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缓蚀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缓蚀剂,硅烷,苯并咪唑,碳钢,分子,咪唑。
缓蚀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孟瑞,檀柏梅,高宝红,牛新环,孙晓琴[1](2019)在《铜互连CMP中BTA的缓蚀机理及Cu-BTA的去除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铜具有低电阻率和高抗电迁移性,是目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流金属互连材料。化学机械抛光(CMP)是实现铜表面局部与全局平坦的关键工艺。为获得铜互连较高的凹凸材料去除速率选择比,通常需在CMP抛光液中加入缓蚀剂苯并叁唑(BTA),而CMP后铜表面的BTA残留需要在后续的清洗工艺中进行有效的去除。对铜互连CMP中BTA对铜的腐蚀抑制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BTA与其他试剂协同抑制铜腐蚀的研究进行了讨论,进而论述了碱性清洗液对Cu-BTA络合物去除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新型缓蚀剂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缓蚀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成文峰,张向东,熊友强,曹俊秀,薄煜[2](2019)在《含卤素酸性溶液中唑类缓蚀剂缓蚀机理的分子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含有卤素离子的硫酸溶液中2-巯基苯并恶唑(MBO)、2-巯基苯并咪唑(MBI)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叁种头基唑类缓蚀剂在Fe表面的吸附成膜机理,从平衡吸附构型、缓蚀剂膜内水分子分布和迁移运动规律、缓蚀剂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能等方面系统探索了不同唑类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叁种缓蚀剂的成膜性能由大到小顺序为MBT>MBI>MBO,质子化的缓蚀剂头基与带负电的金属表面卤素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导致不同唑类缓蚀剂成膜性能差异的关键,卤素离子与质子化缓蚀剂分子存在协同作用,能够大大增强缓蚀剂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09期)
马玉聪,樊保民,王满曼,杨彪,郝华[3](2019)在《曲唑酮的两步法制备及对碳钢的缓蚀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氯苯胺、N-氯丙基二乙醇胺和吡啶叁唑酮为原料,两步法制备出曲唑酮(TZD).通过动态失重、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TZD在0. 5 mol/L盐酸溶液中对20#钢的缓蚀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与吸附活化参数分析研究了TZD在碳钢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ZD可显着降低碳钢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缓蚀率随TZD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98 K下,添加6 mmol/L TZD时,缓蚀率达95. 8%; TZD可自发吸附组装于碳钢表面,同时抑制腐蚀反应的阴、阳极过程,显着增加界面极化阻抗;吸附为放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理论计算结果显示,TZD倾向以平行取向组装于碳钢表面.(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葛睿[4](2019)在《塔河油田超稠油井用缓蚀剂的筛选及缓蚀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使得石油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可开采的常规油藏不断减少,因此稠油、超稠油等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稠油资源在开采过程中,除了粘度大、流动性差等问题造成稠油井难以开发之外,稠油中包含的各种腐蚀介质往往会破坏采输系统的完整性,使得稠油的开发难度进一步增加。本文以解决稠油井管柱的腐蚀问题为出发点,采用理化性能分析和缓蚀性能评价实验,从5种常用缓蚀剂中筛选出2种适合于塔河油田的稠油缓蚀剂,并对其最佳添加浓度和配伍性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通过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P110钢和P110S钢在这5种缓蚀剂体系中的电化学腐蚀特征,为揭示稠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奠定基础。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5种缓蚀剂的p H值均在5~9范围内,符合实验要求;倾点均小于-20℃,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动性;缓蚀剂在柴油中的溶解性较好,缓蚀剂浓度为300 mg·L~(-1)时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好;5种缓蚀剂无乳化倾向,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2)140℃时,2#咪唑啉和5#季铵盐缓蚀剂对P110钢和P110S钢腐蚀的缓蚀效果较好,4#季铵盐、3#咪唑啉以及1#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效果依次减弱;在100 mg·L~(-1)、200mg·L~(-1)和300 mg·L~(-1)的添加浓度下,2#缓蚀剂的最佳添加浓度为200 mg·L~(-1),5#缓蚀剂的最佳添加浓度为300 mg·L~(-1)。(3)配伍性实验表明,2#和5#缓蚀剂与油田所用破乳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4)电化学分析表明,5种缓蚀剂均为混合型缓蚀剂,其中,1#、3#和4#缓蚀剂主要是对金属的阴极析氢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而2#和5#主要是对金属的阳极溶解反应产生抑制作用;随着缓蚀剂的加入及添加浓度的增加,电荷转移电阻Rct值增大,说明缓蚀剂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逐渐形成保护膜,抑制了金属电极的腐蚀反应;膜层电阻Rf值增大,表明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膜更加致密完整,对试样的保护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9-06-14)
王准章[5](2019)在《超临界CO_2环境中N80碳钢与13Cr不锈钢电偶腐蚀及缓蚀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引发了严重的全球性气候问题。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和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施不仅可减少CO_2的排放并且能够合理地利用排放的CO_2。然而CO_2驱油技术中CO_2的注入可导致油田开采中碳钢管道在超临界CO_2环境下的腐蚀,以及碳钢与不锈钢之间的电偶腐蚀问题,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展超临界CO_2环境中碳钢与不锈钢电偶腐蚀行为研究,并探明缓蚀剂对其电偶腐蚀的抑制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论文以N80碳钢和13Cr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失重法、原位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超临界CO_2模拟地层水中N80碳钢与13Cr不锈钢电偶腐蚀行为和机理,以及缓蚀剂对其电偶腐蚀的抑制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超临界CO_2环境中电偶腐蚀原位电化学和失重测试装置,并以此装置研究了N80碳钢与13Cr不锈钢电偶腐蚀行为,通过对比静态和动态(2 m/s)条件下其电偶腐蚀行为差异,探究了流体流动对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_2地层水中,N80碳钢-13Cr不锈钢电偶对中N80碳钢作为阳极和13Cr不锈钢作为阴极,电偶效应导致N80碳钢表面生成的FeCO_3膜的保护性更差,加速了N80碳钢的腐蚀,同时也削弱了13Cr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此外由于N80碳钢表面逐渐形成致密腐蚀产物膜,无论偶合与否,N80碳钢的腐蚀速率,以及N80碳钢与13Cr不锈钢之间的电偶电流密度和电偶效应均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另外,流体流动不仅导致N80碳钢的腐蚀速率增大和13Cr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同时动态条件下N80碳钢表面生成FeCO_3膜的时间更早但保护性更差,相应的偶合电位显着正移和电偶电流密度快速降低的时间点更早,流体流动也导致电偶对的电偶电流密度增大,电偶效应加强。(2)在动态(2 m/s)条件下研究了咪唑啉(IM)、1-丁基-2-硫代苄基苯并咪唑(BTBBI)和月桂酸(LA)叁种缓蚀剂对N80碳钢与13Cr不锈钢电偶腐蚀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偶合,叁种缓蚀剂均作为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抑制N80碳钢的腐蚀,但电偶效应降低了IM、BTBBI和LA对N80碳钢的缓蚀性能。叁种缓蚀剂中IM对N80碳钢电偶腐蚀的缓蚀效率最高,在腐蚀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缓蚀性能,相应的电偶电流密度最小。N80碳钢在添加IM的溶液中遭受轻微的腐蚀,而在添加BTBBI或LA的溶液中遭受了严重的点蚀,其中添加LA的溶液中腐蚀速率和点蚀最为严重,而且电偶效应加剧了N80碳钢的点蚀。叁种缓蚀剂对N80碳钢与13Cr不锈钢电偶腐蚀的缓蚀效果顺序为IM>BTBBI>LA。(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4)
王梦,张静[6](2018)在《二氧化碳腐蚀缓蚀剂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别论述了单组分缓蚀剂和复配型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即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在金属表面所具有的不同吸附过程。单组分缓蚀剂中特殊的分子基团在金属表面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混合吸附过程起到缓蚀作用,复配型缓蚀剂在金属表面通过各组分间协同吸附或竞争吸附过程起到缓蚀作用,并指出了缓蚀机理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用于二氧化碳腐蚀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咪唑啉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季铵盐、有机胺和复配型缓蚀剂,结合缓蚀剂的分子结构和缓蚀效率等对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几种用于二氧化碳腐蚀的新型缓蚀剂,如多活性位点有机化合物、硫醇、席夫碱和聚合物等。最后针对二氧化碳腐蚀环境的复杂性,对未来缓蚀剂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潘杰,严志轩,张黎,郭世文,张晓凤[7](2018)在《咪唑啉类化合物在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咪唑啉(IM)及咪唑啉基脲(IU)在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方法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技术、表面形貌及官能团分析、热力学等温方程等方法,研究缓蚀剂在不同温度的盐酸溶液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规律。结果在静态失重试验中,室温下,随着IM、IU缓蚀剂的加入,碳钢的腐蚀速率从12.54 mg/(cm~2·h)分别降低到5.132、0.145 mg/(cm~2·h),IM、IU的缓蚀率分别为59.1%和98.9%。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略有下降。极化曲线试验表明,增加两种缓蚀剂的浓度,腐蚀电位负移,阳极电流密度下降明显。交流阻抗的测试显示,随着两种缓蚀剂浓度的增大,拟合参数Rct增大、Cdl减小,证明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取代了水,并吸附成膜。研究等温吸附模型发现,两种缓蚀剂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根据SEM及XPS分析,证明缓蚀剂分子通过N原子与金属形成共价键,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结论咪唑啉和咪唑啉基脲对碳钢均具有缓蚀效果,且咪唑啉基脲的缓蚀效果更优异。两种缓蚀剂均属于混合型缓蚀剂,且以抑制阴极腐蚀反应速率为主。两种咪唑啉化合物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其吸附规律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王浩,刘峥,梁秋群,赵永,张淑芬[8](2018)在《6种燕尾形苝二酰亚胺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锌电极缓蚀机理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燕尾型苝二酰亚胺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锌电极缓蚀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探讨了两类共6种燕尾型苝二酰亚胺类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行为。DFT计算结果表明,前线分子轨道分布主要位于分子核心的苝二酰亚胺骨架上,且苝二酰亚胺骨架上的N原子为分子的反应活性中心。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6种燕尾型苝二酰亚胺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均能与水溶液中的金属锌表面发生相互作用,N2、P2在两类双子表面活性剂中均表现出有较高的吸附能和较大的扩散系数,吸附能分别为-11315.868kcal/mol、-10785.698kcal/mol,扩散系数分别为2.5、1.32;研究结果同时表明,N2和P2形成的双子表面活剂膜层对腐蚀粒子OH-的阻止效果较好,能够在金属锌表面起到很好的缓蚀效果。(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院金星,郑海英,刘艳霞[9](2018)在《苯并咪唑衍生物缓蚀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五种苯并咪唑衍生物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理论评价,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理论研究。方法采用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苯并咪唑、2-丙基苯并咪唑、2-戊基苯并咪唑、2-己基苯并咪唑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均分布在苯并咪唑环上,而2-对氯苄基苯并咪唑的最高占据轨道分布在苯并咪唑环上,最低空轨道分布在取代基上。分子的苯并咪唑环平行吸附在金属表面,取代基含有的烷基链会垂直于表面并指向溶液,对分子吸附的影响较小,而取代基含有的苯环则会发生平行吸附。在五种缓蚀剂分子中,苯并咪唑的能隙差(ΔE)为5.572 e V,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能为364.19 k J/mol,缓蚀性能最弱;2-对氯苄基苯并咪唑的能隙差为5.157 e V,吸附能为700.19 k J/mol,缓蚀性能最强。结论苯并咪唑衍生物分子的取代基官能团会对缓蚀性能造成一定影响,缓蚀剂分子通过其前线轨道与Fe原子形成的配位键和反馈键稳定吸附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态和前线轨道分布有关。(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娄淑芳,马国扬,李红玲[10](2018)在《6061铝合金表面氟钛酸盐协同硅烷复合膜的结构及缓蚀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采用无机物氟钛酸盐协同硅烷转化液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硅烷-氟钛酸盐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对比了复合膜和氟钛酸盐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比了复合膜和氟钛酸盐转化膜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确定了复合膜的结构。结果表明:C,O,F,Al,Si,Ti,N是复合膜的主要组成元素,复合膜是由Si-O-Si,Si-O-Al等共价键形成的叁维网状结构以及钛的氧化物TiO_2组成的;复合膜表面微突起结构的存在使得膜层表面的粗糙度增大,疏水性增强,因此耐蚀性能增强。最后对膜层的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硅烷水解的羟基和钛盐钝化膜的氢氧根会发生反应,形成Si-O-M键,同时自身缩合形成的网状交联膜封闭钛盐膜表面的缺陷和空隙,阻碍氧与空气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了钛盐膜的耐蚀能力。(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8年08期)
缓蚀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含有卤素离子的硫酸溶液中2-巯基苯并恶唑(MBO)、2-巯基苯并咪唑(MBI)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叁种头基唑类缓蚀剂在Fe表面的吸附成膜机理,从平衡吸附构型、缓蚀剂膜内水分子分布和迁移运动规律、缓蚀剂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能等方面系统探索了不同唑类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叁种缓蚀剂的成膜性能由大到小顺序为MBT>MBI>MBO,质子化的缓蚀剂头基与带负电的金属表面卤素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导致不同唑类缓蚀剂成膜性能差异的关键,卤素离子与质子化缓蚀剂分子存在协同作用,能够大大增强缓蚀剂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缓蚀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孟瑞,檀柏梅,高宝红,牛新环,孙晓琴.铜互连CMP中BTA的缓蚀机理及Cu-BTA的去除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19
[2].成文峰,张向东,熊友强,曹俊秀,薄煜.含卤素酸性溶液中唑类缓蚀剂缓蚀机理的分子模拟[J].腐蚀与防护.2019
[3].马玉聪,樊保民,王满曼,杨彪,郝华.曲唑酮的两步法制备及对碳钢的缓蚀机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4].葛睿.塔河油田超稠油井用缓蚀剂的筛选及缓蚀机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5].王准章.超临界CO_2环境中N80碳钢与13Cr不锈钢电偶腐蚀及缓蚀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9
[6].王梦,张静.二氧化碳腐蚀缓蚀剂及其缓蚀机理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8
[7].潘杰,严志轩,张黎,郭世文,张晓凤.咪唑啉类化合物在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机理分析[J].表面技术.2018
[8].王浩,刘峥,梁秋群,赵永,张淑芬.6种燕尾形苝二酰亚胺类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锌电极缓蚀机理理论研究[J].化工学报.2018
[9].院金星,郑海英,刘艳霞.苯并咪唑衍生物缓蚀机理的理论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8
[10].娄淑芳,马国扬,李红玲.6061铝合金表面氟钛酸盐协同硅烷复合膜的结构及缓蚀机理[J].材料保护.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