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力计算论文_蒋欢春,黄新,卞韶帅,周铁

导读:本文包含了锅炉热力计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力,锅炉,烟气,炉膛,汽锅,旁路,煤质。

锅炉热力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蒋欢春,黄新,卞韶帅,周铁[1](2019)在《浅谈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在火电机组经济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热力校核计算是指在已知锅炉结构参数、给定锅炉负荷和燃料特性条件下,确定炉膛出口界面及各个受热面的参数。本文通过对基于数值模拟的325MW等级火电机组锅炉变工况热力校核计算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地区43种典型煤质数据样本在各个不同负荷下(325MW、240MW、150MW)进行热力校核计算,将输出参数与煤质特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不同负荷下煤质变化对锅炉排烟温度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进一步得到煤质变化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秦韬,王研凯,蔡斌,韩义,于英利[2](2019)在《300MW亚临界锅炉烟气旁路改造宽负荷脱硝的热力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电厂1台300 MW亚临界机组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低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气温度偏低情况。为有效解决机组低负荷工况下SCR入口温度偏低问题,使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并提高机组煤种适应性,提出了两种烟气旁路改造方案,并借助锅炉通用热力系统计算BESS软件,对两种改造方案进行了热力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方案B优于方案A,采用方案B进行烟气旁路改造后机组在超低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气温度约提高21℃,排烟温度提高约7℃,经估算,该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年收益约6000余万元。并且针对方案B改造后对锅炉运行的影响进行了预判评估。(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王杰刚,皇雅斌,魏博,杨青,史江[3](2019)在《基于迭代的注汽锅炉烟气再循环热力参数计算及对燃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研究烟气再循环技术对燃气注汽锅炉相关燃烧特征参数的影响,依据实际燃烧过程中采用烟气再循环,烟气中含有额外氧的情况,对燃烧过程所需的氧化剂和产生的烟气含量进行了迭代计算,并以此结果为基础,开展锅炉热力计算,分析了烟气再循环率对燃烧效率、排烟温度、燃料消耗量、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采用迭代计算相比,迭代计算后的结果更加精确;迭代计算后,随着烟气再循环率升高,迭代计算与未迭代计算间的误差也逐渐升高;当烟气再循环率升高至20%时,迭代计算的燃烧耗氧量和产生烟气量与未迭代相比,分别降低了4.29%和3.86%;随着烟气再循环率升高,排烟温度逐渐升高,但锅炉效率也略有提高,进而使锅炉燃料量降低,同时降低炉膛内的燃烧温度。(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绿色低碳》期刊2019年03期)

李爱艳,柳萍,张境乘[4](2019)在《锅炉设计的通用热力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大量多样复杂的数据和变量,计算繁琐,因此也是设计过程中最复杂的环节。而由于一方面人工计算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热力计算程序通用性不强,设计通用的热力计算模型就成了亟待实现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锅炉设计的通用热力计算模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致力于实现适合多种炉型、多种受热面布置的热力计算,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13期)

丛堃林,李清海,鲁伟,张衍国[5](2018)在《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颗粒运动、燃烧和传热过程的实验结果和工业数据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对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热力计算进行详细研究。根据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推荐了适用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离器效率、燃烧份额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为主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热力计算模型对一台在用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炉内的物料分布、温度分布和热量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该锅炉的工业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热力计算结果符合锅炉实际运行情况。面向工程应用建立了一种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计算方法,可以为工业锅炉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8年08期)

朱文兵[6](2018)在《高炉煤气锅炉炉膛热力计算两种标准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苏联1957年热力计算标准和1973年热力计算标准关于燃气锅炉炉膛出口烟温计算方法的差异,同时指出了俄罗斯98标准与苏联1973版标准的差异。根据苏联标准和俄罗斯标准分别对武钢130t/h和75t/h锅炉炉膛出口烟温进行计算。结合目前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1973年炉膛热力计算模型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工业锅炉》期刊2018年02期)

成振松[7](2017)在《基于混煤燃烧的电站锅炉热力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型低污染发电方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所有这些新型发电模式的装机容量太小,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火电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随着我国火电机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火电企业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由于我国高品质煤资源有限、价格较高,目前很多火力发电企业为了降低发电成本,将目光瞄准价格较低的褐煤、泥煤等低品质的煤种。为了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单独燃用褐煤、泥煤等低品质的煤种,需要采用高品质煤种和低品质煤种混掺燃烧的方式。而燃用设计煤种和混煤,对整个电厂热力系统的影响不同,为了保证在燃用混煤时电厂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研究混煤掺烧对电厂系统的影响。本文对锅炉热力计算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对电厂换热器按主要换热方式划分为炉膛换热区(全辐射型)、半辐射式换热器、对流式换热器叁种方式。分别对这叁种换热器的热力计算过程进行具体研究,热力计算过程以苏联73标准为基础,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其次,按烟气流程将电厂热力系统进行划分和适当简化,将各个部分按全辐射、半辐射、对流式换热器进行分类,将各部分看作不同的传热区。并利用for语句对各个传热区进行分别建模。再次,对以上各传热区进行模型试算,在试算过程中发现迭代计算时间太长,计算精度达不到期望。因此,需要对传热区的算法进行改进。由于本文采用的计算软件是matlab,其在矩阵运算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利用矩阵运算的方法对算法进行优化。仿真计算的结果证明,采用矩阵运算的方法既可以极大提升计算速度,又有利于提高模块的计算精度。然后,将以上经优化的传热区模块搭建系统模型,并使用二分法对传热模块的外层迭代进行优化。为了方便混煤参数输入,将煤种具体信息以mat数据文件直接加载,而质量分数通过GUI界面直接输入。最后,为了验证本文搭建模型的普适性,首先对燃用设计煤种锅炉的BMCR工况下,炉膛漏风、烟道漏风、尾部竖井烟道烟气分配系数变化等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经验相符。然后,对烟煤互掺和烟煤、褐煤混掺两种情况进行仿真计算。研究重点为分析以上两种情况下,烟气侧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刘骏[8](2017)在《基于热力计算的锅炉优化配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为我国煤炭的分布区域与经济发展非常不协调,同时交通运输又十分有限,致使许多火力发电厂燃用煤种不稳定,现场燃用煤种严重偏离设计煤种,同时各地的煤炭种别及其煤质特性指标存在一定差别,所以许多单煤的性能往往不能满足燃煤电厂的要求。动力配煤则是依据各煤种不同的性质,弥补短缺的性质以满足特定得要求,同时利用锅炉热力计算能对动力配煤起到有效指导的作用,使锅炉即使燃用混煤也能够做到在炉内形成稳定燃烧火焰、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使火电厂能够安全经济得运行。目前火电厂现场没有条件进行煤质元素分析、煤质着火与燃尽特性,本文采取神经网络技术,以煤质的工业分析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煤质元素成分、煤质着火指数、煤质燃尽指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分别建立了煤质元素成分、煤质着火特性与煤质燃尽特性的预测模型,而且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满足工程实际应用。锅炉热力计算能够对燃用混煤后的锅炉性能预测进行有效得指导。故本文采用VC++开发出锅炉热力计算软件。以某电厂660MW机组锅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实例验证锅炉热力计算软件的准确性。为使热力计算与具体锅炉相匹配,提出了锅炉受热面灰污系数修正模型及建模方法,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动力配煤数学模型及其不足,提出了基于锅炉热力计算的动力配煤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配煤算法及计算实例。该模型以燃煤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并综合考虑了煤种的着火、燃尽特性和电厂实际运行条件的约束,弥补了目前常用动力配煤数学模型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5-23)

李忠明,陈文仲,王春华[9](2016)在《基于Excel的锅炉热力计算软件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中的重要计算任务,计算过程涉及参数众多,参数之间相互影响,计算繁琐、复杂。文章提出采用Excel编写锅炉热力计算软件,把繁琐的人工计算过程交由计算机完成。介绍了在热力计算中,Excel主要应用到的函数:单元格的引用,单变量的求解,函数VLOOKUP等。(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16年04期)

吴勇富[10](2016)在《基于35MWth富氧燃烧锅炉热力计算几个关键系数的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富氧燃烧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燃煤CO2捕获技术之一,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我国首台35MWth示范规模富氧燃烧锅炉,分析对比了空气燃烧和富氧燃烧两种燃烧工况数据,比较了各个受热面的吸热量,对富氧燃烧热力计算中的几个关键系数灰污系数、热有效系数、热利用系数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富氧燃烧锅炉炉膛内的灰污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当炉膛内的灰污系数取空气工况下的0.45时,富氧干循环工况下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值要比实验值高近60℃,而富氧湿循环工况时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值要比实验值高近25℃。将富氧干湿循环下的灰污系数分别修正到0.53和0.49后,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等。此时炉膛内的吸热量要分别比同等工况下空气燃烧锅炉高30.0%、30.6%。随后对水平烟道中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的热有效系数进行了研究。当以空气工况标准热有效系数的取值0.65分别计算富氧干循环和湿循环工况时,高温过热器出口烟温计算值比实验值分别低40℃、20℃,低温过热器出口烟温计算值分别比实验值低15℃、4℃左右。降低热有效系数到一定值,可使富氧工况下的过热器出口烟温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等。用修正后的热有效系数计算过热器的吸热量,发现与同等工况下空气燃烧锅炉过热器的吸热量相比,富氧干循环、湿循环工况下,高温过热器吸热量要比空气锅炉低26.6%和14.5%,而低温过热器则分别低6.2%、6.0%。最后对锅炉竖直尾部烟道上级省煤器和下级省煤器的灰污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氧工况下锅炉竖直尾部烟道省煤器热力计算中灰污系数的取值要低于空气气氛的取值,相应的吸热量则要比空气气氛高。空预器的热利用系数不需要修正,采用空气燃烧标准取值,排烟温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锅炉热力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某电厂1台300 MW亚临界机组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低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气温度偏低情况。为有效解决机组低负荷工况下SCR入口温度偏低问题,使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并提高机组煤种适应性,提出了两种烟气旁路改造方案,并借助锅炉通用热力系统计算BESS软件,对两种改造方案进行了热力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方案B优于方案A,采用方案B进行烟气旁路改造后机组在超低负荷工况下SCR入口烟气温度约提高21℃,排烟温度提高约7℃,经估算,该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年收益约6000余万元。并且针对方案B改造后对锅炉运行的影响进行了预判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锅炉热力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1].蒋欢春,黄新,卞韶帅,周铁.浅谈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在火电机组经济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

[2].秦韬,王研凯,蔡斌,韩义,于英利.300MW亚临界锅炉烟气旁路改造宽负荷脱硝的热力计算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9

[3].王杰刚,皇雅斌,魏博,杨青,史江.基于迭代的注汽锅炉烟气再循环热力参数计算及对燃烧的影响[J].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9

[4].李爱艳,柳萍,张境乘.锅炉设计的通用热力计算模型[J].居舍.2019

[5].丛堃林,李清海,鲁伟,张衍国.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2018

[6].朱文兵.高炉煤气锅炉炉膛热力计算两种标准对比研究[J].工业锅炉.2018

[7].成振松.基于混煤燃烧的电站锅炉热力计算研究[D].吉林大学.2017

[8].刘骏.基于热力计算的锅炉优化配煤研究[D].东南大学.2017

[9].李忠明,陈文仲,王春华.基于Excel的锅炉热力计算软件的开发[J].冶金能源.2016

[10].吴勇富.基于35MWth富氧燃烧锅炉热力计算几个关键系数的修正[D].华中科技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某台440 t/h CFB锅炉热力计算参...锅炉热力计算软件的系统模型的包...SG 406型锅炉热力计算原则性框图锅炉热力计算通用程序系统组成大型CFB锅炉热力计算软件计算工...420t/h锅炉热力计算核心模块流程...

标签:;  ;  ;  ;  ;  ;  ;  

锅炉热力计算论文_蒋欢春,黄新,卞韶帅,周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