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域内成语典故的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河北域内成语典故的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项目来源:2017年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X201773

摘要:本文将近十年与成语典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汇总,总结出河北省成语典故英译的现状,从现状总找出河北省成语典故英译的问题。

关键词:成语典故;翻译;问题

引言

河北是历史文化名省,脍炙人口成语典故也是河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河北域内的成语典故的研究,对河北省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播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因此,成语典故的准确翻译就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我省对成语典故的英译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总结我省成语翻译的现状,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促进成语典故翻译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一.河北域内成语典故翻译现状分析

本文将近十年有关成语英译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将这些文章进行分类,发现这些文章中对于成语英译的探讨的主要内容为四个个方面:翻译技巧的讨论、翻译理论的分析、汉英成语对比分析和汉英成语词典的编纂。

1.翻译技巧的讨论

对于汉语成语的翻译技巧的讨论,目前主要包括直译、套译、意译、注释等等[4]。

直译法是指根据字词的表面意思进行翻译,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己经广泛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但是直译也存在问题,翻译效果容易让异域文化受众产生误解,在遇到不了解的词汇时,一头雾水。

套译法是指站在异域文化词语的角度,用已有的词语表达中文的词汇。这种翻译方法往往能够达到比直译法更有效地文化传播效果,选取的中英文词汇往往具备相似的语义,便于传递文化蕴意。缺点是局限性较大,某些词汇往往难以找到相匹配的英文词汇。

意译法是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语境特点,进行灵活翻译,同时保留成语的语义和文化韵味。意译法兼具直译法的灵活和套译法的有效两方面特点,有一些成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令人费解,只好根据上下文,以意译处理。如:

开门见山:tocomestraighttothepoint(死译:toopenthedoorandseethemountain)

扬眉吐气:tofeelproudandelated(死译:toraisetheeyebrowsandletoutabreath)

由此可见,在翻译时,我们不能一味地沿用一种方法,应该从意义、典故、形象以及语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从而给出最符合语境又不违背其本身含义的翻译。

2.翻译理论的分析

目前,整理资料显示,针对成语翻译的理论有很多,普遍采用的包括关联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语用学理论等。关联翻译理论是根据人对事物认知的规律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从明示,到推理,再到认知的过程[5]。译者需要从“最佳关联性”的原则出发进行翻译,实现理解语义和领悟文化信息一致的效果。功能对等理论是从符号学出发,每种语言符号都有本身的规律和特点,认为“汉语翻译理论必须重语言符号系统的语境行为模式。实际上是对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相互对比,达到相同或相近效果的理论要求。语用学理论着重话语意义在语境中的表达。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类。成语的翻译,着重强调文化语境上,能够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3.汉英成语对比分析

除了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的探讨,仍有一大部分的文章是将英汉成语进行对比分析的,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翻译时的差异。由于中英两国语言文化差异,将汉语成语文化背景与英语文化相比较分析,能够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翻译方法的探究和翻译效果的改进。

4.汉英成语词典的编纂

从近十年来的文献汇总和分析来看,成语典故的翻译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就是汉英成语编纂。从汉英成语词典编纂角度来看,主要从语料来源、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三方面;语料来源着重解释相近,形象处理准确;数据收集是针对争议之处进行有效地调查评估,选择合理的翻译;结果分析则是针对保留、转换、舍弃形象,正确地再现汉语成语中的意义。比如,李正栓主编的《中国成语典故英译》,精选101个常用成语典故,按地域、音序排列。每条成语典故包含故事梗概、注释等内容,并附有例句。《中国成语典故英译》是汉英双语本,以方便其他国家读者了解中国文化。

二.河北域内成语典故翻译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河北域内的成语翻译现状并没有新的突破和发展,相关的文章发表大多在七八年前,并且多为粗略的探讨文化内涵与翻译方法。由此可见,不管是省外还是河北域内,翻译方法和策略仍是当前成语英译应用研究的重点。虽然我省对于成语典故的翻译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资料分析显示,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2.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不够。

整体说来,2/3的文章以语言与文化作为主要理论来源,理论研究范围受限,概括的能力偏弱,且深度不够。过度依赖语言文化的大方向,导致所有的研究结果的结论相近,如:探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文化的归化与异化等,得出的结论都大同小异。虽然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但是多数文章只是粗略概述汉语成语典故的文化内涵,对成语在实际当中的应用翻译,缺少必要的研究。

2.2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视野较窄

过分强调翻译方法与策略,所有的成果均停留在文字之上,忽略其现实中的文化传播作用。在80%文章中发现,所有这些论文的落脚点都是“如何译”,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强烈,根据个人实践经验,提出的译法不尽相同,所以缺乏客观细致描述的直接结果。同时,应用研究忽视对旅游、新闻等对外传播的讨论分析,使该研究在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上都难以拓展深化。

三.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综合近10年来国内外所有相关文献期刊、学术论文,对其进行理论数据分析,将现有的成语翻译研究成果作比较,总结归纳,找出问题,为我省成语典故翻译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促进成语翻译研究的深化与扩展。

参考文献

[1]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2012.

[2]蒋领敏,《汉英成语词典》中的成语及其形象英译研究[J].疯狂英语.2009.04:147-149.

[3]李正栓等.中国成语典故英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张泗考.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战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5]付玉辉.2015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6,(01).

作者简介:王贝贝(1988年—),女,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标签:;  ;  ;  

河北域内成语典故的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