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技术论文_刘建东,戚利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数据库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数据库,数据,技术,分布式,矢量,数据库技术。

空间数据库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东,戚利娜[1](2019)在《基于树结构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数据字典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存在时间复杂度较高的弊端,提出采用树结构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并分析对比两种技术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从对比结果来看,树结构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在时间性能上更优,而空间效率略低。总体而言,树结构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是优于基于数据字典的。(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09期)

李婧[2](2019)在《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复杂时态数据提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方法实现过程复杂、历史复杂时态数据的片面性,导致其无法全面地描述时态数据;且相似性计算无法准确匹配具有动态性与复杂性的时态数据,造成提取精度低。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复杂时态数据提取技术。设计动态RBF神经网络,对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中未知动态进行识别和建模;通过建模结果完成对复杂时态数据的描述。依据加权关联规则与时态关联规则对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定义,获取T-FS-tree加权时态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和置信度。将复杂时态数据描述序列、最小支持度、最小置信度作为输入,将加权时态关联规则作为输出,建立T-FS-tree加权时态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按照向量计算获取加权时态频繁1项集以及频繁2项集,依据获取的加权时态频繁项集建立初始频繁项集树;依据初始频繁项集树获取全部时态频繁项集;通过获取的频繁项集产生加权时态关联规则。从所有关联规则中选择优先度高的规则,构建的复杂时态数据提取器,实现复杂时态数据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复杂性低,提取结果更加全面、可靠,有很高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孙晓莉,武玉斌,王超[3](2018)在《基于ArcGIS平台的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ArcGIS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学生学情和教师现状出发,根据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和岗位需求,本着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对学生有用,并将在校期间所学与企业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对接、以及坚持学生从项目中来回到项目中去的原则,提出了基于ArcGIS平台的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将课程内容分为了10个项目进行实施,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并采用"积极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得教学内容更细化、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本文来源于《地理信息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余利峰[4](2018)在《面向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矢量数据存储与查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空天地一体化的发展,地理数据的获取方式不断增多,各行各业积累的矢量数据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集中式空间数据库已无法满足大规模矢量数据的管理需求。为此研究并构建支持多种空间数据库的高性能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库,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矢量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高效并行查询处理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围绕这一目标,对其中涉及的矢量数据存储组织模型、矢量数据划分策略以及分布式空间查询语言等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的分布式矢量数据存储组织模型设计。为满足分布式空间数据库中矢量数据的存储需求,本文在研究现有的矢量数据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分布特征与分层分块的逻辑组织思想,并充分考虑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几何要素上的存储与查询处理优势,设计了基于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的分布式矢量数据存储组织模型。(2)基于Hilbert排列码与跳跃一致性哈希的矢量数据划分策略研究。为提高矢量大数据集分布式存储与并行查询处理的效率,通过分析已有矢量数据划分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Hilbert排列码和跳跃一致性哈希的矢量数据划分策略,该策略能够按需构建矢量数据块,并可依据服务节点的性能分配数据量,同时还顾及了系统扩展节点时所产生的数据迁移问题。(3)分布式空间查询语言DGSQL3的设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在查询语言方面的差异,同时结合分布式查询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空间查询语言DGSQL3,为构建支持多种空间数据库(PostGIS、MySQL Spatial、SQLServerSpatial)的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库提供了全局统一查询访问接口。(4)原型系统实现与性能测试。基于上述关键技术,设计并构建了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库原型系统,利用该原型系统对各关键技术的有效性与相关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本文关键技术构建的分布式矢量空间数据库,能够实现对矢量大数据集的分布式存储和高效并行查询处理,支持对异构空间数据库的统一查询,并且在多核异构环境下仍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和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10)

黄彩肖[5](2018)在《地理空间数据库建库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理空间数据库建库关键技术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在建库时,坚持科学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合理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和逻辑设计法等,按照数据库的建设流程,利用辅助工具,支撑数据库构建工作的开展。从使用效果来说,结合运用各类技术,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8年23期)

王海霞,谷峪,于戈[6](2018)在《外包空间数据库中的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验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数据爆发增长,数据拥有者不能高效处理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因此将数据外包给第叁方数据发布者,委托第叁方数据发布者来管理数据并且执行用户查询.当第叁方数据发布者受到黑客攻击或者由于自身计算错误等情况发生时,将导致用户获取错误的查询结果.为了确保用户获得正确、完整且有效的外包空间数据库查询结果,查询验证技术得到了深入研究.此外,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在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化工厂选址和基于位置的多人角色扮演游戏(如BotFighters).在许多应用中,获得完全正确的查询结果是必要的.如果投建化工厂位置不合适,将会干扰居民和破坏环境.因此,有效和高效的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验证技术对外包数据库是十分有价值的.该文基于已有的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方法和MR-tree验证数据结构,首次提出了两种验证方法:一是IZ-Auth方法,将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验证分解成反向k最远邻居范围验证和该范围内结果的验证两部分.该方法的客户端验证的首要任务是重塑根摘要,判断验证对象是否被篡改或者丢失,然后利用相关定理检验由半空间修剪技术形成的范围,只有完整的范围才能筛选出有效、正确且完整的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结果.二是UC-Auth方法,先重塑根摘要来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然后利用外围圆的特性检验验证对象和查询结果.UC-Auth方法的优势在于其不需要计算IZ-Auth方法的范围,这能降低服务器端的计算开销.这两种验证方法是通过优化验证对象数量来降低通信和客户端验证代价.该文利用真实数据集和合成数据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这两种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文提出的这两种验证算法可以将验证对象缩减至原始数据的5%左右,既降低了通信代价,又提升了客户端验证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王云晓[7](2018)在《分布式空间数据库安全的实现技术与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时代下,随着空间数据量和应用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单节点空间数据服务模式也已经逐渐朝向分布式集群服务模式发展,由于新型分布空间相关技术不够完善,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分布式空间数据库进行深度分析,提出数据库现有的安全问题,阐述新型安全管理模式与机制,旨在提高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邱源[8](2017)在《从GIS到平面地图制图技术路线浅谈——基于Adobe Illustrator+Avenza MAPublisher的空间数据库制图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图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地图以图形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交流,而且地图的符号、颜色和图形表达越合理,越有助于达到其信息交流的效果。本文结合多年的制图工作经验,对数据从GIS转到平面制图软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并着重阐述了借助Avenza MAPublisher软件将GIS数据(带坐标和属性及空间参考)导入到Adobe Illustrator的技术路线。(本文来源于《经纬天地》期刊2017年06期)

杨燕艳[9](2017)在《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数据存储和访问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有关活动能够得到顺利开展。而采用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则能加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文章对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展开了分析,并通过结合实例对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发现采用该技术能够有效进行数据存储和访问管理。(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7年12期)

谢卓罡,梁铭倩[10](2017)在《利用空间数据库结合最小化路测技术 实现城市道路覆盖质量监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一种利用空间数据库结合开放街道地图和LTE最小化路测技术,实现对城市内任意一条道路覆盖质量进行监控的方法,该方法预计能显着降低移动运营商在日常运营中的管理成本。(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0-12)

空间数据库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方法实现过程复杂、历史复杂时态数据的片面性,导致其无法全面地描述时态数据;且相似性计算无法准确匹配具有动态性与复杂性的时态数据,造成提取精度低。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复杂时态数据提取技术。设计动态RBF神经网络,对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中未知动态进行识别和建模;通过建模结果完成对复杂时态数据的描述。依据加权关联规则与时态关联规则对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定义,获取T-FS-tree加权时态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和置信度。将复杂时态数据描述序列、最小支持度、最小置信度作为输入,将加权时态关联规则作为输出,建立T-FS-tree加权时态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按照向量计算获取加权时态频繁1项集以及频繁2项集,依据获取的加权时态频繁项集建立初始频繁项集树;依据初始频繁项集树获取全部时态频繁项集;通过获取的频繁项集产生加权时态关联规则。从所有关联规则中选择优先度高的规则,构建的复杂时态数据提取器,实现复杂时态数据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复杂性低,提取结果更加全面、可靠,有很高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数据库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东,戚利娜.基于树结构的空间数据库通用建库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2].李婧.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复杂时态数据提取技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孙晓莉,武玉斌,王超.基于ArcGIS平台的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ArcGIS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课程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8

[4].余利峰.面向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矢量数据存储与查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黄彩肖.地理空间数据库建库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

[6].王海霞,谷峪,于戈.外包空间数据库中的反向k最远邻居查询验证技术[J].计算机学报.2018

[7].王云晓.分布式空间数据库安全的实现技术与机制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8

[8].邱源.从GIS到平面地图制图技术路线浅谈——基于AdobeIllustrator+AvenzaMAPublisher的空间数据库制图技术研究[J].经纬天地.2017

[9].杨燕艳.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7

[10].谢卓罡,梁铭倩.利用空间数据库结合最小化路测技术实现城市道路覆盖质量监控[C].2017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7

论文知识图

土地数据类型及相互关系空间数据库技术在地籍管理系统中...一13空间数据库技术在地籍信息系...:传统聚落空间数据库技术路线...扩展的网络空间数据库技术体系...属性录入

标签:;  ;  ;  ;  ;  ;  ;  

空间数据库技术论文_刘建东,戚利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