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铁电阴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阴极,等离子体,电子,电流,机理,密度,分子运动论。
铁电阴极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萍,张英堂,成鹏飞,凤飞龙[1](2016)在《掺镧锆钛酸铅铁电阴极电子发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铁电阴极电子发射特性和阴极寿命,采用传统的氧化物固相合成法制备(Pb0.91La0.09)(Zr0.65Ti0.35)0.9775O3(PLZT 9/65/35)铁电陶瓷,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阴极银电极.在38Hz的重复频率高压脉冲激励模式下研究铁电阴极发射电流随发射次数的变化关系,通过拍照和扫描电镜记录阴极样品实验前后其发射表面的宏观状态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铁电阴极的寿命超过4×106次发射,其表面被破坏的原因与在强电子发射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形成有关.(本文来源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秋萍,冯玉军,徐卓,成鹏飞,凤飞龙[2](2015)在《铌镁酸铅-钛酸铅铁电阴极电子发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铌镁酸铅-钛酸铅铁电材料的铁电、介电性能对阴极发射阈值电压的影响,以及铁电阴极发射电流与激励脉冲电压和抽取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发射机理.结果表明,室温介电常数高、极化强度变化量大的弛豫铁电体0.9Pb(Mg_(1/3)Nb_(2/3))O_3-0.1PbTiO_3具有较小的发射阈值电压;铁电阴极电子发射与快极化反转和等离子体的形成有关;由极化反转所致电子发射的自发射电流随激励脉冲电压的增大呈幂律增长关系,其发射电流开始于激励脉冲电压的下降沿;在抽取电压较大时,发射电流随抽取电压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关系,说明大电流主要取决于抽取电压;其发射电流开始于激励脉冲电压的上升沿,与"叁介点"处的场增强效应和等离子体的形成有关;当抽取电压为2500 V时,得到的发射电流幅值为210 A,相应的电流密度为447 A/cm~2.(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24期)
马勋,刘宏伟,姜苹,袁建强,王凌云[3](2014)在《金属-铁电陶瓷沿面阴极叁相点电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金属-铁电陶瓷沿面阴极发射阈值,开展了影响其叁相点电场分布因素的研究。从金属铁电陶瓷结构参数、在二极管中的相对位置出发分析了其与叁相点电场关系。研究表明采用较薄的电极和铁电陶瓷,以及较短的沿面距离可以获得叁相点电场的加强,相比双电极结构,单电极可以获得显着的叁相点电场畸变。(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4年14期)
郑旭丹[4](2014)在《铁电阴极电子发射性能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光刻工艺制备了铁电阴极电极,设计并搭建了测试平台。在此基础上,对铁电材料做了电子发射性能试验,对发射电流进行测试,改变实验参数以观测其对发射电流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4年02期)
黄旭东,刘洪,冯玉军,刘阳,梁建兴[5](2014)在《铁电阴极前电极表面等离子体横向扩散速度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激励脉冲电压作用下铁电阴极电容的变化,即等离子体沿着铁电阴极前电极表面扩散而引起电容变化;建立了激励脉冲电压作用下铁电阴极等效电容模型并推导铁电阴极前电极表面等离子横向扩散速度表达式。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的掺镧锆锡钛酸铅反铁电陶瓷作为阴极材料,通过测量激励脉冲电压作用下铁电阴极两端的电压及充放电电流,计算得到掺镧锆锡钛酸铅陶瓷表面等离子体横向扩散速度为1.89×106 cm/s。(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4年01期)
金克强,黄刚,徐波,张立红[6](2013)在《基于铁电阴极材料离子源的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质谱仪的离子源发射阴极材料发射电子能力降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需要用更好的阴极材料来代替传统的灯丝等热阴极材料。经国内外研究证实铁电阴极材料具有发射电流密度大、发射电子束品质好、寿命长、对真空度要求不高等优点。将原本完全独立的两块领域——铁电阴极材料和离子源的发射阴极相结合,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新型铁电阴极材料离子源的结构,用铁电阴极材料来增强质谱仪离子源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3年02期)
李若云[7](2010)在《应用于虚阴极振荡器的铁电阴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高功率微波源,虚阴极振荡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对电子束质量要求低、一般不需要外加磁场和输出功率高等优点,受到国际上高度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对于虚阴极振荡器的研究重点逐渐从提高功率转移到提高效率,抑制脉冲缩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阴极能够提供均匀的、上升沿较快的电子束,这正是铁电阴极的优势所在。论文工作研究了如何将铁电阴极应用于虚阴极振荡器。首先建立了铁电阴极平面发射平台,使用这一平台测量了不同的触发脉冲幅值和触发脉冲与阴阳极高压脉冲的延时对于铁电阴极电子发射均匀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束斑的测量研究铁电阴极的电子发射空间均匀性。随后通过铁电阴极同轴二极管实现了铁电阴极的同轴向内发射,为将其应用于虚阴极振荡器打下了基础。同时利用同轴二极管实验平台研究了“自触发”的原理,“自触发”的工作方式不需要触发电源,简化了实验设备。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铁电阴极虚阴极振荡器实验结构,并且通过这一实验结构初步测试了铁电阴极与天鹅绒阴极的发射均匀性。实验证明,在阴极偏心的情况下,铁电阴极的发射均匀性明显好于天鹅绒阴极。(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0-05-01)
陈忠道,白书欣,张树人,郭曙光[8](2009)在《铁电阴极电子发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铁电阴极材料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及电子束品质,采用等静压成型工艺制备PZT铁电阴极样品,研究了真空度、温度、极间距、收集极和极间铜网等测试条件对其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等静压成型工艺制备样品,并进行硅橡胶绝缘层保护,在真空度高于10–3Pa,极间距为2.5mm,并在极间添加铜网,采用石墨收集极情况下进行电子发射实验,可获得铁电阴极样品测试最佳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09年10期)
陈忠道,白书欣,张树人,郭曙光[9](2009)在《铁电阴极材料电子发射机理实验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为获得更高的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和更好的电子束品质,对于铁电电子发射机理的探讨,一直方兴未艾。针对采用锆钛酸铅、钛酸钡和钛酸铋钠这3种不同铁电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子发射实验,并着重对样品电子发射前后的宏微观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不同种类的铁电材料遵循不同的电子发射机理,等离子体在发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钛酸钡材料,电子发射以等离子体致电子发射为主;对于钛酸铋钠材料,电子发射以快极化反转电子发射为主;而对于锆钛酸铅材料,2种机理作用兼而有之。(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09年10期)
蔡雪梅,周应华,吴贵能[10](2009)在《铁电阴极低真空电子发射性能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锆钛酸铅(PZT)铁电阴极,在高真空4×10-3Pa和低真空1.4Pa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电子发射实验。对收集电流波形进行积分,计算出收集电荷,低真空与高真空的电荷比值为0.1933,说明低真空条件下发射出的电子损失较大。运用分子运动理论和等离子体放电理论对发射电子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子运动理论计算了分子碰撞对到达收集极的电子数目的影响,得到的低真空与高真空的电子到达几率分别为89.58%和99.97%,二者的比值为0.8961。该数值与通过实验收集电流波形计算出的到达电子比值相差很大。考虑低真空下等离子体的作用,发射电子除了与气体分子碰撞有部分损失外,还有通过等离子体和栅电极形成的对地放电损失。由等离子体放电理论计算出等离子体覆盖栅电极时间为23.8ns,与低真空的收集电流振荡周期20ns非常接近,是低真空下等离子体放电损失的有力证明。(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09年02期)
铁电阴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铌镁酸铅-钛酸铅铁电材料的铁电、介电性能对阴极发射阈值电压的影响,以及铁电阴极发射电流与激励脉冲电压和抽取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发射机理.结果表明,室温介电常数高、极化强度变化量大的弛豫铁电体0.9Pb(Mg_(1/3)Nb_(2/3))O_3-0.1PbTiO_3具有较小的发射阈值电压;铁电阴极电子发射与快极化反转和等离子体的形成有关;由极化反转所致电子发射的自发射电流随激励脉冲电压的增大呈幂律增长关系,其发射电流开始于激励脉冲电压的下降沿;在抽取电压较大时,发射电流随抽取电压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关系,说明大电流主要取决于抽取电压;其发射电流开始于激励脉冲电压的上升沿,与"叁介点"处的场增强效应和等离子体的形成有关;当抽取电压为2500 V时,得到的发射电流幅值为210 A,相应的电流密度为447 A/c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电阴极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秋萍,张英堂,成鹏飞,凤飞龙.掺镧锆钛酸铅铁电阴极电子发射(英文)[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6
[2].王秋萍,冯玉军,徐卓,成鹏飞,凤飞龙.铌镁酸铅-钛酸铅铁电阴极电子发射特性[J].物理学报.2015
[3].马勋,刘宏伟,姜苹,袁建强,王凌云.金属-铁电陶瓷沿面阴极叁相点电场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4
[4].郑旭丹.铁电阴极电子发射性能的探究[J].电子制作.2014
[5].黄旭东,刘洪,冯玉军,刘阳,梁建兴.铁电阴极前电极表面等离子体横向扩散速度估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
[6].金克强,黄刚,徐波,张立红.基于铁电阴极材料离子源的结构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3
[7].李若云.应用于虚阴极振荡器的铁电阴极研究[D].清华大学.2010
[8].陈忠道,白书欣,张树人,郭曙光.铁电阴极电子发射实验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
[9].陈忠道,白书欣,张树人,郭曙光.铁电阴极材料电子发射机理实验研究(英文)[J].材料导报.2009
[10].蔡雪梅,周应华,吴贵能.铁电阴极低真空电子发射性能的分析[J].液晶与显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