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贝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贻贝,腹泻性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评价
贝类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鸟飞,穆卫华,陈雯,郑程,房海娜[1](2019)在《舟山嵊泗养殖贻贝中贝类毒素的监测与污染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和评价舟山嵊泗养殖贻贝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和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含量现状,并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舟山嵊泗养殖贻贝在不同月份均检出了腹泻性贝类毒素,部分月份检出了麻痹性贝类毒素,尤其在7月和8月检出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比例较高,但含量均小于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研究中还发现,嵊泗养殖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在不同区域中含量相当,未发现存在明显污染的区域。(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8期)
张晓艺,张秀尧,蔡欣欣,林学尧,李瑞芬[2](2019)在《温州市织纹螺麻痹性贝类毒素和河豚毒素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温州市织纹螺引起中毒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和河豚毒素检测结果,为预防织纹螺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51份生鲜带壳织纹螺待测样品,形态学鉴定织纹螺品种,采用GB 5009.20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AOAC Official Method 2011.02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法》分别测定织纹螺样品中河豚毒素和12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 51份织纹螺样品中,34份为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17份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njorensis)。半褶织纹螺样品河豚毒素含量为0.005~64.1 mg/kg,西格织纹螺河豚毒素含量为0.003~0.128 mg/kg;51份织纹螺样品均未检出12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结论温州市半褶织纹螺和西格织纹螺中不含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特征化学成分为河豚毒素。(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冯静,王超,华正罡[3](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8种脂溶性贝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脂溶性贝类毒素。样品组织经100%甲醇提取过滤后直接进样用于测定游离态的原多甲藻酸毒素(AZA1,AZA2和AZA3)、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DTX2,DTX1和PTX2)、虾夷扇贝类毒素(YTX)。采用碱水解乙酰化OA和DTXs转化成游离的OA,DTX1及DTX2,测定OA类毒素总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UPLC 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A相为甲酸–甲酸铵缓冲液(50 mmol/L甲酸溶液–2 mmol/L甲酸铵溶液),B相为酸化乙腈(95%乙腈水溶液,含50 mmol/L甲酸溶液和2 mmol/L甲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0.3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最低检出限AZA1,AZA2,AZA3为5μg/kg;OA,DTX2,DTX1,PTX2,YTX为10μg/kg。线性范围为2.5~1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平均回收率为91.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n=6)。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适用于贝类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9年S1期)
于志强,孙运,陈小青,刘汉伟,马中春[4](2019)在《麻痹性贝类毒素体外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麻痹性贝类毒素体外生物毒性检测方法。方法:小鼠神经干细胞(NSC)培养于96孔培养板中,至对数生长期,每孔加入170μL培养液和10μL石房蛤毒素(STX)标准品(分别为0.2、0.4、0.6、0.8、1.0、1.2、1.4 ng),再加入10 mmol/L的乌本苷10μL及1 mmol/L的藜芦碱10μL。同时设置乌本苷及藜芦碱对照孔,以及空白对照孔。CCK-8溶液孵育后用酶标仪测定各孔D(450)值,根据石房蛤毒素标准液含量与D(450)值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标准曲线。结果:培养的正常NSC第1天为单细胞悬液,第2~3天聚集成为小神经球,第4天为大神经球;加入乌本苷及藜芦碱后较多细胞出现肿胀破裂,加入STX后可见肿胀或破裂死亡的细胞,但细胞形态多为正常。并于0.2~1.0 ng范围内建立了麻痹性贝类毒素体外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并建立了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1.252+0.495x(r=0.998 0,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麻痹性贝类毒素体外生物毒性检测方法,该研究为神经性贝类毒素的体外检测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2019年04期)
冯静,陈曦,邹淼,华正罡[5](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中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0.5%甲酸加热提取,石墨化炭黑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采用TSK–Gel Amide–80色谱柱(150mm×2.0mm,5μm),以水溶液(含2mmol/L甲酸铵,50mmol/L甲酸)A,95%乙腈水溶液(含2mmol/L甲酸铵,50 mmol/L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0.3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藤沟藻毒素3、4(GTX3、GTX4)、脱氧藤沟藻毒素3(dcGTX3)的检出限为8μg/kg,藤沟藻毒素5(GTX5)、新石房蛤毒素(neoSTX)、石房蛤毒素(STX)、脱氧甲酰基类毒素(dcSTX)的检出限为20μg/kg,藤沟藻毒素1,2(GTX1,GTX2)的检出限为24μg/kg,脱氧藤沟藻毒素2(dcGTX2)的检出限为28μg/kg。GTX3,dcGTX3,GTX4的线性范围为4~80μg/L,GTX5,neoSTX,STX, deSTX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GTX1的线性范围为12~240μg/L,GTX2的线性范围为11~220μg/L,dcGTX2的线性范围为14~28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为82.5%~115.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7.5%(n=6)。该方法检出限低,精确度高,适用于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9年04期)
李颖[6](2019)在《关于预防贝类毒素引发中毒的风险提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期专家:励建荣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副理事长、渤海大学教授江天久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唐勇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大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监测一室主任、研究员贝类遍布江河湖海、种类众多。目前,已知的贝类超过12万种,我国沿海贝类有4000余种。常见的有海螺、蛤蜊、牡蛎、扇贝、海虹等。贝类鲜香美味,深受大众喜爱,然而夏天因食用贝类引发贝类毒素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预(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万里行》期刊2019年07期)
[7](2019)在《贝类毒素中毒无特效治疗药 科学预防是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贝类遍布江河湖海、种类众多,目前已知的贝类超过12万种,我国沿海贝类有4000余种,常见的有海螺、蛤蜊、牡蛎、扇贝、海虹等。贝类鲜香美味,深受大众喜爱,然而夏天因食用贝类引发贝类毒素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预防因食用贝类引发贝类毒素中毒,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做如下风险提示:(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期刊2019年12期)
田娟娟,韩刚,刘海棠,刘欢[8](2019)在《国内外麻痹性贝类毒素风险预警及管控措施的比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类神经肌肉麻痹剂,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为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加强我国对PSP的管理控制措施,笔者收集了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美国以及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PSP的风险预警及管理控制措施,比对分析了我国与国外发达地区在风险预警、监测频率、检测方法以及管理控制措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针对我国在PSP管理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行业主管部门建立PSP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国贝类养殖区有毒有害物质监控规划、科学监管贝类养殖生产区提供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杨霄,黄华伟,伍远安,万译文,李小玲[9](2019)在《石墨烯-管尖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10种脂溶性贝类毒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墨烯为吸附剂,制作了石墨烯-管尖固相萃取装置,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贝类中10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方法。实验对提取剂、石墨烯的用量、淋洗剂的种类和用量、洗脱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实验参数进行了详细优化。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10种脂溶性贝类毒素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在0.1~1.1μg/kg和0.3~3.2μg/kg之间;对阴性牡蛎样品进行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10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回收率在72.0%~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高效,适用于贝类水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分析。(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05期)
吴益春,郭海波,罗海军,祝世军,鲁华[10](2019)在《海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中最常见的贝类毒素之一,分布最广,危害最大,事故发生率也最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强对该类毒素的检测监控成为保障海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小鼠生物检测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缺少用于现场检测的快速筛查技术。因此,开发快速、灵敏、准确、低成本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目前开发出来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层析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对各方法的特点迚行分析。最后对未来麻痹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迚行了评述,幵对发展趋势迚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贝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温州市织纹螺引起中毒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和河豚毒素检测结果,为预防织纹螺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51份生鲜带壳织纹螺待测样品,形态学鉴定织纹螺品种,采用GB 5009.20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AOAC Official Method 2011.02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法》分别测定织纹螺样品中河豚毒素和12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 51份织纹螺样品中,34份为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17份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njorensis)。半褶织纹螺样品河豚毒素含量为0.005~64.1 mg/kg,西格织纹螺河豚毒素含量为0.003~0.128 mg/kg;51份织纹螺样品均未检出12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结论温州市半褶织纹螺和西格织纹螺中不含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特征化学成分为河豚毒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贝类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张鸟飞,穆卫华,陈雯,郑程,房海娜.舟山嵊泗养殖贻贝中贝类毒素的监测与污染评价[J].现代食品.2019
[2].张晓艺,张秀尧,蔡欣欣,林学尧,李瑞芬.温州市织纹螺麻痹性贝类毒素和河豚毒素检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2019
[3].冯静,王超,华正罡.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8种脂溶性贝类毒素[J].化学分析计量.2019
[4].于志强,孙运,陈小青,刘汉伟,马中春.麻痹性贝类毒素体外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建立[J].癌变·畸变·突变.2019
[5].冯静,陈曦,邹淼,华正罡.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中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J].化学分析计量.2019
[6].李颖.关于预防贝类毒素引发中毒的风险提示[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9
[7]..贝类毒素中毒无特效治疗药科学预防是关键[J].中国食品.2019
[8].田娟娟,韩刚,刘海棠,刘欢.国内外麻痹性贝类毒素风险预警及管控措施的比对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9
[9].杨霄,黄华伟,伍远安,万译文,李小玲.石墨烯-管尖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10种脂溶性贝类毒素[J].色谱.2019
[10].吴益春,郭海波,罗海军,祝世军,鲁华.海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