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步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步进,步进电机,特性,电动势,导通,转矩,加热炉。
步进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宋丽,林家祥,黄定海[1](2019)在《步进扫描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不同链结构的聚乙烯类聚烯烃热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步进扫描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几种具有不同链结构的聚乙烯类聚烯烃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链结构的聚烯烃在热力学平衡熔融态下,其绝对比热容的温度依赖性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几乎相同;而无论链结构的变化如何,在极低温度下稳定结晶态的热容也非常接近.但在熔融温度范围内,比热容对不同聚烯烃的链结构非常敏感,这是由于在远低于聚烯烃主熔化峰温度范围内,聚乙烯晶体结构中的不同支链的影响.在时间-热流的步进扫描曲线中,具有长支链结构的聚烯烃表现出独特的熔融-再结晶行为,这可能是由于交联点之间较长的受约束链段的运动在熔融过程中得到释放并重排所致.(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马振宇,赵娟[2](2019)在《基于步进电机特性的输注设备速度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用输注设备(输液泵、注射泵等)是一种用于自动药物注射的智能医疗器械,该设备药液输注是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转动带动机械结构实现高精度的输注控制。基于电机加减速算法及驱动芯片可细分特性,设计一种根据不同的输注需求自动选择最优的加减速算法,进而通过预设转速细分表选择最优的细分值,使输注设备步进电机能够在各种应用需求场景和精度要求内平滑速度变换。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输注设备动态速度运行的效率和精度,保证了医用输注的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陈西府,李明,卢倩,黄卫清[3](2019)在《一种具有纳米级步进特性的直线压电电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纳米级的定位精度,通过精密控制电机定/动子间的正压力和相对运动速度,以实现电机在一个周期内的精密步进运动。首先,在研究电机步进运动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法向振动框特征的驱动足结构,可以获得驱动端法向振动和切向振动的独立解耦特性;其次,利用有限元法对定子驱动足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获得了定子驱动足的主要结构尺寸;最后,制作电机样机并进行了定子振动特性实验和电机特性实验。定子振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机在1~400Hz范围内能够使得驱动阶段和回程阶段具有不同的运动特性,上述两个运动阶段的动子运动位移差即为电机的运动步距,因而该电机具有更小的位移分辨率。机械输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机在1~400Hz范围内分别具有微、纳米级步进运动特性,在1~30Hz内电机的位移分辨率最高可达11nm。综上,该电机在400Hz以内能实现微纳米定位精度,电机速度最高可达63.3μm/s。(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1期)
张学成,陈薇薇,宁剑建,张洪岩[4](2018)在《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齿槽定位转矩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判定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断电状态下的定位平衡点,推导了电机齿槽定位转矩的平衡位置点公式;采用Maxwell 3D有限元法,在静态磁场下对电机进行建模仿真,算得电机在不同转子位置角下的齿槽定位转矩曲线,仿真结果验证了前述推导结论的正确性;试验测得电机齿槽定位转矩幅值和平衡位置点,结果表明上述推导结论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8年02期)
刘祎炜[5](2017)在《步进式加热炉钢坯加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日益完善,工业生产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是不可逆的,在能源利用方面,我国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钢铁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钢铁产量直线上升,伴随着中国钢铁产量的增加和发展速度,同时产生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加热炉是整个钢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是轧钢生产过程的第一道工序,提高产品质量是钢铁行业的叁大标准之一,产品质量主要看钢坯的加热情况,加热钢坯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原理,对加热炉的一半区域建立了几何模型,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采取对进出口,烧嘴附近位置局部加密的方法,利用FLUENT 16.2对加热炉的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采取几种不同形式的改变烧嘴位置对改善加热炉加热效率进行了分析,在不同的形式中,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加热效率相对较高的烧嘴位置,针对在分析中产生的问题,找出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模拟计算不同燃料量和空气量对加热钢坯温度的影响,燃料量和空气量的不同对改善钢坯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各个区域出口处温度分别得到了提高,改变烧嘴的燃气量和空气量不能改善钢坯加热过程温度分布不均匀。模拟计算了烧嘴数量对加热炉加热钢坯的影响,烧嘴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加热炉加热效率得到提高,钢坯温度分布变得均匀。改变烧嘴入口边界条件把烧嘴的空气入口与燃气入口互换位置,钢坯温度得到提高,火焰的覆盖面积变大。改变助燃物是把空气用氧气替代,烧嘴位置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显示出高的加热效率,钢坯达到高的温度值,且钢坯和炉膛温度分布较均匀。在不同结构形式通入第叁路空气的模拟计算中,加入第叁路空气改善了区域交界处烧嘴火焰较短,相邻钢坯温差变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李鹏,鲁华,郑文鹏,沈建新[6](2016)在《基于模型变换的混合式步进电机静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磁场分布主要有3个特点:内部径向磁场和轴向磁场并存,磁路呈叁维分布;磁路局部饱和现象严重,导致电机特性呈现非线性特性;气隙以及邻近部位磁场变化剧烈。采用有限元算法进行计算时,需要建立电机的叁维模型,剖分网格要足够精细,尤其是电机气隙以及齿层部位的剖分网格须特别精细,导致电机模型的剖分文件过大,容易发生计算机内存溢出,也延长了计算时间。因此,常规的叁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不甚适用。另一方面,气隙比磁导法和齿槽比磁导法等基于磁路计算的工程方法运算速度快,但精度偏低,尤其是在磁路发生严重饱和的情况下。因此,有必要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采用必要的简化措施对混合式步进电动机进行分析。该文以一台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为例,提出通过模型等效变换的方法来获得二维等效模型,通过二维有限元软件对其静态特性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即模型反变换),实现原电机的性能仿真。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基于模型变换的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7期)
孙波,孙怀远,杨丽英[7](2016)在《步进电机驱动螺杆分装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步进电机驱动螺杆运行过程中,其在实时性、频繁启停、快速响应等方面的动态运行性能是螺杆分装机PLC控制系统可靠稳定工作的重要前提。在介绍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螺杆分装系统基础上,从步进电机矩频特性、升降速曲线入手,分析了螺杆分装时运行速度控制、步进电机最佳起动频率和最高运行频率对螺杆运行特性和计量精度的影响,给出了螺杆分装运行控制流程。(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6年17期)
王睿[8](2016)在《高动态特性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步进电机由于运行精度较高,控制方式在早期比较简单且工作可靠,所以在工业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传统的控制方式驱动下,步进电机运行中存在失步过冲和低频振荡两个主要问题,已经难以达到各类应用场合对动态性能和精度的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国内外从优化电机结构、改善驱动方法、提升控制芯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仍然受加工工艺、器件耐压和运算能力等限制。本文通过研究反电动势对动态特性提升的影响,提出了混合续流导通算法,有效解决了步进电机在快速启停过程中的失步、过冲和低频振荡,实现了具有高动态特性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本文首先通过深入分析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基于Simulink的仿真,分析了步进电机运行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指出了反电动势对步进电机动态特性提升的影响。然后从H桥续流导通方式对反电动势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对比现有的续流导通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可以充分释放反电动势、有效跟随给定电流变化的混合续流导通算法。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基于DSP的AD式全数字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硬件和软件设计,在该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基于混合续流导通算法的细分驱动控制方式,并通过与各种续流导通算法在细分电流跟随和动态控制效果上进行对比测试和分析,验证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和整个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续流导通算法设计的驱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机快速四象限运行而不产生失步和过冲,并且电流跟随效果良好,有效消除低频振荡,具有较高的动态特性,符合设计的性能指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3-01)
林云峰,朱银法,王松峰,村上志郎[9](2015)在《电液步进油缸特性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高炉和连铸机等重工业恶劣工况下,采用传统液压伺服系统,抗油液污染能力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依据直接位移反馈闭环控制原理,结合数字化控制方式,开发了步进式电液控制液压缸。阐述了电液步进缸的工作机理,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建立了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在试验台上对电液步进缸的内泄漏流量、十脉冲精度、一步精度、重复位置精度和频率响应等静动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电液步进缸在开环状态下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可靠性高、抗油液污染能力强。(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5年05期)
王睿,吴峻,黄文君[10](2015)在《高动态特性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步进电机在快速加、减速及制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步、过冲等现象,提出基于混合续流的功率器件优化导通驱动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减小在加、减速与制动过程中反电势对步进电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快速跟随细分电流给定波形。在此优化导通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动态特性的全数字化步进电机驱动器,解决了步进电机在快速启停与加减速过程中出现的过冲和失步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驱动器具有很高的动态特性,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5年02期)
步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医用输注设备(输液泵、注射泵等)是一种用于自动药物注射的智能医疗器械,该设备药液输注是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转动带动机械结构实现高精度的输注控制。基于电机加减速算法及驱动芯片可细分特性,设计一种根据不同的输注需求自动选择最优的加减速算法,进而通过预设转速细分表选择最优的细分值,使输注设备步进电机能够在各种应用需求场景和精度要求内平滑速度变换。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输注设备动态速度运行的效率和精度,保证了医用输注的安全可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步进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丽,林家祥,黄定海.步进扫描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不同链结构的聚乙烯类聚烯烃热力学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2].马振宇,赵娟.基于步进电机特性的输注设备速度最优控制[J].中国设备工程.2019
[3].陈西府,李明,卢倩,黄卫清.一种具有纳米级步进特性的直线压电电机[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4].张学成,陈薇薇,宁剑建,张洪岩.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齿槽定位转矩特性分析[J].微电机.2018
[5].刘祎炜.步进式加热炉钢坯加热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6].李鹏,鲁华,郑文鹏,沈建新.基于模型变换的混合式步进电机静态特性仿真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
[7].孙波,孙怀远,杨丽英.步进电机驱动螺杆分装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J].机电信息.2016
[8].王睿.高动态特性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6
[9].林云峰,朱银法,王松峰,村上志郎.电液步进油缸特性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5
[10].王睿,吴峻,黄文君.高动态特性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设计(英文)[J].控制工程.2015
论文知识图
![步进电机矩-频特性曲线](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442516.nh0040&suffix=.jpg)
![步进特性实验曲线](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07032320.nh0056&suffix=.jpg)
![步进电动机的矩频特性](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SYSY2007080170002&suffix=.jpg)
![5.3选挡动作曲线Fig.5.3...](/uploads/article/2020/01/07/6e2d945cfa9bd89de977309b.jpg)
![某步进电机矩频特性曲线图](/uploads/article/2020/01/07/c701d3e39c768a37067bbf4d.jpg)
![110BYG550CH步进电机矩频特性](/uploads/article/2020/01/07/36b0d3649b21b222246d15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