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玲(湖北省仙桃市二中实验部433000)
[摘要]本文就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过程并积极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做到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有效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要想提高我们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进行教学反思,而且要不断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呢,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感受颇深的案例,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初中数学中“角的度量”这一节的教学研究,我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起初对“角的度量”这一节的教学,我是这样实施的,首先用一个木制的教学量角器作为道具,指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量角器的中心,零度线,刻度线).然后就教学生量角的方法,按三步做:(1)对中(即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2)对线(即量角器的零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3)读数(即看角的另一边与量角器上的哪一个角刻度重合)。最后是反馈练习。结果效果并不理想。我自己认为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可学生还是不会,我暗自责备自己:这一节课失败了。当然,在责备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反思。为什么看起来及其简单的一节内容,学生却难以接受呢?后来多媒体走进课堂,我又尝试着借助多媒体的作用来教这一节的内容,教学思路和前面的类似,也是先认识,再讲解例题,后反馈训练。由于学生对多媒体的新鲜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双边活动也很融洽,但训练效果还是不佳。这次我又陷入了这样的反思,也难怪学生了,多媒体演示只不过从过去的实物演示变成了变成了电脑屏幕上的演示而已,况且电脑演示不一定比实物演示来得更清楚。
当我又一次碰到角的度量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我暗自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定不能失败。于是我开始深入研究学生不会量角的原因。因为量角器上有内外两圈刻度,学生往往不知道到底读内圈还是读外圈的刻度,这种困惑是因为量角器上没有角的形象存在。找准原因后,于是我就准备在教学中把要度量的角“搬”到量角器上。其实以量角器中心为顶点有无数个角存在,只要能够找到要度量的角与量角器上对应的角就好办了。于是我用白纸为每个同学复印了8个纸量角器,教学时让学生把纸量角器蒙在要度量的角上,使中心与顶点重合,零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在纸量角器上把这个角画出来,按照对中,对线,画角,读数的过程来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也为此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解决了这个简单的老大难问题了。课后,我写下来了这样的反思:这一节课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用纸量角器为道具,利用对中,对线,画角,读数的方法,破解了学生读数难的问题。但能不能有更多的收获呢?由于量角器上以中心为顶点可以画无数个角,下次教此内容时可尝试在“对线”时让当角的一边不与零度线重合来进行教学。在一次上示范课的时候,我选择了该节内容,也尝试了上次反思的教学思路。先按照上次的教学思路授完,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问题:如果把角AOB顶点O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边OA与刻度20度重合,另一边OB经过100度,则角AOB的度数是多少?问题一给出,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纸量角器上刷刷地画图呢,学生很快得出了答案。课后我又写下了这样的反思:这一节课不仅教会了学生“角的度量”,也为后继学习“角的加减”埋下了伏笔。角的度量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不断完善,难题不断破解,课堂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不断要做好每一节课教学反思,而且要不断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破解教学难题,优化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它可能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