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所述底座的内部具有水道,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后端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模的一端面与所述后端模的一端面相互抵持,所述前端模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所述浇口杯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天模的一侧;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出水口连通。达到液体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形成铸件时,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加快,铸件不易出现缩孔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包括模具组件和水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底座、左端模、右端模、后端模、前端模、天模和浇口杯,所述底座的内部具有水道,所述左端模和所述右端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四个底角,且两个所述左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右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相交,所述后端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所述后端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前端模的一端面与所述后端模的一端面相互抵持,所述前端模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且所述天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浇口杯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天模的一侧;所述水冷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水泵、第二连接管、水箱和第三连接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出水口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包括模具组件和水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底座、左端模、右端模、后端模、前端模、天模和浇口杯,所述底座的内部具有水道,所述左端模和所述右端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四个底角,且两个所述左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右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相交,所述后端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所述后端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前端模的一端面与所述后端模的一端面相互抵持,所述前端模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且所述天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浇口杯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天模的一侧;
所述水冷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水泵、第二连接管、水箱和第三连接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出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道呈S型曲线结构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道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箱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测温器,所述测温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道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后端模固定连接,且所述导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后端模的外表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口杯包括下外壁、上外壁、下内壁和上内壁,所述下外壁与所述上外壁一体成型,且所述下外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一夹角为70°,所述上外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二夹角为90°,所述下内壁与所述上内壁一体成型,且所述下内壁与所述上内壁均位于所述下外壁与所述上外壁的内部,所述下内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三夹角为72°~75°,所述上内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四夹角为82°~8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外壁与所述上内壁形成的壁厚宽度为所述下外壁与所述下内壁的壁厚宽度的三分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内壁与所述下内壁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目前在生产减速器前壳体时,一般多是用浇铸模具,利用浇铸模具生产减速器前壳体不仅对制品尺寸限制较小,同时制品中内应力也低。
但是现有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在铸造减速器前壳体时,由于液体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形成铸件时,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相对较慢,导致铸件容易出现缩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体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形成铸件时,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相对较慢,导致铸件容易出现缩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所述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包括模具组件和水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底座、左端模、右端模、后端模、前端模、天模和浇口杯,所述底座的内部具有水道,所述左端模和所述右端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四个底角,且两个所述左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右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相交,所述后端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所述后端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前端模的一端面与所述后端模的一端面相互抵持,所述前端模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且所述天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浇口杯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天模的一侧;
所述水冷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水泵、第二连接管、水箱和第三连接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出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水道呈S型曲线结构设置。
其中,所述水道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箱的内部。
其中,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测温器,所述测温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道的内部。
其中,所述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后端模固定连接,且所述导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后端模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浇口杯包括下外壁、上外壁、下内壁和上内壁,所述下外壁与所述上外壁一体成型,且所述下外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一夹角为70°,所述上外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二夹角为90°,所述下内壁与所述上内壁一体成型,且所述下内壁与所述上内壁均位于所述下外壁与所述上外壁的内部,所述下内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三夹角为72°~75°,所述上内壁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四夹角为82°~85°。
其中,所述上外壁与所述上内壁形成的壁厚宽度为所述下外壁与所述下内壁的壁厚宽度的三分之一。
其中,所述上内壁与所述下内壁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通过所述底座的内部具有水道,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四个底角,且两个所述左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右端模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相交,所述后端模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所述后端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前端模的一端面与所述后端模的一端面相互抵持,所述前端模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且所述天模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和两个所述右端模抵持,所述浇口杯与所述天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天模的一侧;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水道的出水口连通。其中通过在所述水道内储存水,进而加快液体金属的冷却速率,并通过水泵和所述水箱的共同作用进而对所述水道内的水进行循环,加快了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获得液体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形成铸件时,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加快,铸件不易出现缩孔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浇口杯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100-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10-模具组件、20-水冷组件、11-底座、111-水道、12-左端模、13-右端模、14-后端模、15-前端模、16-天模、17-浇口杯、171-下外壁、172-上外壁、173-下内壁、174-上内壁、175-第一夹角、176-第二夹角、177-第三夹角、178-第四夹角、18-导管、21-第一连接管、22-水泵、23-第二连接管、24-水箱、25-第三连接管、26-冷凝器、27-测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100,所述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100包括模具组件10和水冷组件20,所述模具组件10包括底座11、左端模12、右端模13、后端模14、前端模15、天模16和浇口杯17,所述底座11的内部具有水道111,所述左端模12和所述右端模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端模12和两个所述右端模13分别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座11的四个底角,且两个所述左端模12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右端模13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连线相交,所述后端模14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上端面,且所述后端模14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12和两个所述右端模13抵持,所述前端模15的一端面与所述后端模14的一端面相互抵持,所述前端模15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天模16固定连接,且所述天模16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12和两个所述右端模13抵持,所述浇口杯17与所述天模1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天模16的一侧;
所述水冷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管21、水泵22、第二连接管23、水箱24和第三连接管25,所述水泵22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21与所述水道11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22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23与所述水箱24连通,所述水箱24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25与所述水道111的出水口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天模16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所述水泵22电性连接,所述天模16通过尾顶的抵持,使得所述天模16的四个底角分别与两个所述左端模12和两个所述右端模13抵持,进而使得所述后端模14与所述前端模15相互抵持,此时将液体金属倒入所述浇口杯17,使得液体金属通过所述浇口杯17注入到所述后端模14、所述前端模15、所述左端模12和所述右端模13形成的密闭空间中,直至液体金属冷却,进而形成减速器前壳体毛坯,由于液体金属的温度高,经过热传导后所述后端模14的温度热量增加,同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底座11,使得所述底座11受热,大大地减缓了液体金属冷却成型的速率,其中在所述底座1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水道111,所述水道111的内部填充水,通过所述水道111内的水能够对所述底座11进行散热降温,进而间接的对所述后端模14进行降温,继而加快了液体金属冷却成型的速率,同时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22动作,所述水泵2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23抽取所述水箱24内的水,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21将抽取的水箱24内的水输入到所述水道111的内部,所述水道111内部之前的水由于吸收部分热量后具有一定温度,此时可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25流入到所述水箱24的内部,进而进行冷却,冷却之后的水通过所述水泵22再次抽取到所述水道111的内部,通过对所述水道111内的水进行往复循环的更换,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底座11的散热性,进而使得液体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形成前壳体毛坯时,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加快,使得前壳体毛坯不易出现缩孔,保证了前壳体毛坯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水道111呈S型曲线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111呈S型曲线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加水在所述水道111内的流动的时间,使得所述水道111内的水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进而加快所述液体金属的冷却成型的速率,使得前壳体毛坯不易出现缩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道111与所述底座11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111与所述底座11一体成型的设置能够保证冷却水在所述水道111内的循环流动时不会渗出,保证所述底座1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增加所述水道111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组件20还包括冷凝器26,所述冷凝器26与所述水箱2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箱24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2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水箱24内的水经过多次往复循环后存在一定热量,通过所述冷凝器26的设置能够对所述水箱24内的水进行冷却,加快所述水箱24内的水的冷却速度,使得所述水箱24进入所述水道111的水的温度更低,散热性更好,能够进一步加快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组件20还包括测温器27,所述测温器27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道111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器27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测温器27能够检测所述水道111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当冷却水的温度到达或者高于预设温度值后,所述测温器27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所述水泵22动作,所述水泵22抽取所述水箱24内的水进入所述水道111,继而进行往复循环的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前壳成型模具100还包括导管18,所述导管18与所述后端模14固定连接,且所述导管18的一端贯穿所述后端模14的外表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端模14上设置所述导管18,所述导管18的设置能够配合所述水冷组件20进一步提高所述后端模14的散热性,加快液体金属的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浇口杯17包括下外壁171、上外壁172、下内壁173和上内壁174,所述下外壁171与所述上外壁172一体成型,且所述下外壁171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一夹角175为70°,所述上外壁172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二夹角176为90°,所述下内壁173与所述上内壁174一体成型,且所述下内壁173与所述上内壁174均位于所述下外壁171与所述上外壁172的内部,所述下内壁173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三夹角177为72°~75°,所述上内壁174相对水平面形成的第四夹角178为82°~8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内壁174和所述下内壁173相对与水平面各自形成的所述第三夹角177和所述第四夹角178均小于90°的设置,能够保证金属液体能够顺利从所述浇口杯17导入到所述前端模15和所述后端模14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第三夹角177小于所述第四夹角178的设置,在保持高度的前提下,能增大所述浇口杯17的容积,能够存放更多的金属液体,更好的控制导入速率。
进一步地,所述上外壁172与所述上内壁174形成的壁厚宽度为所述下外壁171与所述下内壁173的壁厚宽度的三分之一。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外壁172和所述上内壁174构成上壁,而所述上外壁172和上所述内壁的角度设置使上壁由上至下逐渐加厚,所述下外壁171和所述下内壁173构成下壁,而所述下外壁171和所述下内壁173的角度设置使下壁由下至上逐渐加厚,上壁和下壁的连接处厚度最大,并且由于所述上外壁172与所述上内壁174形成的壁厚宽度为所述下外壁171与所述下内壁173的壁厚宽度的三分之一,即上壁总体厚度小于所述下壁总体厚度,因此由于下壁为斜面,且下壁的壁厚宽度相对较宽,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进而保证所述浇口杯17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内壁174与所述下内壁173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内壁174与所述下内壁173之间的连接处为弧形面,使得所述浇口杯17的内壁更加光滑,有利于金属液体的导入,减小金属液体在所述浇口杯17的内壁粘结的可能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87431.8
申请日:2019-05-1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830239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22D27/04
专利分类号:B22D27/04
范畴分类:25D;
申请人:重庆源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源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2760 重庆市璧山县大路街道福里村二社
发明人:李天培;李莉;李毅
第一发明人:李天培
当前权利人:重庆源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志军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