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乐乐[1](2021)在《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塑造了人认知与经验世界的方式。人类通过语言进行文化生产,生态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语言。生态批评家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不断探索自然现实与语言符号的关联。生态批评理论学界对语言的关注致使语言研究活力的重现,存在一个生态语言的内在转向。论文聚焦于生态批评理论中的语言文化论题,试图厘清其语言转向的机制以及所阐连的语言生态化问题。论文内容分为导论与四章。导论部分指出了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问题的缘起、研究现状,并对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内涵以及论文思路作了介绍。第一章对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论题以及语言转向之前的理论困境作了探讨,指出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必要性。生态批评理论从后现代主义理论中孕育产生,既肯定语言的建构作用但又对语言建构的自然产生极大的不信任,其在“自然到底在语言之中还是语言之外”问题上产生争论,形成理论困境。语言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关联使其不得不进行语言的转向。第二章则聚焦于生态批评中的生态语言转向问题,说明其转向的动因,集中探讨了生态批评对人类社会中语言非生态性的批判。在语言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语言表征自然的危机等多重机制下,生态批评理论关注语言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语用中的非生态等语言问题。第三章将视角投向自然世界共在的物质,探讨生态语言的可能性。生态批评肯定非人类“语言”的存在,认为不只人类拥有语言,自然也在“说话”。生态批评从物质的视域审视语言,赋予自然万物平等的地位,将其纳入一个共在的语言符码网络中。物质视角下的自然语言观进一步解构了人类语言中心论,呈现了一个万物和谐共生的语言世界。第四章对生态批评语言转向的意义作了总结并对语言转向进行反思。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对生态文化的构建与理论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语言转向也存在人类、非人类的二元化研究倾向、不够体系化、缺乏审美视角等问题。结语部分对如何实现语言的生态化问题作了简单的思考,并对语言问题与生态批评的未来作了展望。
黄健[2](2020)在《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文中提出后现代性语境中,文学研究逐渐被文化研究所取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边界不断被打破,由此引起文学科学定位的失衡,及其内在科学性具体内涵的模糊。而且,长期以来对于“科学”的片面理解,造成人们在观念上将“文学”与“科学”决然对立。不过,与文学科学在理论层面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完全相反,在现实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文学科学却仍然十分契合实践的需要。这些事实表明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急需反思和重构。“文学科学”意指对一切文学现象、文学活动和文学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广义上与文学研究、文艺学、文学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基本同义;在狭义上主要是指在现代性语境下作为文学知识生产机制和研究范式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学术研究体制的产物。本文对文学科学内涵的探讨主要取其狭义层面。文学科学的生成源自两种因素的合力,即现代性语境从外部促进了文论现代范式的生成,以及在文学研究内部发生了从现代文学观念成熟到现代文学研究生成的渐变。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通过其科学性表现和科学化进程两方面获得。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标准等方面,而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则从历时性角度佐证各时期对于文学科学性的探讨。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形式主义,纵观他们的文论体系,其中最突出的理念是对于文学科学化的追求。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等三个层级作出突破与完善;其二,基于实证主义原则的形式化思维的运用;其三,语言学研究视角的介入。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们借助于语言学研究视角,从而找到了文学研究的客观基础——作品本身及其语言形式,也因此极大地扭转了人们关于文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过,形式主义的文学科学论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局限:其一,源于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内在缺陷;其二,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形式化思维的负面影响;其三,语言学视角的适用度问题。这些不足使得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科学性表现并不完整,因而是片面的科学性。在后现代语境下,随着形式主义尤其是结构主义的终结,与此同时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兴起,从这种转折中也能见出形式主义科学迷梦破碎的缘由。必须指出的是,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的批判历程,并不能表明后现代性话语的立场就构成了批判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最终结论。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如何构建文学科学的科学性才是当前首冲其要的关键点,唯有秉持开放、包容、多元的历史发展视域,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并行,才有可能趋向文学科学的科学性的相对真理。因而对待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迷梦不能以对错得失判定其价值,而是对其甚至所有的文论进行批判、反思和借鉴,以完善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本文结构展开如下:前言,提出问题及研究重点;第一章,现代性与文学科学;第二章,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第三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第四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最后作出总结。
范小娟[3](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李俐兴[4](2018)在《“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考察了“后理论”的缘起与“后理论”的主要成就。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并对核心概念“理论”、“后理论”作了界定。第二章先详细梳理了“理论”的兴起、主要流派及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理论”兴起于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是语言论转向的产物,旨在探索意义的生产和运作机制。基于语言论的立场,“理论”很快从文学领域扩展至整个人文学科,形成了语言论诗学、话语政治学、语言论人类学、语言论精神分析、语言论马克思主义和解构论等流派。“理论”改变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使文学理论从纯粹的文本研究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然后考察了“理论”是如何进入“后理论”阶段。在经历了鼎盛期之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理论”走向一个自我反思的阶段,其中“理论”终结论是“后理论”兴起的契机。作为对“理论”的回应和反思,“后理论”对待“理论”主要有三种态度:反对和抵制“理论”;支持和扞卫“理论”;改进和完善“理论”。其中改进“理论”的观点对于“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建设性和积极价值,也是本文重点阐释的内容。本文的后三章致力于介绍“后理论”在改进“理论”之后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第三章展现了“后人文主义”是如何扩展了“理论”的范围,打开了“理论”之后的新话题。后人文主义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试图消解人/非人这组二元对立,是解构主义在当代语境的继续。人与机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后人文的视角下所产生的话题,各种非人物体闯入了人类的意义世界,要求发明新的术语来描述当前这个去中心化的混杂世界。第四章分别从生命政治、性别政治和新左翼政治三个方面考察了“后理论”在政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生命政治从福柯一个尚未完成的计划成为了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并结合了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形成了众多研究路径。酷儿理论是继女性主义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性别理论,在吸收了福柯、德里达、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之后将性别与身份问题进一步细化和复杂化。以朗西埃、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新左翼政治不满后现代式消解主体的政治立场,如何重建革命的政治主体是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五章探讨了“后理论”中审美与文学的转向。“审美”的概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进入“理论”的场域中心。新审美主义试图平衡“审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将审美的形式要素与文化政治批评相结合。“理论”的文学转向突出了语言自身运作的效果和意义的生产,“理论”中具有文学性,文学也具有“理论”的功能。“理论”与文学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是“后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将“后理论”的主要成果以“后人文主义”、“政治的景观”和“审美与文学的转向”这三大问题域的形式概括出来,也意味着这些话题是尚无定论的,可以继续被讨论和发挥。“后理论”既继承了“理论”的遗产,又在对“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自身。
王妙迪[5](2018)在《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文中认为西摩·查特曼是二十世纪美国着名叙事学家、修辞学家。他从叙事的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来研究叙事相关问题,把叙事结构划分为故事与话语两部分,关注小说与电影两种媒介间的叙事问题,创建性地论证故事、话语、隐含作者、叙事交流模式、视点等概念,其理论引发了学界争鸣,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发展。他的叙事理论展现了西方叙事学从经典到后经典的发展史,影响度极高,但国内目前对其理论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与宏观性。当此状况,本文选取查特曼叙事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叙事理论作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绪论部分着重介绍查特曼的个人生平、学术背景与其叙事理论的来源,第二章、第三章对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基本范式及衍生性要素作具体阐释,第四章考察其理论中饱受争议的隐含作者问题,第五章探讨其在跨媒介叙事方面的观点。最后一章通过全局性讨论、概述其理论的贡献、价值与局限性,尝试总结其理论对叙事研究及我国叙事学发展的意义。
艾伦·理查森,何辉斌[6](2017)在《文学与认知研究:总体概况》文中研究说明0.引言文学认知批评是否存在?在过去的20多年里,文学研究者们撰写了诸多论文探讨认知和大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早在20世界80年代,鲁文·楚尔(Reuven Tsur)、诺曼·霍兰(Norman Holland)、马克·特纳(Mark Turner)、罗伯特·德·伯格兰德(Robert de Beaugrande)等人就曾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论着,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阐释进行过反思,将研究和"更有威力的"心理模式结合起
陈智颖[7](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提出
徐凤秋[8](2017)在《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文中指出外国文论是西方世界社会现实、文化思潮和文学实践的共同产物,流派众多,蔚为大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苏俄、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外国文论,以独特的理论方式和社会影响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国,对我国文学理论界、文学批评界、文学创作界和文学教育界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一条主线、多元并取”的新中国外国文论接受整体特征,以国别为经、以时间为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美国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批评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和接受效应进行全面梳理和论述,以期抓住外国文论在当代中国接受的理论、批评、创作和教育重大而特殊的情境、方式、样态和时点,采用历史、文献、文化三位一体的还原阐释方法,总体地把握外国文论在当代中国的接受谱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促进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繁荣和提升文学教育质量提供思想史的资源和学术史的参照。
段周薇[9](2017)在《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梳理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之语言观和伦理观,分析其中国想象的主要内涵和生成逻辑。第一章探讨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主要来源。首先,我们梳理它所依托的文化语境——西方乌托邦传统,剖析它在时序上依次突显的三大特性:空间性、时间化和哲理化。继史实层面之后,我们转向理论层面即乌托邦概念的辨析,并采用于耶对乌托邦的两层定义,即狭义的文类和广义的方式。而莫尔和傅立叶作为互文性人物,前者的文本旅行建构功能和曲言的修辞法,后者的“哥伦布情结”和情欲引力说影响了日后巴特的写作。第二章分析巴特乌托邦思想之意识形态关系、语言观和伦理观。神话学批判意识形态,揭露自然之下的隐蔽暴力,而它的弊端在于过度解构法兰西特色这个群体性文化认同的伦理-神话内核;建立在文本之上的语言乌托邦质疑摹仿论以切断文本与世界的联系,提出作者之死以切断文本与作者的联系,宣扬读写合一使读者参与文本语言生产。三脉归于一宗形成语言自足观,体现了语言乌托邦的形式主义;伦理维度上的身体观体现在阅读的身体快感、说话的音质和写作手的痕迹,三者构成意义生产的身体物质性。第三章聚焦巴特中国想象的主要内涵和生成逻辑。首先,中国想象主要包括政治话语分析、样板戏比较观照和赞同伦理的践行观:他对俗套、大众意见、话题的论述使之在当代意识形态话语分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他以希腊悲剧和布莱希特戏剧为参照系来观照样板戏,指出在戏剧性层面样板戏表演形式和意义生产脱节,在功能层面它的政治诉求远大于艺术,从意识剧走向教化剧;最后,他在多重政治压力夹缝中选择践行了赞同的伦理。第三节为本文的重点,解析巴特中国想象的生产逻辑,分为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个人因素三个维度。首先,西方文化传统有关东方的书写主要有两大脉络:东方学和乌托邦。巴特倾向弃东方学传统而取乌托邦传统,一方面,他提出诠释学的终结来批判东方学所蕴含的攫取意志即求知意志,转而揄扬一种面对异文化时非对象化、非攫取意志的伦理观;另一方面,他提出旅行叙事的终结来排斥东方学对真的孜孜以求,转而投向以虚构为特点的乌托邦写作。其次,在时代精神层面,法国毛主义所引发的来华朝圣热催生了大量的“东游记”,这些政治性文本反映了文学直接介入政治。巴特摒弃这种代言式普遍知识分子姿态,转而扮演福柯所说的专业知识分子角色。而巴特的专业领域就是文学,运用乌托邦话语的欲望教育功能来矫正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人”,实现了巴迪乌所说的“重新创造政治”;其三,在个人因素层面,巴特中国书写最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写作分层即三个子文本。这个独特的生成现象契合了巴迪乌艺术理念的三个成分:历史性成分、主体成分和艺术成分。具体地,从《日记》的实录到最后《中国怎么样》的乌托邦艺术形象,巴特在中国想象的生成中实现了主体化。最后,巴特中国想象创造了乌托邦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变奏——重名异质的比托邦。在形式上,比托邦以断片结篇;在内容上,它将日常诗化,契合了德赛托提出的“城市践行”观,并一举开辟了随后英美学界的文化研究、日常研究和城市研究的三合一;在功能上,比托邦的重名特质使之容易混淆东方学的居处性个人幻想话语。对此,巴特将人类学引入文学话语,形成艾柯所言的“交互性人类学”,并且通过文本阅读协议向读者展示其文学性本质——真诚的谎言,从而解决了萨义德困境:如何以自由、非操纵的角度表述其他民族和文化。
杨洪敏[10](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二、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论题及转向的源起 |
第一节 生态批评基本论题:语言与自然的关系 |
一、语言与自然之间的亲缘关联 |
二、“词物分裂”观:语言远离自然的溯源 |
三、“新写实主义”语言:生态批评的基本语言观 |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理论困境:语言内外的自然之争 |
一、反叛后结构主义:争论产生的语境 |
二、语言中的自然争论与理论弥合 |
三、语言问题争论的反思与沉寂 |
第三节 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必然性 |
一、改变环境现实与语言符号相疏离问题的需求 |
二、生态文化语言化的内在诉求 |
三、生态批评作为实用语言批评属性的要求 |
第二章 生态批评中的语言生态化问题 |
第一节 语言生态化问题与转向的文化机制 |
一、文学语言表征自然的危机 |
二、语言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化 |
三、语言学转向的反思与生态化浪潮 |
第二节 对语言挤压问题的生态文化批评 |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同质化 |
二、主流语言存在的非生态性 |
三、地方生态语言遭受侵蚀 |
第三节 对非生态语言问题的语用批判 |
一、“贬低自然”:人类中心语言命名 |
二、“强暴自然”:生态隐喻背后的修辞政治 |
三、“贩卖自然”:语言表面绿化的虚假生态 |
第三章 生态批评对自然物质“语言”的寻证 |
第一节 自然物质“语言”的理论基础 |
一、元语言:生物符号学与生态符号学的拓域 |
二、语言之源:语言存在与发展的考古 |
三、非人类的言说:生态后现代主义语言观的革新 |
第二节 自然物质的“语言”及其生态性 |
一、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与语言生态的融合 |
二、自然的“语言”:语言主体问题与生态语言的可能性 |
三、人与非人的共在:物质网络与语言译码的生态性 |
第三节 自然物质视角下生态语言的实质 |
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语言的并构 |
二、生态政治对非人类“语言权力”的再分配 |
三、“语言行动力”的削减 |
第四章 生态语言转向的意义与语言问题的反思 |
第一节 生态批评语言转向的意义 |
一、生态文化的构建意义 |
二、生态批评理论困境的突围 |
三、语言视角下生态批评理论范式的拓展 |
第二节 生态批评语言转向问题的反思 |
一、语言转向的两极化 |
二、语言批评的非体系化 |
三、语言审美视角的缺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现代性与文学科学 |
第一节 现代性语境的影响 |
第二节 从现代文学观念到现代文学研究的渐进 |
第二章 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释疑 |
第二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 |
一、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 |
二、设定可检验的研究标准 |
三、建立恰适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 |
第三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俄国形式主义:作品外在形式 |
二、英美新批评:作品内在意义结构形式 |
三、结构主义:作品深层意义结构 |
第二节 批评标准的建立 |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性原则 |
二、英美新批评:复杂性与统一性标准 |
三、结构主义:整体性原则 |
第三节 批评方法的运用 |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对比法 |
二、英美新批评:细读法 |
三、结构主义:结构模型建构法 |
第四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 |
第一节 科学化追求与科学性不足 |
一、科学化追求 |
二、科学性不足 |
第二节 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 |
一、知识秩序化的末路 |
二、主体离心化的趋向 |
三、从科学走向游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拟突破的难点 |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
1.3.2 “旅行中的理论” |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
2.1.2 译者的评论 |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
5.3.2 理论趋同 |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
6.2.1 接受中的错位 |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简介 |
1.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理论与“理论” |
1.2.2 “后理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后理论”的缘起:从“理论”到“后理论” |
2.1 “理论”的兴起及其后果 |
2.1.1 “理论”的兴起 |
2.1.1.1 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与语言论转向 |
2.1.1.2 文学的“理论” |
2.1.1.3 从文学的“理论”到“理论” |
2.1.2 “理论”的主要流派 |
2.1.2.1 语言论诗学 |
2.1.2.2 话语政治学 |
2.1.2.3 语言论人类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
2.1.2.4 解构论 |
2.1.3 “理论”的后果 |
2.1.3.1 从一元性到多元性 |
2.1.3.2 从学科性到跨学科性 |
2.1.3.3 从文学到文学性 |
2.1.3.4 从独立自足到社会政治批评 |
2.2 “理论”的终结与“后理论”的缘起 |
2.2.1 “理论”的终结 |
2.2.2 “后理论”的缘起 |
2.2.3 “后理论”对“理论”的态度 |
2.2.3.1 反对和抵制“理论” |
2.2.3.2 扞卫和支持“理论” |
2.2.3.3 改善和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一:“后人文”的书写 |
3.1 后人类研究 |
3.1.1 我们如何变成后人类 |
3.1.2 赛博格的隐喻 |
3.1.3 后人类:游牧主体 |
3.2 动物问题 |
3.2.1 人类中心主义传统 |
3.2.2 欧陆哲学中的动物问题 |
3.2.3 美国的动物问题 |
3.3 生态批评 |
3.3.1 从人类纪到克苏鲁纪 |
3.3.2 “自然”的重构 |
3.4 物的转向:思辨实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二:政治的景观 |
4.1 生命政治 |
4.1.1 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 |
4.1.2 当代生命的“政治” |
4.1.3 当代“生命”的政治 |
4.2 酷儿与政治 |
4.2.1 酷儿理论:从福柯到塞芝维克 |
4.2.2 酷儿政治 |
4.3 新左翼政治 |
4.3.1 雅克·朗西埃:无分者之分 |
4.3.2 阿兰·巴迪欧:事件与真理 |
4.3.3 斯拉沃热·齐泽克:行动与主体 |
4.4 本章小结 |
5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三:审美与文学的转向 |
5.1 新审美主义 |
5.1.1 激进审美:情感与民主 |
5.1.2 歧感:政治与美学 |
5.2 文学的转向 |
5.2.1 从新批评到新形式主义 |
5.2.2 文学的统治 |
5.2.3 “理论”与文学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后理论”:终结还是延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5)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查特曼其人其学 |
第二节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形成基础 |
一、亚里士多德传统上的一环 |
二、二十世纪后半叶叙事理论场域中的重镇 |
第三节 关于查特曼叙事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一章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基本范式 |
第一节 叙事的内向思辨:叙事结构理论 |
一、“叙事是一个结构” |
二、“叙事是一个交流的结构” |
第二节 叙事的外向考察:文本类型的“互为服务”理论 |
一、文本类型理论 |
二、文本类型之间的“互为服务” |
第三节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融通性 |
一、内外双向审视 |
二、“结构”与“修辞”的遇合 |
第二章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衍生性叙事要素 |
第一节 叙事结构划分模式溯源 |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中的衍生性要素 |
一、故事层的事件 |
二、故事层的实存 |
三、话语层的叙述者 |
第三节 查特曼叙事结构划分模式评述 |
第三章 查特曼的隐含作者理论 |
第一节 布斯的隐含作者理论及影响 |
第二节 查特曼的隐含作者理论发展过程 |
一、《故事与话语》中的隐含作者理论——隐含作者是叙事交流要素之一 |
二、《术语评论》中的隐含作者理论——隐含作者是文本意图 |
第三节 隐含作者概念的反思 |
第四章 查特曼的跨媒介叙事理论 |
第一节 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可译性理论 |
第二节 查特曼的小说与电影描写理论 |
一、文字与画面的不同描写 |
二、明确描写与含蓄描写 |
三、小说与电影的时间性要求 |
第三节 查特曼的小说与电影视点理论 |
一、查特曼的视点定义 |
二、小说与电影视点的异同 |
第五章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查特曼的学术贡献与其理论的价值 |
第二节 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文学与认知研究:总体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认知修辞学和概念整合理论 |
2. 认知诗学 |
3. 进化论文学理论 |
4. 认知叙事学 |
5. 认知接受美学 |
6. 认知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 |
7. 结论 |
(8)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场域生成:建国后马恩经典文论的接受历程 |
第一节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官方译介和传播 |
一、延安时期到建国初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 |
二、建国后至文革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译介 |
三、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译介 |
第二节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选择性生成过程 |
第三节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接受过程的重大成果 |
一、“人民性”概念引入我国的历史溯源 |
二、“人民性”概念的初步形成 |
三、“人民性”文论话语体系的最终确立 |
四、新时期以来“人民性”文论话语体系的崭新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文论的引进与创立:建国后俄苏文论的接受历程 |
第一节 俄国别车杜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接受历程 |
一、别车杜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译介过程 |
二、国内文论界对别车杜文学理论的现实主义倾向的确认与接受 |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文论在当代中国的接受 |
一、建国后对苏联领导人文艺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
二、建国后对苏联文论家文艺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
三、季莫菲耶夫和毕达可夫等人文学教材的译介与普及 |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核心理论的接受与嬗变 |
第三节 俄国形式主义及巴赫金文艺思想的接受历程 |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译介和影响 |
二、巴赫金文艺思想的译介和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批判话语的传播承继:建国后德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文学理论的接受历程 |
一、新时期以来国内法兰克福学派接受概况 |
二、国内法兰克福学派文论接受的主要特征 |
三、国内法兰克福学派文论接受的主要不足 |
第二节 德国古典美学的接受历程 |
一、建国后德国古典美学接受概况 |
二、十七年期间德国古典美学及欧美文论接受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的国内旅行 |
一、德国“接受美学”的国内译介过程 |
二、德国“接受美学”对我国文学研究的主要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工业化社会文化的理论潮声:新时期以来美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
第一节 以全球化理论为代表的世纪之交美国文论接受热潮 |
一、国内关于詹姆逊全球化理论的译介与争论 |
二、国内关于阿里夫·德里克和霍米·巴巴全球化理论的译介 |
三、全球化理论中的美国空间文学批评译介 |
第二节 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译介热潮与国内回响 |
一、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本质特征与国内早期译介 |
二、世纪末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研究热潮 |
三、国内学界对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反思 |
第三节 美国生态批评文论的接受译介 |
一、美国生态批评的发展概况 |
二、国内对美国生态批评的译介与研究 |
三、国内理论界对美国生态研究范式的实践尝试 |
第四节 弗莱文论思想与新时期的原型批评热潮 |
一、弗莱在新中国的译介概况 |
二、原型批评在国内学界的研究热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典诗论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建国后英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
第一节 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的接受与影响 |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论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 |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论接受中的核心问题 |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论对我国文学界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英国“新批评”的引介热潮 |
一、英国“新批评”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 |
二、英国新批评接受的各阶段特征 |
三、“新批评热”与“韦勒克现象”——英国新批评的接受影响 |
第三节 英国“新左派”文论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
一、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和关键词研究的译介和传播 |
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范式与国内译介热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艺理论生产大国的思想震荡:建国后法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
第一节 法国存在主义文论的传播与接受 |
一、新时期以来至80年代中期对存在主义文论的接受译介 |
二、80年代中期以来对法国存在主义文论的译介接受 |
三、法国存在主义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
第二节 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传播与接受 |
一、新时期初期对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译介接受 |
二、80年代中期以来对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译介接受 |
三、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
第三节 法国解构主义文论的传播与接受 |
一、新时期以来对法国解构主义文论的接受与评介 |
二、互文性理论——法国解构主义文论代表的接受历程 |
三、法国解构主义文论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回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理论之后”——中国外国文论接受的当下反思 |
第一节 症结: 当代中国文论失语症讨论之延续 |
第二节 出路: 外国文论接受过程中批判思维之建构 |
第三节 希冀: 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核心诉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整体结构 |
第一章 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主要来源 |
第一节 西方乌托邦思想简述 |
一、16、17世纪乌托邦思想的空间性 |
二、18、19世纪乌托邦思想的时间化 |
三、20世纪乌托邦思想的哲理化 |
第二节 “乌托邦”概念辨析及特征述要 |
一、“乌托邦”概念辨析 |
二、乌托邦特征述要 |
第三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互文性人物:莫尔与傅立叶 |
一、莫尔:旅行的建构功能和曲言的修辞法 |
二、傅立叶:“哥伦布情结”和情欲引力 |
第二章 巴特乌托邦思想的主要内涵 |
第一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意识形态” |
一、“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
二、意识形态与巴特的神话学:“自然”与“法兰西特色”的辩证 |
第二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语言 |
一、语言转向 |
二、巴特的语言乌托邦:文本、世界、作者和读者 |
三、巴特语言乌托邦的空间性:以摩洛哥为例 |
第三节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身体伦理 |
一、身体转向 |
二、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身体伦理 |
第三章 巴特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 |
第一节 巴特中国想象的研究理据及其时代背景 |
一、巴特中国想象的研究理据:形象学 |
二、巴特中国想象的时代背景:巴特与法国“毛主义”运动 |
第二节 巴特的中国想象 |
一、红色政权的乌托邦:巴特对文革政治话语的分析 |
二、红色舞台的乌托邦:巴特对样板戏的比较观照 |
三、红色之旅的乌托邦:巴特中国行的“赞同”伦理 |
第三节 巴特中国想象的逻辑及其乌托邦写作的创新 |
一、巴特中国想象的逻辑: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个人因素 |
二、巴特中国想象对乌托邦写作的革新:从“乌托邦”到“比托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
1、重要的文献价值 |
2、明显的问题意识 |
3、独特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方法 |
2、比较研究方法 |
3、理论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D]. 孙乐乐. 兰州大学, 2021(02)
- [2]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D]. 黄健.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4]“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D]. 李俐兴. 浙江大学, 2018(01)
- [5]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D]. 王妙迪.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文学与认知研究:总体概况[A]. 艾伦·理查森,何辉斌. 认知诗学第4辑, 2017
- [7]《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8]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D]. 徐凤秋.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9]罗兰·巴特的乌托邦思想与中国想象[D]. 段周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