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浅谈如何实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王东元湖北省长阳县高家堰镇中心学校443517

身为教师,特别是我们山区的农村教师,常常要面对种种困境,但又须直面现实,不可回避,所以,也就只有积极寻求对策,摆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生活中的困惑,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确立高度负责的职业责任感,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第一,要有甘于清贫、安贫乐教、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爱岗敬业的思想境界。

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综合性的事业,是要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事业,但实际上其他部门往往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因此,其重担基本上就落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了。任务繁重、艰辛,特别是农村教师,没有宽阔的胸怀和理解、宽容的精神就无法面对这项工作,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将一事无成,更会贻误子孙。所以教师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完善自我,需要有创造精神,不断开拓创新。

对此,农村教师要积极努力、想方设法为自己创造条件,拓展自己的视野,认真利用现有的资源、现有的条件,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被动地“等、靠、要”,更不能满腹牢骚,在低沉萎靡中耗费自己的青春。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复杂辛苦的工作,不消极,不颓废,不偏激,理智地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把教书育人工作当成是自己工作的第一需要,当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满腔热忱,投身于这项事业。

第二,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体味课堂教学与学生和谐共处的快乐,体味自己精心培育的学生成长的快乐。

面对有着纷繁个性的学生,要认真研究教书育人的策略,要胸有成竹,不是遇到问题束手无策,不是对后进生耿耿于怀、一棒打死,而是要春风化雨,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滋润他们、感动他们。

农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总体来说素质相对更弱,家庭教育也更薄弱。家长蛮横无理的只是少数,大部分是好的,不能只因为少数而苦恼、而颓丧,影响了自己的热情和信心,还是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育人工作中去。各行各业,都有其难处,只不过是自己不了解而已。学生就因为有问题,所以才需要去处理,才能体现自己的本领、显示自己的价值。否则,轻而易举的事,谁也可为,还要你何为?要检查反省一下自己:是勤于做学生工作呢,还是懈怠于做此类工作呢?

倾心去爱自己的学生,你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就会发现人间珍贵的情感,就会发现自己所付出的真正价值,从而体验到人生奋斗的幸福。

第三,要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境界中去,成为知识型、人才型、研究型的教师,不要落入俗套。

现在有一些教师不爱学习、不爱研究、不爱思考,极其平庸,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整天正经事没见其做过,思想消极,说严重点,就是一种堕落的表现。越是如此,越是没有什么幸福感。

教育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如果花费精力投入了,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世界是纷繁多样、趣味无穷,你就会感受到职业的神圣和人生的价值,你的学生收获也就越大,乐趣也就越多。

教育教学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生成的,是要教师做有心人的,不要认为自己在农村,把缺失的条件作为借口而惰于研究,无疑是荒废了自己。这种研究是经历日积月累、寻找规律、追求真谛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所教学生的福气,庸师是学生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当了一名关爱学生的人师,就会体验到作为人师的乐趣与幸福。

第四,农村教师要学会释放排遣自己的孤独与压抑,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享受亮丽大自然的乐趣,陶冶自己的情操。

农村教师的确享受不到都市的繁华与热闹,感受不到城市的灯红酒绿,但农村有其独特的风景,山水之乐,自然之趣,也可以怡情悦性。

也可以利用闲时走出去,走出自己相对狭小的圈子,与各行各业的人多沟通,多与家长、农民交朋友,开阔自己的心理天地,增进与家长的感情,也为自己更好地教好学生搭建一座桥梁。

农村教师要找到职业的幸福感,就要淡泊明志,奉献敬业,深入教学研究,热爱学习,关爱学生,筑造情趣,充实自己。这样,幸福的感觉也就有了。

标签:;  ;  ;  

浅谈如何实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