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之我见

论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之我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在大多人的眼里,数学就是一些严肃抽象的定义、概念,单调而枯燥的公式、定理。因而一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畏惧、厌恶。如何去改变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的尴尬,这对于数学教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在以往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看还是把数学作为一门教育科目来认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数学作为一门知识来传授,就数学教数学,而没有把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能力来培养和提高,必然是导致教师烦教,学生厌学。因此,必须确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观,真正达到教材、教师、学生的三维一体化,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要有好的心态,更新观念,认识教材,更新教学,更新教法。

一、创建快乐的学习气氛

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发现:当学生对某种活动表现得特别钟爱的时候,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是最好的,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师课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乐于去学习数学,善于在学习数学中找到快乐,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非常关键的。而且教师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应该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汲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引导他们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在数学学习中要侧重对数学知识规律的掌握。要把学生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的问题进行创新式的演练与应用,要明确数学的学习是主动的工程而不是单纯地对数学公式的死记硬背,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

因为学生数学素质的不同,再加上教材的知识结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也要分层设计,不能笼统地写成一个教学目标。那么在教学目标分层时,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学生的识记能力;2.学生对知识点的领会能力;3.对数学知识的简单应用能力;4.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5.对数学知识的复杂综合应用能力。根据这五个分层,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个分类,第一分类的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要完成前三个教学目标;第二类的学生要完成前四个教学目标;第三类的学生要完成全部的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的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所以要想完成拟定的教学目标,就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他们都能学到东西。在授课时,以第二类的学生作为基准,同时兼顾第一类和第三类的学生。恰当安排这三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从易到难,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使第一类的学生能“吃得下”教学内容,第二类的学生能“吃得好”,第三类的学生“消化殆尽”。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6个问题:(1)什么叫函数?映射?(2)如何理解“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3)如何理解“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4)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5)请从映射的角度给函数一个定义;(6)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在这6个问题中,前面两个问题是属于基础知识范畴,笔者要求第一类的学生务必掌握它们;中间两个问题属于中等程度的知识,要求第二类的学生能“吃透”它们;最后两个问题难度稍大,笔者要求第三类的学生掌握它们。通过这样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新评价体制?

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要全面,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分数、平均分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高中数学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

五、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方法,围绕该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同层次的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巡回分类指导,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和尝试,引发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了学生实验、观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课标的出现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以及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535000)

标签:;  ;  ;  

论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