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劲松(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肩负着的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并以此为依据,论述了高校辅导员为较好地胜任和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重任,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多种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教育素质能力
1高校辅导员的职责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工作职责和任务,面对的是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的年轻大学生。青年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热情奔放、聪慧敏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教育和管理好他们,顺利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任,必须具有相当的素质和能力。对于辅导员来讲,在新时期应该赋予其新的内涵。辅导员的具体职责,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习督促、事务处理和活动开展。这四个方面是具体职责,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根本,四个方面必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来开展。这几个方面具体探讨如下:
1.1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辅导员最核心和基础的工作,其他工作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的。从传统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水平,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二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信念,包括“三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三是解决学生一般的思想问题,如各种心理困惑、不良思想等。随着社会和客观形势的发展,单纯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像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信念教育等也在实际工作中的所占比例逐渐加大,特别是道德教育,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影响的日渐扩大,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已经崩溃,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设起来,生活目标不明确、权利和金钱崇拜、道义和诚信缺乏、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风气甚嚣尘上。而现在学校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作用也十分有限,大学辅导员应该利用自己的职位优势,多多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大学生不但能在学业上毕业,也能在人格修养上毕业。
1.2生活指导大学生毕竟还没有完全成年,出门在外,生活经验欠缺,遇到问题难免会手足无措。作为辅导员,需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所需所想,尽力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引导学生逐步的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平时辅导员要确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观念,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尽快成熟起来。
1.3事务处理在目前条件下,辅导员工作与学生事务处理是无法分离的。根据学生事务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特别事务和一般事务。特别事务指的是学生突发性事件,如疾病、意外伤害以及斗殴等。一般事务指已有明确规范、可以按程序来操作的事情,如学生奖励与评优、学生资助、学籍管理、组织发展、就业工作以及信息管理、检查等日常事务。辅导员从事学生事务处理应该充分体现“服务育人”的宗旨,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1.4学习督促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考试大学,经过十几年题海战术的熏陶,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经验可谓十分丰富,学习意识十分强烈。所以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不应干预过多,一般只需负责以下几个方面即可: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观念;二是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三是为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选择学习何种知识的能力。
1.5活动开展学生活动是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辅导员应该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但是不应该过多的参与,而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自觉组织、自主策划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思想性的、学习性的、娱乐性的等等,学生们自己组织的活动,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也更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特色。辅导员也不至于将精力过多的消耗在具体琐碎的事务中,可以腾下手来多多总结工作,使其他的工作能更好的开展。当然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活动与教育、活动与学习的关系,一方面避免活动流于形式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避免本末倒置耽误正常的学业。
2辅导员角色的科学定位
辅导员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辅导员角色并非单一角色,而是复合多元的角色。如何在众多角色中科学地把握辅导员的主要角色,对辅导员角色给予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位,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探讨的问题。据此,我认为,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应该科学定位以下三种角色。
2.1良师益友新形势下辅导员要扮演的首要角色应当是良师益友,即做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由于传统的师生关系影响的削弱,现代新型人际关系影响的增强以及教育改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化的特征,综合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首先要以人为本,发展和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条件。
2.2协调管理者教育管理,是辅导员角色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随着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在大学生深入,依法治校的呼声日渐高涨。辅导员作为管理者应适应环境变化:一方面把过去经常性运用的管理手段更多地转变为服务的、咨询的方式,;另一方面要逐步降低管理者在辅导员角色组合中的显要位置,以平等的形象,起到帮助和指导的作用。要达到上述目地,以下几个原则必须要谨记:
第一,执行管理制度不走样。辅导员作为高校校纪院规的主要执行者,在执行制度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公开,重事实依据,不循私情,一视同仁,才能使管理制度发挥效能,使辅导员工作有法可依,避免事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人治”现象和腐败现象。
第二,矫正刚性管理。由于以往刚性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呼吁削弱刚性管理,增强柔性管理。笔者认为刚性管理不仅不能削弱,相反要加强,加强的部分是加强执行和监控力度,使管理制度真正执行到位,让制度来管理人,而不是让学生来管理,让学生怕制度不怕人。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人治的弊端。
第三,发挥协调作用。校纪校规的执行要靠各方面力量共同完成,辅导员主要发挥协调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作用。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辅导员则应重在出现问题前的发现、执行制度中的关注以及执行制度后的思想教育方面下功夫。
2.3服务指导者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消费者的观念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转变观念,服务学生,在服务中育人,在服务中指导,是当前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需的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持续深入的改革,学分制的逐步实行,学生自主性显著增强,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把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层面上来。
3总结
结合我院大学生实际情况可知,必须真正的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的战略意义,并以此明确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和为适应工作而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实施基础。要做好辅导员工作,角色定位是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角色定位准确,工作效果就好;反之工作效果就差。因此,辅导员只有自觉扮演学生的良师益友、协调管理者和服务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成功定位角色,转换角色,才能做好辅导员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
[3]赖廷谦,陈伟.思想道德修养[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4]李小波.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职业素质要求[J].内江科技.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