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景观生态环境学院卢秋锦
【摘要】在我国中职院校中,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全面铺开,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强中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切实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的实际调查,分析了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02-03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单纯是技术方面的需求,而是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它最早来源于美国,简单地讲信息素养就是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为了真实掌握中职生信息素养状况,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问卷编制有25个单选题目,内容都是紧紧围绕着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的。
该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山西省临汾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10级的中职生进行了调查,问卷是随机发放的,一共120份,回收率100%,除去不完整和不合格的问卷,有效问卷一共115份。我们对有效的问卷进行了分析,从性别来看其中女生占60%(69人),男生占40%(46人),从归属地来看72%的人来自农村。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主要是围绕着信息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信息素养略强于女生,城市的较之农村的稍好些。总的来说,当代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但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实现升华或是质的飞跃。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具有了基本的计算机操做能力,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利用的网络主要目的都用是来交友、聊天、玩游戏,而真正利用网络来学习的学生几乎寥寥无几。利用网络来查询资料的学生也大都是在作业的催促下,才被动的搜索信息,没有养成主动学习和主动收集信息的习惯,缺乏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的自觉性,信息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与筛选检索有效的信息,更谈不上如何批判和创造性的使用信息了,信息素养普遍较低。
1.信息意识方面。
在信息意识方面一部分学生对其认识还比较淡薄,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强。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经常上网的人数只有20%,还有一部分人从不上网,有53%的学生很少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有61.7%的学生不容易对新信息引起注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年轻的一代对于网络的接触如此之少,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如此脆弱,有点令人堪忧。
图1信息意识调查1
在图2中我们看到有67.8%的学生使用电脑或网络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对于网络适用于日常工作、生活需要的学生却很少,没有真正认识到网络的用途。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学生连网络的重要性都没有认识到,更不用说去主动运用网络了。
图2信息意识调查2
在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自己所查阅到的信息仅有2.6%的学生持肯定态度,有73.0%的学生对自己查阅到的信息半信半疑。这说明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善于捕捉有效的信,对信息的敏感性很差,对信息的准确定位就更难说了。
图3信息意识调查3
2.信息知识方面。
由图4可知,30.4%的学生不了解信息论,一般了解的有56.5%,比较了解的有10.4%,非常了解的仅有2.6%;44.3%的学生不知道信息检索这个术语,非常了解的只有1.7%;对于信息源的了解程度,仅有2.6%的学生非常了解;而对于什么是信息污染有57.4%的学生不了解,一般了解的仅有18.3%,比较了解的有17.4%,非常了解的仅有7.0%;对计算机病毒仅知道一些的有73.9%,很了解的有7.8%,这是众多调查中学生知道的名词中最多的一个,然而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就不尽如人意了,68.7%的学生完全不知道,23.5%的学生了解一些,仅仅知道名词,了解比较多的学生仅有7.8%。根据调查显示的数据,说明中职生的信息知识非常匮乏,信息理论方面:不了解信息论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信息理论教育等认识不足,对信息源、信息污染了解不够;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现代教学理论、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信息检索知识等比较欠缺,掌握不足。
图4信息知识调查
3.信息能力方面。
对信息的检索、分析、采纳、表达过程中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信息能力通常表现。调查显示如图5所示,例如:(1)你面对大量的信息会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吗?有4.3%的学生持肯定态度,有67.0%的学生有时候会不知所措,说明对于信息的把握定位还不够;(2)你在检索信息前会制订检索策略吗?经常制定的仅有1.7%的学生,(3)你能否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对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新的解决思路吗?经常的占6.1%;(4)你能判断所获取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时效性?经常性的占5.2%。
图5信息能力调查1
一些信息能力较高的中职生能够熟练、快捷的分析、评价信息,并能够创造性的表达信息。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如图6所示,(1)你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范围吗?能够确定的只有5.2%;(2)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学习、工作中的任务吗?能够利用网络的有12.2%;(3)在解决问题时,你能够快捷通过信息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吗?能够获取的有8.7%。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技能是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制定出合理的信息检索策略,拥有良好的信息素质,但中职生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能力都没有达到,甚至可以说是相差甚远。
图6信息能力调查2
4.信息道德方面。
信息道德方面调查,如图7所示,47.8%的学生从不复制和使用非免费的软件和信息资料,15.7%的学生很少使用,33.0%的学生有时使用,3.5%的学生经常在未付费的情况下使用非免费软件,此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能够合理付费,表明多数学生是比较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的;未经许可查看他人文件或邮件,73.9%的学生能够做到从不查看,很少和有时查看的学生分别占5.2%和20.9%,经常这个选项中没有一个学生,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尊重别人的隐私,这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在网络上传播和制造不健康信息,有高达88.7%的学生从来没有,很少和有时的仅占0.9%和10.4%,而经常性的没有一个,表明学生的本质都不坏,心理素质比较健康。总体来看,目前中职生具有一定的信息道德,能较为文明规范地使用网络,在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不危害他人的利益。但不可回避的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网络本身的特性,弱化了学生信息选择和判断的能力,造成学生传统道德认知的紊乱和倾斜,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还有待于加强。信息道德的高低能够反映出信息社会中文明度的高低,因此,我们绝不能懈怠学生的信息道德建设。
图7信息道德调查2
三、中职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上网目的不明确。利用网络多数出于娱乐或是课堂需要,没有意识到网络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实际意义,更没有把它作为我们生活的工具和创造生活的工具。
2.网络知识比较贫乏,对网络功能的利用不够。不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平台,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交流与互动。
3.信息能力及敏感性比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信息,无法准确判断信息的价值,更不用说在大量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了。信息甄别能力有待提高。
4.遵守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的理念不清,绝大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还有部分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网络在带给我们高效、快捷信息的同时,也充斥着许多的不良信息,由于学生涉世之初,生活阅历有限,信息辨别能力不高,难免会在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传播中迷失方向,受到一些消极、反动信息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以抵制信息垃圾。
四、中职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
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人,不仅应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该具备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中职生的信息素养应主要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确定目标的能力等四个方面着手。
中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很多种,如通过信息技术课,在信息技能课中,通过实际实践,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利用图书馆资源、社会各方面的先进经验等。
当前我国中职生信息素养发展不够理想,这与我们的教育条件、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都密切相关。总之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中职生教育现状,提高信息素养,需要国家、学校、社会积极参与和配合。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2、刘春生、徐长法,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1,(12):28
3、杨慧,高等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Big6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5
4、徐国庆,职业教育定位: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国外职业教育2003(13):13-14
5、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16-24
6、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7、Skills&StrategiesforMediaEducationbyElizabethThomanformCenterofMediaLiteracyof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