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枯萎病菌论文_吴思颖,张小芳,华晖晖,吴学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甜瓜枯萎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甜瓜,镰刀,病菌,抑菌,浓度,活性,基因。

甜瓜枯萎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吴思颖,张小芳,华晖晖,吴学宏[1](2019)在《甜瓜枯萎病菌对叁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作为高档果品深受人们喜爱。由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引起的甜瓜枯萎病,是甜瓜上的重要真菌病害,在甜瓜的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目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仍是生产上防治这种病害的重要手段。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如戊唑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如嘧菌酯、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芳杂环异恶唑类如恶霉灵、苯并吡咯类如咯菌腈等对尖孢镰刀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研究证明,尖孢镰刀菌对咪鲜胺和咯菌腈的敏感性尤其显着。本研究从全国19个城市35个地点采集甜瓜枯萎病病害样品,分离鉴定得到135株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咪鲜胺、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35株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对叁种杀菌剂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并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升高菌株的敏感性增加。咪鲜胺对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最为显着,平均抑制中浓度(EC_(50))为0.042 5μg/mL,戊唑醇次之,平均EC_(50)为0.434μg/mL,苯醚甲环唑的平均EC_(50)最高,为0.963 3μg/mL。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对叁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分析表明,苯醚甲环唑与咪鲜胺呈现中度正交互抗性(咪鲜胺与苯醚甲环唑的相关系数为0.539),戊唑醇与苯醚甲环唑或咪鲜胺存在较弱的正交互抗性(咪鲜胺与戊唑醇的相关系数为0.157,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的相关系数为0.374)。(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延涵,杨瑞秀,盖晓彤,李刚,赵治国[2](2018)在《甜瓜枯萎病菌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甜瓜枯萎病病菌菌丝蛋白作为抗原,制备该病菌菌丝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甜瓜枯萎病菌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检测技术对田间病样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表现出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运用此方法对甜瓜枯萎病进行田间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刘畅[3](2018)在《甜瓜不同抗性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枯萎病作为我国植物病害发生情况最严重的之一,其防治过程非常困难。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土壤中根系分泌物含量不断增大,本文通过对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根系分泌物及其所含酚酸物质的测定,明确了甜瓜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为缓解甜瓜根系的自毒作用和枯萎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1.20种甜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鉴定通过对辽宁部分地区甜瓜枯萎病病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尖孢镰孢菌,并利用强致病菌株对20个甜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R)2个,分别为景甜6号和日本甜宝,感病品种(S)10个,其中鑫密一号和露地瓜王的发病率较高,中抗品种(MR)7个,高感品种(HS)1个,未发现高抗品种(HR)。2.甜瓜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通过对甜瓜品种景甜6号、日本甜宝、鑫密一号和露地瓜王根系分泌物的研究,结果表明,甜瓜不同抗性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植株幼苗生长、种子萌发和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在处理浓度条件下供试甜瓜品种根系分泌物对甜瓜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先促后抑的化感作用,而甜瓜幼苗的生长趋势与处理浓度成负相关,其中鑫密一号根系分泌物和露地瓜王根系分泌物处理的甜瓜幼苗植株最矮,根系鲜重最少;景甜6号根系分泌物和日本甜宝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幼苗植株略低于无菌水处理的幼苗植株,鲜重差异不明显。景甜6号根系分泌物和日本甜宝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鑫密一号、露地瓜王对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盆栽试验证明甜瓜抗病品种景甜6号根系分泌物和日本甜宝根系分泌物减少了枯萎病的发病率;而感病品种鑫密一号根系分泌物和露地瓜王根系分泌物提高了枯萎病的发病率。盆栽试验验证了供试甜瓜抗病品种(景甜6号、日本甜宝)根系分泌物对甜瓜枯萎病的发生有抑制作用,枯萎病的发病程度显着下降,而供试甜瓜感病品种(鑫密一号、露地瓜王)根系分泌物能够加重甜瓜枯萎病的发生程度。3.甜瓜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比较研究采用HPLC法分离鉴定,结果可知抗病品种(景甜6号)根系分泌物和抗病品种(日本甜宝)根系分泌物中均含有苯甲酸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苯甲酸-4-甲基苯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感病品种(鑫密一号)根系分泌物和感病品种(露地瓜王)根系分泌物中均含有肉桂酸、邻苯二甲酸、丁香酸、苯甲酸。不同浓度处理的苯甲酸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苯甲酸-4-甲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均对种子萌发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化感作用,而肉桂酸和苯甲酸对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苯甲酸苄基酯在浓度为0.50mmol·L~(-1)时,抑制效果最显着,平板培养3d时,处理浓度为0.05-0.50mmol·L~(-1)的肉桂酸和苯甲酸均表现出为促进作用,培养5-7d,则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甲酸-4-甲基苯酯在0.05-0.50mmol·L~(-1)处理浓度下均表现出抑制作用。4.甜瓜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孢菌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Real-time PCR技术研究甜瓜景甜6号、鑫密一号根系分泌物、苯甲酸-4-甲基苯酯和肉桂酸处理后的尖孢镰孢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试验结果证明,在4种不同处理中,抗病品种(景甜6号)根系分泌物处理后的甜瓜枯萎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Fochs V)、镰刀菌酸合成相关基因(FUB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合成基因和过氧化物酶(POD)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与CK差异明显;感病品种(鑫密一号)根系分泌物处理后,表达量呈较上升趋势,进而表明其增大枯萎病病害的发生;2种酚酸处理后,其中苯甲酸-4-甲基苯酯的抑制作用最显着,表达量差异最明显,肉桂酸处理后Fochs V的基因表达量显着提高。可见,抗病品种中酚酸物质有抑制镰刀菌生长的作用,从而减少枯萎病病害的发生;而感病品种中酚酸物质对镰刀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加重了枯萎病病害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延涵[4](2017)在《东北地区甜瓜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及血清学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引起的一种甜瓜病害,其流行和传播对我国甜瓜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在传统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了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甜瓜枯萎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孢菌的种群结构、致病力和不同品种甜瓜的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反应(ELISA),对尖孢镰孢菌进行了检测,并建立了检测方法。1.对东北地区甜瓜枯萎病菌致病力进行了测定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甜瓜枯萎病标样中分离纯化获得62株致病菌,在传统形态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尖孢镰孢菌特异性引物FOF1/FOR1对供试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确定44株菌株为尖孢镰孢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44株尖孢镰孢菌对甜瓜均有一定的侵染能力,病情指数在31.7-83.3之间,致病力较强。对不同品种的甜瓜抗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21种甜瓜种子中,有2种为高感(S)品种,12种为感病(MS)品种,6种为中抗(MR),1种为抗病(R)品种,供试的21种甜瓜种子中未发现高抗(HR)品种。2.对44株东北地区甜瓜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4株来自东北不同地区甜瓜枯萎病株的尖孢镰孢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究其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10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对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8组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多态性比率为10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6.63条多态性条带。通过聚类分析,44株供试菌株相似系数为0.47~0.98之间,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是仍存在遗传差异,且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初步建立了甜瓜枯萎病血清学检测方法通过对尖孢镰孢菌菌丝蛋白的提取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抗体纯化后即可用作对尖孢镰孢菌的检测。通过间接ELISE法的测定,确定了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甜瓜枯萎病的致病菌有特异性,并且测定了其效价为1:25600。同时对抗体和抗原的工作浓度进行了优化选择,最终确定抗体的最佳工作稀释倍数为1:1000;对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也进行了选择,最终确定为1:1000,此浓度的确定既考虑了实验效果有考虑到了经济因素。甜瓜枯萎病初期的发病部位在根茎部,本试验对患病的甜瓜根茎部中的尖孢镰孢菌进行了 ELISA检测。试验结果证明,患病甜瓜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健康的甜瓜根茎为阴性。甜瓜枯萎病为土传病害,在土中的致病菌是致使甜瓜罹病的重要原因,本试验同时对土壤中的尖孢镰孢菌进行了检测。试验证明,种植甜瓜一年和五年的土壤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可以根据尖孢镰孢菌蛋白的标准曲线推算出这两种土壤的含菌量分别为2.28 μg/ml和4.43 μg/ml,灭菌后的土壤检测结果为阴性。此外,还对抗体的灵敏度进行了测定,当抗原稀释至0.0050 μg/ml时,P/N>2.1。(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邵琪[5](2016)在《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脂氧合酶活性及CmLOXs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脂氧合酶(lipoxygenases, LOXs)在逆境胁迫中起防御作用的报道很多,但关于甜瓜脂氧合酶在逆境胁迫中的响应及机制还少有报道。本文以薄皮甜瓜‘玉美人’和‘彩虹七号’为试材,当生长至“叁叶一心”时,采用灌根法对其接种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lonis),然后测定幼苗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病情指数、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及CmLOXs基因相对表达量,以期研究在接种枯萎病后薄皮甜瓜脂氧合酶基因家族成员(CmLOXs)对病原菌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以薄皮甜瓜‘玉美人’和‘彩虹七号’幼苗为试材接种枯萎病菌,然后测定其叶片和根的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MDA含量、病情指数、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结果发现,接种病原菌后甜瓜幼苗电解质渗透率升高,根系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病情指数上升,荧光参数略有下降。2.通过测定甜瓜叶片和根中LOX活性,结果表明‘玉美人’甜瓜LOX活性高于‘彩虹七号’且甜瓜根部LOX活性高于叶片。在喷施LOX抑制剂NDGA后,LOX活性降低且受伤害程度高于只接种枯萎病菌的植株,从而推测LOX活性与防御病原菌侵染有一定关系,但是否是通过LOX途径产生的茉莉酸类物质,进而起到防御作用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接种枯萎病菌后,甜瓜叶片中有13个CmLOXs基因上调表达,其中CmLOX02和CmLOXll在第3d显着升高,而CmLOX03、CmLOX07~10、CmLOX12~17,这11个基因均在第5d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4.接种枯萎病菌后,甜瓜根部有5个CmLOXs基因上调表达,其中CmLOX03、 CmLOX16和CmLOX17在处理1d后有显着升高,CmLOX05和CmLOX06在接种3d时与对照有显着差异。5.对甜瓜叶片喷施NDGA后,发现在叶片中CmLOX03、CmLOX10和CmLOX12的基因表达下降而在甜瓜根部中发现CmLOX03和CmLOX17的基因表达下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OX基因在病原菌侵染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综上所述,接种枯萎病菌后,甜瓜叶片和根部均受到不同程度侵染,造成LOX酶活性升高,且其变化趋势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呈正相关,与根系活力呈负相关,病情指数升高,荧光参数下降。此外甜瓜叶片和根中CmLOXs表达量存在时空差异,其中甜瓜叶片中CmLOX03、CmLOX12和CmLOX18表达量在接种后显着升高,甜瓜根部CmLOX03、CmLOX06和CmLOX16表达量变化显着。以上试验结果说明CmLOXs可能参与病原菌防御反应,从而为后续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LOX在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06-15)

刘贺娟,李悦鹏,刘威,邵琪,齐红岩[6](2016)在《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及CmCADs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幼苗植株表型、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及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基因表达的影响,找出响应枯萎病菌的CmCADs成员。【方法】选用抗枯萎病品种薄皮甜瓜‘彩虹7号’为试验材料。在甜瓜幼苗长至"叁叶一心"时接种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以长势相同的健康植株浇灌等量无菌水为对照。在接种后0、1、3、5、7和9 d观察甜瓜植株表型变化,并测定其营养器官中的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CAD)活性及CmCADs的表达量。【结果】接种枯萎病菌后,甜瓜植株表型发生明显变化。在接种枯萎病菌后5 d甜瓜植株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接种后9 d植株全部叶片均已萎蔫。甜瓜营养器官中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POD和CAD活性在接种枯萎病菌后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木质素含量在根、茎和叶中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木质素含量均随着接种枯萎病菌后天数的延长而增加,且显着高于对照。PAL活性在甜瓜根和茎中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叶片中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且显着高于对照。POD活性在各时期均高于对照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CAD活性在甜瓜根、茎、叶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接种枯萎病菌后,CmCADs各成员在甜瓜营养器官中的表达表现出组织特异性。根中除Cm CAD4外,其他4个成员均在接种后7 d受强烈诱导。茎中各成员均无表达,而叶中Cm CAD2和Cm CAD5在接种后5 d受到强烈诱导。【结论】与对照相比,甜瓜营养器官中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POD和CAD活性在接种后均升高,表明木质素合成途径可能在甜瓜抵御枯萎病中起重要作用,根和叶中均受枯萎病菌诱导表达的Cm CAD2和Cm CAD5可能是响应枯萎病菌的CmCADs成员,并在甜瓜抗枯萎病中起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1期)

邵琪,解群杰,刘贺娟,齐红岩[7](2016)在《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脂氧合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薄皮甜瓜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s)及其基因家族成员(Cm LOXs)在接种枯萎病后的响应。以薄皮甜瓜‘玉美人’幼苗为试材,"叁叶一心"时,灌根法接种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在接种后不同时间测定了幼苗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LOX活性及Cm LOXs基因相对表达量。接种枯萎病菌后甜瓜叶片中有13个CmLOXs基因在接种枯萎病菌后上调表达。其中除Cm LOX02和Cm LOX11在第3天显着升高外,其他11个基因(Cm LOX03、CmLOX07~10、Cm LOX12~17)均在第5天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甜瓜根部有5个Cm LOXs基因上调表达,其中Cm LOX03、Cm LOX16和Cm LOX17在处理1 d后有显着升高,Cm LOX05和Cm LOX06在接种3 d时与对照有显着差异。薄皮甜瓜幼苗在接种枯萎病菌时,根系活力显着下降,电解质渗透率升高,叶片和根中LOX活性升高,叶片和根中分别有13个和5个Cm LOXs成员上调表达,但响应时间不同,这些结果表明Cm LOXs可能参与防御反应,本研究为后续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其在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杨慧娟[8](2014)在《具有抑制甜瓜枯萎病菌的植物乳杆菌筛选及其抑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分离自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云南、四川以及蒙古国地区的传统发酵食品中347株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高效抑制甜瓜枯萎病菌生长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物质的理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结果表明,将347株植物乳杆菌按2%(V/V)接入MRS培养基中,在37℃发酵24h后离心取其无菌上清液,以对甜瓜枯萎菌的抑菌率作为指标,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得到抑菌率均大于50%的叁株植物乳杆菌IMAU20063(抑菌率为50.60%)、IMAU10140(抑菌率为50.11%)、IMAU20118(抑菌率为50.39%)。对叁株具有高抑菌活性菌株的发酵上清液进行不同浓度梯度处理、乳酸排除、菌株生长曲线与抑菌率的关系、热稳定性、pH稳定性、蛋白酶稳定性和在常温下的稳定性等研究,结果发现,叁株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液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在50、60、70、80、100℃处理后抑菌率均在45%以上,80℃处理后抑菌率均有所增高;在常温下放置3-20d的稳定性均较强,菌株IMAU10140和IMAU20118发酵液在常温下放置20d后抑菌率高于对照;对蛋白酶较敏感,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叁株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率比对照显着降低30%以上;在酸性环境下(pH2-4)抑菌活性强(抑菌率最高可比对照增加20.89%),中性和碱性环境下抑菌活性减弱或消失;但其抑菌效果不是由乳酸产生,在对照中加入相同浓度的乳酸后失去抑菌能力;在植物乳杆菌生长期内,随着菌体的生长繁殖,其发酵液的抑菌率逐渐增加,在稳定期(16-22h)时抑菌率也达到最高(50%以上)。综合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IMAU20063、IMAU10140和IMAU20118可作为防治甜瓜枯萎病害的生物农药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唐琳,赵辉[9](2013)在《5种杀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霉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叁唑酮、氟硅唑等5种农药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霉灵的抑菌效果最好,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0.128 2 g/mL,霉灵对甜瓜枯萎病防治实际应用最小抑菌药物稀释浓度(MIC)为1.25 mg/mL,实际药物稀释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43 mg/mL。建议使用霉灵防治甜瓜枯萎病的浓度为1.43 g/L(700倍液)。(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9期)

张硕,庄敬华,赵柏霞,陈璐,高增贵[10](2011)在《甜瓜、西瓜和黄瓜枯萎病菌专化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黄瓜、甜瓜和西瓜枯萎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为研究对象,通过致病性测定和UP-PCR等技术分析,划分其专化型。从辽宁省10个地区采集西瓜、甜瓜和黄瓜枯萎病病株,分离获得74株尖孢镰孢菌,选择经单孢纯化的3种专化型镰孢菌15株,采用切根灌注法,分别对甜瓜、黄瓜和西瓜3种寄主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尖孢镰孢菌对甜瓜、黄瓜及西瓜都有一定程度的为害,但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同一种专化型菌株对其对应的寄主的致病力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专化型的致病力。采用UP-PCR(Universally Primed PCR)技术,对采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21株西瓜、甜瓜和黄瓜枯萎尖孢镰孢菌不同专化型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6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6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8条,占总条带数的95.1%。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46处,除F-X.SY0974、F-T.SY0840、F-H.03623个菌株各成一群,其余18株尖孢镰孢菌分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的菌株均来源于同一种寄主植株,确定了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为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孢菌的专化型划分提供分子生物学辅助技术。应用农杆菌介导技术,建立了甜瓜尖孢镰孢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体系。成功将质粒pSMY206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甜瓜尖孢镰孢菌F-T.FS0811菌株中。转化体连续转接6代后能够稳定遗传,且荧光强度良好,转化后的菌落形态与菌丝生长速度不受影响,对寄主仍有侵染致病能力。PCR验证也表明gfp基因已转入到菌株F-T.FS0811中。甜瓜枯萎病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体的成功构建为该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08-18)

甜瓜枯萎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甜瓜枯萎病病菌菌丝蛋白作为抗原,制备该病菌菌丝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甜瓜枯萎病菌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检测技术对田间病样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表现出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运用此方法对甜瓜枯萎病进行田间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甜瓜枯萎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吴思颖,张小芳,华晖晖,吴学宏.甜瓜枯萎病菌对叁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延涵,杨瑞秀,盖晓彤,李刚,赵治国.甜瓜枯萎病菌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J].浙江农业学报.2018

[3].刘畅.甜瓜不同抗性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延涵.东北地区甜瓜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及血清学检测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

[5].邵琪.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脂氧合酶活性及CmLOXs表达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

[6].刘贺娟,李悦鹏,刘威,邵琪,齐红岩.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及CmCADs表达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6

[7].邵琪,解群杰,刘贺娟,齐红岩.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脂氧合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6

[8].杨慧娟.具有抑制甜瓜枯萎病菌的植物乳杆菌筛选及其抑菌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9].唐琳,赵辉.5种杀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3

[10].张硕,庄敬华,赵柏霞,陈璐,高增贵.甜瓜、西瓜和黄瓜枯萎病菌专化型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论文知识图

甜瓜枯萎病菌的培养性状及形态...甜瓜枯萎病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拮抗细菌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甜瓜枯萎病菌的形态甜瓜枯萎病菌总菌液的致萎活性性...水提醇沉法蓝萼香茶菜提取液对甜瓜枯

标签:;  ;  ;  ;  ;  ;  ;  

甜瓜枯萎病菌论文_吴思颖,张小芳,华晖晖,吴学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