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密钥流生成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成器,密钥,密码,随机数,序列,反馈,逻辑设计。
密钥流生成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森森,黄一才,郁滨,周伟伟[1](2018)在《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蓝牙密钥生成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环境对电路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配置信号的最优选择策略,提出了一种可重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实现方案。利用可重构PUF提取设备随机性的物理特征,建立密钥生成参数与密钥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纠错算法和混沌算法,确保密钥的一致性和映射的非线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密钥生成器在最坏条件下纠错失败的概率小于1.7×10~(-3),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不可预测性且产生的密钥符合NIST检验标准,满足蓝牙设备认证、链路加密等应用需求,可使蓝牙有效抵抗复制攻击的威胁。(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林景明[2](2017)在《面向量子密钥通信的真随机数生成器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对量子通信的研究不断深入,量子密钥通信由理论研究快速地向科学应用领域进军,并先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国内成功研制的第一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的顺利发射和在轨量子通信试验的成功,表明了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突破了传统通信渠道的限制,向世界证明我国有能力将传统的光纤信道和自由空间的星地信道结合起来,建立起长距离、多维度和全天候的广域量子密钥通信网络。在量子密钥通信试验中,真随机数是重要的原始密钥数据源,然而量子信号在信源、信道和信宿等环节中均存在衰减大的特点,特别是在长距离的自由空间的传输信道中衰减更加明显,导致信息终端的成码率显着下降。因此,信源端需要具有较高的信号产生速率,尤其在进行距离更长和背景噪声更高的全天候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时,要求信源端真随机数的产生速率接近1Gbps的数量级。本论文以自由空间量子通信为背景,研制一种满足量子密钥通信试验中真随机数高输出速率需求的真随机数生成器,此生成器真随机数信号输出速率可达到960Mbps,满足量子通信对高速真随机数的应用需求,对广域量子密钥通信网络的组建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首先根据真随机数生成器的总体功能和性能需求,遵循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制定了真随机数生成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硬件模块和FPGA逻辑模块的划分,然后,对各个重点子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硬件设计包含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外围电路设计、真随机数生成模块硬件设计和数据存储模块硬件设计等;FPGA逻辑设计包含了控制指令处理模块逻辑设计、NAND FLASH控制模块逻辑设计和高速串口通信模块逻辑设计等。最后,论文分别介绍了FPGA逻辑和真随机数生成器整体的功能和性能的验证情况,验证结果表明本真随机数生成器功能和性能均满足实际应用的技术要求。本论文设计的面向量子密钥通信的真随机数生成器,其真随机数输出速率达到960Mbps,满足星地自由空间量子密钥通信实验中对高输出率真随机数的性能指标要求;同时,本真随机数生成器的研制的方案能够给今后其它工程应用中有类似技术需求的工程师提供设计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7-01)
张斌,缪祥华,唐鸣,赵之洛[3](2013)在《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非线性密钥序列生成器线性复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线性等价是研究非线性密钥序列生成器线性复杂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先介绍了计算线性等价的模拟退火法,然后使用遗传算法对该算法进行改进,最后使用一组密钥序列生成器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性能评估,并将改进后的算法和原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比原算法更有效的找到非线性密钥序列生成器的线性等价。(本文来源于《信息安全与技术》期刊2013年10期)
易宗向[4](2012)在《基于伪随机数生成器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口令认证是身份认证的一种,而密钥交换则是为了生成安全的临时会话密钥。目前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中出现的新的情况:普遍使用的哈希函数和加密存在协议实现上的安全问题;基于随机熵的重置攻击的出现。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伪随机数生成器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首先我们分析了目前常见的一些攻击方法,指出最近几年出现的某些协议如C2C-PAKE[16]等存在被攻击的漏洞,产生这些攻击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加密/哈希函数的误用。然后给出一个包括现有的攻击方法的RRC安全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包括了对现有各种攻击方法模拟,并且还给出口令的语义安全描述。同时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伪随机数生成器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RPAKE。紧接着证明了这个协议在上述安全模型下的安全性,并且从效率和其他安全特性的角度和其他协议进行对比。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一个更加具体的RPAKE实现方案。(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2-05-01)
潘臻,唐小虎[5](2012)在《全动态密钥流生成器DF-FCSR-8》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基于带进位的反馈移位寄存器(FCSR)滤波的密钥流生成器族(F-FCSR),在分析F-FCSR线性弱点和F-FCSR-Hv2被攻破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全动态滤波密钥流生成器DF-FCSR-8。避免了利用该种情况而进行的Hell-Johansson攻击。其生成序列通过了美国技术与标准局(NIST)STS软件包的16项随机性测试,有良好的随机性。同时生成器也能抵抗其他攻击。(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贾艳艳,胡予濮,高军涛[6](2011)在《比特搜索生成器的快速密钥恢复攻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比特搜索生成器,利用Martin Hell关于自缩生成器的攻击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段密钥流的概率快速密钥恢复攻击。与目前已知的最好攻击结果相比,该攻击能够将计算复杂度从O(20.5LL3)降低到O(20.43LL3),特别地,当L为96时,计算复杂度可以达到O(20.39LL3),所需的数据复杂度为O(NL)。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密钥段数的增多,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明显减少;密钥长度越长,该算法的攻击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潘臻,唐小虎[7](2010)在《联合的F-FCSR密钥流生成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带进位反馈移位寄存器(FCSR)的滤波密钥流生成器族F-FCSR线性弱点和其硬件方案F-FCSR-Hv2被攻破原因基础之上,提出了利用两个F-FCSR输出简单非线性运算而成的联合的F-FCSR密钥流生成器.该生成器避免了利用该种情况而进行的Hell-Johansson攻击,其生成序列通过了美国技术与标准局(NIST)STS的16项随机性测试,有高的复杂度,且能抵抗相关攻击和代数攻击.(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孙菁,傅德胜[8](2010)在《序列密码中密钥流生成器的安全性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序列密码设计的核心在于密钥流生成器的设计,本文分析了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序列密码密钥流生成器的工作机制,在研究Geffe和收缩式非线性组合生成器模型的重构条件之基础上,给出了一般情况下非线性组合生成器整体的重构条件。本文的工作对构建安全序列密码体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信息安全与技术》期刊2010年07期)
徐芡芡,赵泽茂,李孟婷[9](2010)在《基于LFSR的钟控密钥流生成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FSR的钟控密钥流生成器。该生成器通过一个钟控线性移位寄存器从15个级数是两两互素的线性移位寄存器中控制选取10个,将所选出的各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的m序列相加,然后输出,从而达到了伪随机序列周期扩大的目的。本文还对密钥流生成器的线性复杂度、均匀性、相关性以及游程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生成器生成序列的周期能达到2128,而且有较大的线性复杂度和良好的相关性和均匀性。认为该序列可以作为密钥流序列进行加密。通过钟控的方式随机选取用于相加的m序列,增加了密钥流序列的条数。此外,本文还给出了该生成器的具体实现算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0年07期)
邓健,郑林华[10](2010)在《一种流密码密钥流生成器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保密强度的通信系统中,流密码是一种广泛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流密码初始密钥生成、初始密钥滚动、摘要生成、密钥流产生等多个功能模块,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复用的设计方法,在多个功能模块间实现了程序共用、分时复用,达到了精简程序、节省硬件资源、降低功耗、控制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10年03期)
密钥流生成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对量子通信的研究不断深入,量子密钥通信由理论研究快速地向科学应用领域进军,并先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国内成功研制的第一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的顺利发射和在轨量子通信试验的成功,表明了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突破了传统通信渠道的限制,向世界证明我国有能力将传统的光纤信道和自由空间的星地信道结合起来,建立起长距离、多维度和全天候的广域量子密钥通信网络。在量子密钥通信试验中,真随机数是重要的原始密钥数据源,然而量子信号在信源、信道和信宿等环节中均存在衰减大的特点,特别是在长距离的自由空间的传输信道中衰减更加明显,导致信息终端的成码率显着下降。因此,信源端需要具有较高的信号产生速率,尤其在进行距离更长和背景噪声更高的全天候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时,要求信源端真随机数的产生速率接近1Gbps的数量级。本论文以自由空间量子通信为背景,研制一种满足量子密钥通信试验中真随机数高输出速率需求的真随机数生成器,此生成器真随机数信号输出速率可达到960Mbps,满足量子通信对高速真随机数的应用需求,对广域量子密钥通信网络的组建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首先根据真随机数生成器的总体功能和性能需求,遵循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制定了真随机数生成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硬件模块和FPGA逻辑模块的划分,然后,对各个重点子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硬件设计包含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外围电路设计、真随机数生成模块硬件设计和数据存储模块硬件设计等;FPGA逻辑设计包含了控制指令处理模块逻辑设计、NAND FLASH控制模块逻辑设计和高速串口通信模块逻辑设计等。最后,论文分别介绍了FPGA逻辑和真随机数生成器整体的功能和性能的验证情况,验证结果表明本真随机数生成器功能和性能均满足实际应用的技术要求。本论文设计的面向量子密钥通信的真随机数生成器,其真随机数输出速率达到960Mbps,满足星地自由空间量子密钥通信实验中对高输出率真随机数的性能指标要求;同时,本真随机数生成器的研制的方案能够给今后其它工程应用中有类似技术需求的工程师提供设计参考和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钥流生成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森森,黄一才,郁滨,周伟伟.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蓝牙密钥生成器[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8
[2].林景明.面向量子密钥通信的真随机数生成器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3].张斌,缪祥华,唐鸣,赵之洛.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非线性密钥序列生成器线性复杂度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
[4].易宗向.基于伪随机数生成器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D].广州大学.2012
[5].潘臻,唐小虎.全动态密钥流生成器DF-FCSR-8[J].通信学报.2012
[6].贾艳艳,胡予濮,高军涛.比特搜索生成器的快速密钥恢复攻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
[7].潘臻,唐小虎.联合的F-FCSR密钥流生成器[J].电子学报.2010
[8].孙菁,傅德胜.序列密码中密钥流生成器的安全性研究与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
[9].徐芡芡,赵泽茂,李孟婷.基于LFSR的钟控密钥流生成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
[10].邓健,郑林华.一种流密码密钥流生成器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J].微处理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