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辨证论文_刘芸,陈采益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脉辨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脉,经络,脏腑,带状疱疹,内行,黄帝内经,伤寒论。

经脉辨证论文文献综述

刘芸,陈采益[1](2019)在《两种经脉理论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初始向心型经脉模式和后期脏腑-经络环型模式下的经络辨证的基本内容。初始的向心型经脉模式相较于脏腑-经络环型模式更加侧重于经气在四肢的变化规律,该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意在说明机体远隔部位之间的联系,体现了针灸诊疗的核心与特色;而脏腑-经络环型模式将经脉络属脏腑,使得在该模式指导下的经络辨证,更侧重于对机体整体功能的探索与总结,意在说明所生病症与脏腑、经络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用以明确病因病机。认为明辨此两种经脉模式的特点与区别,才能更好地指导针灸临床。(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建礼,商晓明,刘耀岽,卢俊,王文峰[2](2018)在《内经脉法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叁部九候脉法与人迎寸口脉法对六经辨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方诊疗必须以脉法为核心。(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8年06期)

赵爽,王红梅,房慧媚[3](2017)在《基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皮疹分布与十二经脉循行线路的关系,总结带状疱疹常见经络证型,归纳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要点。方法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部带状疱疹患者224例,采集其皮损分布、皮损表现、中医四诊症候等信息,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分别对患者进行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获取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主要症候和核心症候,并探讨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带状疱疹患者224例,经络辨证结果为:胆经证48例、肝经证42例、胃经证32例、膀胱经证22例、心包经证16例、小肠经证14例、大肠经证12例、脾经证11例、心经证11例、肺经证6例、叁焦经证6例、肾经证4例;带状疱疹十二经病证皮损分布与相应经络循行路线基本吻合,经络辨证结果与脏腑辨证结果基本一致,经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带状疱疹经络辨证具有规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王红梅,赵爽,房惠妹[4](2017)在《基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皮疹分布与十二经脉循行线路的关系,总结带状疱疹常见经络证型,归纳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要点。方法: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部带状疱疹患者224例,采集其皮损分布、皮损表现、中医四诊症候等信息,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分别对患者进行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获取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主要症候和核心症候,并探讨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带状疱疹患者224例,经络辨证结果为:胆经证48例、肝经证42例、胃经证32例、膀胱经证22例、心包经证16例、小肠经证14例、大肠经证12例、脾经证11例、心经证11例、肺经证6例、叁焦经证6例、肾经证4例;带状疱疹十二经病证皮损分布与相应经络循行路线基本吻合,经络辨证结果与脏腑辨证结果基本一致,经相关性分析,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带状疱疹经络辨证具有规律性。(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4-20)

姚斌[5](2017)在《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治疗,每日针刺1次;同时联合热敷散,每日针刺后热敷1次。治疗3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59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8.33%。结论: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卫哲,杨永兵[6](2016)在《从经脉分部观着手辨证施治损伤性和退行性腰腿痛》一文中研究指出腰腿痛是推拿门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约占中医骨伤门诊二分之一以上。其中损伤和退行病变有为多见。腰腿痛祖国医学又称痹证。早在《内经》就有"行痹""着痹""痛痹"的记载,对此病诸家论证各不相同,但治疗均为舒筋活络为主要大法~([1])。就临床实践来看,个人认为推拿治疗腰腿痛应以疏通叁阳为主,温补肝肾为辅。此法早在《伤寒论》中就有阐述:"叁阳病多实可宣通,叁阴病多虚宜温通",叁阳病多邪起阻碍阳气,邪实而正未虚,故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6年06期)

叶焕文,陈全福[7](2016)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血压变异性与十二经脉气血循行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血压变异性与十二经脉气血循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及大学城分院2009年—2014年诊断为高血压病且行动态血压监测病人3 313例。结果分析24 h动态血压记录,数据按照十二时辰分为12个组别,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将病人分为肝阳上亢组及非肝阳上亢组成两组,计算每一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异系数、平滑指数不清等。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进行t检验,两组数据变异系数及平滑指数在十二时辰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阳上亢组病人的SBP、DBP十二时辰变异系数及平滑指数不清在丑时变异性较大,表明血压在肝经旺时稳定性较差。(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王全林,王飞[8](2013)在《基于“十二经脉内行线”脏腑关系的辨证论治体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经络内行线的流注方向和次序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经络内行线的流注方向和次序直接体现了脏腑的生理特点,并关系到其病理传变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五脏经脉内行线为中心,结合古今文献及笔者的临床经验,对各自经脉内行线相关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进行了构建。最后,笔者认为依据"十二经脉内行线"所构建的脏腑关系进行辨证论治,可以起到符合临床实际的直观指导作用,从而可以避免中医临床过度囿于单纯的哲学思辨泥淖之中。(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王全林,王飞[9](2013)在《基于“十二经脉内行线”脏腑关系的辨证论治体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经络内行线的流注方向和次序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经络内行线的流注方向和次序直接体现了脏腑的生理特点,并关系到其病理传变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五脏经脉内行线为中心,结合古今文献及笔者的临床经验,对各自经脉内行线相关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进行了构建。最后,笔者认为依据"十二经脉内行线"所构建的脏腑关系进行辨证论治,可以起到符合临床实际的直观指导作用,从而可以避免中医临床过度囿于单纯的哲学思辨泥淖之中。(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期刊2013-03-29)

管遵惠,管薇薇[10](2012)在《十二经脉经络辨证概要》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经络辨证的定义,简介了经络系统的内容。结合临床病例,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本经自病,调其本经"、"某经病症,表里经同治"、"本经有病,兼调子母经"4个方面论述了十二经脉循经辨证的方法和运用。(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经脉辨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叁部九候脉法与人迎寸口脉法对六经辨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方诊疗必须以脉法为核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脉辨证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芸,陈采益.两种经脉理论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刘建礼,商晓明,刘耀岽,卢俊,王文峰.内经脉法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J].四川中医.2018

[3].赵爽,王红梅,房慧媚.基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

[4].王红梅,赵爽,房惠妹.基于十二经脉循行路线的带状疱疹经络辨证规律初探[C].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5].姚斌.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J].中医研究.2017

[6].卫哲,杨永兵.从经脉分部观着手辨证施治损伤性和退行性腰腿痛[J].内蒙古中医药.2016

[7].叶焕文,陈全福.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血压变异性与十二经脉气血循行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

[8].王全林,王飞.基于“十二经脉内行线”脏腑关系的辨证论治体系探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

[9].王全林,王飞.基于“十二经脉内行线”脏腑关系的辨证论治体系探究[C].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2013

[10].管遵惠,管薇薇.十二经脉经络辨证概要[J].针灸临床杂志.2012

论文知识图

针灸器具与使用-图2—1一24 温灸器的一种针灸器具与使用-图2—1—26 走罐针灸器具与使用-图2—1—23针灸器具与使用-图2—1—25皮肤针技术操作步骤子午流注纳支法流注图

标签:;  ;  ;  ;  ;  ;  ;  

经脉辨证论文_刘芸,陈采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