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采油废水收集池、分离装置、沉淀池、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的采油废水收集池与分离装置相连通,分离装置通过搅拌器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通过过滤装置与合格回注水池相连通,所述的合格回注水池通过相应的管道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的过滤装置还与废液池相连通,所述的废液池还与采油废水收集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油水分离机分离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通过浮油分离机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油,并且分离效率在90%以上,通过加入的药剂与废水充分反应,然后通过沉淀池和过滤器进行相应的处理,不仅避免油滴或乳化油堵塞过滤装置,而且提高了处理效率,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废水收集池、分离装置、搅拌器、沉淀池、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的采油废水收集池与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分离装置通过搅拌器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与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的过滤装置与合格回注水池相连通,所述的合格回注水池通过再生过滤器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的沉淀池和过滤装置还与废液池相连通,所述的废液池还与采油废水收集池相连通;所述的分离装置用于对采油废水收集池中的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和悬浮油进行分离处理;所述的搅拌器对加入的多种药剂与分离油滴和悬浮油后的废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使得废水与加入的药剂充分反应,实现废水的破乳、絮凝、pH值调节,使采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聚集,形成大的油滴并与药剂产生反应,形成絮凝物,与水分层,从而分离;所述的过滤装置可以分离废水中0.1μm以上的油滴。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废水收集池、分离装置、搅拌器、沉淀池、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的采油废水收集池与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分离装置通过搅拌器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与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的过滤装置与合格回注水池相连通,所述的合格回注水池通过再生过滤器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的沉淀池和过滤装置还与废液池相连通,所述的废液池还与采油废水收集池相连通;
所述的分离装置用于对采油废水收集池中的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和悬浮油进行分离处理;
所述的搅拌器对加入的多种药剂与分离油滴和悬浮油后的废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使得废水与加入的药剂充分反应,实现废水的破乳、絮凝、pH值调节,使采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聚集,形成大的油滴并与药剂产生反应,形成絮凝物,与水分层,从而分离;
所述的过滤装置可以分离废水中0.1μm以上的油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机和浮油分离机,所述的油水分离机用于分离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所述的浮油分离机用于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油分离机还与用于收集悬浮油的低含水原油收集筒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油分离机和搅拌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混合和投放药剂的药剂投放装置,所述的药剂为油泥净化剂,双酸铝铁,氢氧化钙,pA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与搅拌器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交替使用,利用重力差自然沉降作用,将废水中的油泥浮渣等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池下端设置有第一渣液分离机,所述的第二沉淀池下端设置有第二渣液分离机,所述的第一渣液分离机、第二渣液分离器通过相应的管道与废液池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2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粗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以及3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所述的第一粗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用于分离2μm以上的油滴,所述的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用于过滤0.1μm以上的油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粗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均为管式陶瓷膜过滤器,该管式陶瓷膜过滤器能够过滤分离2μm以上的油滴;所述的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均为改性板式陶瓷膜过滤器,所述的改性板式陶瓷膜过滤器可分离0.1μm以上的油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精过滤器通过管道与合格回注水池相连通,所述的合格回注水池还通过相应的管道分别与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相连通,利用合格的回注水对过滤器进行反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通过相应的管道与废液池相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采油废水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原油一同返到地面的地层水,含有大量石油类污染物,并含有无机盐类、腐殖酸类、多环芳烃、挥发酚和苯类物质。通常这类废水经初级处理后回注地下。国内的油田开发基本已进入中后期,部分油田综合含水率已高达90%,污水产量已远远大于地层回注能力。采油废水的达标外排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采油废水具有以下水质特点:
1、含油量高。一般为1000-2000mg\/L,主要以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的形式存在;
2、含有粘度颗粒、粉砂、细纱等悬浮物质;
3、含有无机盐离子,盐含量多为几千到几万;
4、COD(化学耗氧量)多为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水质波动大;
5、采油废水经隔油、气浮、过滤等初级处理后,废水中的石油类、SS(水质中悬浮物)、COD仍较高,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为解决采油废水的达标外排问题,研究者开始尝试在初级处理后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以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多选用生物法、吸附法和膜法等。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混凝\/气浮+过滤处理工艺处理采油废水,该工艺进水含油量>3000mg\/L,SS>200mg\/L,滤后水较难保证回注标准含油量<5mg\/L,SS<20mg\/L。尤其滤料罐反冲洗水含油量、悬浮物含量极高,反冲洗排水和原水混合后形成很大冲击负荷,滤后水水质进一步恶化。
中国专利200410075791.0采用硅藻土吸附——絮凝沉淀——接触氧化——介质吸附组合工艺处理采油废水。该工艺的缺点是接触氧化工艺对多环芳烃、苯等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活性污泥在高盐环境中活性较低,且容易受到冲击,硅藻土吸附饱和后需要更换,运行费用高。
目前,对于采油废水,高油、高盐的水质特点,现有技术都不能实现有机物的有效治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分离油从大到小,逐级分离,避免油滴或乳化油堵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采油废水收集池、分离装置、搅拌器、沉淀池、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的采油废水收集池与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的分离装置与搅拌器相连通,所述的搅拌器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与过滤装置相连通,所述的过滤装置与合格回注水池相连通,所述的合格回注水池通过再生过滤器与过滤装置连接,从而通过合格回注水对过滤装置进行反洗处理,所述的过滤装置还与废液池相连通,反洗废液经过管道进入废液池,所述的废液池还与采油废水收集池相连通;
所述的分离装置用于对采油废水收集池中的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和悬浮油进行分离处理;然后利用所述的搅拌器对加入的多种药剂与分离油滴和悬浮油后的废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使得废水与加入的药剂充分反应,实现废水的破乳、絮凝、pH值调节,使采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聚集,形成大的油滴并与药剂产生反应,形成絮凝物,与水分层,从而分离;
并通过沉淀池对破乳、絮凝后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处理,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的过滤装置可以分离废水中0.1μm以上的油滴,实现油水的最终分离,并输送至合格回注水池中,再生过滤器利用合格的回注水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向处理,反洗后的废液通过管道进入废液池中,并通过管道进入采油废水收集池中重新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机和浮油分离机,所述的油水分离机用于分离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所述的浮油分离机用于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油。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油分离机还与用于收集悬浮油的低含水原油收集筒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油分离机和搅拌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混合和投放药剂的药剂投放装置,所述的药剂投放装置包括加药罐,以及与加药罐连接的加药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沉淀池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与搅拌器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交替使用,通过重力差自然沉降作用,将废水与废水中的油泥浮渣等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
进一步的,第一沉淀池下端设置有第一渣液分离机,所述的第二沉淀池下端设置有第二渣液分离机,所述的第一渣液分离机、第二渣液分离器还与废液池相连通,通过第一渣液分离机和第二渣液分离机对沉淀后油泥浮渣等悬浮物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渣通过处理作为固体燃料,分离的废液回收至废液池中,废液池中的废液再回到采油废水收集池中进行再次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2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粗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以及3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其中,所述的第一粗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用于分离2μm以上的油滴,所述的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用于过滤0.1μm以上的油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粗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均为管式陶瓷膜过滤器,该管式陶瓷膜过滤器能够过滤分离2μm以上的油滴;所述的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均为改性板式陶瓷膜过滤器,所述的改性板式陶瓷膜过滤器可分离0.1μm以上的油滴,所述的改性板式陶瓷膜是用陶瓷膜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具有物理破乳功能,使采油废水中的乳化油在陶瓷膜表面破乳、聚集和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精过滤器通过管道与合格回注水池相连通,所述的合格回注水池通过相应的管道分别与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三粗过滤器、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相连通,利用合格的回注水对过滤器进行反洗,从而实现过滤器的再生。
进一步的,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通过相应的管道与废液池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剂为油泥净化剂,双酸铝铁,氢氧化钙,pA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通过油水分离机分离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通过浮油分离机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油,并且分离效率在90%以上,通过搅拌器对废水和加入的多种药剂充分搅拌,从而实现油水的破乳、絮凝、以及废水PH值的调节,通过沉淀池进行和渣液分离器实现废水的渣液分离,并且渣可作为固体燃料,废液进行再次处理,另外,通过粗、精过滤器对废水进行先后处理,避免油滴或乳化油堵塞过滤装置,并且利用合格的回注水对过滤器进行反洗,实现过滤器的再生,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而且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采油废水的一体化净化处理装置,包括采油废水收集池、油水分离机、浮油分离机、搅拌器、2个结构相同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以及2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以及3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废液池、合格回注水池,所述的采油废水收集池与油水分离机相连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机与浮油分离机连接,所述的油水分离机用于分离三元驱采油废水中的油滴;所述的浮油分离机用于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油,所述的浮油分离机与低含水原油收集筒相连接,从而将分离后的悬浮油收集到低含水原油收集筒中。
所述的浮油分离机通过搅拌器分别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连接,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交替使用,通过重力差自然沉降作用,将废水与废水中的油泥浮渣等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并且第一沉淀池下端设置有第一渣液分离机,所述的第二沉淀池下端设置有第二渣液分离机,通过第一渣液分离机和第二渣液分离机对沉淀后油泥浮渣等悬浮物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渣通过处理作为固体燃料,废液进入废液池,进行再次处理。
所述的浮油分离机和搅拌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混合和投放药剂的药剂投放装置,所述的药剂投放装置包括加药罐,以及与加药罐连接的加药泵,通过药剂投放装置将药剂投放到输送管道中,并进入搅拌器中与废水反应,其中,投入的药剂为油泥净化剂,双酸铝铁,氢氧化钙,pAM,利用上述药剂实现废水的破乳、絮凝、以及pH值的调节,使采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聚集,形成大的油滴并与药剂产生反应,形成絮凝物,与水分层,从而分离。
所述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与第一粗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的第一粗过滤器与第二粗过滤器连接,所述的2个粗过滤器为管式陶瓷膜过滤器,该管式陶瓷膜过滤器能够过滤分离废水中2μm以上的油滴;
所述第二粗过滤器与第一精过滤器连接,所述的第一精过滤器与第二精过滤器连接,所述的第二精过滤器与第三精过滤器连接,并且所述的3个精过滤器为改性板式陶瓷膜过滤器,所述的改性板式陶瓷膜过滤器可分离0.1μm以上的油滴,所述的改性板式陶瓷膜是用陶瓷膜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具有物理破乳功能,使采油废水中的乳化油在陶瓷膜表面破乳、聚集和分离。
所述的第三精过滤器与合格回注水池相连通,从而将处理后合格的废水输送至合格回注水池中,所述的合格回注水池还通过相应的管道与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连接,从而利用合格的回注水对过滤器进行反洗,实现过滤器的再生。
所述的第一粗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一精过滤器、第二精过滤器、第三精过滤器还通过相应的管道与废液池相连通,所述的废液池通过管道与采油废水收集池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274.5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554943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C02F 9/04
专利分类号:C02F9/04;C02F103/1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油服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油服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丰路31号自编一栋华南新材料创新园G1栋710号
发明人:田志军;张涛;赵忠岩
第一发明人:田志军
当前权利人:油服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伟文
代理机构:44214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