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型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湖,藻型湖区,草型湖区,富营养化
生态型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程龙娟,姚书春,薛滨,李玲玲,刘金亮[1](2019)在《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枝角类组成和丰度长期变化的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枝角类作为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之一,对生存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本文分析了太湖西、中和东部等湖区的钻孔沉积物、表层沉积物以及春夏秋季活体枝角类的组成与丰度.结果表明:活体枝角类组成以象鼻溞(Bosmina spp.)为优势种,秋季枝角类属种数量最多.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表层沉积物枝角类组成均以象鼻溞为优势种,其中西部与中心湖区的枝角类组成与丰度较为相似,种类单一,枝角类绝对丰度高;东部湖区枝角类属种较为丰富,绝对丰度低,优势种由浮游种象鼻溞以及沿岸种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cus sl)和西方笔纹溞(Graptoleberis testudinaria)等种属构成.百年以来,太湖枝角类组成与丰度随着营养水平增加而改变,富营养指示种(Bosmina longirostris)丰度的增加与贫营养指示种(Bosmina longispina)丰度的下降,响应了湖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1970s末期,太湖西部与中心湖区在进入富营养化阶段,枝角类组成单一,象鼻溞占有绝对优势,与东部湖区相比,沿岸种、底栖种稀少.东部湖区在1960s以后,枝角类属种数量增加,但丰度下降,响应了1960s以来该区域营养水平提高、沉水植被生物量增加以及沼泽化加剧的环境过程.(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月清[2](2018)在《石化产业价值观发生变化 需求由生存型迈向生态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成为产业体系重构的核心动力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体系对化工发展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和取向。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需求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生活型阶段,下一步将要进入到生态型阶段,需求层次、需求内容、产业映射和核心价值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正在努力,尽快进入生态型阶段,这需要更多高端技术和清洁资源的保障。炼油行业要认识到产能过剩的严峻性,一定要(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企业》期刊2018年12期)
钱贞娜[3](2017)在《风筝果镜像花的雌雄异位变化及传粉生态型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虎尾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迁移历史总结出来的“金虎尾路线”,是解释热带植物洲际间断分布与长距离扩散格局的重要模式。金虎尾科植物原产地在南美洲,通过北大西洋陆桥扩散到欧亚大陆,后来间断扩散到非洲和亚洲等地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亚洲特有的风筝果属(Hiptage)所在支系的现存类群涵盖了南美洲、中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的地方特有属,体现了金虎尾路线整个迁移历史和扩散过程。风筝果属(Hiptage)还具有特殊的镜像花(mirror-image flowers),在中国西南地区分化出了大量狭域特有种。开展风筝果属镜像花的传粉适应意义研究对揭示金虎尾路线植物适应进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风筝果属分布最广泛的风筝果(Hiptage benghalensis)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传粉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发现,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的风筝果种群,有着较大的雌雄异位(柱头与可育花药的空间距离),其传粉者也是体型较大的木蜂(Xylocopa nasalis)和熊蜂一种(Bombus sp.);雌雄异位程度小的海南岛种群和云南西双版纳种群的传粉者则是体型较小的大蜜蜂(Apisdorsata)、西方蜜蜂(A.mellifera)。除了雌雄异位的明显分化(F = 53.69,P<0.01)之外,花柱长度也在这两类种群之间差异显着(F=12.5, P< 0.05),与传粉昆虫身体长度密切相关。风筝果萼片腺体分泌的花蜜主要含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其中大蜂传粉生态型种群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明显高于小蜂传粉生态型种群(P< 0.05),而蔗糖含量相反。通过叶绿体ycf1b、rbcL和细胞核ITS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由大型蜂传粉的雌雄异位程度较大的3个种群(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种群)遗传关系极近,与小型蜂传粉种群(雌雄异位较小的海南岛种群和云南西双版纳种群)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这表明,风筝果的种群基因流都集中在大雌雄异位种群和小雌雄异位种群之内,不同雌雄异位程度的种群之间极少发生相互传粉。这些结果显示,风筝果不同地理种群的镜像花雌雄异位程度的变化可能是适应局域不同体型大小的传粉昆虫的选择结果,而且种群间出现了基因流的隔断,可能形成了适应于大型蜂(分布区边缘)、小型蜂(分布区中心)传粉的两种生态型。镜像花通过雌雄异位的变化适应不同地域的传粉者而形成传粉生态型,这种传粉可塑性及其导致的传粉隔离机制可能是风筝果属物种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王银平,谷孝鸿,曾庆飞,毛志刚,王文侠[4](2016)在《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食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船表层单囊拖网于2013年2 12月分别在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敞水湖区和草型湖区)采集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样品,同时用刺网补充大个体样品.通过胃含物鉴定,分析湖鲚饵料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季节和湖区间差异,同时测定湖鲚摄食率、肥满度和食物选择系数等.结果显示,湖鲚主要食物为浮游枝角类和桡足类,此外,水生昆虫、轮虫和小型鱼虾也是湖鲚的重要食物来源.湖鲚食物组成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以桡足类的哲水蚤(Calanus spp.)、剑水蚤(Cyclops spp.)为主,夏、秋季则以枝角类的象鼻溞(Bosmina spp.)、裸腹溞(Moina spp.)和盘肠溞(Chydorus spp.)为主.不同湖区湖鲚食物种类差异明显,草型湖区水生昆虫、鱼虾较敞水湖区多,桡足类较敞水湖区少.不同湖区间湖鲚食物数量差异明显,敞水湖区湖鲚平均食物数量为788.98±262.4 ind./尾,而草型湖区仅为298.85±71.1 ind./尾.湖鲚主动摄食大型枝角类,如僧帽溞(Daphnia cucullata)、低额溞(Simocephalus spp.)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选择指数(Ii)介于0.59~1.00之间.小型裸腹溞(Moina spp.)也是湖鲚主动选择的食物(0.62<Ii<0.95),但湖鲚对桡足类选择性较低,这可能与桡足类较强的逃避能力有关.湖鲚对食物选择性的季节变化明显,如冬季回避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而夏季则主动选择,但不同湖区湖鲚对食物的选择差别较小.本研究结果有利于从食物网层面剖析湖鲚种群增长原因,进而通过生物操纵理论对湖鲚种群进行控制,最终为形成合理的湖泊渔业结构和湖泊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王泓[5](2016)在《本土和入侵生态型乌桕对全球变化主要因子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入侵作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全球变化因子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探究入侵植物对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对深入了解入侵植物的生理生态学变化,监控外来植物入侵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浓度(C02)及臭氧(O_3)浓度升高、紫外(UV-B)辐射强度增强和氮沉降均是当前全球变化的重要表现。这些外在环境因素的变化无论是对植物个体的生长与繁殖,还是对群落结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演替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环境变化因子之间也常常相互影响,因而两个及以上的环境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可能会发生一种非加和效应。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这四种环境变化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的影响仍不明晰,特别是针对入侵植物的研究尤为少见。入侵植物之所以能够成功入侵新地域,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入侵植物本身就具有比本土物种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入侵植物被引入新生境后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适应性进化进而提高了竞争力。因此,入侵物种与其入侵地的伴生物种,或入侵物种的入侵生态型与本土生态型对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响应也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主要围绕O_3与其他环境因子(CO_2、UV-B和氮沉降)的相互作用,以乌桕作为主要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控制环境箱的方法,探究入侵物种乌桕与3种本土伴生物种,以及入侵与本土生态型乌桕对03和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采用室外开顶式同化箱的方法,探究03浓度升高和UV-B辐射增强,以及03浓度升高和不同方式的氮沉降模拟对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生长表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入侵植物乌桕与本土 3种伴生物种的生长表现对比,发现入侵种乌桕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且具有较低的浓缩单宁含量。通过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单一种植以及两者混合种植进行生长表现对比,发现入侵生态型乌桕在生物量、株高等生长指标方面优于本土生态型乌桕,特别是在混合种植时,入侵生态型性乌桕相比本土生态型乌桕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结果说明乌桕在被引入新生境后,发生了适应性进化,其资源分配机制也发生了调整,即原先用于生产高消耗次级代谢产物的资源一部分被转化为用于低消耗的植株生长,使得不但入侵物种乌桕相对于本土伴生物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入侵生态型乌桕相对本土生态型乌桕也具有竞争优势。结果验证了竞争力进化增强假说。2.入侵生态型乌桕相对于本土生态型乌桕对UV-B辐射强度升高的响应更为敏感,另外,UV-B辐射增强时,两生态型在叶凋落物量上存在明显相反的变化,即本土生态型乌桕的叶凋落物量明显上升,而入侵生态型乌桕的叶凋落物量明显下降,这样可能会改变土壤养分循环过程,进一步影响外来植物的入侵表现。由此得出,入侵生态型乌桕先前为了成功入侵新生境,可能改变了自身的形态生理特征,而正是这种改变造成入侵生态型乌桕对UV-B辐射更为敏感。说明入侵物种乌桕是一种“一样精”(master of some)的物种,即在生境温和的条件下入侵物种乌桕容易入侵,而在环境胁迫的环境下,如UV-B辐射增强的情况下不利于入侵生态型乌桕的入侵。同时,在O_3和CO_2浓度同时升高的条件下,入侵生态型乌桕的总生物量明显优于本土生态型乌桕,并且两者的总生物量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O_3浓度单独升高的条件下,入侵和和本土生态型乌桕的总生物量没有显着差异,甚至入侵生态型乌桕的叶片数显着低于本土生态型乌桕。O_3和CO_2浓度同时增加在本试验中是一种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因此结果进一步证实入侵种乌桕属于一种“一样精”的植物。3. O_3浓度或UV-B辐射单独升高均会对植物造成不利的影响,而CO_2浓度升高或模拟氮沉降都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O_3与CO_2在植物生长的初期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即O_3和CO_2浓度同时增加的情况下植株的生长表现优于CO_2浓度单独升高条件下的植株。O_3与UV-B同样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UV-B辐射增强会消减O_3浓度升高对植株生长造成的负效应,或是增强植物对O_3的耐受性。O_3与氮沉降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两者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只是简单的加和效应。4.在环境控制箱法中,O_3浓度升高显着降低了入侵生态型乌桕的根冠比,而对本土生态型乌桕的根冠比的影响不显着。在开顶式同化箱法中,两种生态型乌桕单一种植时,O_3浓度升高对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的根冠比没有显着影响,而混合种植时,O_3浓度升高对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的根冠比均显着减少。5.入侵物种乌桕的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叶片数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明显,而CO_2浓度升高对本土伴生物种的生长没有显着影响。结果说明CO_2浓度升高能够增强入侵物种的竞争力,这与资源波动假说的理论是一致的:可利用资源的提高能够促进外来植物入侵。6.氮沉降能够显着减小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的叶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差异,但是依旧不会改变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的竞争格局,即在对照或模拟氮沉降处理的情况下入侵生态型乌桕的竞争力均大于本土生态型乌桕。此外,氮沉降也能降低本土和入侵生态型乌桕的根冠比。7. O_3与不同氮沉降模式对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生长差异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O_3浓度增加能够加剧入侵和本土生态型乌桕对土壤中有效资源的竞争。试验过程中只在中期模拟氮沉降(Middle)或模拟随机氮沉降(Random)的处理相比模拟均匀氮沉降(Uniform)处理更利于入侵植物入侵。结果说明短时间内的资源波动变异越大,比单一地提高可利用资源更能发挥入侵植物对资源的高效竞争能力。全文结论:1.入侵物种乌桕在入侵地成功入侵存在两方面的原因:入侵物种在入侵生境之前就存在很强的竞争力,同时在入侵生境之后,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适应性进化,使得其进一步提升了入侵力。2.入侵物种乌桕在适宜环境下容易发生入侵,而在胁迫的环境下不易成功入侵。同时,胁迫的环境条件下会加剧种内或种间对有效资源的竞争。3.可利用资源增加能够促进入侵植物的入侵,同时可利用资源波动变异越大,越能发挥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4.减少根冠比,即减少根部资源分配促进地上部分生长,这可能是植物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无论是有效资源增加还是胁迫压力加大)的一种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关志刚[6](2015)在《张峰水库建设对周边生态型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张峰水库与配套输水工程建设及影响区域2002和2010年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6大土地利用分类,选择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等景观指标,分析了水库工程建设对生态型景观的影响:枢纽工程及蓄水影响区,耕地景观数量和面积均呈现降低,草地斑块数量和面积呈现增大,林地保持不变;输水工程影响区,耕地景观斑块各项指标均呈现下降,草地各项指标均呈现增加,林地和水域保持不变;从整个工程影响区来看,耕地斑块数量和面积减小且形状趋于简单化,草地斑块数量和面积趋于增大且边缘密度、形状指数表现为下降。研究表明,水库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型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具有一定影响,且与空间尺度有一定关系。针对水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提出了植被恢复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周强,胡淑宝,王青青,李贵生,唐丽[7](2015)在《6种生态型香根草光合光响应特征及光合参数日变化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生态型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的光合生理差异,比较了Karnataka、Sunshine、Huffman、Kandy、Monto和Veriveria nermorlis这6种生态型香根草的光合光响应特征和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表观量子效率(AQY)外,6种生态型香根草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和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Karnataka和Veriveria nermorlis的LSP、LCP和Pn,max较高;而Sunshine和Kandy的LSP较低,Sunshine和Huffman的LCP较低,Monto的Pn,max最低,Karnataka的Rd较高,而Huffman的Rd较低。Karnataka和Veriveria nermorlis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在中午12:00达到最大值;其余4种生态型则呈双峰型,低谷出现在12:00。通过Pn与大气温度(Ta)、大气CO2浓度(Ca)、大气相对湿度(HR)、光照强度(PAR)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通径和决策分析发现,PAR是影响6种生态型香根草Pn日变化的主要决定因子,HR是影响Karnataka、Huffman、Monto和Veriveria nermorlis的Pn日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而Ta是影响Sunshine和Kandy的Pn日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马彦霞,郁继华,张晶,曹刚,李杰[8](2014)在《设施蔬菜栽培茬口对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性状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设施番茄生态型无土栽培正茬、迎茬、连茬基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茬口对设施番茄根圈基质酶活性和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正茬栽培基质的绝对含水量、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小;连茬基质的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容重和酸碱度(pH值)最大。基质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无土栽培中,连茬、迎茬和正茬条件下基质的化学性质与生物学性状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导致了番茄连茬基质微生态环境的改变,最终导致产生连作障碍。所有指标的相关性中,脱氢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较差,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较好,说明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是影响基质pH值、电导率(EC)和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正茬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的可塑性指数均最大,蔗糖酶活性、pH值和持水孔隙度的可塑性指数均最小;连茬基质的脱氢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绝对含水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的可塑性指数均最小,说明正茬基质比连茬基质具有更广泛的环境适应性,更能适应番茄根系不同分泌物的累积。各茬口基质的大小孔隙比、通气孔隙度、脱氢酶和绝对含水量的可塑性指数均较大,能较其他指标更好地反映不同茬口基质的优越性。综合分析表明,不同茬口基质生物、理化性状的优越性表现为:正茬>迎茬>连茬;设施生态型无土栽培番茄连茬严重破坏了基质的生物和理化性状,正茬栽培对基质生物、理化性状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14期)
陈金荣,杨志慧,林珠荣,陈益雄,黄舒哲[9](2013)在《长泰发展的低碳气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段时间来,在长泰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许志贵的案头上,放着一本被他捧为“座上宾”的书籍,这就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创作的《第叁次工业革命》。 忙里偷闲地细读这本书,许志贵用心良苦,意在学习并借鉴其传达的发展新理念、新思路,为开发区新一轮转(本文来源于《闽南日报》期刊2013-01-25)
陈彩能,潘连公[10](2008)在《连栋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光照强度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连栋温室内外光照强度测定结果,详细分析了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不同时期、不同品种、地面和植株顶部、南中北3个不同位置光照强度和透光率变化规律,提出了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保持覆盖材料表面清洁、行间铺银白色反光膜或地面涂白、应用补光灯补光等工程措施和实行宽窄行种植、选择叶片小、透光率高的品种、补施CO2气肥、应用光呼吸抑制剂等农艺措施以提高透光率,增加光照强度,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08年23期)
生态型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成为产业体系重构的核心动力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体系对化工发展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和取向。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需求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生活型阶段,下一步将要进入到生态型阶段,需求层次、需求内容、产业映射和核心价值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我国石化和化工产业正在努力,尽快进入生态型阶段,这需要更多高端技术和清洁资源的保障。炼油行业要认识到产能过剩的严峻性,一定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型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程龙娟,姚书春,薛滨,李玲玲,刘金亮.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枝角类组成和丰度长期变化的差异性[J].湖泊科学.2019
[2].李月清.石化产业价值观发生变化需求由生存型迈向生态型[J].中国石油企业.2018
[3].钱贞娜.风筝果镜像花的雌雄异位变化及传粉生态型的形成[D].海南大学.2017
[4].王银平,谷孝鸿,曾庆飞,毛志刚,王文侠.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湖鲚(Coiliaectenestaihuensis)食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J].湖泊科学.2016
[5].王泓.本土和入侵生态型乌桕对全球变化主要因子的响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6].关志刚.张峰水库建设对周边生态型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5
[7].周强,胡淑宝,王青青,李贵生,唐丽.6种生态型香根草光合光响应特征及光合参数日变化的比较[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
[8].马彦霞,郁继华,张晶,曹刚,李杰.设施蔬菜栽培茬口对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性状变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
[9].陈金荣,杨志慧,林珠荣,陈益雄,黄舒哲.长泰发展的低碳气质[N].闽南日报.2013
[10].陈彩能,潘连公.连栋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光照强度变化规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