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弗兰德斯论文_王春侠,范立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摩尔弗兰德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德斯,弗兰,丹尼尔,伦理,身份,美学,焦虑。

摩尔弗兰德斯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侠,范立彬[1](2019)在《从两个女人的命运看笛福的女性意识——《摩尔·弗兰德斯》与《罗克珊娜》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给世人留下了诸多经典名着,《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便是其中两部被众多学者关注的女性主义文本范例。本文从这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入手,从婚姻、爱情、家庭经历以及社会活动参与的角度比较她们的生命轨迹,从中洞悉笛福同情女性、鞭挞男性霸权的女性主义思想意识。(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晔[2](2019)在《关怀自身:《摩尔·弗兰德斯》的生存美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福柯的生存美学理论,从关怀自身维度及其重要概念"拯救自身"研究摩尔通过行窃而生存的审美意义。摩尔婚姻生活中的"拯救"和行窃生涯中的"拯救自身"各不相同,前者是传统意义的"二元处境"下的"拯救",后者是生存美学意义的"拯救"。在其审美生存实践中,摩尔实现了人生在世的诗性生存积极方案。(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1期)

陈栩[3](2019)在《以衣行事:《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服饰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讨了笛福小说《摩尔·弗兰德斯》中的以衣行事。认为笛福在《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服饰叙事将个体身份嬗变与空间体验熔铸为有机整体,服饰意象的流变成为演绎个人身份诉求、性别话语规训以及帝国殖民想象的多维舞台。作为必不可少的行动元素和修辞策略,服饰折射出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时代精神和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成为18世纪英国小说形式现实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0期)

王春侠,范立彬[4](2019)在《摩尔·弗兰德斯与她的“无名姓氏”男人们》一文中研究指出《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着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杰出作品,书写了出生在新门监狱的女性摩尔从小至老颠沛流离、为生计受男性诱惑失身、继而转嫁多次、终而沦落成为娼妓盗贼的人生故事。小说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各界评论家、学者的热切关注,流转多年而经久不衰,数度被搬上银幕被大众所熟知。本文就该部着作的写作特色——不见名姓各类男性角色的出现,分析了男人们与摩尔人生历程的关系,进而说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欺压、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婚姻观、丑陋的道德观和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并洞悉了笛福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发展了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写作主张。(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丽[5](2018)在《基于精神领域探讨《摩尔·弗兰德斯》的自我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笛福被认为是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也有着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其代表作品之一《摩尔·弗兰德斯》被认为是代表其写作手法走向成熟的作品,该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有着拜金主义婚姻观的女主人公摩尔的故事,她被描述为邪恶的化身,贪财、势力、偷盗等无恶不作。在这部小说中笛福主要刻画了摩尔那残缺不全的人生,在嘲讽摩尔的同时,也谴责了那个现实社会的黑暗,而本文在此就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对《摩尔·弗兰德斯》中的自我特色做一番分析,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欣赏这部着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陈后亮[6](2018)在《《摩尔·弗兰德斯》与早期犯罪叙述合法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初期是英国犯罪小说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特定的时代氛围促成了它的发生和成长,但犯罪叙述的合法性问题却是困扰小说家的难题。笛福为《摩尔·弗兰德斯》找到的合法性理由是"真实""有用""有益",但实际上这3个理由都不过是托词,不能提供足够的叙述合法性,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必要性。在犯罪小说发展初期,以多种办法招揽读者非常重要。或许读者最初会抱着实用目的阅读小说,但很快就会被故事本身所吸引。只有当犯罪小说和阅读市场都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它才不再需要借助"真实""有用""有益"这样的理由为自己寻找辩护。(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西军[7](2018)在《摩尔·弗兰德斯的伦理困境与笛福的决疑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伦理学的一部分,决疑论的核心是"境遇改变事件性质"。受决疑论传统的影响,在《摩尔·弗兰德斯》中,笛福根据弗兰德斯的不同处境,对同样的偷窃行为采取了不同的伦理态度。当她身处自然法则的"必需"状态时,笛福对她的偷窃行窃表示了同情;对超越了"必需"状态的偷窃行为,笛福则进行了反讽,并让她受到了社会法的惩罚。笛福对弗兰德斯偷窃行为表现出来的态度前后不一,是他将决疑论思想中的普遍法则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3期)

罗潇[8](2018)在《《摩尔·弗兰德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饱受争议的一部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摩尔一生的坎坷经历。本文试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解读摩尔伦理身份的四次转变以及伦理选择。最后,对当时的伦理环境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耿秀萍[9](2017)在《精神生态视域下看《摩尔·弗兰德斯》的叙事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生态问题业已变成显性的人类叙事。从发生学角度来讲,生态的科学就是全球化的生态危机的不断迫近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意识觉醒的结果。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衍生出来的精神生态认为,人不仅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还应该有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作为人类精神主要表现之一的文学艺术,是人类精神根本意义上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精神传承的通道,更是人类文明文化延续的河流。"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摩尔·弗兰德斯》在内容上极富争议,主题上颇受微词,但是在叙事技巧方面的突破和贡献却是精神生态的仿真呈现。(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7年24期)

陈柳俊[10](2017)在《《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存在焦虑》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尼尔·笛福是十八世纪最着名的作家之一,享有“英国小说之父”的盛誉。多样的职业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笛福对动荡不安的环境下饱受苦难的人们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也为其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笛福的作品不仅生动真切地呈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关注人的心理状态。《摩尔·弗兰德斯》于1722年问世。这部小说声称是对其同名女主人翁人生的真实记叙。摩尔是一名罪犯的女儿,出生在新门监狱。在约70年岁月里,摩尔与四个男人经历了五段婚姻,做过情妇甚至妓女,因偷窃锒铛入狱,后辗转来到北美殖民地,变得富有,最终与丈夫回到英国,过着忏悔的生活。一直以来,这个人物的矛盾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摩尔的矛盾恰是笛福惯用的讽刺手法的一大佐证,但在是否所有矛盾都在笛福的掌控范围内或都是笛福有意而为之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摩尔身上的矛盾之处一定程度上是其矛盾心理状态的直接反映。本文结合文本和社会历史背景,从焦虑视角来探究小说《摩尔·弗兰德斯》。本文对焦虑的分析主要基于罗洛·梅、保罗·蒂利希等人的存在焦虑理论。本文主体部分由叁个章节构成。第一章集中分析摩尔的存在焦虑,从死亡焦虑、无意义感焦虑和罪恶感焦虑叁方面进一步探讨摩尔焦虑的原因和表现。第二章重点分析存在焦虑对摩尔成长过程的影响以及摩尔如何成功克服焦虑。第叁章主要探究作者笛福如何参与摩尔的焦虑与摩尔的重建。本文的论点为:一,女主人翁摩尔饱受焦虑困扰,不断被焦虑左右,但最终通过自我重建成功克服焦虑情绪;二,摩尔作为笛福焦虑情绪的载体,其自我重建成为笛福排解内心焦虑的渠道。艰难的社会环境和不幸的个人遭遇使摩尔的生存面临许多威胁,从而导致其陷入存在焦虑。焦虑对摩尔的成长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她努力保存自己,开发个人潜能,提高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最终,摩尔勇敢面对焦虑,积极应对导致焦虑的各种冲突,通过道德觉醒、经济独立、身份重构、人际关系重建等方式彻底解决冲突,成功克服焦虑情绪,获得内心安宁与满足。现实生活中,笛福与其笔下的人物摩尔一样,在苦难与恐惧中为生存苦苦挣扎。一定程度上,摩尔的焦虑反映了作者的心理状态,而笛福对摩尔的肯定及对其成功的设定反映出摩尔摆脱焦虑后的内心安宁与满足正是笛福本人的精神诉求。摩尔或者说虚构的“笛福”解决了笛福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解决的各种矛盾与冲突,这给饱受困扰的笛福带来一丝安慰,使其难以排解的焦虑情绪,在小说世界里得到短暂释放。小说《摩尔·弗兰德斯》成为作者笛福排解自身焦虑情绪的一个渠道。(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5)

摩尔弗兰德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根据福柯的生存美学理论,从关怀自身维度及其重要概念"拯救自身"研究摩尔通过行窃而生存的审美意义。摩尔婚姻生活中的"拯救"和行窃生涯中的"拯救自身"各不相同,前者是传统意义的"二元处境"下的"拯救",后者是生存美学意义的"拯救"。在其审美生存实践中,摩尔实现了人生在世的诗性生存积极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摩尔弗兰德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侠,范立彬.从两个女人的命运看笛福的女性意识——《摩尔·弗兰德斯》与《罗克珊娜》解读[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2].刘晔.关怀自身:《摩尔·弗兰德斯》的生存美学解读[J].作家天地.2019

[3].陈栩.以衣行事:《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服饰叙事[J].新西部.2019

[4].王春侠,范立彬.摩尔·弗兰德斯与她的“无名姓氏”男人们[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5].赵丽.基于精神领域探讨《摩尔·弗兰德斯》的自我特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6].陈后亮.《摩尔·弗兰德斯》与早期犯罪叙述合法性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7].陈西军.摩尔·弗兰德斯的伦理困境与笛福的决疑论[J].山东外语教学.2018

[8].罗潇.《摩尔·弗兰德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9].耿秀萍.精神生态视域下看《摩尔·弗兰德斯》的叙事技巧[J].芒种.2017

[10].陈柳俊.《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存在焦虑[D].西南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摩尔·弗兰德斯》选篇架构图此外,运用思维导图法除了使学生宏观把...鲁宾孙飘流记-【英国】 笛 福:丹尼尔·笛福的生平及作品架构全美各大都市统计区自行车通勤人数比例...《科学发现者》中对玻尔和鲍林的介绍...

标签:;  ;  ;  ;  ;  ;  ;  

摩尔弗兰德斯论文_王春侠,范立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