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场域论文_冯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村庄场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村庄,农村,黄土高原,低保,乡村,晒场,精英。

村庄场域论文文献综述

冯莉[1](2019)在《边缘的偶遇:《脸庞、村庄》中的特定场域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中的一系列特定场域艺术作品,以边缘和偶遇为出发点,结合美国艺术史学者权美媛对特定场域艺术叁类范式的归纳,以及德国学者汉斯·贝尔廷关于媒体时代脸性社会的研究,分析艺术家采用游牧式创作过程的原因及其所指向的扩展的场域:当代法国社会的各类社会议题。(本文来源于《公共艺术》期刊2019年05期)

望超凡[2](2018)在《场域视角下宗族型村庄项目落地困境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落地遭遇村民阻碍而产生的“最后一公里”困境是当前农村治理中的重要难题,而宗族型村庄独特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消解这一难题的传统治理资源。本研究以江西省某宗族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研究方法,以驻村调研的方式在对象村庄开展了为其16天的经验调查,并以“场域”理论为分析视角对该村2003年到2017年间的村庄发展历程和项目落地治理实践加以考察,试图在该理论背景下理解宗族型村庄项目落地困境的产生原因及其消解机制。研究发现,在广泛的血缘联系和持久的社会交往关系共同作用下,宗族型村庄内部形成了紧密的“自己人”关系结构,成为了一个包含着村民生活世界的特殊场域。作为一个特殊场域,宗族型村庄存在其独特的内生公共事务运行模式即“家事”模式。同时,作为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场域又是存在于分别以上级政府和市场为表征的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中,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的交叉影响在村庄中形成了公共事务的“公事”运行模式。两种运行模式分别对应了相互区分的执行主体、决策方式和村民行为取向,进而形成了宗族型村庄中的两种完全不同、相互平行的公共事务实践系统。与“家事”相对应的是村民的以名声、面子为行为取向的为利他主义行为逻辑,村民的利他行为受到村庄内生社会关系网络和行为规范的保障;与“公事”相对应的则是村民在公共事务中的以个人经济利益为取向的功利主义行为逻辑。“家事”的模式不仅对村民的行为构成了约束,也对公共事务的执行主体、决策过程提出了民主性、公共性需求,传统的项目落地方式由于民主性、公共性缺失使得其在村庄中只能对接“公事”模式,而“公事”模式下村民的个人功利主义行为是造成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适度调整村庄基层治理结构,转换“项目下乡”的基层运作方式,实现“项目下乡”与村庄“家事”模式的对接,能有效减少项目落地中村民的利益博弈行为,从而实现对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治理。(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博[3](2016)在《村庄场域中经济精英的资本再生产——以江苏省北部地区L、Z两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村庄场域中,村庄经济精英依靠一定的经济资本获得精英身份后,会通过资本的再生产来维持和提高自己的精英地位。选取江苏省北部地区L、Z两村为样本,通过对两个村庄经济精英群体的考察后发现,经济精英资本再生产的类型主要有叁种,即新的经济资本的再生产、由经济资本向声望资本的再生产、由经济资本向政治资本的再生产。在不同类型的资本再生产的过程中,村庄经济精英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以达到目的。村庄经济精英的资本再生产对村庄治理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效应,需要对其进行规范与引导,进而提高村庄场域的治理水平。(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6年26期)

韦璞[4](2013)在《村庄特征与农村低保瞄准偏误的实证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村庄特征对低保瞄准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客观结构变量——村庄外出人口占比和2个主观理解变量——村庄团结程度和商业化程度,这3个非经济变量对不同村庄低保瞄准偏误率的差异产生显着性影响。但经济变量(村庄人均收入和村内贫富差距)对这种差异没有产生显着性影响。文章还比较了结构主义观点和理解社会学理论在低保瞄准差异方面的解释能力,结果得出:理解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强于结构主义。(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3年10期)

杨雪云[5](2010)在《村庄场域中的叁重权力互动与取消农业税前后的“乡村干部利益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乡镇干部—村干部—村民"叁重权力互动分析框架能够更为清晰地揭示"乡村干部利益群体"内部所具有的非正式结构的特点。取消农业税前,在税费征收过程中,乡村干部因为相互需要形成了一个"乡村干部利益群体",这一群体的运作机制呈现出非正式规则以正式规则的姿态运作而正式规则却非正式运作的特点。取消农业税后,这一群体并未随农业税的取消而自行瓦解,而是表现出强大的自我再生能力。(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0年03期)

斛建军[6](2010)在《事圆:展现陕北、晋西村庄文化的场域》一文中研究指出事圆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是理解黄土高原村庄文化的关键词,当地村庄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在事圆期间全面出场,成为了解当地村庄文化的关键场域。本文从"事圆"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入手对当地村庄社会文化进行叙事,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事圆体现出的社会人类学意义,从而通过事圆比较全面而集中地认识黄土高原的村庄文化。(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袁松[7](2009)在《基层组织的信息垄断与低保制度在村庄场域的实践——以税改后的鄂中顾村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外部资源输入村庄的逻辑可以通过详细描述低保制度在村庄场域中的实践来加以透视。低保指标在湖北顾村的分配、上报及公示等过程显示,作为连接数量有限的民政官员与千万个贫困农户的枢纽,基层干部在村庄的场域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拥有信息垄断权。在税改后治理资源严重萎缩的背景下,他们不得不以这种特殊资本作为交换条件,继续维系公共权力的私人化运作。(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祝苏东[8](2008)在《村庄场域中精英关系格局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精英作为乡村社会中的佼佼者,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作为乡村民主政治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还是集体资产的分食者,乡村文明的倡导者抑或是传统的保守者,乡村精英之于乡村社会意义重大。研究乡村精英不仅有益于乡村发展理论的建构与进一步完善,而且能有效的推动乡村建设的实践。本文立于前人研究的丰硕成果之上,试图从“关系”主义的视角来全面认识乡村精英。在此,文章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锻造了“村庄场域”这一分析工具,并把场域理论与网络理论相结合用于分析村域范围中的精英关系。网络理论以其对结构的静态研究着称,而场域理论往往是从文化角度动态分析某种关系。本文试图把两者的优势进行结合,利用网络分析来研究村域中精英的关系结构,而利用场域论中的诸多概念来分析精英关系的建构和内在机理。具体思路为,把中国农村的基本单元——村庄视为一个完整的场域,其中包括村庄的政治子场域、经济子场域和社会生活子场域。通过分析指出,在这些子场域中,乡村精英都是各个领域的主导者,是场域中权力的拥有者和执行者。本文选择陕西某地的两个村庄——刘庄和吕塬作实证研究。在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基本按照场域分析的步骤安排。首先,分析村庄场域的结构,明确各个角色位置。为了分析场域的结构,本文引入了网络分析理论来描述村庄场域中的精英关系格局。在网络分析中精英的中心位置、处于控制地位的“桥”位置以及派系核心等结构位置都是整体网中信息、权力与资源获取的最佳位置。政治、经济和社会精英因此在各自的场域中掌握着支配权,形成了不同场域中的中心精英、桥点精英和派系精英。而精英与大众则因处于不同的位置而承担不同的角色职能,中心、桥点和派系精英承担着控制、传播、庇护等角色功能,而大众则根据自身利益向精英输送支持、资源等。网络分析清晰地展示了场域中的各主体的位置及其之间的关系,精英在村庄场域结构中的位置与其在获得的权力和资源的关系。在整体网中把所有的村民,无论精英还是大众,都纳入分析的视野,对村域中各种力量进行综合考察。其次,对村庄场域的运作进行了动态分析。精英对支配权的掌握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精英之间以及与大众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再生、增长或消弱。各种精英为了维护自己的核心位置也在进行着积极的策略性博弈。在博弈过程中,国家政策、利益诱惑、人情面子因素被加以技巧化的运用,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再次,通过两村的对比研究发现村内精英关系格局对村庄发展的作用。聚合精英格局下的刘庄发展迅速,村治和谐;而离散精英格局下吕塬发展缓慢,村治涣散。文章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村庄精英格局构建以及村庄合理发展的建议,以期对当代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05-25)

田先红[9](2007)在《合作场域中的村庄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安徽省G县苑村农民养鸡协会为解读个案,以笔者在苑村进行田野工作和调查所获得的笔记资料以及他人赠送的相关原始文献为主体资料,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苑村养鸡协会的发展变迁历程为基本线索,以农民合作过程中发生在国家、村庄与农民之间的系列事件为切入点,力图呈现合作场域中的村庄政治运作逻辑。本论文采取“过程——事件分析”的叙事策略。叙事构成论文的主体部分。村庄政治运作逻辑呈现于养鸡协会内部发生的系列事件之中。透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村庄与农民叁者联动共同演绎出村庄政治的生动图景。本文认为,尽管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民自身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的渠道和可能。但这样的美好愿景并没有能够转化为现实。农民谈判地位低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此外,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受市场影响比较大。农民合作组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本文的分析还表明,在许多事务中,农民仍然难以直面国家,同国家直接打交道。国家权力要作用于农民,离不开村级组织的协助。农民对国家权力进行回应时,也需要借助于村级组织的力量。村级组织成为国家和农民“绕不过的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应该成为改善当下中国乡村治理状况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朱静辉[10](2007)在《再造“场域”:村落公共场所变迁视角下的村庄认同与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的乡土研究中,不管是出于作者本人的意愿还是无意之间,都不得不直面乡土现代性的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因此社区研究中往往把外来的冲击作为研究的视点。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有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正如中国史学研究从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到柯文的“中国中心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转变。村落社区固然不能回避整个20世纪的外来冲击,然而这种冲击本身是一个大话语,会被村庄内化。因此以村庄内部的自我中心出发,考究中国乡土的发展脉络,让草根发出声音,是当下乡土研究的一种主流回归。本文的着力点主要基于村落公共场所变迁下的公共场域置移。村庄内部的公共场域的变动本来就是在外力的冲击下引起的,在这种冲击和变迁中也重整了村落的社会秩序,这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村庄在外来冲击面前也会选择一种自身的调试过程。村庄公共场域的变迁就代表了村庄自身认同和整合的调试。我将不对文章的各个部分作一些简要的概述,那只要读者看一下目录就可以一目了然。雷村的公共场所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从祠堂、晒场到老年人协会的场所变迁中可以窥视时代的剧变对雷村的影响。场所的变迁也相应造成了村落公共场域的置换,每一个场域的消逝代表着一种村庄认同和整合的改变,从祠堂代表着村庄的文化认同向以晒场为象征的政治认同的转变,到了老年人协会的时候已经没有象征的意义,它只是一个场所,为村民提供公共空间的一个地点。笔者认为现在村庄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意义的整合,虽然这样的无意义的公共场域的认同为村庄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底线,但是社会本身的发展却不能抵抗市场的冲击,尤其是在这个转型年代,乡土人文氛围的消失最终会瓦解村民的内心世界,在彻底货币化的社会中,建立农民的合作、丰富农民的生活那只能是一种侈谈。(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村庄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项目落地遭遇村民阻碍而产生的“最后一公里”困境是当前农村治理中的重要难题,而宗族型村庄独特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消解这一难题的传统治理资源。本研究以江西省某宗族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研究方法,以驻村调研的方式在对象村庄开展了为其16天的经验调查,并以“场域”理论为分析视角对该村2003年到2017年间的村庄发展历程和项目落地治理实践加以考察,试图在该理论背景下理解宗族型村庄项目落地困境的产生原因及其消解机制。研究发现,在广泛的血缘联系和持久的社会交往关系共同作用下,宗族型村庄内部形成了紧密的“自己人”关系结构,成为了一个包含着村民生活世界的特殊场域。作为一个特殊场域,宗族型村庄存在其独特的内生公共事务运行模式即“家事”模式。同时,作为国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场域又是存在于分别以上级政府和市场为表征的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中,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的交叉影响在村庄中形成了公共事务的“公事”运行模式。两种运行模式分别对应了相互区分的执行主体、决策方式和村民行为取向,进而形成了宗族型村庄中的两种完全不同、相互平行的公共事务实践系统。与“家事”相对应的是村民的以名声、面子为行为取向的为利他主义行为逻辑,村民的利他行为受到村庄内生社会关系网络和行为规范的保障;与“公事”相对应的则是村民在公共事务中的以个人经济利益为取向的功利主义行为逻辑。“家事”的模式不仅对村民的行为构成了约束,也对公共事务的执行主体、决策过程提出了民主性、公共性需求,传统的项目落地方式由于民主性、公共性缺失使得其在村庄中只能对接“公事”模式,而“公事”模式下村民的个人功利主义行为是造成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适度调整村庄基层治理结构,转换“项目下乡”的基层运作方式,实现“项目下乡”与村庄“家事”模式的对接,能有效减少项目落地中村民的利益博弈行为,从而实现对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治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庄场域论文参考文献

[1].冯莉.边缘的偶遇:《脸庞、村庄》中的特定场域艺术[J].公共艺术.2019

[2].望超凡.场域视角下宗族型村庄项目落地困境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黄博.村庄场域中经济精英的资本再生产——以江苏省北部地区L、Z两村为例[J].领导科学.2016

[4].韦璞.村庄特征与农村低保瞄准偏误的实证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探析[J].理论月刊.2013

[5].杨雪云.村庄场域中的叁重权力互动与取消农业税前后的“乡村干部利益群体”[J].思想战线.2010

[6].斛建军.事圆:展现陕北、晋西村庄文化的场域[J].榆林学院学报.2010

[7].袁松.基层组织的信息垄断与低保制度在村庄场域的实践——以税改后的鄂中顾村为个案[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

[8].祝苏东.村庄场域中精英关系格局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9].田先红.合作场域中的村庄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0].朱静辉.再造“场域”:村落公共场所变迁视角下的村庄认同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还乡拾遗西安美术学院展览现场—2刘庄经济关系格局图-1刘庄政治关系的社群图—6刘塬亲缘关系网社群图—4刘庄亲缘关系网图—5吕塬政治精英的相互支持图

标签:;  ;  ;  ;  ;  ;  ;  

村庄场域论文_冯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