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转换论文_黎明扬,刘廷玺,罗艳云,段利民,张俊怡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域转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域,入渗,玛纳斯,民族,澜沧江,大渡河,土壤。

流域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黎明扬,刘廷玺,罗艳云,段利民,张俊怡[1](2019)在《半干旱草原型流域土壤入渗过程及转换函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探究半干旱草原砂质草甸地土壤入渗过程与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厚栗黄土、草甸沼泽土、草原风沙土、石灰性草甸土、淡黑土等5种土壤类型下设置38个土壤入渗试验点以及62个土壤生态调查点,测定了各点位土壤的粒径、容重、有机质、含水率、地下生物量等理化特征。使用Green-Ampt、Philip、Kostiacov、Horton、Mezencev及USDA-NRCS等6种入渗模型模拟入渗过程,结果显示Horton和USDA-NRCS模型模拟效果最好,Adj-R~2分别为0.975和0.911,并利用模拟效果最好的Horton模型计算稳定入渗率,对土壤入渗特性和入渗影响要素进行了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土壤转换函数,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研究区的土壤稳定入渗率进行了1 km×1 km精度的面尺度拓展。研究表明,半干旱草原型流域的土壤入渗主要受到土壤物理属性与外界环境两种要素的影响,使用相关性显着的影响要素建立的土壤转换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半干旱草原型流域的土壤入渗特征值,在小流域尺度上使用土壤转换函数的预测效果相较入渗模型的面尺度拓展更加精细。(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郭洁,宋雯雯,郑昊,刘新超[2](2019)在《大渡河流域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雨季转换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6年大渡河流域1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上、中、下游叁个分段流域的面雨量,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计算流域内雨季开始及结束期。结果表明:(1)大渡河中、上游面雨量呈上升趋势,下游呈下降趋势,下游年降水量相对变率和极差最大,其次是中游,上游最小;夏季流域面雨量最大,占全年降水的50%~60%。5—9月流域面雨量在100~200 mm之间,11月至翌年2月在5~20 mm之间,流域内面雨量峰值出现时间由北向南延迟,上、中、下游相差近1个月。(2)依据雨季转换指标计算出的雨季开始及结束期比依据强降水计算的更稳定,大渡河流域下游进入雨季最早,其次是中游,上游最晚,而上游雨季结束最早,其次是中游,下游最晚,上、中、下游雨季持续时间分别为172 d、182 d和195 d。(3)当上游出现强降水时,中、下游很少同时出现强降水,当下游出现强降水时,中游经常同时也出现强降水。(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梁鑫源,李阳兵[3](2019)在《叁峡库区“耕—果”转换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启示——以草堂溪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库区坡耕地如何实现功能转型,及其转型过程的作用机制对库区未来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利用0.51 m高清遥感影像数据,以草堂溪流域为研究区,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通过分析坡耕地向经果林的农地用途转换过程来揭示叁峡库区坡耕地功能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草堂溪流域的耕—果转换重心在2012年后,以高程800 m为拐点由西南部低海拔平坝地区向东北部高海拔、坡耕地覆盖地区转移,变化发生点均在坡度15°~30°范围内;(2)研究区耕—果转换的集聚特征一般发生在8.5 km左右的特征尺度上,且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愈发均匀;(3)耕—果转换现象与人为活动关系密切,多发生在河流、道路及农村居民点附近;(4)耕—果转换可在微观与宏观尺度上总结为六种变化模式,受社会经济与自然因素驱动,库区耕—果转换的本质为坡耕地功能转型,且转型重点倾向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奇伟[4](2018)在《从科层管理到共同体治理:长江经济带流域综合管理的模式转换与法制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层管理体制下,分割的行政区域管辖和部门管理体制容易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陷入"碎片化"困境,从而偏离流域整体性治理和公共治理要求。为此,需要推动治理模式从科层管理向流域共同体治理转变,使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基于伙伴信任关系与共同利益形成参与、合作、共同担责的流域社会集合体。从法制层面看,为实现流域共同体治理目标,应在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推动《长江法》立法进程,构建权义明确、多元融合的共同体治理主体制度,形成中央引导、流域管理机构协调、地方参与的磋商合作制度,构建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制度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为流域共同体治理提供政策法律保障。(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君茹[5](2018)在《基于尺度转换的黄土洼流域侵蚀产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生产和发展。对黄土洼侵蚀规律的研究能够给当地生产生活规划、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黄土洼具有440多年全冲全淤历史,通过对其研究,最终将结果推广到更大的流域,达到“以点概面”的效果,为其它流域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利用2016年无人机采集的高精度黄土洼及周边区域的遥感影像,通过对黄土洼及周边区域的沟道网络分级分类,解释其沟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开析度、割裂度和主支沟系数确定黄土洼地区的沟道类型;利用五点剖面线法提取沟道两侧斜率以及沟谷线斜率,总结了黄土洼及周边地区的沟道形态;利用黄土洼及周边区域的沟道形态规律通过降尺度计算黄土洼地区440多年来的应有侵蚀量,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尺度到淮宁河流域,计算其多年平均侵蚀体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沟道分级时特征值(阈值)选择185000m3能够保留黄土洼待测最小沟道。沟道分级结果显示,黄土洼的主要沟道位于中间部位,在西北方向和西边的邻域沟道合并成高级沟道,沟道由低级到高级以扇形向西北方向收拢;低级沟道以不同的角度(最高达90度)汇入高级沟道,相同等级的沟道(尤其是一级沟道)多近似平行关系;低等级沟道的长度一般比高等级沟道短,但低等级沟道的数目远大于高等级沟道。(2)黄土洼及周边区域的沟沿线基本位于坡度变化比较明显的位置,一般是在梁和峁上较为平缓的坡(约0~12度)迅速变化为较为陡峭的沟坡(约13~30度)的位置。主干沟道顺应河流行进的规律,按照“一凸一凹”的特点前行;低级沟道连接在高级沟道两旁或者沟头,位于高级沟道两旁的低级沟道容易出现沟口小、沟中宽、沟头又小的特点,而位于高级沟道沟头的低级沟道容易出现沟口大、沟中次之、沟头小的特点,分析原因是受高级沟道和低级沟道的方向与位置影响。(3)不同沟道的沟道面积、流域面积、主沟长、沟道总长难以直接比较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开析度、割裂度和主支沟系数将黄土洼周边沟道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半开析型、中度割裂型和半主沟型这种组合类型是主要类型。(4)高级类型沟道适合以开发利用为主、治理为辅。低级沟道类型应当以治理为主,开发为辅,如采取植物措施。而黄土洼周边区域多中级类型(半开析型、中度割裂型和半主沟型)的沟道,这种沟道的地形条件位于前两者之间,开发利用和治理应当考虑具体环境,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如建设淤地坝拦沙蓄水,种植灌木等。(5)在利用函数拟合沟坡斜率的过程中,通过对R2大于0.95的沟谷线的分析,得出黄土洼地区的纵剖面沟谷线在没有沉积影响的天然情况下是以近似直线的形式发育的,且这些趋势直线的斜率基本在0.3到0.4之间。极少量拟合程度不高的沟道主要受侵蚀基准面、沉积物和沟道规模影响。(6)观察五个点位的剖面线,发现R2大于0.95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说明沟道两边的沟坡基本呈直线型。(7)黄土洼小流域五点剖面计算出的斜率基本围绕黄土洼斜率表范围变动,靠近高级沟道沟口的沟谷斜率较小,靠近高级沟道沟谷中间的沟谷斜率较大,分析原因是前者低级沟道与高级沟道的走向接近,导致沟谷线斜率变小,而后者的低级沟道和高级沟道走向几近垂直,这时候的沟谷线斜率最大。(8)通过计算得出黄土洼小流域447年聚湫淤积量为1.51×107m3,多年平均侵蚀量为3.3×104m3,侵蚀模数为10.73mm/a。不同规模的沟道与淤积量基本成正相关关系,对不同沟道侵蚀量排序后进行模拟,发现其结果高度拟合指数函数。与RUSLE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比发现,本文计算结果是模型计算结果的2.14倍,一是因为本文计算结果是一个长期作用的结果,代表了一个较长时间段内的沉积状态,二是本方法计算的淤积量等于侵蚀量加上地下沟坡的侵蚀量,研究的是淤地产生之初的“始”与现在“终”的状态的差值,结果能够较好地诠释黄土洼及周边地区应该被搬运走的侵蚀量。(9)在黄土洼小流域到淮宁河流域的尺度扩展转换中,气候、土壤、植被等要素一致的情况下,海拔因素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影响因素,西部海拔高,沟道下切较深,沉积物相对较少,东部正好相反。基于淮宁河上中下游多年侵蚀状态具有动态平衡的原理,且黄土洼拥有440多年全冲全淤的聚湫来计算多年平均侵蚀量,以其为侵蚀基本单元利用面积换算淮宁河流域的多年平均侵蚀量,其与真实侵蚀量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关系。最终计算淮宁河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1.33×107m3。(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翠善,李海川,王国庆,王乐扬,万思成[6](2017)在《澜沧江流域不同蒸发皿实测水面蒸发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面蒸发的同化处理是分析水面蒸发时空变化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基于澜沧江流域典型站点的水面蒸发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蒸发皿实测水面蒸发量之间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1)澜沧江流域不同站点的蒸发折减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中上游站点的蒸发折减系数小于下游站点;蒸发折减系数在春季较小,在冬季相对较大;(2)不同蒸发皿观测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3)不同蒸发皿水面蒸发量之间的转换关系能够有效地进行澜沧江流域水面蒸发的同化处理,水面蒸发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能够满足水面蒸发计算的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赵旭东[7](2017)在《流域文明的民族志书写——中国人类学的视野提升与范式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学的研究逐渐地从村庄范式的书写转换到更大范围的观察,中国人类学面临书写范式的新转换。而流域文明的民族志要求书写者真正能够追溯流域发生的故事,特别注意到江河流域与山水之间的自然属性的关联和人类学讨论。村落并非能够完全代表中国,需要更为动态和大视野的线索民族志的启动去对此加以完善。自然中心的人观,使得动态书写流域文化表达的新坐标逐渐凸显出来,由此看到一个由流域文明所浸润出来的生活和道德世界,这个世界的背后所承载的乃是作为共同体文化的流域想象与道德意识。人类学有必要介入到作为民族志书写的流域文明的新探索中。(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7年02期)

田阡[8](2017)在《村落·民族走廊·流域——中国人类学区域研究范式转换的脉络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范式理论观察和评估中国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范式转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村落的社区研究到民族走廊研究再到流域研究的路线图。沿着费孝通从社区研究转向区域研究的脉络,当代学者把人类学的流域研究朝着流域人类学的方向建设,这既是对费孝通先生"民族走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当代人类学者构建人类学"中国话语"的理论自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7年02期)

董永刚[9](2016)在《GPS控制网及坐标转换方法在水库流域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资详细探讨了GPS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技术要求,从测量精度、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选择最优设计方案来进行控制测量的布设。并结合辽宁省汤河水库控制网测量工程,确定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分析了其控制测量的平面控制网布置型式和高程控制网布置型式,为同类测量工程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12期)

唐小英,唐湘玲[10](2016)在《近30年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转换的监测——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9、2000和2014年的3期Landsat卫星图像数据,采用Intensity analysis方法,从时间间隔、类型和转换3个水平上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河流域2个连续的时间间隔中7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特征。结果表明,从1989-2000年时间间隔到2000-2014年时间间隔内,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整体上由活跃趋于平缓。从第一个时间间隔(1989-2000年)到第二个时间间隔(2000-2014年),未利用地、草地和耕地的年增加面积都较大,但增加速率减小了;草地减少的变化有所减缓,而增加的变化趋于活跃;未利用地减少的变化较为平缓,而增加的变化趋于活跃;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减少变化都很活跃。从第一个时间间隔到第二个时间间隔内,草地的年减少面积主要是向未利用地转换,其次是耕地;两个时间间隔内,未利用地的增量第一个时间间隔内主要依靠草地和冰雪地的转入,第二个时间间隔内主要来自草地和耕地的转入;两个时间间隔内,耕地的增量主要来自草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出,并且各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的转出强度都减弱了。(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1期)

流域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61—2016年大渡河流域1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上、中、下游叁个分段流域的面雨量,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计算流域内雨季开始及结束期。结果表明:(1)大渡河中、上游面雨量呈上升趋势,下游呈下降趋势,下游年降水量相对变率和极差最大,其次是中游,上游最小;夏季流域面雨量最大,占全年降水的50%~60%。5—9月流域面雨量在100~200 mm之间,11月至翌年2月在5~20 mm之间,流域内面雨量峰值出现时间由北向南延迟,上、中、下游相差近1个月。(2)依据雨季转换指标计算出的雨季开始及结束期比依据强降水计算的更稳定,大渡河流域下游进入雨季最早,其次是中游,上游最晚,而上游雨季结束最早,其次是中游,下游最晚,上、中、下游雨季持续时间分别为172 d、182 d和195 d。(3)当上游出现强降水时,中、下游很少同时出现强降水,当下游出现强降水时,中游经常同时也出现强降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域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1].黎明扬,刘廷玺,罗艳云,段利民,张俊怡.半干旱草原型流域土壤入渗过程及转换函数研究[J].水利学报.2019

[2].郭洁,宋雯雯,郑昊,刘新超.大渡河流域面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雨季转换指标[J].干旱气象.2019

[3].梁鑫源,李阳兵.叁峡库区“耕—果”转换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启示——以草堂溪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

[4].李奇伟.从科层管理到共同体治理:长江经济带流域综合管理的模式转换与法制保障[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张君茹.基于尺度转换的黄土洼流域侵蚀产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刘翠善,李海川,王国庆,王乐扬,万思成.澜沧江流域不同蒸发皿实测水面蒸发量之间的转换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赵旭东.流域文明的民族志书写——中国人类学的视野提升与范式转换[J].社会科学战线.2017

[8].田阡.村落·民族走廊·流域——中国人类学区域研究范式转换的脉络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17

[9].董永刚.GPS控制网及坐标转换方法在水库流域控制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6

[10].唐小英,唐湘玲.近30年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转换的监测——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

论文知识图

西菩溪流域转换后的土地利用类...丁坝头绕流域的转换堵口截流域的转换通过计算生成的汇流累积量数据开都河流域土地利用分布Wm~AR线PEO-RO线转换图

标签:;  ;  ;  ;  ;  ;  ;  

流域转换论文_黎明扬,刘廷玺,罗艳云,段利民,张俊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