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6例临床观察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6例临床观察

周宁(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民医院湖北来凤445700)

【中图分类号】R7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231-01

【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生物移植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作用,尤其是探讨如何降低复发率及其作用原理。方法收治翼状胬肉患者46例,共59眼,其中,男14例,女32例,双眼13例,年龄39岁—72岁,平均年龄55岁,胬肉均位于鼻侧,深入角膜内2mm以上。采用材料瑞济生物羊膜B型。用尖刀沿胬肉头部外方约0.5mm的透明角膜做一浅层角膜划切,沿此界线作胬肉浅层剥离,将胬肉头部分离至角巩膜缘,然后剪开胬肉所侵犯的球结膜直到巩膜表面,不超过半月皱壁,逆行分离胬肉组织到角巩膜缘,并与胬肉角膜分离区汇合,切除分离的胬肉组织,彻底止血。将生物羊膜复苏后,取略大于缺损区的羊膜植片,上皮面向上,覆盖在裸露的巩膜区,用10-0尼龙线将植片四角缝合固定于浅层巩膜上。结果所有病例应用荧光素染色显示角膜上皮均在3~4周完全愈合,10天后眼部刺激症状基本消失,羊膜移植片均未出现排异反应,2周左右羊膜开始融解、吸收。随访3例复发,复发率6.5%。结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复发率低、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羊膜移植翼状胬肉治疗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规切除手术复发率高达30%~69%[1],我院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手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至2010年,我院共收治翼状胬肉患者46例,共59眼,其中男14例,女32例,双眼13例,年龄39岁—72岁,平均年龄55岁,胬肉均位于鼻侧,深入角膜内2mm以上。采用材料瑞济生物羊膜B型。

1.2手术方法0.4%奥布卡因结膜囊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胬肉局部球结膜下浸润麻醉,用尖刀沿胬肉头部外方约0.5mm的透明角膜做一浅层角膜划切,沿此界线作胬肉浅层剥离,将胬肉头部分离至角巩膜缘,然后剪开胬肉所侵犯的球结膜直到巩膜表面,不超过半月皱壁,逆行分离胬肉组织到角巩膜缘,并与胬肉角膜分离区汇合,切除分离的胬肉组织,彻底止血。将生物羊膜复苏后,取略大于缺损区的羊膜植片,上皮面向上,覆盖在裸露的巩膜区,用10-0尼龙线将植片四角缝合固定于浅层巩膜上。

1.3术后处理术后单眼加压包扎48小时,给予静脉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3天,局部点用碘必殊及角膜宁眼水,观察角膜上皮、结膜、巩膜及羊膜情况,术后2周拆线。

2结果

所有病例应用荧光素染色显示角膜上皮均在3~4周完全愈合,10天后眼部刺激症状基本消失,羊膜移植片均未出现排异反应,2周左右羊膜开始融解、吸收。随访3例复发,复发率6.5%。

3讨论

翼状胬肉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在充满阳光、灰尘和刮风的地区,发病率与纬度有较大关系,Cameron(1965)发现翼状胬肉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30-35纬度,湖北省恩施州地处北纬30度,发病率较高。翼状胬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胬肉,恢复球结膜解剖,使结膜尽量光滑和干净,并防止复发。羊膜是一种透明、无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的组织,羊膜是一种理想的支持上皮组织基底膜,抗原性甚微,在眼表重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增强上皮细胞粘附,促进上皮细胞的增生与分化作用,及阻止上皮细胞的凋亡,能促使眼表上皮重建。羊膜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与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减少术后成纤维组织增生;羊膜基质具有清除炎症细胞,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羊膜移植应用可以降低其复发率。我们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6例的复发率仅为6.5%,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2):116-121.

[2]李凤呜.中华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62.

[3]原著GeorgeL.Spaeth,主译谢立信.眼科手术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1.

标签:;  ;  ;  

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6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