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娟(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江阴214400)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49-01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尿毒症综合症。近年来,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较高,在治疗上多主张早期血液透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急性肾衰的致命并发症,而且有利于原发病的恢复和治疗。我们对血液透析都进行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1健康教育的方法
介绍与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患者的心理、饮食、动静脉内瘘、用药指导及自我检测等;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黑板报宣传、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并根据每例患者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我们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层次的不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病因及治疗措施充分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做到充分透析,坚持治疗。
2.2心理指导鼓励患者保持开朗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同时指导家属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只要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尽量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1]。
2.3饮食指导蛋白质摄入量以1.2-1.5g/(kg•d)较合适,其中50%为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每日饮食中脂肪总量以50-60g为宜。应严格控制水的摄入维持水平衡。告知患者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每天不超过1kg,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限盐比限水更重要,食盐量通常为3-5g/d。
2.4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一旦建立内瘘,告诉患者禁止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输液、不戴手表、首饰,避免提重物,平时不要穿紧袖口的衣服,睡眠时勿将内瘘侧手臂当枕头,以免压迫内瘘导致阻塞[2]。
2.5血液透析的护理透析前向患者说明透析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以避免病人紧张、焦虑。透析前测量体重和生命体征。透析过程中应观察有无低血压、失衡综合症、热原反应、头痛、呕吐、肌痉挛和过敏反应等现象;观察血液和透析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有无血液分层或凝血现象;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变化;检查透析装置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定期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并严密观察病情。
2.6控制易感因素病人应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意识清醒者,应鼓励病人每小时实施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意识不清者应勤翻身、拍背,并定时抽吸气管内分泌物,以确保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2.7生活指导终末期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必须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在流感流行时期不去公共场所,讲究清洁卫生,避免各种感染。保证休息和充分的睡眠。指导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避免劳累。
2.8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如有高血压者要按时按量服药,血透当天停服降压药,防止发生低血压;有贫血者定期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铁剂等;缺钙者应常规补充钙剂和阿法D3。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损害药物,如庆大霉素等。定期检测血常规、血钙浓度、血压,以便观察用药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调整用药量。
2.9常见并发症的护理⑴急性左心衰的护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少尿期常因体液潴留而引起急性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部啰音,水肿。通过给予半卧位、O2吸入、强心、超滤脱水等处理后症状改善。⑵高血钾的护理:急性肾衰病人少尿期常见高血钾,主要表现为胸闷不适、四肢无力、全身麻木、有窒息感、心律失常。心电图提示高血钾,血钾高通过透析后症状改善。⑶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常见原因是由于超滤过多过快,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通过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必要时加用50%葡萄糖静脉注射,减慢血流量,调整超滤量等处理,血压恢复正常。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现已普遍采用。血液透析可有效地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生理功能。因此,早期血液透析可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感染、出血、昏迷等严重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对患者发病进行治疗的时间,而且有利于保护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理功能。我们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而且有效的精心护理,使血透患者更能配合治疗,体重控制良好,增加了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避免了许多影响透析的不利因素,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充分透析,提高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存活率。同时激发了护士能积极主动学习宣教内容,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林毕群.健康教育对刚开始进行血透的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8,28(3):封3-封4.
[2]张海云,杨红梅.连续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