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铜矿论文-翟德平,戈保梁,焦鑫,黄旭

砂岩铜矿论文-翟德平,戈保梁,焦鑫,黄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砂岩铜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砂岩铜矿,浮选,回收,氧硫混选

砂岩铜矿论文文献综述

翟德平,戈保梁,焦鑫,黄旭[1](2018)在《云南磨憨砂岩铜矿的浮选回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磨憨砂岩铜矿含铜0. 77%,其中以氧化铜形式存在的铜金属率达45. 45%。孔雀石为主要铜矿物和目的矿物,具有氧化不充分,与褐铁矿伴生的特点,为难选矿石。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以3 000 g/t石灰作调整剂和抑制剂、1 000 g/t硫化钠作活化剂、90 g/t丁基黄药作捕收剂、35 g/t松醇油作为起泡剂,在磨矿细度-74μm占比85%的条件下,经过"叁次粗选—二次精选—一次扫选"流程,可实现铜品位18. 006%,铜回收率80. 01%的浮选指标。(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8年06期)

秦明辉[2](2018)在《新疆特格里曼苏砂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格里曼苏砂岩铜矿床位于北昆仑成矿带。矿体产于下石炭统库山河群碎屑岩地层中,大地构造位置上产于北昆仑晚古生代裂谷坳陷带内滨—浅海相红层建造中。矿体与围岩整合接触,呈似层状产出。该铜矿床属典型的同生层控砂岩型铜矿床。(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8期)

彭青云,樊泰山,马静辉[3](2018)在《香山地区泥盆系沉积性砂岩铜矿成因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夏中西部香山地区,构造位置属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中卫-中宁前陆盆地,在上泥盆统老君山组以及下伏下石炭统前黑山组赋存着不连续沉积-沉积改造型砂岩型铜矿。其中,狼嘴子铜矿、腰岘子铜银矿、峡子沟铜矿均为沉积型砂岩型铜矿。矿岩系属河流相沉积,具磨拉石建造特征。根据矿床基本特征、成矿条件及空矿因素等,将香山地区砂岩型铜矿分为沉积型、沉积改造型:沉积型铜矿以狼嘴子铜矿为代表,含矿地层为上泥盆统老君山组,矿体呈透镜体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物质来源于下伏老地层及加里东期辉绿岩。该类型铜矿体规模小,铜品位低;沉积改造型以腰岘子铜矿为代表,该类型铜矿具有一定规模,铜品位高,并伴生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8年13期)

潘燕兵,陈媛媛,王玉清[4](2018)在《纳米比亚Opuwo矿区Nosib砂岩铜矿床成矿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比亚铜矿资源丰富、矿床成因多,其中砂岩型矿床在纳米比亚的中部和西北部均有发育。Opuwo矿区位于纳米比亚西北部,发育众多的铜矿(化)点,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开发利用的铜矿床,其中以砂岩铜矿规模最大、分布最广。文章通过对OU和OM两个砂岩铜矿体的调查研究,根据已有的地质及物化探成果,总结了纳米比亚Opuwo矿区砂岩铜矿成矿规律以及赋存特征,为该区寻求可开发利用的铜矿床提供找矿依据。(本文来源于《矿产勘查》期刊2018年04期)

米云川,杨新强,周骞,毕晓路[5](2017)在《兰坪-普洱盆地南部景谷龙洞河砂岩铜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龙洞河砂岩铜矿产于兰坪-普洱盆地南部普洱中轴断裂(F2)西侧次级纵张断裂破碎带中,共圈定了10个铜矿体(KT1-KT10),其中KT4、KT5为主矿体,赋矿层位岩性为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下段(K1j1)浅灰色、灰白色石英砂岩。矿床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受构造、地层、岩相、岩性"四位一体"多重控制。矿床成因为燕山期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来源于《云南省首届青年地质科技论坛优秀学术论文集》期刊2017-11-01)

郭晓康[6](2015)在《滇中砂岩铜矿床成矿规律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滇中砂岩铜矿床形成于白垩系高峰寺组和马头山组中,矿床与盆地内的下部含煤建造、中部的红色含铜碎屑岩建造和上部白色膏盐建造关系密切。含矿岩系具有向上变细的剖面结构,矿化常形成于不整合界面以上的一定范围内。含矿岩石以细砂岩为主,铜矿化与胶结物总量和钙质、硅质胶结物有关,并形成于浅色向紫色岩层过渡的氧化还原界面附近。沉积成岩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滇中砂岩成矿具有规律性,找、探矿应围绕此共性去展开。(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董云侠,贾洪波,颜世凯[7](2015)在《滇中砂岩铜矿伴生银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滇中裂谷盆地内,中生代形成一套陆相红色含铜砂岩建造矿床,其中普遍伴生银。银呈两种状态存在:一是呈类质同象(或银的次显微晶粒)分布在铁铜硫化矿物中这是主要的;另一类呈银的独立矿物形式产出。伴生银品位一般大于10×10-6,最高44×10-6,推算铜银储量之比为400:l。高品位的富银矿段或单银矿体一般受叁个条件控制,一是构造发育,特别是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二是混合矿带与黄铜矿黄铁矿带,载体矿物多而种类复杂;叁是石英脉等后生脉体发育。(本文来源于《吉林地质》期刊2015年01期)

张天继,罗晓丽,丁建军[8](2014)在《青海省南祁连盆地砂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祁连盆地广泛分布的二迭纪地层中近年来发现了多处砂岩铜矿化点,笔者在总结含铜砂岩出露区地质特征、分析典型的矿化点特征的基础上,认为铜矿化发生在上二迭统忠什公组灰绿或灰白色砂岩与灰紫色砂岩交互带,受岩性、岩相控制明显,而铜质的来源为晚奥陶世隆起的北祁连造山带的风化产物,在盆地内叁角洲沉积相中还原条件下,铜质富集沉淀,形成矿源层,在成岩过程中改造富集矿化。这些有利的成矿条件应该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王永纪,魏鸿[9](2014)在《滇中砂岩铜矿浅、紫交互带赋矿及其金属硫化物分带之成因与成矿作用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浅层岩层与紫色岩层,乃至金属硫化物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说明在滇中铜矿的形成过程中其受到氧化与还原环境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矿层,配合地质构造改变,形成了目前的铜矿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胡煜昭,吴鹏,冉崇英[10](2013)在《论滇中砂岩铜矿浅、紫交互带赋矿及其金属硫化物分带之成因与成矿作用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康滇古大陆裂谷的发生和演化造就了楚雄盆地,沉积出煤、铜、盐旋回与含矿建造和矿床组合。铜矿的生成(特别是改造富集)与煤(有机质)、盐(热卤水)密切相关。大姚—牟定式砂岩铜矿以其规模最大而具代表性。它的成矿作用的演化是从风化沉积作用到成岩作用、后生作用再到改造作用。作用的结果是分别产生含铜有机质沉积体、成岩矿层、后生矿层和改造富矿体。层状矿体赋存于砂岩浅紫交互带是氧化性流体与还原性流体相汇于斯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沉积成岩的结果。其金属硫化物的生成顺序与分带是遵循S、O、Fe、Cu热液体系中矿物共生组合规律的,随介质条件、四元素浓度的差异而变化。(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3年05期)

砂岩铜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特格里曼苏砂岩铜矿床位于北昆仑成矿带。矿体产于下石炭统库山河群碎屑岩地层中,大地构造位置上产于北昆仑晚古生代裂谷坳陷带内滨—浅海相红层建造中。矿体与围岩整合接触,呈似层状产出。该铜矿床属典型的同生层控砂岩型铜矿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砂岩铜矿论文参考文献

[1].翟德平,戈保梁,焦鑫,黄旭.云南磨憨砂岩铜矿的浮选回收[J].矿冶.2018

[2].秦明辉.新疆特格里曼苏砂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

[3].彭青云,樊泰山,马静辉.香山地区泥盆系沉积性砂岩铜矿成因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

[4].潘燕兵,陈媛媛,王玉清.纳米比亚Opuwo矿区Nosib砂岩铜矿床成矿特征[J].矿产勘查.2018

[5].米云川,杨新强,周骞,毕晓路.兰坪-普洱盆地南部景谷龙洞河砂岩铜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C].云南省首届青年地质科技论坛优秀学术论文集.2017

[6].郭晓康.滇中砂岩铜矿床成矿规律探寻[J].西部探矿工程.2015

[7].董云侠,贾洪波,颜世凯.滇中砂岩铜矿伴生银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初探[J].吉林地质.2015

[8].张天继,罗晓丽,丁建军.青海省南祁连盆地砂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王永纪,魏鸿.滇中砂岩铜矿浅、紫交互带赋矿及其金属硫化物分带之成因与成矿作用演化[J].河南科技.2014

[10].胡煜昭,吴鹏,冉崇英.论滇中砂岩铜矿浅、紫交互带赋矿及其金属硫化物分带之成因与成矿作用演化[J].地质论评.2013

标签:;  ;  ;  ;  

砂岩铜矿论文-翟德平,戈保梁,焦鑫,黄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