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适应前馈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适应,模糊,飞机,调制器,力矩,载荷,运输机。
自适应前馈网论文文献综述
焦大伟[1](2019)在《闸机液压旋转机构的混合自适应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利用液压比例阀进出口两端压差进行参数混合自适应前馈控制的闸机液压旋转机构控制方法。首先介绍系统结构,建立关键液压元器件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前馈控制模型中压差不确定性,给出在无压力传感的情况下,对伺服阀压差进行实时估计的方法和增益调度方式实现压差自适应的方法。随后,提出一种将实时估计与调度增益的自适应参数加权求和的混合方法,获得伺服阀压差作为前馈控制的模型参考。最后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闸机液压旋转门的前馈控制中,混合自适应方法在存在测量误差等噪声干扰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可以比自校正和增益调度方式获得更高的位置跟随和速度跟随精度。(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李涛,肖罡,李状,沈召源,罗竹辉[2](2018)在《基于FxLMS定收敛因子的自适应前馈主动噪声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自适应前馈主动噪声控制FxLMS算法的收敛特性,通过Simulink仿真,表明定收敛因子条件下FxLMS算法在次级通道传递函数已知时,输出声信号能实时跟踪输入噪声源信号的反相信号,残余误差信号能快速减小并达到稳态。(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8年18期)
苏晓锋,刘春芳[3](2017)在《快速刀具伺服系统的自适应前馈抵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音圈电机驱动的快速刀具伺服系统(Fast Tool Servo,FTS),要求系统对于高频周期性输入信号具有较好的跟踪能力以及对机床主轴的跳动等因素引起的周期变化干扰信号具有较好的抑制问题,提出内环采用内模控制器(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校正以增大系统的带宽,外环采用自适应前馈抵消控制(AFC)与前馈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方法对高频周期性输入信号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以及对外界周期变化干扰信号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实现了轨迹跟踪的准确控制,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7-08-31)
李毅,何方敏,唐健,李建轩,孟进[4](2015)在《矢量调制器自适应前馈线性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矢量调制器的线性化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相关检测法的自适应前馈线性化技术。该技术先提取矢量调制器产生的非线性失真信号,自适应调整提取的失真信号幅度和相位,使之与矢量调制器输出的失真信号等幅反相,最后与矢量调制器的输出信号合成,消除矢量调制器输出信号中的失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抑制矢量调制器的叁阶互调30d B,显着减小的矢量调制器的互调失真。(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王晶,赵永辉[5](2015)在《运输机突风载荷减缓的自适应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运输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飞机结构动力学方程和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弹性飞机在突风作用和控制面偏转联合激励下气动弹性方程。引入坐标变换,建立了飞机刚体模态对应的广义坐标与飞行动力学运动变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气动弹性方程与飞行动力学方程的融合。以副翼和升降舵作为突风减缓的控制面。将机鼻处突风传感器感知(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高文涛,赵永辉[6](2015)在《民用飞机突风载荷的自适应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穿越阵风区域时,阵风产生附加气动力,引起飞机的刚体运动和弹性振动。阵风激励干扰驾驶员的正常操纵,降低乘坐品质,增加翼根弯矩,缩短结构的疲劳寿命。近十几年来,高空长航时飞机得到了世界的普遍重视,由于其高空、长航时等性能要求,这种飞机具有特别大的展弦比,大展弦比机翼具有展弦比大(可达到35的量级),结构重量轻,柔性大的特点。因此,设计师更倾向于设计具有大柔度结构的飞行器。然而,随着飞机的柔度增大,其刚体频率(本文来源于《江苏航空》期刊2015年03期)
俞沛宙,袁丹,陈昕[7](2015)在《基于自适应前馈的变电站通风系统模糊PI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变电站通风系统的时变、强耦合、非线性、多干扰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前馈的模糊PI控制策略,利用模糊逻辑实现PI参数的在线自调整,采用自适应前馈实现外界扰动的完全补偿,有效提高跟踪精确度和响应快速性,同时实现风机的变频节能调速控制。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不依赖于被控制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应用于变电站风量调节系统,在时滞、多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工作,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宽的稳定域。(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11期)
朱明超,刘慧,张鑫,贾宏光[8](2015)在《惯性稳定平台自适应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反馈控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来提高惯性稳定平台稳定控制的指令跟踪性能。应用子空间辨识算法,由输入输出数据辨识稳定平台动态模型的状态空间描述;采用频域回路成型方法设计反馈回路控制器,用于抑制外部扰动。应用递推最小二乘(RLS)自适应滤波器构建反馈控制回路逆模型,构造指令信号的全通特性,提高指令跟踪能力。针对不同的指令信号进行跟踪实验,验证了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前馈方法对阶跃指令响应快,超调量可由反馈控制的30%降低至4.5%,对30 Hz正弦信号的响应幅值无衰减,相位滞后由反馈控制的90°降低至54°。得到的结果显着提高了系统的暂态性能,控制性能优于单独的反馈控制回路。(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高文涛[9](2015)在《弹性飞机突风载荷自适应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关注的对象是大型民机的突风载荷减缓问题。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突风或大气紊流,影响飞机的飞行状态和结构载荷,从而使飞机产生不希望的附加过载。飞机的突风响应一方面会影响飞机的操纵性和乘坐品质,另一方面会使飞机结构产生较大的动态载荷,影响飞机结构安全和飞机寿命,甚至会引发灾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飞机的结构柔性不断变大,刚体频率和弹性体的频率越来越接近,导致飞机刚弹模态之间的耦合现象越来越明显,使得突风响应载荷减缓问题越来越受到飞机研究和设计者的重视。突风载荷减缓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由突风激励引起的过载响应。为了避免传统的闭环反馈控制方法引起的时滞、波动等问题,我们采用前馈控制律,可以在飞机产生响应之前,就通过偏转副翼、升降舵等控制面,对其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对突风载荷的有效控制。本文中,针对突风载荷减缓问题,通过耦合非定常气动力和飞机结构,利用运动方程和有理函数近似方法,建立了该弹性飞机的开环气动伺服弹性模型,该模型包含突风影响和控制面偏转激励。然后分别利用时域法和混合方法计算了该飞机对离散突风和连续突风的的响应,并进行比较。然后以一对对称副翼为控制面,设计了对突风载荷的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案,利用时域法对FIR数字滤波器的各个系数进行实时更新,并通过稳定性分析确定各个时间步滤波器系数更新的收敛系数范围,然后仿真分析了该控制方案作用下的突风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的控制方法对突风引起的弹性飞机响应的控制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5-01-01)
王珏,田福庆[10](2014)在《基于模糊PID的光电跟踪系统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干扰力矩对光电跟踪系统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糊PID的光电跟踪系统前馈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按扰动前馈补偿的控制原理,提出了自适应前馈补偿方法;然后,对用直流力矩电机驱动的光电跟踪系统进行了建模;最后,为光电跟踪系统位置环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自适应前馈补偿函数。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PID控制的固定前馈补偿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加快了反应速度,大幅提高了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4年11期)
自适应前馈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自适应前馈主动噪声控制FxLMS算法的收敛特性,通过Simulink仿真,表明定收敛因子条件下FxLMS算法在次级通道传递函数已知时,输出声信号能实时跟踪输入噪声源信号的反相信号,残余误差信号能快速减小并达到稳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适应前馈网论文参考文献
[1].焦大伟.闸机液压旋转机构的混合自适应前馈控制[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9
[2].李涛,肖罡,李状,沈召源,罗竹辉.基于FxLMS定收敛因子的自适应前馈主动噪声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3].苏晓锋,刘春芳.快速刀具伺服系统的自适应前馈抵消控制[C].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7
[4].李毅,何方敏,唐健,李建轩,孟进.矢量调制器自适应前馈线性化技术研究[J].船电技术.2015
[5].王晶,赵永辉.运输机突风载荷减缓的自适应前馈控制[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6].高文涛,赵永辉.民用飞机突风载荷的自适应前馈控制[J].江苏航空.2015
[7].俞沛宙,袁丹,陈昕.基于自适应前馈的变电站通风系统模糊PI控制方法[J].科技视界.2015
[8].朱明超,刘慧,张鑫,贾宏光.惯性稳定平台自适应前馈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5
[9].高文涛.弹性飞机突风载荷自适应前馈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10].王珏,田福庆.基于模糊PID的光电跟踪系统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J].舰船电子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