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之派河汾诸老论文-薛林仙

河汾之派河汾诸老论文-薛林仙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汾之派河汾诸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元朝,山西,房祺,《河汾诸老诗集》

河汾之派河汾诸老论文文献综述

薛林仙[1](2019)在《《河汾诸老诗集》版本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诗集》是研究金元文学的重要诗集,也是研究金代山西地域性诗人群体的主要文献。自房祺在元大德年间辑成此集后,元明清叁代均有刻本流传。其中,明代弘治十一年李瀚刻本向被视为散佚。其实,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即收藏有该本;将之与元刻本和明末汲古阁刻本从版式和诗歌内容方面互相比照,发现汲古阁刻本乃源于李瀚刻本。(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贾晓峰[2](2009)在《隐逸与幽独——论河汾诸老的疏世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是金朝末年拱卫在元好问周围的诗坛群星。在金元之交的大动荡时期,他们的诗词中流露出远避尘世的情感。河汾诸老基于对儒家安贫乐道精神的认同和对佛老精神的体悟,在隐逸生活中寄情山水、追求宁静,在创作上苏世独立、孤高自怜。(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贾晓峰[3](2008)在《情感的多元碰撞——金元之际河汾诸老的精神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生活在王朝迭代的大动荡之际,亲身体验了惨痛的现实。由金入元后,或隐或仕,他们的诗文中呈现出复杂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贾晓峰[4](2008)在《河汾诸老忧患情怀的多维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是金朝诗歌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他们生活在金元之际,经历了朝代鼎革的社会大动荡,亲身体验了惨痛的现实,产生了深沉低徊的忧患情怀。他们忧患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忧患自己的艰难处境,更有黍离之悲、故国之思的家国忧患。(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张晶[5](2006)在《评《解读河汾诸老》》一文中研究指出刘达科解读《河汾诸老》选取了一个与金元之际文坛有密切而广泛联系的作家群体进行研究,对其文化活动、创作成就和历史地位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和阐述,在资料钩沉发微、史实考订索隐和作品研读诠释方面也颇有独见,并时已当代域外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来阐述、解释中国文学史现象,反映了该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本文来源于《晋图学刊》期刊2006年01期)

张晶[6](2005)在《解读河汾诸老》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是金、元之际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的重要诗人群之一,有较明显的历史意义和地位,但前人对其很少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深感遗憾的现象。刘达科以勇于开拓的精神,锲而不舍,筚路蓝缕,积十余年之功力,对这一诗人群体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探讨。他刚出版的(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5/08/22)

周惠泉[7](2005)在《金元诗人群体研究的重大进展——《河汾诸老诗人群体研究》序言》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元诗人群体研究是本时期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刘达科《河汾诸老诗人群体研究》一书撷取一个影响较大且地域色彩极浓的诗人群进行了全面研究,通过这一个案揭示了金末元初诗坛某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对于填补这方面空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华古代文化发展呈各民族异质文化双向交流、优势互补的格局。当中原的正统文化由于缺乏活力而趋于模式化、凝固化的时候,往往有赖于边缘地区具有朴野本性和原始活力的民族文化的补充与激活,而在新的历史台阶上实现新的整合、演进与创新,从而确保中华文化始终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向也是多元一体、异轨同奔。金、元都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其文学不但具有独异的风采,而且对整个中华古代文学的流程都有着十分显着的意义。该书从金、元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上考察河汾诸老诗人群体的活动与创作,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其内涵和特质。(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刘达科[8](2005)在《河汾诸老探赜》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是金末元初一批出生或落籍于黄河、汾河流域的诗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文坛巨星元好问“以唐人为指归”诗学思想的内涵,为肇启元明宗唐复古诗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严格说来,他们应被称为诗人群体而非诗派。其群体性活动和文学创作可先后以金室南渡和蒙古灭金为断,分为叁期。其诗作以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灾难和表现隐逸生活、山林情趣为主,兼有“陶之达”和“杜之忧”两种倾向。其诗学宗尚与金末元初学唐复古诗风相一致,但在学唐诗诸家方面特别强调转益多师,不拘一格。河汾诸老是金元易代之际文坛的重要现象,是一个有影响的金遗民诗人群体,对当时文学的继往开来和促使元诗繁荣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苗鑫[9](2004)在《悲恋逝去故国与渴望新朝和平——论河汾诸老诗歌的家国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是金元易代之际生活在黄河与汾水之间的八位诗人。由于所处时代、生活经历的相似, 诸老们不约而同地写作了一些反映时代、社会和国家命运的诗篇。它们之中既有悲恋逝去故国的作品,也有渴 望新朝和平的佳作,共同构成了河汾诸老诗歌中看似矛盾的家国主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04年04期)

贾秀云[10](2003)在《“河汾诸老”隐居心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汾诸老”是金末元初隐居或半隐居于河汾地区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希望身居官位,建功立业,安定天下,但理智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想从忧患中挣脱,将理想放弃,在山林中寻找隐居生活的乐趣。但扎根心底的济世情结却无法解开,从他们身上,可见古代文人共同的痛苦。(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03年05期)

河汾之派河汾诸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河汾诸老是金朝末年拱卫在元好问周围的诗坛群星。在金元之交的大动荡时期,他们的诗词中流露出远避尘世的情感。河汾诸老基于对儒家安贫乐道精神的认同和对佛老精神的体悟,在隐逸生活中寄情山水、追求宁静,在创作上苏世独立、孤高自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汾之派河汾诸老论文参考文献

[1].薛林仙.《河汾诸老诗集》版本再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贾晓峰.隐逸与幽独——论河汾诸老的疏世心态[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

[3].贾晓峰.情感的多元碰撞——金元之际河汾诸老的精神世界[J].绥化学院学报.2008

[4].贾晓峰.河汾诸老忧患情怀的多维度解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5].张晶.评《解读河汾诸老》[J].晋图学刊.2006

[6].张晶.解读河汾诸老[N].光明日报.2005

[7].周惠泉.金元诗人群体研究的重大进展——《河汾诸老诗人群体研究》序言[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8].刘达科.河汾诸老探赜[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苗鑫.悲恋逝去故国与渴望新朝和平——论河汾诸老诗歌的家国主题[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

[10].贾秀云.“河汾诸老”隐居心态研究[J].晋阳学刊.2003

标签:;  ;  ;  ;  

河汾之派河汾诸老论文-薛林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