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论文和设计-范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为筒形网状结构,其两端的直径相同或不同;支架主体的两端和中部至少一处的横截面上设有均布的倒钩,每条倒钩上设有多个沿支架主体轴向排列的倒刺。本实用新型有一段或多段径向支撑力可调节,适应不同病变对顺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需要;支架主体顺应性更好,输送性能也更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为筒形网状结构,其两端的直径相同或不同;支架主体(1)的两端和中部至少一处的横截面上设有均布的倒钩(2),每条倒钩(2)上设有多个沿支架主体(1)轴向排列的倒刺(3)。

设计方案

1.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为筒形网状结构,其两端的直径相同或不同;支架主体(1)的两端和中部至少一处的横截面上设有均布的倒钩(2),每条倒钩(2)上设有多个沿支架主体(1)轴向排列的倒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一端的倒钩(2)数量为3~9个,每个倒钩(2)上的倒刺(3)数量为2~6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同一端部的倒钩(2)之间设有网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2)的长度为2~10mm,其与支架主体(1)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α)为0~15°;所述倒刺(3)与倒钩(2)之间的夹角(β)为0~3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动脉或静脉的腔内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支架,一般不带有调节径向支撑力的功能。

对自膨支架,其径向支撑力与其体外预成型形状有关,即其径向支撑性能在器械出厂时已经确定,临床试用中支撑性能无法调节,医生常针对单一病症使用多个器械尝试,再挑选其中合适的规格,造成医疗器械消费数量的增加,且医生的培训成本以及手术时间都会增加。

对球扩支架,其径向支撑力由球囊充盈情况决定,且其径向支撑性能支架两端常弱于支架中间段。血管腔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支撑起狭窄的血管段,使血管恢复其输送血液的功能,支撑性能是支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同时,临床上会遇到血管部分段需要强支撑性能,而相邻段需要弱支撑性能,此时常规支架无法试用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同一编织支架上同时实现不同强度的支撑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为筒形网状结构,其两端的直径相同或不同;支架主体的两端和中部至少一处的横截面上设有均布的倒钩,每条倒钩上设有多个沿支架主体轴向排列的倒刺。

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一端的倒钩数量为3~9个,每个倒钩上的倒刺数量为2~6个。

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同一端部的倒钩之间设有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倒钩的长度为2~10mm,其与支架主体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0~15°;所述倒刺与倒钩之间的夹角为0~30°。

编织支架可以从束条状变为管状的原因在于支架丝与丝之间构成的菱形网格可以变化。当网格延支架轴向拉长时,编织支架从管状变为束条状;当网格延支架轴向缩短时,编织支架由束条状变为管状。即,网格延支架轴向变形能力决定临床介入过程中支架输送性能和到达病变位置的支撑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挂钩的方式人为的增强编织支架在延支架轴向缩短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径向支撑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支架有一段或多段径向支撑力可调节,适应不同病变对顺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需要;

2、支架主体顺应性更好,输送性能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倒钩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实施例3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实施例4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实施例5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3为实施例6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3的侧视图;

图15为实施例7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5的侧视图;

图17为实施例8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18为图17的侧视图;

图19为实施例9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20为图19的侧视图;

图21为实施例10提供的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的主视图;

图22为图2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其包括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为筒形网状结构,其两端的直径相同。支架主体1的右端设有均布的四个倒钩2,每条倒钩2上设有3个沿支架主体1轴向排列的倒刺3。倒钩2的长度为2mm,其与支架主体1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α为5°;所述倒刺3与倒钩2之间的夹角β为15°。

在支架释放过程中,可以作为输送远端,先释放支架设有倒钩2的一端,然后前推支架,使倒钩2挂住网状结构。当倒钩2挂的网格越多时,即倒钩2的长度范围内网格越多时,倒钩2内的网格延支架轴向变形能力越差,相对应的这段支架径向支撑力越强。当径向支撑力达到临床预期后,再释放其余支架主体1。此时,支架的倒钩端起到锚定作用,避免支架移动。

在支架释放过程中,也可以先释放支架主体,最后再释放输送近端的支架设有倒钩2的一端。在支架主体1释放完全后,前推支架倒钩端,使倒钩2挂住网格。随着支架倒钩端前推,倒钩2可以挂住越来越多的网格。当倒钩2挂的网格越多时,即倒钩2长度范围内网格越多时,倒钩内的网格延支架轴向变形能力越差,相对应的这段支架径向支撑力越强。此时,支架倒钩端起到锚定作用,进一步保证支架主体的稳定效果。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右端的倒钩2之间设有网状结构。

实施例3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左端同样设有四个与其右端一样的倒钩2。

此时,支架两端都可以调节径向支撑性能,从而实现支架的稳定效果。同时,由于支架长度由支架两端的倒钩部分确定,支架主体1的网格变形能力受到约束,可以通过调节支架两端倒钩2之间的距离,来改变支架主体1的径向支撑性能。

实施例4

如图9、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左端同样设有四个与其右端一样的倒钩2。

实施例5

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右端没有倒钩,在支架主体1的中间段的两个横截面上分别设置四个连成环状的倒钩2。此时,可以调节这个支架中间段的径向支撑性能。使支架具有3段径向支撑力不同区域,有利于特异化血管腔内的治疗。

实施例6

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上同一个截面上的倒钩2之间设有网状结构。

因为本支架设计径向支撑力是由倒钩部分来决定,所以支架的丝径可以选细,此时,当支架成束条状在鞘管中输送时,摩擦力最小,输送性能好;同时,在与血管贴合程度和适应性来讲,细丝制得支架程度更好。

实施例7

如图15、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左端的直径比右端的直径小。支架主体1制成直径变化的支架,可以适应腔内直径变化的血管再通需要。

实施例8

如图17、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上同一个截面上的倒钩2之间设有网状结构。

实施例9

如图19、2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左端的直径比右端的直径大。

实施例10

如图21、2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上同一个截面上的倒钩2之间设有网状结构。

设计图

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6994.6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734243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61F2/90

专利分类号:A61F2/90;A61F2/848

范畴分类:申请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科技园莘砖公路258号41幢一层、五层

发明人:范骥;李博;杨永森;陈娟;曾凡艳;俞娟;陈韵景;耿聪颖

第一发明人:范骥

当前权利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翁若莹;王文颖

代理机构:31001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径向支撑力可调的编织支架论文和设计-范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