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芯供料装置,包括基板、导管、供料筒、控制阀和气缸,所述基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供料筒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导管、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气缸均设置于所述供料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将轴芯挡住,然后再利用控制阀将轴芯吹出供料通道,使之与下一工序同步,极大地提高了供料的稳定性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轴芯的损耗与卡料的现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导管(2)、供料筒(3)、控制阀(4)和气缸(5),所述基板(1)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供料筒(3)通过所述安装孔(11)安装于所述基板(1),所述导管(2)、所述控制阀(4)和所述气缸(5)均设置于所述供料筒(3)。
设计方案
1.一种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导管(2)、供料筒(3)、控制阀(4)和气缸(5),所述基板(1)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供料筒(3)通过所述安装孔(11)安装于所述基板(1),所述导管(2)、所述控制阀(4)和所述气缸(5)均设置于所述供料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筒(3)设置有供料通道(31)、第一开孔(32)和第二开孔(33),所述第一开孔(32)、第二开孔(33)均与所述供料通道(31)相通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所述控制阀(4)和所述气缸(5)分别安装于所述供料通道(31)、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32’)的中轴线与所述供料通道(31)的中轴线形成角度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为1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包括连接件(51)、与所述连接件(51)连接的气缸本体(52)以及与所述气缸本体(52)连接的弯接头(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52)包括缸头(521)和与所述缸头(521)连接的活塞杆(522),所述缸头(521)与所述弯接头(53)连接,所述活塞杆(52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连接件(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杆(6),所述导杆(6)插设于所述基板(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片(7),所述挡片(7)卡接于所述供料筒(3)与所述基板(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为节流阀或调速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芯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很多小型的轴类零件或圆柱形的装配件等,在组装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连续和稳定的供料以方便进行装配。
目前,在风扇叶轴芯的供料流程中,一般将风扇叶的轴芯放置于直振器中,利用直振器进行供料,同时,在供料口处采用固定的冶具,但是,由于采用直振的方式,导致轴芯供料不是连续的,而且这样设计会造成使用过程中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轴芯供料不稳定,容易造成卡料;固定冶具只能对固定长度的轴芯进行供料,通用性欠佳;轴芯供料效率低,容易磨损等。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供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轴芯供料装置,该供料装置具有供料快、稳定性好、不卡料等优点,而且对轴芯的磨损小,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芯供料装置,包括基板、导管、供料筒、控制阀和气缸,所述基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供料筒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导管、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气缸均设置于所述供料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供料筒设置有供料通道、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均与所述供料通道相通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管、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供料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用于向供料通道中输送气流,通过气流的作用力将轴芯吹出供料筒,而第二通道用于气缸顶住轴芯,防止轴芯流出供料筒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供料通道的中轴线形成角度α。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角度α为10°~60°。该角度范围能减少气流因流入的角度太大而造成动力损耗,增强了气流的凝聚力,同时,也防止因气流的角度太小而造成控制阀4安装困难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气缸包括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气缸本体以及与所述气缸本体连接的弯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气缸本体包括缸头和与所述缸头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缸头与所述弯接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插设于所述基板。增设导杆,能起到固定与导向的作用,使供料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卡接于所述供料筒与所述基板之间。增设挡板,能对供料筒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供料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类供料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阀为节流阀或调速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导管、供料筒、控制阀和气缸,所述基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供料筒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导管、所述控制阀和所述气缸均设置于所述供料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将轴芯挡住,然后再利用控制阀将轴芯吹出供料通道,使之与下一工序同步,极大地提高了供料的稳定性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轴芯的损耗与卡料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料筒的剖视图;
其中,1-基板;11-安装孔;2-导管;3-供料筒;31-供料通道;32-第一开孔;32’-第一通道;33-第二开孔;33’-第二通道;4-控制阀;5-气缸;51-连接件;52-气缸本体;521-缸头;522-活塞杆;53-弯接头;6-导杆;7-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轴芯供料装置,包括基板1、导管2、供料筒3、控制阀4和气缸5,基板1开设有安装孔11,供料筒3通过安装孔11安装于基板1,导管2、控制阀4和气缸5均设置于供料通道31。
优选的,供料筒3设置有供料通道31、第一开孔32和第二开孔33,第一开孔32、第二开孔33均与供料通道31相通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33’;导管2、控制阀4和气缸5分别安装于供料通道31、第一通道32’和第二通道33’,其中,第一通道32’用于向供料通道31中输送气流,通过气流的作用力将轴芯吹出供料筒3,而第二通道33’用于气缸5顶住轴芯,防止轴芯流出供料筒3中。
当轴芯通过导管2进入供料筒3中,气缸5顶住轴芯,然后再松开气缸5,最后通过控制阀4,向供料通道31中充入气流,利用气流的作用力将轴芯吹出供料筒3。
优选的,第一通道32’的中轴线与供料通道31的中轴线形成角度α,其中,角度α为10°~60°,该角度范围能减少气流因流入的角度太大而造成的动力损耗,增强了气流的凝聚力,同时,也防止因气流的角度太小而造成控制阀4安装困难的问题。
优选的,气缸5包括连接件51、与连接件51连接的气缸本体52以及与气缸本体52连接的弯接头53。
优选的,气缸本体52包括缸头521和与缸头521连接的活塞杆522,缸头521与弯接头53连接,活塞杆522的输出端穿过连接件51。
优选的,还包括导杆6,导杆6插设于基板1,导杆6能对装置起到固定与导向的作用,使轴芯供料稳定。
优选的,还包括挡片7,挡片7卡接于供料筒3与基板1之间,通过挡板7,供料筒3与基板1的连接更加牢靠和稳定,增强了供料的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阀4为节流阀,通过控制节流阀,改变输入气流的流量,使吹力适应不同大小的轴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轴芯通过振动盘选料进入导管2,经导管2进入供料筒3的供料通道31,而活塞杆522的输出端通过活塞运动顶抵于轴芯,防止轴芯通过供料通道31流出供料筒3,此时,下一道工序的机械手依照动作流程到达取轴芯位置时,活塞杆522的输出端再通过活塞运动,松开轴芯,同时,往控制阀4输入气流,将轴芯吹出,机械手接取轴芯,当机械手得到下一轴芯进入供料筒3的信号后,活塞杆522的输出端复位继续挡住轴芯流出供料筒3,从而完成供料的过程。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8667.9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11026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65G 27/00
专利分类号:B65G27/00;B65G53/16;B65G47/90;B65G43/08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东莞市准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准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杨屋村第一工业区宏峰街3号康泰科技园A2幢
发明人:戴伟
第一发明人:戴伟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准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潘俊达
代理机构:12201
代理机构编号: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活塞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