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扰缺损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仙台,干扰,病毒,出血病,树突,草鱼。
干扰缺损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周洪经[1](2011)在《副粘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缺损性干扰(defective interfering,DI)颗粒是一种含有部分基因组的病毒颗粒,它是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出现的,其基因组只是亚基因组片段,因不能执行完整的复制程序而不能独立复制,较完整的病毒颗粒更具有安全性。副粘病毒Tianjin株(Paramyxovirus,Tianjin Strain)是1999年从天津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爆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通棉耳狨猴肺脏中分离出来的毒株,经鉴定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呼吸道病毒属,与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亲缘关系最近,不属于仙台病毒现有的3个进化分支而自成独立的一支。鉴于仙台病毒Tianjin株对成年人的低致病性,先前的实验表明仙台病毒其他基因型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以及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已从多种肿瘤细胞中筛选出副粘病毒Tianjin株的敏感细胞为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本课题拟通过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性干扰颗粒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影响,探索不必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和不必具有直接溶瘤能力的病毒,利用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性干扰颗粒辅助治疗肿瘤的方法。并且初步探讨其影响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副粘病毒Tianjin株用鸡胚培养法连续传代叁次,铺设5%~45%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提纯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经紫外线照射获得灭活副粘病毒颗粒。通过电镜观察,体外接种到敏感细胞系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观察细胞病变,接种鸡胚收集尿囊液检测血凝素效价等对DI颗粒和灭活病毒颗粒进行鉴定。体外培养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给予不同滴度的DI颗粒,另设副粘病毒Tianjin株组、灭活病毒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作用12 h、24 h、48 h、72 h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DNA片段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TUNEL试剂盒检测凋亡细胞。并建立Westar大鼠C6脑胶质瘤动物模型,将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C6接种到大鼠背部皮下,待荷瘤形成后,瘤内注射DI颗粒,并设立副粘病毒Tianjin株组、灭活病毒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测量肿瘤大小观察皮下荷瘤的生长变化,取出皮下瘤组织,通过病理切片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TUNEL试剂盒检测瘤组织细胞凋亡,研究DI颗粒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确定纯化分离出的是与完整病毒有所差别的,无复制能力的缺损性颗粒成分,病毒颗粒经紫外线灭活后无感染和复制能力。细胞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副粘病毒颗粒组和DI颗粒组HE染色能发现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变化;DNA片段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呈阶梯状;流式细胞仪和TUNEL定量检测发现随DI颗粒滴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胶质瘤细胞C6凋亡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活病毒颗粒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副粘病毒颗粒组和DI颗粒组动物和空白组比,皮下肿瘤生长受抑制,荷瘤组织标本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瘤结节内瘤细胞较少;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发现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比空白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副粘病毒Tianjin株缺损性干扰颗粒在体内、外都能引起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并且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型。提示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具有辅助治疗肿瘤的可能性,为下一步的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1-05-01)
谌志筠[2](2010)在《副粘病毒Tianjin株缺损性干扰颗粒用作新型生物佐剂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新型疫苗如基因工程多肽或亚单位疫苗和合成肽疫苗等的弱免疫原性使得佐剂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随着疫苗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如抗感染,抗肿瘤的辅助治疗。因此寻求理想的佐剂对于疫苗的研制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常见的佐剂有不溶性铝盐类胶体、油水乳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核酸及其类似物、细胞因子、免疫刺激复合物、蜂胶、脂质体等。缺损性干扰.(defective interfering, DI)颗粒是一种含有部分基因组的病毒颗粒,它是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出现的,其基因组只是亚基因组片段。其自身属性决定其亚基因组中携带了众多正常病毒颗粒所没有的信息。研究发现仙台病毒DI颗粒具有强大的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成熟的能力。副粘病毒Tianjin株(Paramyxovirus, Tianjin Strain)是1999年从天津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爆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通棉耳狨猴肺脏中分离出来的毒株,经鉴定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呼吸道病毒属,与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亲缘关系最近,不属于仙台病毒现有的3个进化分支而自成独立的一支。因此本文对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作为新型生物佐剂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将副粘病毒Tianjin株用鸡胚培养法连续传代叁次,铺设5%~45%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提纯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通过电镜观察,体外接种敏感细胞系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观察细胞病变,接种鸡胚收集尿囊液检测血凝素效价等对DI颗粒进行了鉴定,将脊髓灰质炎病毒(PV)疫苗株的灭活抗原与DI颗粒佐剂等量混合后制备疫苗。选取4周龄ICR小鼠,经皮下多点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观察小鼠的大体情况和免疫应答水平。并设PV灭活抗原加氢氧化铝凝胶佐剂组为阳性对照,PV灭活抗原无佐剂组以及生理盐水组为阴性对照。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于免疫后两周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免疫血清中PV特异性抗体;无菌取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用MTT法进行T、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脾淋巴细胞接受PV灭活抗原再次刺激后IFN-γ、IL-4的产生情况,对DI颗粒能否增强PV免疫小鼠的免疫应答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结果确定纯化分离出的是与完整病毒有所差别的,无复制能力的缺损性颗粒成分。动物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佐剂组血清特异性PV抗体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但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淋巴细胞SI和脾淋巴细胞分泌IL-4的量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证实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具有一定的增强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的作用,且以诱导Thl型细胞免疫应答为主。提示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具有佐剂活性,具有成为生物佐剂的潜在可能,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0-05-01)
李晶哲[3](2009)在《仙台病毒缺损干扰颗粒抗大鼠脑胶质瘤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于仙台病毒Tianjin株对成年人的低致病性,以及先前的实验表明仙台病毒其它基因型对肿瘤有抑制作用。本课题拟通过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影响,探索不必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和不必具有直接溶瘤能力的病毒,利用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辅助治疗肿瘤的方法。并且初步研究其治疗肿瘤的机理,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敏感细胞的筛选:向所选定的癌细胞株:A549、MEL526、Libr、C6、 HT2、SW480、A498接种活仙台病毒Tianjin株,通过细胞CPE、细胞成活率、细胞凋亡、细胞培养液TCID50、PCR等形态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对该病毒敏感的细胞系。2.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的制备:仙台病毒Tianjin株通过鸡胚培养法扩增,超速离心纯化仙台病毒Tianjin株活病毒,超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分离缺损干扰颗粒,提纯出的缺损干扰颗粒使用鸡胚培养法验证是否能够继续增殖,如果不能增殖则为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3.使用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按不同浓度接种DC细胞,检测DC细胞产生IL-6、TNF-α、IFN-α等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的量,验证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刺激DC细胞抗肿瘤的能力。4.使用确定出的敏感细胞系接种适宜的动物,制作荷瘤动物模型。肿瘤内接种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通过直接测量肿瘤大小、细胞因子检测、PCR、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估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并初步确定治疗的机理。结果: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对仙台病毒Tianjin株最具高度敏感性,病毒TCID50达到11.24+0.08.其它被测试细胞株均未达到此值,一般在0-3之间。由此确定实验动物为大鼠,品种为Wistar大鼠。在促进DC细胞体外增值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可以刺激DC细胞产生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IL-6、TNF-α、IFN-α有明显升高(均为P<0.00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可以刺激正常大鼠高表达有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IL-6、TNF-α、IFN-α有明显升高(均为P<0.001)。大鼠脑瘤模型造模失败。结论: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对仙台病毒Tianjin株高度敏感。仙台病毒Tianjin株接种C6细胞后可引起细胞明显病变,促进凋亡,并且作用持续。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可以促进树突细胞成熟,高表达抗癌物质,有助于消除肿瘤。仙台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可以刺激正常大鼠高表达有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对大鼠脑胶质瘤应该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是大鼠荷瘤失败,对活体肿瘤的直接作用效果未得到论证,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邱涛,张菁,陆仁后,朱作言[4](2001)在《草鱼出血病病毒873株基因组外发现缺损性干扰颗粒的亚基因组成份》一文中研究指出草鱼出血病病毒基因组由 11条dsRNA片段组成。最近在研究其基因组时发现 ,在病毒基因组外存在许多核酸成份 ,但在核苷酸数量上少于基因组成份 ,表现为较小分子量的RNA片段。在完整地克隆了这些片段的全长cDNA后 ,测定了其中两个克隆的序列组成 ,发现它们为病毒基因组经剪切后的部分片段 ,已经重新装配 ,而且都含有原基因组某一片段 3′端和 5′端的保守区和倒转重复区 ,缺失中间部分。根据其特点来看 ,它们应为目前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材料———缺损性干扰颗粒的亚基因组成份。(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干扰缺损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新型疫苗如基因工程多肽或亚单位疫苗和合成肽疫苗等的弱免疫原性使得佐剂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随着疫苗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如抗感染,抗肿瘤的辅助治疗。因此寻求理想的佐剂对于疫苗的研制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常见的佐剂有不溶性铝盐类胶体、油水乳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核酸及其类似物、细胞因子、免疫刺激复合物、蜂胶、脂质体等。缺损性干扰.(defective interfering, DI)颗粒是一种含有部分基因组的病毒颗粒,它是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出现的,其基因组只是亚基因组片段。其自身属性决定其亚基因组中携带了众多正常病毒颗粒所没有的信息。研究发现仙台病毒DI颗粒具有强大的刺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成熟的能力。副粘病毒Tianjin株(Paramyxovirus, Tianjin Strain)是1999年从天津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爆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通棉耳狨猴肺脏中分离出来的毒株,经鉴定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呼吸道病毒属,与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亲缘关系最近,不属于仙台病毒现有的3个进化分支而自成独立的一支。因此本文对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作为新型生物佐剂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将副粘病毒Tianjin株用鸡胚培养法连续传代叁次,铺设5%~45%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提纯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通过电镜观察,体外接种敏感细胞系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株观察细胞病变,接种鸡胚收集尿囊液检测血凝素效价等对DI颗粒进行了鉴定,将脊髓灰质炎病毒(PV)疫苗株的灭活抗原与DI颗粒佐剂等量混合后制备疫苗。选取4周龄ICR小鼠,经皮下多点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观察小鼠的大体情况和免疫应答水平。并设PV灭活抗原加氢氧化铝凝胶佐剂组为阳性对照,PV灭活抗原无佐剂组以及生理盐水组为阴性对照。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于免疫后两周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免疫血清中PV特异性抗体;无菌取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用MTT法进行T、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脾淋巴细胞接受PV灭活抗原再次刺激后IFN-γ、IL-4的产生情况,对DI颗粒能否增强PV免疫小鼠的免疫应答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结果确定纯化分离出的是与完整病毒有所差别的,无复制能力的缺损性颗粒成分。动物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佐剂组血清特异性PV抗体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但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淋巴细胞SI和脾淋巴细胞分泌IL-4的量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证实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具有一定的增强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的作用,且以诱导Thl型细胞免疫应答为主。提示副粘病毒Tianjin株DI颗粒具有佐剂活性,具有成为生物佐剂的潜在可能,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扰缺损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周洪经.副粘病毒Tianjin株缺损干扰颗粒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
[2].谌志筠.副粘病毒Tianjin株缺损性干扰颗粒用作新型生物佐剂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
[3].李晶哲.仙台病毒缺损干扰颗粒抗大鼠脑胶质瘤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
[4].邱涛,张菁,陆仁后,朱作言.草鱼出血病病毒873株基因组外发现缺损性干扰颗粒的亚基因组成份[J].病毒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