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回复对应原理论文_赵荣国,刘亚风,李微,李其棒,言怡

导读:本文包含了弹性回复对应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弹性,弹性,原理,关系,理论,应力,聚丙烯。

弹性回复对应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荣国,刘亚风,李微,李其棒,言怡[1](2014)在《基于弹性回复对应原理的非线性粘弹性材料应变响应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聚丙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粘弹性材料,进行等幅循环应力加卸载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材料的现时应变响应表现出明显的蠕变变形、迟滞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对聚丙烯材料等幅循环应力历史条件下的现时应变响应进行预报,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12-21)

赵荣国,张淳源,陈忠富[2](2002)在《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在非线性粘弹性本构理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引用叁维Stieltjes卷积形式的简化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和叁维本构关系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寻求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的新方法 ,运用上述理论对聚丙烯材料在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模拟 ,理论计算表明 ,建立在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基础上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能够对聚合物一类非线性粘弹性材料的本构行为进行合理的描述(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张淳源,张为民[3](2002)在《求解一类非线性粘弹性问题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粘弹性理论体系,它把传统的线粘弹性理论作为特殊情况包括在内。其主要结果是两个用于求解一类物理非线性粘弹性问题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利用它,只要知道相应的非线性弹性问题的解,就可以求出非线性粘弹性问题的解答。对应原理不是基于本构关系的相似性,而是基于从粘弹性现时响应到瞬时弹性响应的可回复性[1]。首先找到非线性粘弹性与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之间的对应,然后导出了两个弹性回复对应原理。通过对改性聚丙烯材料的实验验证了该对应原理的正确性和对此类材料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2年01期)

张为民,张淳源[4](2000)在《弹性回复对应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建立了非线性黏弹性与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只要材料存在瞬时弹性,利用遗传性积分的逆式,永远可以消除记忆,把现时应力或现时应变回复到瞬时弹性应力或瞬时弹性应变,从而真正实现了非线性(或线性)黏弹性本构关系与非线性(或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之间的对应。该原理开辟了求解非线性(或线性)黏弹性问题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00-08-01)

张淳源,张为民[5](1998)在《非线性粘弹性本构理论中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提出了粘弹性本构理论中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或称为记忆消除对应原理),该原理开辟了求解非线性(及线性)粘弹性问题的新途径.对于线性或非线性粘弹性材料在等幅循环应变或等幅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具体计算实例表明:只要材料存在瞬时弹性,利用遗传性积分的逆式,永远可以消除记忆,把现时应力或现时应变回复到瞬时弹性应力或瞬时弹性应变,从而真正实现了非线性(或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与非线性(或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之间的对应.(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弹性回复对应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引用叁维Stieltjes卷积形式的简化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和叁维本构关系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寻求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的新方法 ,运用上述理论对聚丙烯材料在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模拟 ,理论计算表明 ,建立在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基础上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能够对聚合物一类非线性粘弹性材料的本构行为进行合理的描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性回复对应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1].赵荣国,刘亚风,李微,李其棒,言怡.基于弹性回复对应原理的非线性粘弹性材料应变响应预测[C].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

[2].赵荣国,张淳源,陈忠富.弹性回复对应原理在非线性粘弹性本构理论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3].张淳源,张为民.求解一类非线性粘弹性问题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J].工程力学.2002

[4].张为民,张淳源.弹性回复对应原理[C].“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2000

[5].张淳源,张为民.非线性粘弹性本构理论中的弹性回复对应原理[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

论文知识图

7 回复弹性应力-应变曲线理论计算回复弹性应力与瞬时弹性回复曲...改性聚丙稀的瞬时应力应变曲线不同应变率下的回复弹性应力与瞬时弹性...5 现时应力-应变曲线λ=3.5时的拉伸-松弛应力曲线

标签:;  ;  ;  ;  ;  ;  ;  

弹性回复对应原理论文_赵荣国,刘亚风,李微,李其棒,言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