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涉及铁路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轨装置,复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以及多个动力缸;其中,多个动力缸均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座之间;动力缸的缸体与底座和支撑座中的一个转动连接,动力缸的伸缩部与底座和支撑座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可见,本申请的复轨装置结构简单,体型小,便于运输、携带,如果出轨事故重大,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携设备到达现场,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使人民安全得到保障,此外,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维修以及更换,由于本复轨装置结构简单,体型小,尤其可应用在狭小的空间内,如对地铁的复位操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座以及多个动力缸;其中,多个所述动力缸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动力缸的缸体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缸的伸缩部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座以及多个动力缸;
其中,多个所述动力缸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动力缸的缸体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缸的伸缩部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首个所述动力缸与末个所述动力缸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首个所述动力缸与末个所述动力缸与所述支撑座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缸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动力缸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顺次排布;
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第二个所述动力缸与第三个所述动力缸相平行设置;第一个所述动力缸与第二个所述动力缸与所述支撑座的同一处相连接,且第一个所述动力缸、第二个所述动力缸以及所述底座围设成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以及两个第二安装座;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相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相对的另一端相连接;
第一个所述动力缸以及第二个所述动力缸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接,第三个所述动力缸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另一个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本体以及两个连接螺杆;其中,两个所述连接螺杆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
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基体以及两个夹持耳;其中,两个所述夹持耳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持耳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连接件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螺杆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筒体以及连接耳;
其中,所述连接耳与所述筒体的底端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耳朝向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动力缸的伸缩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筒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缸的缸体与所述底座或所述支撑座铰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支撑座均为平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平板结构;
所述支撑座呈U型结构,且所述U型结构的底端面为平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缸为液压缸或者气缸。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脱轨是一种铁路运输意外,指的是列车行进中时脱离轨道,造成铁路损坏或人员伤亡。脱轨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包括:损坏或歪斜的铁轨、列车超速、列车或钢轮异状或是轨道上的阻碍物,脱轨也可能在两个以上或多数列车相撞时发生。脱轨的列车很难复原,通常需要使用大型的复轨设备如铁路起重机将之摆回至轨道,复轨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便操作,尤其对于地铁出现脱轨问题时,由于地铁位于地下,空间狭小,更加不便于采用大型的复轨设备进行车厢复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轨设备体积庞大,不便在狭小的空间作业,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种复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以及多个动力缸;其中,多个所述动力缸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动力缸的缸体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中的一个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缸的伸缩部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首个所述动力缸与末个所述动力缸与所述底座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首个所述动力缸与末个所述动力缸与所述支撑座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缸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动力缸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顺次排布;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第二个所述动力缸与第三个所述动力缸相平行设置;第一个所述动力缸与第二个所述动力缸与所述支撑座的同一处相连接,且第一个所述动力缸、第二个所述动力缸以及所述底座围设成三角形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复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以及两个第二安装座;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相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相对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个所述动力缸以及第二个所述动力缸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接,第三个所述动力缸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座也通过另一个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本体以及两个连接螺杆;其中,两个所述连接螺杆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基体以及两个夹持耳;其中,两个所述夹持耳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持耳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连接件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基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螺杆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筒体以及连接耳;其中,所述连接耳与所述筒体的底端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耳朝向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动力缸的伸缩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筒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缸的缸体与所述底座或所述支撑座铰接在一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以及所述支撑座均为平板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平板结构;所述支撑座呈U型结构,且所述U型结构的底端面为平面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缸为液压缸或者气缸。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复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复轨装置,因而,具有该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复轨装置,具有底座、支撑座以及动力缸,动力缸的缸体与底座和支撑座中的一个转动连接,动力缸的伸缩部与底座和支撑座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实现了动力缸整体的转动,当动力缸的缸体与底座相连接,当动力缸的缸体与底座相连接,动力缸的伸缩部与支撑座相连接时,通过伸缩部的伸长或者缩短,改变支撑座的高度,利用动力缸相对底座以及支撑座的转动以及自身的伸长或者收缩,进而实现支撑座以及置于支撑座上的物体的升高、下降以及水平移动,当然,动力缸的伸缩部与底座也可相连接,仍旧可利用支撑座承载车厢,通过伸缩部的伸长或者缩短,仍能改变支撑座的高度。
当车厢脱离了轨道,车轮对应地位于轨道的一侧,处于一种脱轨的状态,使用本复轨装置对车轮进行复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脱轨的车厢的下方,多个动力缸通过有顺序地相对底座伸长,把地铁车厢抬起,使得车轮高于轨道,此过程中由于多个动力缸也分别相对底座转动,既可将脱轨的车轮从轨道的一侧移动至相对的轨道的另一侧;接着,再将其中某一些动力缸转动并缩短,使得车轮能够平移并下降至与轨道相适配的位置处,完成对车轮以及车厢的复位。
可见,本申请的复轨装置的结构简单,体型小,便于运输、携带,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携本装置到达现场,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使人民安全得到保障,此外,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维修以及更换。由于本复轨装置的结构简单,体型小,尤其可应用在狭小的空间内,如对地铁的复位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复轨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复轨装置,因而,通过本复轨装置能够实现脱轨车厢的复位,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轨装置应用在车厢复位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轨装置应用在车厢复位中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轨装置应用在车厢复位中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轨装置应用在车厢复位中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复轨装置,1-底座,2-支撑座,3-动力缸,31-缸体,32-伸缩部,301-第一个动力缸,302-第二个动力缸,303-第三个动力缸,4-第一安装座,41-本体,42-连接螺杆,5-第二安装座,51-基体,52-夹持耳,6-连接件,61-筒体,62-连接耳,20-车厢,30-车轮,40-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复轨装置10。
参见图1、图7至图10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轨装置10,包括:底座1、支撑座2以及多个动力缸3;其中,多个动力缸3均设置在底座1与支撑座2之间;动力缸3的缸体31与底座1和支撑座2中的一个转动连接,动力缸3的伸缩部32与底座1和支撑座2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复轨装置10,具有底座1、支撑座2以及动力缸3,动力缸3的缸体31与底座1和支撑座2中的一个转动连接,动力缸3的伸缩部32与底座1和支撑座2中的另一个转动连接,实现了动力缸3整体的转动,当动力缸3的缸体31与底座1相连接,动力缸3的伸缩部32与支撑座2相连接时,通过伸缩部32的伸长或者缩短,改变支撑座2的高度,利用动力缸3相对底座1以及支撑座2的转动以及自身的伸长或者收缩,进而实现支撑座2以及置于支撑座2上的物体的升高、下降以及水平移动,当然,动力缸3的伸缩部32与底座1也可相连接,仍可利用支撑座2承载车厢20,通过伸缩部32的伸长或者缩短,仍能改变支撑座2的高度。
如车厢20脱离了轨道40,车轮30对应地位于轨道40的一侧,处于一种脱轨的状态,使用本复轨装置10对车轮30进行复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脱轨的车厢20的下方,多个动力缸3通过有顺序地相对底座1伸长,把地铁车厢20抬起,使得车轮30高于轨道40,此过程中由于多个动力缸3也分别相对底座1转动,既可将脱轨的车轮30从轨道40的一侧移动至相对的轨道40的另一侧;接着,再将其中某一些动力缸3转动并缩短,使得车轮30能够平移并下降至与轨道40相适配的位置处,完成对车轮30以及车厢20的复位。
可见,本申请的复轨装置10的结构简单,体型小,便于运输、携带,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携本装置到达现场,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使人民安全得到保障,此外,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维修以及更换。由于本复轨装置10的结构简单,体型小,尤其可应用在狭小的空间内,如对地铁的复位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沿着底座1的长度方向,首个动力缸3与末个动力缸3与底座1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首个动力缸3与末个动力缸3与支撑座2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
在该实施例中,首个动力缸3与末个动力缸3与底座1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首个动力缸3与末个动力缸3与支撑座2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避免了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起不到支撑车厢20的作用,整体会倾倒。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动力缸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动力缸3沿着底座1的长度方向顺次排布;
沿着底座1的长度方向,第二个动力缸302与第三个动力缸303相平行设置;第一个动力缸301与第二个动力缸302与支撑座2的同一处相连接,且第一个动力缸301、第二个动力缸302以及底座1围设成三角形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本复轨装置10主体是由两个动力缸3即第二个动力缸302以及第三个动力缸303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主要用于承担起升车轮30以及车厢20的大部分载荷;另外,在辅助一个动力缸3即第一个动力缸301,主要起到平移车厢20的作用,还有辅助承重和防止倾侧的作用。
例如车厢20脱离了轨道40,车轮30对应地位于轨道40的一侧,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脱轨的车厢20的下方,三个动力缸3即第一个动力缸301、第二个动力缸302以及第三个动力缸303有顺序地相对底座1伸长,把地铁车厢20抬起,然后到达最高点,此过程中由于三个动力缸3也分别相对底座1转动,可将脱轨的车轮30从轨道40的一侧移动至相对的轨道40的另一侧;接着,辅助缸即第一个动力缸301、第二个动力缸302以及第三个动力缸303相对底座1转动并缩短,使得车轮30能够平移并下降至与轨道40相适配的位置处。
可见,利用最少的动力缸3实现对脱轨车厢20的复位,操作简单、方便,且本装置更加便携,尤其可应用在地铁脱轨复位的过程中。
其中,首个动力缸3即第一个动力缸301与末个动力缸3即第三个动力缸303与底座1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大于首个动力缸3即第一个动力缸301与末个动力缸3即第三个动力缸303与支撑座2的连接位置之间的间距,避免了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起不到支撑车厢20的作用,整体会倾倒。
其中,可选地,第一个动力缸301还可与第二个动力缸302不与支撑座2的同一处相连接,第一个动力缸301、支撑座2、第二个动力缸302以及底座1之间形成梯形结构,不仅限于上述的三角形结构。
其中,可选地,第一个动力缸301、第二个动力缸302以及第三个动力缸303的缸体31均与底座1相连接,第一个动力缸301、第二个动力缸302以及第三个动力缸303的伸缩部32均与支撑座2相连接,当然,不仅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复轨装置10包括第一安装座4以及两个第二安装座5;
其中,第一安装座4设置在支撑座2上;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座5与第一安装座4的一端相连接,其中另一个第二安装座5与第一安装座4的相对的另一端相连接;
第一个动力缸301以及第二个动力缸302分别通过连接件6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座5相连接,第三个动力缸303与其中另一个第二安装座5也通过另一个连接件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三个动力缸3分别通过连接件6装配至对应的第二安装座5内时,其中第一个动力缸301首先与其中一个连接件6相连接,第二个动力缸302与另一个连接件6相连接,第三个动力缸303与第三个连接件6相连接,最后,再将前两个连接件6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二安装座5连接装配在一起,并将两个连接件6与第二安装座5相连接,而后再将第三个连接件6安装至另外一个第二安装座5内,又由于两个第二安装座5分别与第一安装座4相连接,第一安装座4又与支撑座2相连接,从而实现实现了三个动力缸3与支撑座2的装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座4包括本体41以及两个连接螺杆42;其中,两个连接螺杆42对称地设置在本体41的两侧;
第二安装座5包括基体51以及两个夹持耳52;其中,两个夹持耳52对称地设置在基体51的两侧,且两个夹持耳52与基体5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连接件6插设在对应的容纳空间内;基体51上开设有安装孔,连接螺杆42插设在对应的安装孔内。
在该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座5通过其上的安装孔穿设并紧固在其中一根连接螺杆42上,其中另一个第二安装座5通过其上的安装孔穿设并紧固在其中另一根连接螺杆42上,从而实现了将两个第二安装座5对应地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的两侧。连接件6的一端能够插设安装在对应的第二安装座5的容纳空间内,从而实现动力缸3与第二安装座5的连接。
其中,三个动力缸3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件6装配至对应的第二安装座5内时,其中第一个动力缸301首先与其中一个连接件6(如图4所示)相连接,第二个动力缸302与另一个连接件6(如图5所示)相连接,第三个动力缸303与第三个连接件6(如图6所示)相连接,最后,再将前两个连接件6的一端同时插设在对应一侧的一个第二安装座5的容纳空间内,并将两个连接件6与第二安装座5相连接,而后再将第三个连接件6安装至另外一个第二安装座5内,从而实现实现了三个动力缸3与支撑座2的装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连接件6包括筒体61以及连接耳62;
其中,连接耳62与筒体61的底端相连接,且连接耳62朝向远离筒体61的方向延伸;连接耳62上开设有通孔;动力缸3的伸缩部32插设在对应的筒体61内。
在该实施例中,动力缸3的伸缩部32插接在筒体61内,连接耳62插设在第二安装座5的容纳空间内,再将连接耳62与第二安装座5通过紧固螺栓或者螺钉相连接。
具体地,三个动力缸3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件6装配至对应的第二安装座5内时,当每个动力缸3的伸缩部32插接在对应的连接件6的筒体61内后,再将第一个动力缸301对应的连接件6的连接耳62(如图4所示),以及第二个动力缸302对应的连接件6的连接耳62(如图5所示)放置在同一个第二安装座5的容纳空间内,并通过同一个紧固件将两个连接耳62与第二安装座5固定连接,第三个动力缸303则通过第三个连接件6(如图6所示)连接至相对的另一个第二安装座5上。其中,连接耳62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仅限于图中的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动力缸3的缸体31与底座1或者支撑座2铰接在一起。
在该实施例中,动力缸3的缸体31与所底座1和支撑座2中的一个铰接在一起,使得动力缸3能够相对底座1或者支撑座2转动。动力缸3的伸缩部32还可通过第二安装座5以及连接件6安装在底座1或者支撑座2中的另一个上,即第二安装座5通过焊接或者紧固件通过安装孔紧固在底座1和支撑座2中的另一个上,对应的动力缸3的伸缩部32插设在连接件6的筒体61内,连接件6的连接耳62插设在第二安装座5的容纳空间内,从而实现了动力缸3的伸缩部32与第二安装座5即底座1或者支撑座2的连接。
其中,可选地,动力缸3的缸体31通过铰接组件与底座1或者支撑座2铰接在一起,铰接组件包括铰接座以及紧固螺栓,其中,铰接座固设在底座1或者支撑座2上,铰接座为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底端面为平端面,且与底座1或者支撑座2的端面相贴合,动力缸3的缸体31插设在U型结构的中空处,且动力缸3与铰接座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动力缸3与底座1或者支撑座2的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以及支撑座2均为平板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底座1以及支撑座2均为平板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且底座1以及支撑座2均为平板结构,保证脱轨的车厢20放置得更加平稳,不会发生倾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底座1为平板结构;支撑座2呈U型结构,且U型结构的底端面为平面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座2为U型结构时,在使用本复轨装置10时,车厢20底部的车轴可放置在U型凹槽内,使得车厢20更稳定不易晃动,通过调节车轴的位置,进而将车轮30移动到正确的轨道40上,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又由于底座1为平板结构,使得整体装置能够竖直放置,不会发生倾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动力缸3为液压缸或者气缸。
在该实施例中,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气压缸是将气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气压执行元件;两者均能够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座2远离动力缸3的端面内嵌设有磁石。(图中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磁石能够吸引车厢20,使得车厢20不易从支撑座2上脱离,在复位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其中,可选地,磁石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磁石在支撑座2的上端面内均匀分布。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底座1远离动力缸3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的转轴的两端通过伸缩杆与安装槽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本装置时,可拉动伸缩杆,将滚轮移出安装槽,进而便于推动本装置,当需要固定本装置时,可将伸缩杆收回,进而将滚轮移入安装槽内,操作简单、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582.5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53205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1K 5/00
专利分类号:B61K5/00
范畴分类:32A;36G;
申请人:艾宏远;武兆
第一申请人:艾宏远
申请人地址: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云景里甲21号楼1单元112室
发明人:艾宏远;武兆
第一发明人:艾宏远
当前权利人:艾宏远;武兆
代理人:曹桓
代理机构:1146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凯弘信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装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