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档驻车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电磁刹车体,所述电磁刹车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安装座、电磁线圈、弹簧、摩擦片和刹车片;电磁线圈安装座的右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后端盖上,每个电磁线圈安装座内部设置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安装座的外侧设置弹簧,弹簧的右端固定在壳体的后端盖上,左端与摩擦片接触,摩擦片套装在转轴外侧,刹车片设置在摩擦片的左侧,刹车片通过花键与转轴固定。本实施例的P档驻车电机的电磁刹车体结构简单,响应迅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P档驻车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和电磁刹车体(2),电机主体(1)的转轴(12)从机壳(11)的左侧伸出输出动力,电磁刹车体(2)固定在电机主体(1)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刹车体(2)包括壳体(21)和设置在壳体(21)内部的电磁线圈安装座(22)、电磁线圈(23)、弹簧(24)、摩擦片(25)和刹车片(26);电机主体(1)的转轴(12)向右延伸,转轴(12)的右端面靠近电磁刹车体(2)的壳体(21)的后端盖(21-1);电磁线圈安装座(22)的右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壳体(21)的后端盖(21-1)上,每个电磁线圈安装座(22)内部设置电磁线圈(23),在电磁线圈安装座(22)的外侧设置弹簧(24),弹簧(24)的右端固定在壳体(21)的后端盖(21-1)上,左端与摩擦片(25)接触,摩擦片(25)套装在转轴(12)外侧,刹车片(26)设置在摩擦片(25)的左侧,刹车片(26)通过花键与转轴(12)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P档驻车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和电磁刹车体(2),电机主体(1)的转轴(12)从机壳(11)的左侧伸出输出动力,电磁刹车体(2)固定在电机主体(1)的右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刹车体(2)包括壳体(21)和设置在壳体(21)内部的电磁线圈安装座(22)、电磁线圈(23)、弹簧(24)、摩擦片(25)和刹车片(26);电机主体(1)的转轴(12)向右延伸,转轴(12)的右端面靠近电磁刹车体(2)的壳体(21)的后端盖(21-1);
电磁线圈安装座(22)的右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壳体(21)的后端盖(21-1)上,每个电磁线圈安装座(22)内部设置电磁线圈(23),在电磁线圈安装座(22)的外侧设置弹簧(24),弹簧(24)的右端固定在壳体(21)的后端盖(21-1)上,左端与摩擦片(25)接触,摩擦片(25)套装在转轴(12)外侧,刹车片(26)设置在摩擦片(25)的左侧,刹车片(26)通过花键与转轴(1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档驻车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主体(1)的机壳(11)的右侧还设置了挡板(13),在挡板(13)与电磁刹车体(2)的壳体(21)之间形成了放置电磁线圈安装座(22)、电磁线圈(23)、弹簧(24)、摩擦片(25)、刹车片(26)的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档驻车电机,其特征在于:电磁刹车体(2)的壳体(21)的后端盖(21-1)的内侧中央固定垫片(27),垫片(27)与转轴(12)同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档驻车电机,其特征在于:电磁线圈安装座(22)围绕转轴(12)在壳体(21)内等间距设置,电磁线圈安装座(22)与转轴(12)之间的空隙为排气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电机,具体涉及一种P档驻车电机。
背景技术
驻车机构是防止车辆滑行的一种安全装置,作用于汽车变速器,使变速器的传动轴锁死,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在一定位置上。P档驻车机构包括设置在变速器箱体外面的P档驻车电机、设在变速器箱体内的涡轮组件、齿条组件、驻车棘轮、驻车棘爪等。P档驻车电机要求反应迅速、定位准确、安全可靠。
关于驻车电机,中国专利文献CN 201450477U(申请号 200920033724.0)公开了一种带手动释放旋钮的控制电机用电磁制动器,包括安装在控制电机后端盖上的制动盘、固定在制动盘外侧的制动器壳体、套装在所述控制电机的电机轴上且能在电机轴上前后移动的抱闸执行机构、安装在所述抱闸执行机构后侧的衔铁、通过衔铁推动所述抱闸执行机构向前移动并相应与制动盘配合进行制动的抱闸驱动机构和通过衔铁带动所述抱闸执行机构向后移动进行松闸的电磁释放机构,所述衔铁、抱闸驱动机构和电磁释放机构均与电机轴同轴设置,所述抱闸驱动机构和电磁释放机构分别为布设在衔铁后侧的多根弹簧和电磁线圈,所述制动器壳体、抱闸执行机构、衔铁、弹簧和电磁线圈均安装在制动器壳体内部;所述抱闸执行机构位于制动盘和衔铁之间,还包括通过衔铁拉动所述抱闸执行机构向后移动进行松闸的手动释放旋钮,手动释放旋钮与电机轴同轴设置且衔铁后端部对应设置有供与手动释放旋钮连接的活动连接件,手动释放旋钮位于制动器壳体的后侧外部且制动器壳体上对应开有供手动释放旋钮安装的安装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P档驻车电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档驻车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电磁刹车体,电机主体的转轴从机壳的左侧伸出输出动力,电磁刹车体固定在电机主体的右侧。
所述电磁刹车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磁线圈安装座、电磁线圈、弹簧、摩擦片和刹车片;电机主体的转轴向右延伸,转轴的右端面靠近电磁刹车体的壳体的后端盖。
电磁线圈安装座的右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壳体的后端盖上,每个电磁线圈安装座内部设置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安装座的外侧设置弹簧,弹簧的右端固定在壳体的后端盖上,左端与摩擦片接触,摩擦片套装在转轴外侧,刹车片设置在摩擦片的左侧,刹车片通过花键与转轴固定。
电机主体的机壳的右侧还设置了挡板,在挡板与电磁刹车体的壳体之间形成了放置电磁线圈安装座、电磁线圈、弹簧、摩擦片、刹车片的安装腔。
电磁刹车体的壳体的后端盖的内侧中央固定垫片,垫片与转轴同轴线。
电磁线圈安装座围绕转轴在壳体内等间距设置,电磁线圈安装座与转轴之间的空隙为排气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施例的P档驻车电机的电磁刹车体结构简单,弹簧的自由端直接与摩擦片接触或分离,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时通过安装座直接作用于摩擦片,摩擦片的另一侧即为刹车片,因此力的传导更加迅速:当电磁线圈中断电时,由于没有向右的吸引力,摩擦片由于弹簧的弹力向左,与刹车片接触使转轴停止转动;当电磁线圈中通电时,产生的磁力使得摩擦片克服弹簧弹力向右移动,与刹车片脱离,电机转轴可以转动;由于力的传导迅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响应迅速。
(2)本实施例的P档驻车电机的电机转轴伸出电机主体,并且完全贯穿电磁刹车体部分,电磁刹车体围绕转轴设置,使得力的传递更稳定;在转轴的右侧自由端面与电磁刹车体的后端盖之间设置了波形垫片,波形垫片起到调整轴向间隙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P档驻车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电机主体1,机壳11,转轴12,挡板13;
电磁刹车体2,壳体21,后端盖21-1,电磁线圈安装座22,电磁线圈23,弹簧24,摩擦片25,刹车片26,垫片2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P档驻车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和电磁刹车体2。电机主体1的转轴12从机壳11的左侧伸出输出动力,电磁刹车体2固定在电机主体1的右侧(与转轴输出端相反的一侧)。
所述电磁刹车体2包括壳体21、电磁线圈安装座22、电磁线圈23、弹簧24、摩擦片25、刹车片26和垫片27。
电磁刹车体2的壳体21与电机主体1的机壳11固定,电机主体1的机壳11的右侧还设置了挡板13,在挡板13与电磁刹车体2的壳体21之间形成了放置电磁线圈安装座22、电磁线圈23、弹簧24、摩擦片25、刹车片26和垫片27的安装腔;电机主体1的转轴12向右伸出挡板13外,转轴12的自由端(图中为右端面)靠近电磁刹车体2的壳体21的后端盖21-1。后端盖21-1的内侧中央固定一垫片27,本实施例中的垫片27为波形垫片(见图2),垫片27与转轴12同轴线,波形垫片起到调整轴向间隙的作用。
电磁线圈安装座22的右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壳体21的后端盖21-1上。电磁线圈安装座22的数量大于2,各个电磁线圈安装座22围绕转轴12在安装腔内等间距设置。电磁线圈安装座22与转轴12之间的空隙为排气槽。
每个电磁线圈安装座22内部设置电磁线圈23 。
在电磁线圈安装座22的外侧设置弹簧24,弹簧24位于电磁线圈安装座22与壳体21的内壁之间。弹簧24的右端固定在壳体21的后端盖21-1上,左端与摩擦片25接触。
所述摩擦片25套装在转轴12外侧,摩擦片25与转轴12同轴线,转轴12可相对于摩擦片25转动。
刹车片26设置在摩擦片25的左侧(靠近电机主体的一侧),刹车片26通过花键与转轴12固定,刹车片26与转轴12同轴线。在电磁线圈23断电的状态下,摩擦片25的左端面与刹车片26的右端面压紧,在电磁线圈23通电的状态下,摩擦片25的左端面与刹车片26脱离。
本实施例的P档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线圈23通电时,产生磁力将摩擦片25向右压紧弹簧24,摩擦片25与刹车片26不接触,电机转轴12可自由转动;当电磁线圈23断电时,由于弹簧24的弹力摩擦片25向左运动并与刹车片26压紧,由于刹车片26被压紧,与刹车片26固定连接的转轴12被制动。
本实施例的P档驻车电机的电磁刹车体结构简单,弹簧的自由端直接与摩擦片接触或分离,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直接作用于摩擦片,摩擦片的另一侧即为刹车片,因此力的传导更加迅速,电机响应迅速。
本实施例的P档驻车电机的电机转轴伸出电机主体,并且基本贯穿电磁刹车体部分,电磁刹车体围绕转轴设置,使得力的传递更稳定;转轴右侧的波形垫片起到调整轴向间隙的作用。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8898.5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299065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2K 7/102
专利分类号:H02K7/102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4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丽华北路13号
发明人:李余芝;乔海峰
第一发明人:李余芝
当前权利人: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培英
代理机构:32214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