(13)C)变化
    5.4 T-V与T-I对比
    5.5 小结
第6章 MIS11c与MIS1对比及其对自然条件下未来气候变化的启示
    6.1 MIS11c与MIS1对比方案与“早期人类驱动假说”
    6.2 CO_2浓度与未来冰期的发生
    6.3 倒数第四次冰期开始时间
    6.4 自然条件下未来冰期开始时间
    6.5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7.3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旋回地层学及国外发展简史
        1.2.2 旋回地层学国内发展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1.5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及勘探现状
    2.2 构造背景
        2.2.1 区域构造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3.1.1 岁差(precession)
        3.1.2 斜率(obliquity)
        3.1.3 偏心率(eccentricity)
    3.2 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方法
        3.2.1 野外剖面旋回识别法
        3.2.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 米氏周期理想模型研究
        3.3.1 序列长度
        3.3.2 数据间隔
        3.3.3 理想模型建立
    3.4 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1 目的段岩石地层特征
        3.4.2 Y2井五峰—龙马溪组米氏旋回研究
        3.4.3 Y1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3.4.4 Y3井五峰—龙马溪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研究
    小结
第4章 轨道周期控制下的生物化石地层延限
    4.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生物地层系统
    4.2 生物种属的识别与描述
    4.3 生物地层划分
    4.4 生物带与TOC指标及米氏周期响应关系
    小结
第5章 有机质聚集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1 有机质丰度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2 古氧化还原环境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3 海平面升降对轨道周期的响应
    5.4 轨道周期调控下的有机质聚集模式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间冰期中国气候变化的石笋记录研究[D]. 周汪洋.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D]. 杨彦峰. 长安大学, 2021
  • [3]欧-亚-非大陆季风:超级大陆与超级季风的雏形[J]. 程海,李瀚瑛,张旭,张海伟,易亮,蔡演军,胡永云,石正国,彭友兵,赵景耀,Gayatri Kathayat,Ashish Sinha. 第四纪研究, 2020(06)
  • [4]塔里木盆地钻孔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轨道与亚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D]. 张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4)
  • [5]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苏庆达. 兰州大学, 2020
  • [6]中纬度亚洲黄土记录的MIS-13古气候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陆浩.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D]. 王治祥.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过去640ka亚洲季风变化的多尺度分析[D]. 曾雅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湖北落水洞石笋记录对同位素11阶段与1阶段相似性的启示[D]. 王权.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滇黔北探区五峰-龙马溪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及其对有机质聚集的影响[D]. 郎君.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对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