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制度论文-曹峰

明堂制度论文-曹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明堂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先秦儒家,阴阳观,儒道关系,明堂制度

明堂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曹峰[1](2014)在《“天礼”、明堂制度及其儒道关系——以出土文献为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先秦儒家中"礼"与"天"的关系"礼",在中国古代,一般认为是用来约束人与神之间关系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呈现为各种有形无形、或大或小、或柔或刚的外在规范。在儒家那里,礼虽然是最为重要的德目之一,但显然不在第一位,因为礼不是本源的,而是派生的。关于礼来自何处,从时间和形式上看,虽然事实上周以前由宗教仪式或风俗习惯转化而来礼仪早已产生1,但儒家倾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儒学》期刊2014年00期)

方智果,张林书[2](2013)在《明堂制度研究及汶上明堂的复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在古代礼制中,明堂是困扰中国研究学者千载的一个难题,人们围绕明堂的形制、功能、起源争论不休,但是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史籍上虽然有相关记载,但语焉不详。于是诸学者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推测明堂,使本已模糊不清的明堂更难知其本来面目。诚如顾颉刚先生所说,"明堂之说,喧呶二千载,成为古帝王宫室与政事中最博大之制度。"[1]因此本文通过对各学者对两汉明堂制(本文来源于《古建园林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薛茜[3](2011)在《汉代的明堂制度—兼明堂制度源流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堂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礼仪制度中最为重要者之一,其一些相关问题一直是学界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艰深难题。本论文拟尽可能用简明扼要的行文梳理明堂及其制度产生、发展、衰亡的全过程,并根据现已发掘的相关古代礼制建筑遗址的一些实际情况、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从明堂建筑物本身的形制、性质、及相关仪式活动的实施等方面,对明堂制度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期——汉代的明堂制度进行详细论述。绪论部分就前人有关明堂及其制度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并交代本论文始终努力遵循的研究方法,即传世古籍文献之记载与地下考古之发现相结合,以及将要涉及到的相关材料与主要内容等。第一章通过罗列后世较可靠的文献记载,结合现已发掘的周代礼制建筑遗址群等相关资料,并从语言学等方面加以参考,证明了古代宗教活动的场所就是“明堂的最初形式”,所谓帝尧明堂、舜明堂、禹明堂其实是“后世明堂的主要来源”。而直至周朝,礼制发展的成熟,才促使明堂制度得以真正的确立。第二章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依托史实资料所记载的相关形制、祭祀活动等,试图对明堂及其制度在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汉代的发展始末进行梳理。其中主要结合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西安西郊大土门村遗址,推测该王莽时期的礼制建筑实为文献所载之长安明堂。并通过洛阳明堂遗址的实际情况,复原了东汉时期与明堂相关的形制等。第叁章在考察相关文献记载的基础上论述汉代之后明堂及其制度的流变。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维持阶段,到隋唐时期,明堂及其制度再次达到其发展的高峰,其中,武则天执政期间最盛,这一点从现洛阳地区已发掘的武则天明堂遗址的相关情况中亦不难看出。但之后,明堂及其制度在王朝的更迭、建筑物本身的更名、礼仪程序的替代等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通过对汉代明堂制度的有关研究与历代明堂及其制度演变的梳理,我们认为,明堂制度作为我国礼仪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萌芽于原始的一些祭祀礼仪活动,至周代才作为一种制度正式确立。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有关祭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鬼神的依赖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方面的务实追求越来越多,并慢慢取代了儒家的一些理想化治国方式,于是,明堂制度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消亡。但作为明堂制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的明堂制度在实际建造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对后世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4-01)

张一兵[4](2004)在《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堂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及有关史料丧失过甚,因而一直没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发展、变化的历史视角出发,选取了现有文献与考古发现中一部分最为基础、又大体上清楚可靠的相关史料,尽可能扼要地描述并初步解析了明堂制度发生、发展、兴盛、衰亡的全过程,初步勾勒出明堂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重点叙述了明堂礼的施行与明堂形制的变化这样两条在明堂制度史上最为基础最为骨干的线索,揭示其渊源,展现其流变。并由此深入探讨了其制度产生的主要动因,尽可能准确、简练地解答了诸如明堂制度的来源、明堂制度史各阶段的划分、明堂制度史各阶段的特征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前礼制形态”、“前明堂形态”以及 “准明堂形态”等重要的新命题。在史前社会有所谓“黄帝明堂”、“神农明堂”的传说,其中的天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礼仪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成为明堂制度的基本要素。夏代以前是古史传说时代,夏代只有“世室”,殷商只有“重屋”,是明堂制度产生之前的初级、原始形态,是明堂制度的前身,称为“前明堂形态”,这一时期可以称为明堂制度的准备期。西周初年,“前明堂形态”终于演进为“明堂制度”,后稷配天、文王配上帝的祭天配祖与负斧依朝诸侯的标准明堂礼的格局终于形成。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明堂制度的初步形成期。西周至少有四种明堂形制流传了下来,先周明堂、宗周镐京明堂、周公在成周洛阳明堂、西周晚期明堂,大概都有各自不同的尺度与外观特征。东周是明堂制度的萧条期。战国是明堂制度的失落期。两汉是明堂制度的复兴期,还产生了丰富的有关明堂制度的理论着述。西汉武帝在泰山脚下建起了汶上明堂,此后有包括武帝在内的历任皇帝东巡来行明堂礼。平帝、王莽时期是明堂制度的转型期,王莽托古改制,在长安南郊兴建了规模宏大的礼制建筑群,其中的明堂建筑有明确的尺度和形制描述。五十年代考古学家在西安大土门村发掘出一座礼制建筑遗址,学术界一般认为就是汉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所建的明堂或辟雍,我们认为还有可能是西汉太学遗址。东汉光武帝以后是明堂制<WP=231>度的繁荣期,明堂遗址虽然已经确认在汉魏洛阳故城南郊,但破坏严重,又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目前只能对相关细节问题作初步推测。魏晋南北朝的明堂制度处于维持期。南朝自刘宋开始,就对明堂制度另创新规,创造了“殿屋十二间”等样式。北朝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包括了明堂制度,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北魏平城明堂遗址,发掘报告指出明堂、辟雍、灵台叁位一体,在明堂建筑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唐代是明堂制度的再繁荣期,武后时明堂建筑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阔大,气势宏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而盛唐以后就只有不在明堂举行的“准明堂礼”了。宋代以后,明堂制度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期。徽宗开局兴工建造明堂,形制上基本上是复古主义的,而当时的明堂制度也内容更庞杂、仪式更讲究。明代的明堂制度进入了调整转型与衰败消亡期。明代初年虽然明堂制度的主要内容还存在,但是已经大幅度退化,至世宗为争正统改造大祀殿为泰享殿,所行圜丘祭天、方丘祭地、明堂祭天配祖之礼是“叁礼合一”,只能称为“后明堂礼”,是它走向最后消亡的前奏。到清代泰享殿被更名为祈年殿,不再行祭天配祖之礼而改行祈谷礼,明堂制度的主体最终消亡,但是它的影子还保留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中。明堂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为了维护传统的人、神关系;最终消亡的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加强人间与神界联系的必要性逐渐消失,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潮流最终击败了儒家的理想主义。明堂制度的历史显示出两个基本特征:1、明堂制度的本质是维护人间与神界最为紧密的关系,所表现的意义则是君权神授。2、当人际关系需要进行重大调整时,往往被利用来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扼要论述了明堂制度的渊源及流变,与明堂制度有关的问题还有一些,都有待于今后的工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4-10-20)

明堂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引言在古代礼制中,明堂是困扰中国研究学者千载的一个难题,人们围绕明堂的形制、功能、起源争论不休,但是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史籍上虽然有相关记载,但语焉不详。于是诸学者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推测明堂,使本已模糊不清的明堂更难知其本来面目。诚如顾颉刚先生所说,"明堂之说,喧呶二千载,成为古帝王宫室与政事中最博大之制度。"[1]因此本文通过对各学者对两汉明堂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堂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曹峰.“天礼”、明堂制度及其儒道关系——以出土文献为线索[J].中国儒学.2014

[2].方智果,张林书.明堂制度研究及汶上明堂的复原设计[J].古建园林技术.2013

[3].薛茜.汉代的明堂制度—兼明堂制度源流概述[D].兰州大学.2011

[4].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明堂制度的源流[D].吉林大学.2004

标签:;  ;  ;  ;  

明堂制度论文-曹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