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洞流场论文_杨孝松,盖文,江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洞流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洞,数值,电弧,马赫数,吸收光谱,特性,射流。

风洞流场论文文献综述

杨孝松,盖文,江涛[1](2019)在《某扑翼飞行器风洞流场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扑翼飞行器气动性能试验对风洞流场的实际需求,以PLC和变频器为主要硬件平台,设计了一种由转速环和风速环组成的串级控制系统,并引入转速前馈控制以提高系统响应快速性;通过对转速环和风速环控制调节器以及转速前馈函数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了良好的流场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风扇电机转速稳态精度优于0.2%,试验段稳态风速精度优于0.2m/s,风洞流场调节过程平稳、抗扰动性能好,现已成功在风洞中开展扑翼飞行器气动性能试验。(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11期)

金哲民,方斌,李瀚钦[2](2019)在《流道形式对舰艇用消声风洞流场和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声风洞可用于舰艇流体动力设计和声隐身技术研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段流场特性和消音室背景噪声水平,而流道形式将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分离涡(DES)方法和声类比FW-H方程,对消声风洞两种不同流道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拐角流道形式会降低流场的均匀性,但是对实验段中心区域影响不大;拐角流道可降低消音室低频段(<200Hz)背景噪声,并且随着速度的增加,拐角流道使高频段(>1000Hz)背景噪声也有所降低。此外,由于拐角流道形式在声传播途径上对消声风洞动力段噪声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为使消声风洞总体性能更优,应选取有拐角的流道形式。(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8-16)

陈阅,刘振臣,刘沛清,屈秋林[3](2019)在《大型气动声学风洞全风洞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气动声学风洞是进行飞机等气动和噪声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验证北航4m×3m气动声学风洞(BHAW风洞)的气动设计方案,本论文对该风洞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闭口实验段和一扩段不同位置、四个拐角出入口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以及风扇段内的流场特性,对沿程总压损失系数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风扇不同转速下闭口实验段的气流速度,以及风扇的运行效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风洞的关键设计参数和气动设计方案中的相吻合。(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10)

杨朋瑞,王铁进[4](2019)在《汽车风洞流场控制方法的CFD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风洞的是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设备,汽车风洞可分为气动声学风洞和环境风洞。本文对某汽车环境风洞的试验段流场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射流核心区的控制方法。在试验段内,由于边界层的形成,射流核心区沿着射流方向逐渐减小,为了减缓射流核心区沿射流方向减小的趋势,也即相对增大射流核心区范围,可通过在风口附近设置地面边界层抽吸装置来实现。前人在地面边界层抽吸对射流核心区发展的影响上研究很少,本文通过使用CFD方法对试验段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抽吸高度、抽吸口到风口的不同距离对于射流核心区发展的影响,得到了通过地面边界层抽吸对试验段流场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该汽车环境风洞试验段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该风洞的流场品质以及进行实车试验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10)

刘为杰,何帆,凌忠伟[5](2019)在《2.4m跨声速风洞流场预测自抗扰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4m跨声速风洞总压和马赫数控制具有强耦合、时滞、系统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不确定性等特点,设计了预测自抗扰控制。采用自抗扰控制(ADRC),将总压和马赫数两个通道之间的耦合、流场建模误差、系统的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等视为总干扰,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将总干扰估算出来并进行前馈补偿,一方面可以实现总压和马赫数的解耦控制,另一方面提高了流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使用Smith预估器得到系统无时延输出并将其反馈至扩张状态观测器,加快其收敛速度,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很好地实现总压和马赫数的解耦,并且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树光,路平平,赵中伟,马涛[6](2019)在《贝壳型单层网壳结构流场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SST κ-ω湍流模型,采用数值风洞技术对贝壳型单层网壳在不同风向作用下结构表面的风压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结构表面各分区下的压强系数.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区数值风洞理论值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说明:两者吻合较好,所得到的压强分布系数可以用于工程实际,验证了数值风洞模拟技术的可靠性.事实证明以数值风洞技术来分析复杂结构周围的流场进行预测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傅杨奥骁,董维中,丁明松,刘庆宗,高铁锁[7](2019)在《高焓电弧风洞试验热化学非平衡流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焓电弧风洞内部流动的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及气体组分和振动能量冻结效应导致的试验数据外推困难问题,基于高焓风洞喷管/试验段/试验模型一体化数值模拟的思路,通过数值求解叁维热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开展了FD-15高焓电弧风洞典型运行状态下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典型试验状态的气动热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了试验数据外推飞行条件的方法及有效性问题,分析了提高驻室总压对试验数据外推的影响。研究表明:(1)风洞试验段来流离解度高,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及其冻结现象严重;(2)热流校核试验测量数据位于一体化数值模拟的完全催化热流和非催化热流之间,分布合理,验证了计算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3)试验模型安放位置对模型表面压力和热流存在影响,模型与喷管出口的距离越大,模型表面压力和热流越低;(4)当驻室总压较低时,通过双尺度模拟准则(模拟飞行条件总焓和双尺度参数ρ∞L)外推热流失效,使用部分模拟准则(模拟飞行条件总焓和驻点压力)外推热流也会出现较大差异,在非催化条件下这一现象更加明显;(5)当驻室总压较高时,使用双尺度模拟准则或部分模拟准则外推飞行条件,产生的热流差异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丛顺,李正农,宫博,黄斌[8](2019)在《风扬沙环境下风沙流场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风沙风洞试验模拟风吹床面沙环境,对不同风洞控制风速和不同沙尘粒径条件下风沙流场内沙浓度垂向分布特性比较得知:沙浓度的大小分布与沙粒径、控制风速以及高度均相关;同种粒径沙供沙床面情况下,风速越大,相同位置处的沙浓度越大,沙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高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同一高度位置在相同风速下,粗沙、细沙、混合沙的沙浓度依次增大。获得床面供沙风速剖面只在高于沙床面约0.3 m的范围内发生变化,相比于净风,有沙床面此高度范围内的风速小于净风速。在沙粒跃移层内,叁种粒径沙对风速都有明显的削弱作用,对湍流强度却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且其显着程度与各自沙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有直接关系,都随着沙浓度的变化同时增大或减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黄明其,王畅,岳廷瑞,傅浩,王亮权[9](2019)在《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流场的PIV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ty,PIV)技术对2 m直径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流场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在所搭建的共轴刚性旋翼试验台上,对1 100 r/min和1 860 r/min两种转速,8°和10°两种总距下的共轴刚性旋翼流场进行了测量,并测量了单独上旋翼相同状态下的流场。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不同状态下桨尖涡的脱落轨迹以及流场速度矢量图。同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共轴刚性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现象,并指出了上旋翼桨尖涡尾迹通过下旋翼桨盘时的"二次收缩"效应。(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卫,伍越,黄祯君,王磊,袁竭[10](2019)在《基于TDLAS的电弧风洞流场Cu组分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弧风洞是进行防热材料和防热结构考核与研究的必要设备,也是高超声速地面试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电弧加热器的电极烧蚀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流场污染,影响试验准确性。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通过对20MW级片式电弧加热器内部流场中Cu原子809.25nm跃迁谱线进行实时测量,研究了电弧风洞流场中Cu污染情况和电极烧蚀情况。在获得Cu原子该谱线低能态数密度基础上,估算了运行功率分别在7.3、8.7、10.0和11.7MW时流场中Cu组分(原子态和离子态)总数密度平均为10.6×1013、11.2×1013、11.7×1013和16.4×1013 cm-3,同时得到平均电极烧蚀率约为1.65×10-5 g/C。试验还发现,TDLAS信号在高温流场建立阶段起伏变化明显,并且在功率跃变时也会出现突然增强而后迅速回落的现象,表明电弧抖动会使电极烧蚀严重加剧。(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风洞流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消声风洞可用于舰艇流体动力设计和声隐身技术研究,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段流场特性和消音室背景噪声水平,而流道形式将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分离涡(DES)方法和声类比FW-H方程,对消声风洞两种不同流道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拐角流道形式会降低流场的均匀性,但是对实验段中心区域影响不大;拐角流道可降低消音室低频段(<200Hz)背景噪声,并且随着速度的增加,拐角流道使高频段(>1000Hz)背景噪声也有所降低。此外,由于拐角流道形式在声传播途径上对消声风洞动力段噪声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为使消声风洞总体性能更优,应选取有拐角的流道形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洞流场论文参考文献

[1].杨孝松,盖文,江涛.某扑翼飞行器风洞流场控制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2].金哲民,方斌,李瀚钦.流道形式对舰艇用消声风洞流场和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C].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3].陈阅,刘振臣,刘沛清,屈秋林.大型气动声学风洞全风洞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C].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2019

[4].杨朋瑞,王铁进.汽车风洞流场控制方法的CFD研究[C].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2019

[5].刘为杰,何帆,凌忠伟.2.4m跨声速风洞流场预测自抗扰控制[J].航空学报.2019

[6].张树光,路平平,赵中伟,马涛.贝壳型单层网壳结构流场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对比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傅杨奥骁,董维中,丁明松,刘庆宗,高铁锁.高焓电弧风洞试验热化学非平衡流场数值模拟[J].实验流体力学.2019

[8].丛顺,李正农,宫博,黄斌.风扬沙环境下风沙流场风洞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9].黄明其,王畅,岳廷瑞,傅浩,王亮权.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流场的PIV风洞试验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10].陈卫,伍越,黄祯君,王磊,袁竭.基于TDLAS的电弧风洞流场Cu组分监测[J].航空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风洞示意图细长旋成体模型测试装置与合成射流激...4.4风洞预测控制器界面Fig....风洞流场模拟风洞流场中的一体化飞行器缩比...流场校测设备.(左)纹影系统;(右)...

标签:;  ;  ;  ;  ;  ;  ;  

风洞流场论文_杨孝松,盖文,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