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区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地壳结构变化的记录

西藏山南地区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地壳结构变化的记录

论文摘要

西藏拉萨地块南部发育大规模东西带状展布的花岗质岩石,记录了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晚期及随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碰撞过程的重要信息,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拉萨地块南部山南地区采集的6件花岗质岩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了~90 Ma、65 Ma及23 Ma三阶段的锆石年龄,显示区域内发育了三期岩浆活动事件.三个时代的岩石样品均为亚碱性系列,具类似埃达克质岩特征,富集高场强元素并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分布图呈右倾型,具有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所有样品的锆石εHf(t)均为正值(+5.6~+14.6),暗示它们可能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前人已有数据,采用花岗质岩石的La/Yb比值定量还原了山南地区100 Ma以来的地壳厚度演化历史.从晚中生代开始,区域内地壳厚度由厚减薄,到新生代早期达到最薄,此后逐渐增厚.这与中新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俯冲至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碰撞过程引起地壳结构变化较好地契合.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区域背景与样品特征
  • 2 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锆石U-Pb年代学
  •   3.2 锆石Hf同位素
  •   3.3 主微量元素
  •   3.4 Sr-Nd同位素
  • 4 讨论
  •   4.1 山南地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
  •   4.2 岩石成因
  •   4.3 拉萨地块南部中-新生代地壳结构演化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丽莹,黄丰,许继峰,曾云川,龚小晗,张钊

    关键词: 南拉萨地块,地壳厚度,定量计算,比值,中酸性岩浆,岩石学

    来源: 地球科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60030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811415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7M6208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No.2652017213)

    分类号: P588.121;P542

    页码: 1822-1833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1921K

    下载量: 194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世界地质 2017(01)
    • [2].金在花岗质熔体中溶解度的初步实验研究[J]. 矿物学报 2012(01)
    • [3].鄂东南矿集区程潮大型矽卡岩铁矿的花岗质岩与成矿关系探讨[J]. 中国地质 2012(06)
    • [4].关于造山带深熔型花岗质岩石的初步思考——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例[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6(04)
    • [5].内蒙蛤蟆石银多金属矿区花岗质岩石厘定及成因[J]. 现代矿业 2015(10)
    • [6].冀东太古宙奥长花岗质岩石的成因模拟[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4)
    • [7].内蒙古中部花岗质岩类年代学格架及该区构造岩浆演化探讨[J]. 岩石学报 2014(11)
    • [8].吉林省中部地区花岗质岩石风化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05)
    • [9].花岗质岩石在脆塑性转化域的变形机制[J]. 地震地质 2020(01)
    • [10].吉林白城岭下地区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对松辽盆地西缘晚古生代以来的俯冲背景的制约[J]. 地质学报 2019(01)
    • [11].额尔古纳韧性剪切带花岗质糜棱岩年龄及地质意义[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6(06)
    • [12].甘肃北山星海钨多金属矿区花岗质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简析[J]. 新疆地质 2014(03)
    • [13].甘肃龙首山青井地区花岗质砾岩中钍、铀混合型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J]. 地质与勘探 2020(03)
    • [14].湖南岩坝桥花岗质岩体的成因及其成矿意义[J]. 冶金管理 2020(17)
    • [15].云南省凤庆花岗质糜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代学[J]. 现代地质 2018(04)
    • [16].吉林东南部古元古代中——晚期富钾花岗质岩石的时代、成因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J]. 世界地质 2017(04)
    • [17].辽北新宾-苇子峪地区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年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8].皖南休宁县石岭头一带花岗质小岩株形成时代重新厘定[J]. 地质通报 2019(Z1)
    • [19].大兴安岭中部柴河地区晚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1)
    • [20].新疆南天山景汗花岗质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华东地质 2020(02)
    • [21].江西湖溪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U-Th-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2].北祁连甘肃毛藏寺铜-钼矿床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8(04)
    • [23].黔东南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4].中天山南缘乌瓦门地区蛇绿混杂岩中前寒武花岗质岩块年代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J]. 矿产与地质 2019(02)
    • [25].柴北缘牛鼻子梁地区闪长–花岗质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0(01)
    • [26].南沙地块花岗质岩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信息[J]. 矿物学报 2012(01)
    • [27].辽西兴城地区新太古代花岗质杂岩特征与成因[J]. 世界地质 2012(03)
    • [28].加格达奇大黑山地区早石炭世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3)
    • [29].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对接处三叠纪花岗质岩石时空演化、物源特征对比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球学报 2017(S1)
    • [30].中天山巴仑台地区花岗质岩石的Hf同位素研究:对构造演化及大陆生长的约束[J]. 地质学报 2015(12)

    标签:;  ;  ;  ;  ;  ;  

    西藏山南地区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地壳结构变化的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