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黑龙江省林口县古城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牡丹江157621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为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17例(68%)、良7例(28%)、可1例(4%)、差1例(4%),优良率为96%;对照组优11例(44%)、良7例(28%)、可4例(16%)、差3例(12%),优良率为72%,P<0.05。观察组出现2例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出现2例血管神经损伤,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两组并发症对比,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效果由于外固定支架,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四肢骨折

四肢骨折为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外伤引起,导致患者骨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如不及时治疗则影响患者的四肢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治疗目的为有利于骨折固定,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愈合[1],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均为治疗四肢骨折的常见方法,为进一步探讨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对本次试验目的、方法等知情同意。排除血液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7~69岁,平均(42.2±2.6)岁;开放性骨折患者有17例,闭合性骨折有8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患者14例,股骨骨折患者7例、胫腓骨骨折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受伤有18例,坠落受伤有5例,跌倒受伤有2例;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8~69岁,平均(41.7±2.8)岁;开放性骨折患者有18例,闭合性骨折有7例;骨折部位:肱骨骨折患者15例,股骨骨折患者7例、胫腓骨骨折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受伤有16例,坠落受伤有6例,跌倒受伤有3例;两组在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并对手术部位常规消毒,以骨折为中心在骨折前外侧进行弧形切口,将污染的软组织清除,将骨折部位复位并进行固定,在骨折近端和远端钻孔,安装外固定支架,稳定后闭合切口。观察组25例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确定健侧肢体长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髓内钉。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以骨折为中心在骨折前外侧进行弧形切口,将骨折复位后,选择合适的髓内钉打入髓腔,安装远端锁钉装置,术后对术野部位进行冲洗,关闭切口。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优: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未出现畸形、成角等现象,未出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疼痛感,关节活动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良: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有轻度神经血管损伤现象、轻微疼痛感,无感染情况发生,关节活动为正常的75%以上。可:患者有神经血管损伤现象、有较为明显疼痛感,无感染情况发生,关节活动为正常的50%以上,对抗力量受限。差:患者骨折愈合成角、畸形或未愈合,关节活动度未达到正常的50%。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优17例(68%)、良7例(28%)、可1例(4%)、差1例(4%),优良率为96%;对照组优11例(44%)、良7例(28%)、可4例(16%)、差3例(12%),优良率为7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出现2例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出现2例血管神经损伤,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两组并发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中断,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肿胀,肢体功能障碍等,甚至出现瘫痪等情况,四肢骨折在骨科临床上非常多见,临床治疗主要原则为通过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良好的复位可是骨折恢复正常解剖功能[2],良好的固定措施使骨折有稳定的愈合环境。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均为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方法。外固定支架安装相对较为简单,同时对患者的创伤小,固定效果较为显著。但在长时间固定可能出现固定松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导致骨折愈合不佳。交锁髓内钉为一种轴向型固定方法,使患者保持肢体正常长度,并能控制旋转功能,增加了稳定型,促进骨痂生长[3],有利于骨折愈合,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本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6%;对照组优良率为7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P>0.05。表明了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相比外固定支架效果更佳,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杉刚.对于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5,4(2):350-350.

[2]陈绍辉,孙凯.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6(4):449-450.

[3]魏国强.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4-25.

标签:;  ;  ;  

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