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集装箱港口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港口,网络,集装箱,模型,丝绸之路,节点,海上。
集装箱港口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越明,李爽,吕姁婧,于文璋[1](2019)在《基于节点收缩法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集装箱港口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集装箱班轮运输划分为8个海运区域,以全球10大班轮公司航线数据为样本,统计105个集装箱港口连接情况,构建无向无权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集装箱港口网络,应用节点收缩法对集装箱港口网络的节点重要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各海运区域在港口网络中的地位。结果表明节点收缩法可有效评估港口在网络中的区位优势,新加坡、巴生、丹戎帕拉帕斯、深圳、香港等港口是网络中的枢纽节点。本研究可为港口投资、建设与港口合作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5期)
梁雪娇[2](2017)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互联互通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及先行领域,其中港口网络作为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其构建结果将直接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现进程,并为港口投资、合作提供理论基础。由此,本文针对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是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研究问题。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其次,阐述了基本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从欧洲海上集装箱运输环境、供需现状及主要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再次,基于港口及其所在国的经济、政治及行业等影响因素构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进行集装箱港口网络枢纽港的潜能评价,并进行备选枢纽港选择;再次,构建轴辐式网络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全局较优状态下的集装箱港口网络。最后,得到结论,指出研究缺陷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12-01)
徐敏杰[3](2012)在《集装箱港口网络的层系化分析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港口网络层系化相关概念和国内外集装箱港口网络层系化分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世界集装箱港口布局的层系化发展态势日趋明显。应根据港口网络层系化的布局特点,选择适宜的物流组织模式,实现物流运输服务的最佳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期刊2012年02期)
胡聪,毛海英[4](2011)在《基于Stackelberg模型的区域集装箱港口网络建设规划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Stackelberg模型考虑港口规划者与货主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目的是想从根本上提高港口网络系统的运作水平,以实现对它优化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1年25期)
田炜[5](2008)在《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际集装箱化为特征的现代运输方式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港口间争夺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枢纽港地位的激烈竞争,也使得国内外港口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评价集装箱港口的效用,使之成为航运企业所青睐的挂靠港与枢纽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从航运企业选择港口通商的角度,研究如何在航运系统中发挥集装箱港口最大网络效应的问题,并进而探讨网络效应对港口间竞争与协作关系演化的影响,为新市场环境下港口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部分:1.分析了航运企业选择挂靠港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运用网络效应理论分析航运企业港口选择行为的思路。研究认为,在区域内具有基本枢纽港条件集装箱港口间的竞争中,影响航运企业对挂靠港选择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港口的通达性与临港服务业水平。同时,基于港口网络产品特性与网络效应现象的分析,认为其通达性水平与临港服务业水平对港口效用与竞争力的影响正是港口网络效应的具体表现。2.以马士基集团和全球25大航运公司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国际航运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其具有的小世界效应与无标度分布特性。同时,通过港口直接网络效应的分析,认为航运网络所呈现出的分布状态也正是港口直接网络效应的表现,即通达性水平更高的港口将更具备成为区域内航运枢纽的可能性,而通达性水平较低的港口将很可能沦为区域内的二级港和补给港。3.将港口与临港服务业等效为产品网络中的主导产品与互补产品,分析了港口的间接网络效应,提出港口间接网络效应强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互补产品多样性的偏好程度。港口临港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展会对港口产生正反馈作用,更丰富、服务质量更高的临港服务业将增加用户的效用水平和港口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发货人和货运代理选择其作为挂靠港、发货港以及服务港,促进港口的发展。4.从演化博弈理论出发,研究了各种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并在基于网络效应所形成的异质航运网络上分析了港口间竞争与协作关系的演化。通过国际航运网络上集装箱港口间合作涌现与收益分布的研究,认为集装箱港口间由完全竞争向协作竞争的转化过程受到了航运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07-01)
赵旭,杨赞,靳志宏,计明军[6](2007)在《区域集装箱港口网络布局规划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避免运输网络内港口重复建设,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考虑港口规划者与港口使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决策均衡,以Stackelberg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内集装箱港口网络布局规划优化模型。为了有效地反映港口使用者个体的特殊性,采用非集计理论,从其自身属性出发,分析了微观货主的选择行为。以各港口的泊位数和相应航线班期密度组成的矩阵作为染色体的一个基因串,考虑模型约束的特殊性,设计了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模拟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某运输网络内,模拟得到的港口网络布局规划的近似最优解符合实际分析结果,能表明货物运输主体的行为特性和影响因素,利用该模型有利于实现港口网络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曾照宝[7](2002)在《基于策略理性模型的集装箱港口网络规模结构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剖析了正逐渐显现的集装箱港口轴辐网络模式,分析了出现这种模式的市场微观依据。并立足于集装箱港口的市场条件,利用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对集装箱港口市场进行了博弈均衡研究,得到了子博弈精练纯战略均衡解,也就是集装箱港口网络的均衡规模结构,论证了导致规模集中的驱动机理。并对中国集装箱港口网络的规模结构进行了均衡研究,并分析的港口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集装箱港口网络规模结构均衡是在市场条件的基本假设上利用严谨的经济理论获得的,它对我们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都有很强的指导意思。集装箱港口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港口网络的相对规模结构的确定建立在市场竞争的规模均衡的理论基础之上。一项政策的好坏,就是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并维护了市场的均衡。行业管理部门制定、执行、评价、改善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时必须遵守这个原则。 消除港口统治地位的滥用就需要一个由多级政府而不是由中央或者地方单一政府组成的组织来执行港口市场的控制监督职能,它对市场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对各个单一政府的行为有监督权,从而能够弥补集装箱港口市场体制的缺陷,避免港口市场的过度集中和统治地位的滥用,减少因资源配置不当而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损失和浪费。(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2-02-01)
集装箱港口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现互联互通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及先行领域,其中港口网络作为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其构建结果将直接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现进程,并为港口投资、合作提供理论基础。由此,本文针对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是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研究问题。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其次,阐述了基本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从欧洲海上集装箱运输环境、供需现状及主要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再次,基于港口及其所在国的经济、政治及行业等影响因素构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进行集装箱港口网络枢纽港的潜能评价,并进行备选枢纽港选择;再次,构建轴辐式网络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全局较优状态下的集装箱港口网络。最后,得到结论,指出研究缺陷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装箱港口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越明,李爽,吕姁婧,于文璋.基于节点收缩法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集装箱港口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2].梁雪娇.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欧洲集装箱港口网络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3].徐敏杰.集装箱港口网络的层系化分析与启示[J].中国航海.2012
[4].胡聪,毛海英.基于Stackelberg模型的区域集装箱港口网络建设规划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1
[5].田炜.集装箱港口网络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6].赵旭,杨赞,靳志宏,计明军.区域集装箱港口网络布局规划优化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
[7].曾照宝.基于策略理性模型的集装箱港口网络规模结构均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